- 年份
- 2024(5470)
- 2023(8212)
- 2022(7032)
- 2021(6718)
- 2020(5892)
- 2019(13952)
- 2018(13762)
- 2017(26683)
- 2016(14398)
- 2015(16908)
- 2014(17126)
- 2013(17343)
- 2012(16288)
- 2011(14860)
- 2010(14708)
- 2009(13792)
- 2008(13781)
- 2007(12390)
- 2006(10620)
- 2005(9689)
- 学科
- 济(71649)
- 经济(71581)
- 管理(37773)
- 业(35305)
- 方法(33010)
- 数学(30232)
- 数学方法(30062)
- 企(25747)
- 企业(25747)
- 中国(20901)
- 农(18654)
- 财(15642)
- 贸(15626)
- 贸易(15621)
- 易(15246)
- 农业(12205)
- 学(12077)
- 制(11904)
- 地方(11656)
- 业经(11506)
- 银(10392)
- 银行(10372)
- 行(10005)
- 融(9861)
- 金融(9859)
- 环境(9247)
- 和(9197)
- 发(9053)
- 出(8264)
- 务(7958)
- 机构
- 大学(217766)
- 学院(214673)
- 济(101020)
- 经济(99302)
- 管理(81044)
- 研究(78244)
- 理学(69577)
- 理学院(68781)
- 管理学(67846)
- 管理学院(67435)
- 中国(60700)
- 京(46123)
- 科学(45232)
- 财(44209)
- 所(40000)
- 农(36628)
- 研究所(36456)
- 财经(35835)
- 中心(35257)
- 经济学(33413)
- 经(32737)
- 江(30529)
- 业大(30378)
- 经济学院(30326)
- 北京(29798)
- 农业(29003)
- 范(27504)
- 院(27331)
- 师范(27277)
- 财经大学(26586)
- 基金
- 项目(139472)
- 科学(110008)
- 基金(104130)
- 研究(101380)
- 家(90702)
- 国家(90006)
- 科学基金(76071)
- 社会(67184)
- 社会科(63779)
- 社会科学(63762)
- 基金项目(54740)
- 省(50881)
- 自然(47320)
- 自然科(46235)
- 自然科学(46219)
- 教育(45841)
- 自然科学基金(45430)
- 划(43939)
- 资助(43564)
- 编号(39668)
- 部(33209)
- 成果(32208)
- 重点(31472)
- 发(30417)
- 国家社会(29038)
- 教育部(28518)
- 中国(28390)
- 创(28049)
- 课题(27113)
- 人文(27070)
共检索到3183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朱高林
住房价格的上涨离不开旺盛的住房需求。有些城镇居民片面求大求阔、一步到位的消费观念和理财理念,导致住宅面积越来越大、住宅私有率越来越高、住宅购买越来越早、住宅投资越来越多,从而推动住房价格不断攀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邹至庄 牛霖琳
本文研究了自1980年代后期中国城镇住房商品化以来城镇居民住房的需求与供给。我们从耐用消费品需求与供给的标准理论出发,在联立方程框架下估计城镇住房的需求与供给方程,得到了需求的收入与价格弹性及供给的价格弹性的估计值。通过对1987~2006年全国城镇总体水平年度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城镇住房价格的快速上涨主要可由需求与供给的作用解释,即人均收入和建筑成本的变化决定了房价的整体趋势。城镇住房需求的(长期)收入弹性约为1,需求的价格弹性在0.5到0.6之间。住房存量总供给的价格弹性约为0.83。
关键词:
住房需求 住房供给 联立方程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吴良国 李永周
住房产业是拉动我国近年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而推动这个产业的源泉主要来自于居民内在的住房消费需求以及其衍生出来的投资需求。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近十多年来我国每年的商品房销售总额(面积)中商品住宅所占比重高达80%~90%,这种强劲的住房需求造就了我国房地产的黄金十年。城镇居民持续高涨的住房消费动力,来自于多个方面。从世界范围来看,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性宽松的货币环境导致流动性过剩,引起大宗商品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赵奉军
住房消费是居民消费支出和GDP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经验表明,住房消费中自有住房的虚拟租金构成了住房消费的主体。我国传统的核算方法由于低估了城镇居民自有住房的虚拟租金,客观上低估了我国城乡居民的住房消费。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库(CFPS)提供的2010年的数据,采用等价租金法估计了包含自有住房在内的城镇居民的住房消费支出。结果发现,城镇居民的住房消费支出在重估后会有显著提高,但重估后的住房消费并没有显著提高消费占GDP的比重,中国消费率低下的问题不能归结为住房消费的系统性低估。
关键词:
住房消费 自有住房 虚拟租金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樊雪志 董继华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杜平 麻宝斌
居民住房政策偏好是住房政策设计与调整的依据,会受到客观和主观层面的因素影响。本文基于一项全国问卷调查数据,从客观和主观层面对城镇居民住房政策偏好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客观层面的个人年收入水平、主观层面的房价满意度等因素都会对住房政策偏好产生影响。个人年收入水平越高,就越认为应当对房价进行干预;对房价的接受程度越高,就越不倾向于支持对房价进行干预。如果将房价偏高归因于监管不力,就越认为应当干预房价;如果将房价偏高归因于炒房,就越会支持对房价进行干预。如果对于房价的接受程度越高,就越不认为政府应当提供保障性住房。如果将房价上涨归因于土地政策不合理,就更为支持提供保障性住房;如果将房价偏高归因于政府监管不力,就越会支持提供保障性住房。相关发现对于住房政策的调整具有积极借鉴意义。
关键词:
住房政策偏好 干预房价 提供保障性住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晓东
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有所提高,居住水平有所改善。但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特点很容易造成城镇居民居住水平提高的假象。本文分析了造成这些假象的原因。
关键词:
城市化 居住水平 住房制度改革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樊雪志 董继华
根据2005年4到6月进行的“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与就业情况调查”所得到的城镇居民住房数据,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中国城镇居民的住房自有率、人均面积和拥有多套住房家庭等问题,并由此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 房地产 市场失灵 住房自有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清勇
我国早有关于住房支付能力的讨论,以世界银行1992年的著作作为我国使用房价收入比概念起点的观点不合史实;跨国房价收入比数据一般不具可比性,也不存在国际惯例或国际警戒线;房价收入比用于衡量住房支付能力,重要的是其变动的走向,而不只是某年的具体数值。本文计算了我国1991—2005年的房价收入比,用以衡量城镇居民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支付能力,发现我国房价收入比整体上有所下降,但从2003年起又上升;房价收入比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表现出东部趋升、中西部趋降的态势,上海、北京的房价收入比较高,北京和西藏的房价收入比波动较大,各省市间房价收入比的差别呈减小态势。
关键词:
住房支付能力 房价收入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磊 谢亚菲 孙力
文章通过虚拟折旧成本法和Poterba使用者成本法估算了2010—2019年全国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成都、西安、重庆这8个城市的城镇居民自有住房等效租金,并对GDP、产业结构以及居民消费率进行了调整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居民自有住房虚拟折旧不能准确反映我国居民自有住房等效租金水平。我国居民自有住房虚拟折旧占GDP的比重远低于OECD国家,各城市表现也未与房价和租金水平相符。第二,Poterba使用者成本法估算结果表明,我国居民自有住房服务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样本期内城镇居民自有住房等效租金占调整后GDP的平均比重达到13.83%,并呈不断上升态势。第三,居民自有住房等效租金的低估对GDP、产业结构及居民消费率造成了影响。样本期内我国GDP平均被低估了94721.76亿元,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平均被低估了6.02个百分点,居民消费率平均被低估了7个百分点。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申俊 孙涵 成金华
中国正面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和碳减排的双重压力,合理引导和控制城镇居民能源消费至关重要。文章从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两个方面分别构建空间权重矩阵,建立空间计量模型来分析2008-2012年中国30个省域城镇居民完全能源消费的空间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基于社会经济特征的经济距离权重空间计量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中国城镇居民完全能源消费的空间效应及其区域差异;中国城镇居民完全能源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且东部沿海地区形成了城镇居民完全能源消费的高-高集聚区;生活能源价格和城镇人口规模是城镇居民完全能源消费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又以生活能源价格的影响最大。因此,政府在进行政策制定时,需要针对不同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姚勇,董利
The paper establishes the panel data model by combining time series with section data and reaches some conclusions of the impact of the income gap of urban residents on urban residents' consumption demands of China.
关键词:
城镇居民 消费需求 居民收入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袁志刚 夏林锋 樊潇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食品、衣着和家庭设备等"商品"的消费支出占比明显下降,而用于医疗、交通、娱乐教育和居住等"服务"性的消费支出份额则大幅上升,存在显著的消费结构升级。本文首先分五个阶段,回顾分析了1978年以来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情况,然后采用1996至200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估计了消费支出和价格水平在决定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消费支出增加对消费结构升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各类商品和服务相对价格的变化对居民消费结构也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消费结构 收入水平 价格水平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辉煌 徐华亮
服务消费的地区之间和地区内部的巨大差异性是目前中国城镇居民服务消费的典型特征。论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影响城镇居民服务消费的主要因素,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分析了地区之间和地区内部服务消费的差异及其动态变化,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收入、价格等因素对城镇居民服务消费的地区差异的影响,提出了缩小城镇居民服务消费地区差异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服务消费 地区差异 城镇居民 面板数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邓翔 葛婷婷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1995~2011年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计量分析,通过分析中国城镇不同收入层次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发现收入层次差异对居民不同消费类型商品影响方式不同,其中,总消费、食品消费模型、衣着消费模型、交通通讯消费模型不仅横截面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消费结构上也存在较大的不同,为变系数模型;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模型、医疗保健模型、娱乐教育文化用品模型、居住模型及杂项模型不同收入层次居民个体差异显著,为变截距模型。
关键词:
面板数据 消费结构 收入层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