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72)
2023(14248)
2022(11967)
2021(11133)
2020(9372)
2019(21667)
2018(20995)
2017(40094)
2016(22211)
2015(24898)
2014(24735)
2013(24510)
2012(22932)
2011(20859)
2010(20775)
2009(19331)
2008(19252)
2007(17353)
2006(15211)
2005(13546)
作者
(66209)
(55579)
(55489)
(52898)
(35291)
(26698)
(25234)
(21729)
(21093)
(19774)
(19073)
(18379)
(17737)
(17592)
(17584)
(17282)
(17124)
(16484)
(16131)
(15929)
(14044)
(13598)
(13513)
(12769)
(12513)
(12368)
(12255)
(12248)
(11305)
(11213)
学科
(94885)
经济(94785)
管理(61313)
(58554)
(44964)
企业(44964)
方法(41878)
数学(37917)
数学方法(37572)
中国(27910)
(27293)
(24460)
(21076)
贸易(21069)
(20583)
(19109)
业经(18513)
农业(17960)
(17502)
地方(16973)
(15026)
银行(14965)
(14346)
(13919)
金融(13917)
环境(13909)
(13701)
(13660)
财务(13632)
财务管理(13599)
机构
大学(322701)
学院(320992)
(140580)
经济(137994)
管理(120617)
研究(116814)
理学(104186)
理学院(102974)
管理学(101297)
管理学院(100712)
中国(88068)
科学(71831)
(67928)
(63392)
(63145)
(60656)
研究所(55520)
中心(52633)
业大(51582)
农业(50487)
财经(50350)
(47596)
(45969)
经济学(44533)
北京(42785)
(41269)
(40840)
经济学院(40398)
师范(40343)
财经大学(37333)
基金
项目(215734)
科学(169468)
基金(159102)
研究(151620)
(141654)
国家(140513)
科学基金(118412)
社会(98697)
社会科(93728)
社会科学(93700)
基金项目(83461)
(82160)
自然(77245)
自然科(75511)
自然科学(75482)
自然科学基金(74207)
(70885)
教育(69020)
资助(65742)
编号(58743)
重点(49233)
(48753)
成果(47804)
(46965)
(44510)
科研(42099)
国家社会(41992)
创新(41821)
课题(41283)
教育部(41184)
期刊
(150231)
经济(150231)
研究(94850)
中国(60669)
(57344)
学报(56765)
科学(50519)
(47312)
大学(41697)
管理(41587)
学学(39664)
农业(38591)
(30678)
金融(30678)
教育(28245)
经济研究(26317)
财经(25099)
技术(24213)
业经(23559)
(21677)
(21191)
问题(20446)
(18966)
国际(16599)
(16228)
世界(16051)
技术经济(16051)
统计(15489)
商业(14468)
科技(14313)
共检索到4740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杜平  麻宝斌  
居民住房政策偏好是住房政策设计与调整的依据,会受到客观和主观层面的因素影响。本文基于一项全国问卷调查数据,从客观和主观层面对城镇居民住房政策偏好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客观层面的个人年收入水平、主观层面的房价满意度等因素都会对住房政策偏好产生影响。个人年收入水平越高,就越认为应当对房价进行干预;对房价的接受程度越高,就越不倾向于支持对房价进行干预。如果将房价偏高归因于监管不力,就越认为应当干预房价;如果将房价偏高归因于炒房,就越会支持对房价进行干预。如果对于房价的接受程度越高,就越不认为政府应当提供保障性住房。如果将房价上涨归因于土地政策不合理,就更为支持提供保障性住房;如果将房价偏高归因于政府监管不力,就越会支持提供保障性住房。相关发现对于住房政策的调整具有积极借鉴意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海峰  陈锐  王祖力  辛翔飞  
猪肉是我国主要肉类消费品,分析居民肉类食品消费偏好,对引导我国肉类食品工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7-2020年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地区猪肉消费统计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其猪肉消费偏好的主要特征、地区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北上广一线城市消费者对猪肉品质偏好最关注的是食品安全,其次是新鲜程度。在猪肉购买渠道上,北京消费者主要在超市购买生鲜猪肉,广州主要在农贸市场购买,上海则是两个渠道占比相当;上海消费者对品牌猪肉的购买频率高于广州和北京。消费者选购品牌猪肉最大的影响因素是选择购买猪肉的地点或渠道,其次是对猪肉卫生安全的关注度,以及对品牌猪肉宣传的信任度等。最后,从行业标准、物流模式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助力我国品牌猪肉的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莉侠  孟令杰  
本文运用1994-200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影响中国乳品消费支出的因素。结果表明,消费习惯、收入水平、奶类产量、批发零售业发展状况对乳品的消费支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人口出生率的下降、替代品价格的上涨会降低乳品的消费支出。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朱高林  
住房价格的上涨离不开旺盛的住房需求。有些城镇居民片面求大求阔、一步到位的消费观念和理财理念,导致住宅面积越来越大、住宅私有率越来越高、住宅购买越来越早、住宅投资越来越多,从而推动住房价格不断攀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邹至庄  牛霖琳  
本文研究了自1980年代后期中国城镇住房商品化以来城镇居民住房的需求与供给。我们从耐用消费品需求与供给的标准理论出发,在联立方程框架下估计城镇住房的需求与供给方程,得到了需求的收入与价格弹性及供给的价格弹性的估计值。通过对1987~2006年全国城镇总体水平年度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城镇住房价格的快速上涨主要可由需求与供给的作用解释,即人均收入和建筑成本的变化决定了房价的整体趋势。城镇住房需求的(长期)收入弹性约为1,需求的价格弹性在0.5到0.6之间。住房存量总供给的价格弹性约为0.83。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樊茂清  任若恩  
对消费者行为的传统研究是建立在"代表者行为"假设基础上的。它的一个明显特征是消费者偏好是同质的。但这与现实不符。为了能更准确地刻画不同特征的消费者偏好,本研究根据 Jorgenson(1982)的异质性消费加总理论,建立了中国的异质性偏好消费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不同人口特征的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樊雪志  董继华  
根据2005年4到6月进行的“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与就业情况调查”所得到的城镇居民住房数据,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中国城镇居民的住房自有率、人均面积和拥有多套住房家庭等问题,并由此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江静  
在中国服务业发展滞后和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背景下,对消费性服务支出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文章研究发现,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性服务支出近年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消费结构也有了一定升级,但是总体来说比例还不平衡。基于全国30个地区1997—2011年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性服务具有消费刚性,前期的消费性服务支出与当期消费性服务支出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个人可支配收入能在较大程度上显著影响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性服务支出;服务价格指数提高会带来消费性服务支出的增加,同时服务的绝对消费量也有所提高;收入差距的增加,会降低消费性服务支出的整体水平,城市化水平和服务产业发展则与增加居民的消费性服务支出水平有着显...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万晴瑶  卓志  成德义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把商业养老保险建成社会保障的一个重要支柱,这为商业年金保险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强有力的政策指引。本文基于影响消费者养老金年金化需求的理论逻辑,在国内外有关研究基础上,通过开展《中国城镇居民养老金年金化需求》的问卷调查,研究分析影响我国城市消费居民养老金年金化需求的核心行为要素。研究发现,影响我国城市消费居民年金化需求的行为因素主要包括:较弱的保险意识和年金意识;对保险公司的不信任;储蓄的赠与动机与预防动机的影响;对长寿风险的忽视和短视;对年金产品的误解;婚姻和家庭对个人年金化需求影响也较大。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方超   叶林祥  
利用最新一轮开展的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实证测量了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代际流动性及其影响效应。结果发现:利用子代-父辈受教育程度的交叉列联表,发现城镇居民教育代际流动性呈整体上升趋势,结构性流动率高于循环性流动率,教育向上流动趋势明显;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结合逐项回归思想发现父亲对子代受教育程度的影响效应高于母亲,父母亲受教育程度每提升1年,子代接受学历教育年限数将提高0.31年和0.234年;对性别做进一步地异质性分析,发现女性教育代际流动性对父亲受教育程度的依赖性更强,男性则对母亲具有更强的依赖性,而公共教育扩张政策对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影响效应存在非线性的变化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星   赵鹏睿   张晓芸  
充分激发文化消费潜力是促进消费结构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文章首先从文化消费能力、文化消费需要、文化消费环境3个维度构建了指标体系,然后测度了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潜力并考察其动态演变趋势,最后分析了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潜力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潜力整体波动较小,且文化消费环境是影响文化消费潜力的主因。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潜力存在较强的区域异质性,东部及中部地区的居民文化消费潜力较强,西部地区则有待激活。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潜力存在较强的空间依赖性,人均可支配收入、老年抚养比、少儿抚养比等因素均对文化消费潜力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樊雪志  董继华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谢霄亭  马子红  
基于城镇居民家庭特征变量和组织变量,采用CGSS2013数据,通过Logistic模型分析我国城镇居民住房获取概率和获取不同类型住房概率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我国针对福利分房制度的市场化改革提高了居民的住房水平,但是在市场化转型过程中,再分配权力资源对住房资源仍然保持着占有上的优势。非市场因素对居民住房的获取产生了较为显著的影响,拥有制度优势的城镇户口居民、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商业精英在优质住房获取的机会上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应继续深化以市场配置资源的住房制度改革,也要积极探索和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桂芹  
蔬菜流通终端是连接蔬菜生产与消费的桥梁与纽带。现有研究多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对影响消费者选择蔬菜流通终端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忽略了消费者对蔬菜流通终端主要属性的偏好研究。本文选择蔬菜流通终端蔬菜价格、蔬菜新鲜度、蔬菜种类齐全性和距离4个属性,运用联合分析,定量分析消费者对蔬菜流通终端不同属性的偏好。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最关注的终端属性是蔬菜的新鲜度水平(36.237%);其次是蔬菜的价格水平(26.681%);然后是蔬菜流通终端与家庭住址的距离水平(23.859%);最后是蔬菜种类的齐全性(13.233%)。消费者对于农贸市场、超市和社区蔬菜店的偏好顺序依次是农贸市场、社区蔬菜店、超市。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申洋   陈钊  
住房限购政策增加了一套房家庭的购房成本,这些家庭将转而扩大其他消费,还是为买房进一步“勒紧裤带”?本文利用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和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发现,相较非限购城市,限购城市一套房家庭在限购政策实施后消费显著下降,且主要体现在有处于“小升初”阶段孩子和收入较低的一套房家庭上。尽管限购政策规定二套房家庭不能继续购房,但有成年孩子二套房家庭的消费并没有受政策影响。本文结论表明针对住房投机的限购政策效果会溢出到家庭消费决策,尤其会挤出有购房意愿和收入较低家庭的消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