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95)
- 2023(12618)
- 2022(10381)
- 2021(9663)
- 2020(8182)
- 2019(19297)
- 2018(19198)
- 2017(37022)
- 2016(20243)
- 2015(23320)
- 2014(23460)
- 2013(23323)
- 2012(21722)
- 2011(19614)
- 2010(19727)
- 2009(18568)
- 2008(18582)
- 2007(16636)
- 2006(14626)
- 2005(13505)
- 学科
- 济(97422)
- 经济(97314)
- 管理(54593)
- 业(52332)
- 方法(43470)
- 企(40792)
- 企业(40792)
- 数学(39399)
- 数学方法(39169)
- 中国(28370)
- 农(25815)
- 财(23512)
- 制(20416)
- 贸(19116)
- 贸易(19106)
- 业经(18944)
- 易(18596)
- 地方(16470)
- 农业(16444)
- 学(16054)
- 融(15727)
- 金融(15725)
- 银(15663)
- 银行(15638)
- 行(15020)
- 体(14284)
- 务(12790)
- 财务(12763)
- 财务管理(12724)
- 企业财务(12123)
- 机构
- 大学(298050)
- 学院(293977)
- 济(135186)
- 经济(132742)
- 管理(110745)
- 研究(106659)
- 理学(94262)
- 理学院(93224)
- 管理学(91937)
- 管理学院(91362)
- 中国(83685)
- 京(63489)
- 财(63481)
- 科学(60098)
- 所(54043)
- 财经(50050)
- 农(48872)
- 研究所(48535)
- 中心(48200)
- 经(45759)
- 江(44328)
- 经济学(44254)
- 北京(40917)
- 业大(40178)
- 经济学院(40035)
- 农业(38151)
- 范(38118)
- 师范(37778)
- 院(37657)
- 财经大学(37279)
- 基金
- 项目(187750)
- 科学(148692)
- 基金(139250)
- 研究(138764)
- 家(120840)
- 国家(119883)
- 科学基金(102304)
- 社会(91349)
- 社会科(86711)
- 社会科学(86686)
- 基金项目(72521)
- 省(69494)
- 教育(64052)
- 自然(63207)
- 自然科(61798)
- 自然科学(61780)
- 自然科学基金(60754)
- 划(59536)
- 资助(57957)
- 编号(54885)
- 成果(45788)
- 部(44178)
- 重点(42467)
- 发(40695)
- 国家社会(39410)
- 课题(38367)
- 教育部(38346)
- 创(38239)
- 中国(36480)
- 大学(36360)
- 期刊
- 济(150135)
- 经济(150135)
- 研究(95584)
- 中国(60535)
- 财(49105)
- 农(44573)
- 学报(43406)
- 科学(41030)
- 管理(39927)
- 大学(33400)
- 融(33073)
- 金融(33073)
- 学学(31124)
- 教育(30366)
- 农业(29337)
- 财经(26351)
- 经济研究(25853)
- 技术(24140)
- 经(22772)
- 业经(22322)
- 问题(20853)
- 贸(18983)
- 业(16747)
- 国际(16533)
- 世界(16262)
- 技术经济(15315)
- 统计(15039)
- 理论(14447)
- 商业(13639)
- 版(13064)
共检索到4541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樊雪志 董继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慧 李景国 尚教蔚
住房市场与城镇居民收入协调状况评价一直是国内学者力求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房价收入比评价法便随着住房制度全面市场化为广大国内学者所青睐。文章在使用房价收入比评价住房市场与城镇居民收入协调性基础上,将协调度模型首次引入并与房价收入比评价法结合对中国住房市场与城镇居民收入协调状况进行评析,力求对当前二者协调状况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并在最后结合两模型分析结果对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控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光玉 洪璐
本文利用完全信息混合战略动态博弈方法对中国城镇住房市场销售者与购买者交易过程进行博弈分析。根据精炼纳什均衡解,在销售者预期市场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住房最优定价由销售者交易时间贴现因子决定,且与贴现因子呈反向变化关系;在预期市场条件变化情况下,最优定价由贴现因子与市场条件变动系数共同决定。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恩平
文章基于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个人(或家庭)生命周期存在一个特定的购房年龄,社会人口也存在一个特定的住房需求密集年龄段,并以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对中国城镇住房需求密集年龄人口进行了估算。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镇人口对商品住房的需求存在20~28岁、39~48岁两个需求密集年龄段,并且城镇住房需求密集年龄人口呈现以2014年为拐点急剧转换的倒V形变化趋势。计量分析结果也表明,城镇住房需求密集年龄人口的变化对住房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2014年之前住房密集年龄人口的快速增长带来了住房需求和住房价格的快速增长,2014年之后住房需求密集年龄人口的快速下降也将导致住房需求的快速萎缩和住房价格的急剧调整。
关键词:
住房需求 分年龄人口 城镇化 生命周期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伏霖 高洁 戴溪 姚懿荧
21世纪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房价快速增长,住房财富成为家庭财富中最主要的部分之一,是家庭储蓄的重要影响因素。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如何降低家庭储蓄,进而增进家庭消费,已成为学界和政府关注的重大课题。2006年起,政府陆续颁布了一系列住房政策,面积小于或等于90平方米住房的首付比例及税负大幅下降,造成住房价值增长率在90平方米左右出现间断。本文利用住房政策冲击造成的不连续性设计断点回归,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探究了住房财富对城镇居民家庭储蓄的影响。研究发现,意外的住房财富增加显著提高了居民的家庭总储蓄,这一影响在中年群体、背负债务的群体以及工作不稳定的群体中更加显著。因此,政府在进行住房政策改革的时候要密切关注政策对不同群体产生的影响。本文的实证发现对于扩大国内需求,培育更多经济增长动力源,实现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住房财富 家庭储蓄 断点回归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赵奉军
住房消费是居民消费支出和GDP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经验表明,住房消费中自有住房的虚拟租金构成了住房消费的主体。我国传统的核算方法由于低估了城镇居民自有住房的虚拟租金,客观上低估了我国城乡居民的住房消费。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库(CFPS)提供的2010年的数据,采用等价租金法估计了包含自有住房在内的城镇居民的住房消费支出。结果发现,城镇居民的住房消费支出在重估后会有显著提高,但重估后的住房消费并没有显著提高消费占GDP的比重,中国消费率低下的问题不能归结为住房消费的系统性低估。
关键词:
住房消费 自有住房 虚拟租金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朱高林
住房价格的上涨离不开旺盛的住房需求。有些城镇居民片面求大求阔、一步到位的消费观念和理财理念,导致住宅面积越来越大、住宅私有率越来越高、住宅购买越来越早、住宅投资越来越多,从而推动住房价格不断攀升。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黄石松 郭建民 陈红梅
研究住宅市场供求关系的失衡以及特征、成因和根源,是解决住宅市场结构性问题的关键。解决住房市场绐构性问题,要调整好三个比例关系:保障类住房建设和商品房建设之间的比例关系;经济适用房建设与廉租房建设之间的比例关系;经济适用房建设和消费中"租"与"借"的比例关系。
关键词:
住房市场 比例结构 支付能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耀国 杜江 邓国营
文章基于DID模型选取成都市的两个区域作为对比研究区域,采用2008年3月至2014年2月两个区域房地产市场的全样本微观交易数据来研究限购政策对住房市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限购政策对住房价格的负向影响是显著的,导致住房价格下降约6.5%~6.8%,且对大套型住房的影响超过中小套型住房。此外,在控制价格以后,限购使得消费者偏好发生了变化,购房家庭倾向于购买大面积的住房。
关键词:
住房限购 住房价格 购房行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邹至庄 牛霖琳
本文研究了自1980年代后期中国城镇住房商品化以来城镇居民住房的需求与供给。我们从耐用消费品需求与供给的标准理论出发,在联立方程框架下估计城镇住房的需求与供给方程,得到了需求的收入与价格弹性及供给的价格弹性的估计值。通过对1987~2006年全国城镇总体水平年度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城镇住房价格的快速上涨主要可由需求与供给的作用解释,即人均收入和建筑成本的变化决定了房价的整体趋势。城镇住房需求的(长期)收入弹性约为1,需求的价格弹性在0.5到0.6之间。住房存量总供给的价格弹性约为0.83。
关键词:
住房需求 住房供给 联立方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华磊 何凌云
本文以家庭户为单位,考察了人口迁移、城镇化以及住房市场之间的关系,发现历年城镇基础住房需求等于户均住房套数、总人口、城镇化率与家庭规模倒数的乘积,并测算各因子的贡献。如果其他因素不变,在理论上,城镇基础住房需求的轨迹呈现类似城镇化的S型路径,城镇新增基础住房需求与城镇化速度同步,城镇新增住房需求增长率等于城镇化增长率;房价的运动轨迹呈现出类似城镇化速度"先加速上升,后减速上升,再加速下降,最后减速下降的钟型轨迹"。通过经验教据加以测算显示,从城镇化引致的基础需求,基础需求以及总需求上看,房价分别于2003年,2008年以及2014年左右下降。进一步理论推断和实证结果显示,中国各大区域板块或不同层级城市板块之间的房价可能存在钟型曲线接力式传递的特征。上述这些理论和经验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加深了对城镇化对住房市场影响机制的理解,可能会为进一步制定房地产调控策略,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人口迁移 城镇化 住房市场 钟型曲线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保乾 陈盼
运用协同理论、灰色系统理论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江苏省城镇化与住房市场协同度进行研究。首先将2006—2015年江苏省的城镇化和住房市场数据进行灰色系统序参数化处理,然后将其代入城镇化与住房市场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发现:在江苏省层面,住房市场发展水平高于城镇化水平,十年间两系统由"中度失调"转变为"高度协调";另一方面,苏南、苏中、苏北城镇化与住房市场的发展水平间协调度存在显著区域性差异。基于此,提出促进城镇化与住房市场协同发展的对策,使两者最大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保乾 陈盼
运用协同理论、灰色系统理论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江苏省城镇化与住房市场协同度进行研究。首先将2006—2015年江苏省的城镇化和住房市场数据进行灰色系统序参数化处理,然后将其代入城镇化与住房市场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发现:在江苏省层面,住房市场发展水平高于城镇化水平,十年间两系统由"中度失调"转变为"高度协调";另一方面,苏南、苏中、苏北城镇化与住房市场的发展水平间协调度存在显著区域性差异。基于此,提出促进城镇化与住房市场协同发展的对策,使两者最大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晓东
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有所提高,居住水平有所改善。但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特点很容易造成城镇居民居住水平提高的假象。本文分析了造成这些假象的原因。
关键词:
城市化 居住水平 住房制度改革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杜平 麻宝斌
居民住房政策偏好是住房政策设计与调整的依据,会受到客观和主观层面的因素影响。本文基于一项全国问卷调查数据,从客观和主观层面对城镇居民住房政策偏好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客观层面的个人年收入水平、主观层面的房价满意度等因素都会对住房政策偏好产生影响。个人年收入水平越高,就越认为应当对房价进行干预;对房价的接受程度越高,就越不倾向于支持对房价进行干预。如果将房价偏高归因于监管不力,就越认为应当干预房价;如果将房价偏高归因于炒房,就越会支持对房价进行干预。如果对于房价的接受程度越高,就越不认为政府应当提供保障性住房。如果将房价上涨归因于土地政策不合理,就更为支持提供保障性住房;如果将房价偏高归因于政府监管不力,就越会支持提供保障性住房。相关发现对于住房政策的调整具有积极借鉴意义。
关键词:
住房政策偏好 干预房价 提供保障性住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