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42)
- 2023(10817)
- 2022(9353)
- 2021(9065)
- 2020(7801)
- 2019(18598)
- 2018(18595)
- 2017(35449)
- 2016(19377)
- 2015(22850)
- 2014(23064)
- 2013(22899)
- 2012(21014)
- 2011(19144)
- 2010(19356)
- 2009(18026)
- 2008(18017)
- 2007(16246)
- 2006(13970)
- 2005(12744)
- 学科
- 济(85348)
- 经济(85264)
- 管理(50666)
- 业(48748)
- 方法(42524)
- 数学(38546)
- 数学方法(37932)
- 企(37699)
- 企业(37699)
- 中国(24729)
- 农(23815)
- 财(19683)
- 贸(18037)
- 贸易(18025)
- 易(17592)
- 学(16419)
- 业经(15759)
- 农业(15282)
- 制(15255)
- 地方(14764)
- 理论(13014)
- 银(12820)
- 银行(12796)
- 行(12213)
- 和(12203)
- 融(11824)
- 金融(11822)
- 环境(11367)
- 务(11109)
- 财务(11059)
- 机构
- 学院(283175)
- 大学(283132)
- 济(121619)
- 经济(119183)
- 管理(106468)
- 研究(97649)
- 理学(91314)
- 理学院(90267)
- 管理学(88446)
- 管理学院(87920)
- 中国(75981)
- 京(60957)
- 科学(59278)
- 财(53886)
- 所(50358)
- 农(48617)
- 研究所(45639)
- 中心(44842)
- 财经(43069)
- 江(42603)
- 业大(41396)
- 经(39152)
- 北京(39148)
- 经济学(38531)
- 农业(38294)
- 范(36813)
- 师范(36454)
- 经济学院(34852)
- 院(34549)
- 州(33716)
- 基金
- 项目(182716)
- 科学(142809)
- 研究(133169)
- 基金(132677)
- 家(115811)
- 国家(114918)
- 科学基金(97469)
- 社会(83855)
- 社会科(79510)
- 社会科学(79488)
- 省(69920)
- 基金项目(68964)
- 教育(62467)
- 自然(62438)
- 自然科(60999)
- 自然科学(60982)
- 自然科学基金(59885)
- 划(59383)
- 资助(57029)
- 编号(54519)
- 成果(44452)
- 部(41524)
- 重点(41468)
- 发(39246)
- 课题(37982)
- 创(37226)
- 教育部(35446)
- 科研(35357)
- 国家社会(35243)
- 创新(34996)
共检索到4226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朱高林
当前我国城镇居民普遍跨入"鲜菜+动物性食品+粮食"的食品消费阶段,部分发达城市居民已经进入"动物性食品+鲜菜+粮食"的食品消费阶段,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正在偏离以谷物为主的东方饮食模式,向以动物性食品为主的西方饮食模式快速靠拢,从而引起的居民营养过剩问题愈加严重,对此,必须进行调整。
关键词:
东方饮食模式 两集中现象 营养过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马恒运 张兆瑞
饮食业的发展推动了城镇居民在外饮食支出的增长 ,现行城镇居民在外饮食支出估计远远滞后于餐饮业大发展 ,经过城镇居民在外饮食水平的估计 ,得出结论 :城镇居民在外饮食水平为 5 0 0元左右 ,在外饮食弹性能达到 1% ,城镇居民收入增加的 5 %将用于在外饮食消费支出。
关键词:
饮食业 在外饮食 可支配收入 食物支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孙凤,易丹辉
中国正处在市场经济的构建过程中,随着居民收入来源的多渠道性,金融资产的多样化,居民投资机会的可选择性,流动约束的松弛化以及未来收支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使消费需求形成机制复杂,对国民生产总量供给影响的可控性减弱。消费作为主要宏观经济变量,决定着产品的需...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文博 全世文 杨鑫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提倡健康饮食”,识别中国居民的健康饮食状况是首要任务。本文从结构差异和异质标准的视角提出了一个新的健康饮食评价体系,通过测算基于膳食推荐标准的食物消费结构相似度(CSI),评价了1981—2020年中国城乡居民的健康饮食状况,并识别了食物政策的最佳干预窗口期。研究发现,城乡居民的健康饮食状况呈现伴随经济发展水平变化的阶段性特征,在常态时期,城镇居民的健康饮食水平先逐渐优化而后又逐步恶化,从营养改善阶段发展到营养失衡阶段;农村居民的健康饮食水平不断提高,但发展阶段明显滞后于城镇居民,仍处于营养改善过程。食物政策的最佳干预窗口期是存在的,“十四五”结束时约2/3的省份进入干预窗口期,如果能在窗口期内及时对农村居民的膳食结构进行“未雨绸缪”式的政策干预,那么农村居民有可能避免经历城镇居民从营养改善到营养失衡的转折性发展过程。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辉尚 许世卫 孔繁涛
本文运用修正的AIDS模型,对2001-2011年中国城镇居民不同收入组的食物消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粮食、油脂类、蛋类、菜类是城镇居民的重要必需生活品,其需求量对价格反应不敏感,刚性消费特征明显;奶类仍是低收入户的奢侈品,不同收入组间肉禽类消费支出弹性没有差异;肉禽类、酒类和奶类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相对比较敏感;粮食、肉禽类等价格变动对其他食物需求量影响较大,但其影响程度随收入增加而呈减小趋势。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肉禽类、酒和饮料、干鲜瓜果价格变动对其他食物需求量有较大影响,而粮食、肉禽类、菜类等的需求量受其他食物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小。
关键词:
城镇居民 食物消费 收入分层 AIDS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郑志浩 高颖 赵殷钰
本研究利用2000—2010年全国31省城镇住户调查汇总数据,采用两阶段QUAIDS-QUAIDS模型,估计了城镇居民食物消费模式与收入的关系,预测了收入增长对城镇居民食物消费模式演变前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城镇居民食物支出水平将会继续提高,食物支出占居民支出的比重将会继续下降,在外食物支出占食物总支出的比重将会进一步上升,动物性食物支出占食物总支出的比重将会进一步提高,水产品支出增长速度将会快于其他食物。
关键词:
城镇居民 食物消费 收入增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颖熙
随着收入的上涨,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的消费水平日益提高,消费结构不断改善。本文通过运用非线性近似完美需求系统(QUAIDS模型)模拟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服务消费需求弹性特征。实证结果表明,以"交通、通信、医疗保健、文化娱乐"为代表的服务消费富于弹性,而以"家庭服务、教育、居住"为代表的服务消费缺乏弹性。这说明,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家庭在交通、通信、医疗保健和文化娱乐领域的支出会明显增加。从区域比较来看,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服务消费支出弹性存在一定差异,并且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家庭服务、教育和居住"领域。此外,价格是影响城镇居民服务消费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家庭服务和医疗保健服务类支出的价格敏感性最...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赵卫亚 周博 牛龙
在AIDS模型基础上引入一个时间函数,可以通过实证分析研究经济转型时期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转变趋势。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在20世纪90年代末经历了渐进式转变,各类消费的自价格弹性和支出弹性在结构转变前后是存在差异的。从支出弹性的变化来看,食品和衣着一直是必需品,家庭设备、医疗保健和住房正在向必需品转变,而交通通信和文教娱乐的支出弹性则处于较高的水平,因此对这两项消费支出采取刺激政策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
消费结构 AIDS模型 结构转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邹至庄 牛霖琳
本文研究了自1980年代后期中国城镇住房商品化以来城镇居民住房的需求与供给。我们从耐用消费品需求与供给的标准理论出发,在联立方程框架下估计城镇住房的需求与供给方程,得到了需求的收入与价格弹性及供给的价格弹性的估计值。通过对1987~2006年全国城镇总体水平年度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城镇住房价格的快速上涨主要可由需求与供给的作用解释,即人均收入和建筑成本的变化决定了房价的整体趋势。城镇住房需求的(长期)收入弹性约为1,需求的价格弹性在0.5到0.6之间。住房存量总供给的价格弹性约为0.83。
关键词:
住房需求 住房供给 联立方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实 魏众 B.古斯塔夫森
本文利用住户调查数据对 1 995年的中国城镇住户的财产分配状况进行了经验分析 ,包括对财产分配的差距进行了测量 ,影响财产分配的主要因素进行了估计 ,并将中国城镇住户的财产分配进行了国际比较。与大部分市场经济国家相比 ,中国城镇居民之间财产分配的差距并不大。但是中国城镇居民的财产分配差距超过了收入分配差距 ,而且从长期趋势上可能会出现加速扩大的势头。中国城镇居民之间财产分配的不均等并非全是经济市场化过程的结果。一些不均等的原因来自于传统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分配模式。本文还发现 ,在户主一生中财产积累出现了两个高峰值。这是与正统的生命周期理论不同的。本文还表明了财产分配和收入分配之间的较强相关性...
关键词:
财产分配 生命周期 收入分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品一
文章基于CHNS数据库中的9个省份的数据,利用QUAIDS模型通过需求价格弹性对我国9个省份居民的食品消费需求结构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收入和食品价格是影响食品需求重要的经济因素,不同省份之间的食品需求存在异质性,因此,政策制定者应把我国视为多个市场而不是一个整体市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申俊 孙涵 成金华
中国正面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和碳减排的双重压力,合理引导和控制城镇居民能源消费至关重要。文章从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两个方面分别构建空间权重矩阵,建立空间计量模型来分析2008-2012年中国30个省域城镇居民完全能源消费的空间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基于社会经济特征的经济距离权重空间计量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中国城镇居民完全能源消费的空间效应及其区域差异;中国城镇居民完全能源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且东部沿海地区形成了城镇居民完全能源消费的高-高集聚区;生活能源价格和城镇人口规模是城镇居民完全能源消费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又以生活能源价格的影响最大。因此,政府在进行政策制定时,需要针对不同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牛飞亮 张妍
改革开放以后,各地区由于区位优势、国家政策、资源富集度、科技人才资源、经济基础不同等因素,收入差距呈上升趋势。文章运用泰尔熵指数分解法发现省际区间差距是造成总体差距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计算方法 区域差距 因素分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