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85)
2023(5960)
2022(4865)
2021(4668)
2020(3921)
2019(9241)
2018(8897)
2017(16831)
2016(9093)
2015(10773)
2014(10585)
2013(10666)
2012(9918)
2011(9342)
2010(9197)
2009(8506)
2008(8387)
2007(7232)
2006(6531)
2005(6084)
作者
(26156)
(22242)
(22074)
(21099)
(14323)
(10473)
(9847)
(8683)
(8523)
(8126)
(7811)
(7502)
(7339)
(7290)
(7223)
(6911)
(6629)
(6530)
(6385)
(6010)
(5785)
(5381)
(5294)
(5119)
(5086)
(4996)
(4984)
(4615)
(4531)
(4488)
学科
(44062)
经济(44013)
(20362)
管理(19251)
方法(19194)
中国(18142)
数学(17642)
数学方法(17523)
(13152)
(12601)
企业(12601)
(11330)
(10578)
贸易(10573)
(10389)
农业(9203)
收入(8954)
(8289)
(7494)
(7364)
业经(7225)
地方(7162)
(6845)
银行(6821)
(6783)
金融(6781)
(6670)
(6318)
关系(6151)
发展(6132)
机构
大学(141233)
学院(136567)
(69224)
经济(68341)
研究(57041)
管理(47771)
中国(43217)
理学(41244)
理学院(40657)
管理学(40046)
管理学院(39787)
科学(32198)
(31055)
(29829)
(29176)
研究所(26842)
经济学(24512)
财经(24085)
中心(23453)
(23181)
(22386)
经济学院(22199)
北京(20340)
(20095)
(19255)
师范(19109)
(18850)
农业(18151)
财经大学(18138)
业大(18003)
基金
项目(90899)
科学(73099)
基金(70468)
研究(65976)
(62790)
国家(62362)
科学基金(52076)
社会(46097)
社会科(43789)
社会科学(43779)
基金项目(36031)
自然(31536)
自然科(30880)
自然科学(30866)
自然科学基金(30377)
(30274)
教育(29628)
资助(29449)
(27611)
编号(23702)
(22674)
中国(21737)
国家社会(21314)
重点(21070)
成果(20390)
(20114)
教育部(19571)
(18113)
人文(17856)
大学(17769)
期刊
(73631)
经济(73631)
研究(46434)
中国(27990)
科学(22205)
学报(22141)
(21866)
(20487)
管理(17535)
大学(17189)
学学(16135)
农业(15196)
经济研究(13566)
财经(12839)
教育(12601)
(12481)
金融(12481)
(11273)
(11039)
世界(10831)
问题(10609)
国际(9957)
技术(9227)
(8894)
业经(8718)
统计(7036)
技术经济(6809)
资源(6657)
(6398)
经济问题(6273)
共检索到2101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实  宋锦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城镇国有企业改革和私营企业的迅速发展,中国城镇就业者收入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本文采用1988年和2007年中国住户收入调查(CHIP)城镇数据,分析了城镇个人就业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幅度及其影响因素。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市场对就业者人力资本的回报显著提高,成为收入不平等扩大的主要贡献因素。除此之外,性别间、省份间收入差距的扩大,都对城镇就业收入不平等的加剧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文勇  
城镇和农村居民是构成我国社会的两大基本群体 ,改革开放以来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趋于扩大。过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 ,影响社会公正与稳定 ,不利于经济发展。准确了解当前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程度 ,探讨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 ,为现行对农政策的调整提供建议 ,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卫兵  
本文认为,中国城乡居民之间社会地位的差异以及城乡地理位置的差异会给城乡居民带来不同的地位收益,城乡居民之间的地位收益差距远远大于其名义收入差距,而居民之间的实际收入差距等于其名义收入差距与地位收益差距之和。因此,地位收益的存在拉大了中国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赵人伟  李实  
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及其原因赵人伟李实(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一、引言中国的经济改革已经进行了18年。在这一过程中,居民收入分配的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试图对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特别是收入差距扩大的状况作一考察。由于收入分配涉及的面很广,...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程如轩  
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化主要表现在地区、行业、阶层间,原因主要有制度转型影响、文化素质、行业差别等;为缩小差距本文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曾国安  胡晶晶  
城乡居民收入来源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这四项,它们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不同。从2000年以来的情况看,工资性收入差距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形成和扩大影响最大,其余依次为转移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从影响性质来看,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差距和财产性收入差距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经营性收入差距则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松龄  岳文焕  
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影响因素虽然很多,但法律法规不健全、市场不完善和非均衡却是深层次的原因。基于此,政府既需要发挥再分配政策的作用,以缓和收入差距过大的矛盾,更需要在健全法律法规和促进市场的完善和均衡方面有所作为。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周晓津  
基于产出的资本所得由城镇人口所有的假设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框架,构建中国城乡人均收入差距模型,分析表明:随着城市化率的提高,城乡人均收入差距倍数会逐渐缩小;经济中资本所得份额越大,城乡人均收入差距倍数就越大;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将减少城乡人均收入差距。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下,随着劳动力全国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无论是理论模型及其推论还是实证检验结果都表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并非扩大而是逐步缩小。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杨柳  
改革开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居民收入水平总体不断上升。但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正在日益扩大。世界银行发布的《贫困评估报告》中分析指出,在当今中国明显比以前富裕的同时,中国的穷人却更加贫穷。分析显示,在2001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斌开  杨依山  许伟  
基于中国居民营养和健康调查数据,本文利用最近发展起来的夏普里值分解方法,结合Heckman两步法,定量考察了1990—2005年间性别、教育、地区和经验等因素对中国城镇居民劳动收入差距及其演变的贡献。研究发现:(1)选择性偏误对于研究城镇居民劳动收入差距的影响不容忽视;(2)地区差异对劳动收入差距的贡献趋于上升;(3)教育的贡献总体上趋于增大;(4)经验的贡献持续下降。进一步分析表明,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所有制结构变迁、工资制度改革等制度性因素,以及经济增长过程中快速的产业结构变迁和技术进步是1990—2005年间城镇居民劳动收入差距变化的重要原因。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世军  周勤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明显扩大。本文通过构建城乡收入差距两部门测度模型和回归计量模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长期以来的中国城市偏向政策逐渐改变了城乡居民的收入结构,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向非劳动收入和劳动收入偏移。其结果造成城乡居民在非劳动收入上尤其是在转移性收入上的差距扩大趋势更为明显,并直接导致了21世纪以来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明显扩大。而城镇化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减弱以及城乡经济悬殊造成的城乡收入差距的明显扩大,从侧面反映出政策偏向的弊端凸显。改变这种城市偏向政策,实现务工农民市民化待遇迫在眉睫。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东明  丁海燕  
文章基于城镇入户调查数据(UHS)考察1999年-2009年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变化及其原因,通过不平等分解发现:教育、地区、年龄等人口特征能解释的组间不平等占总收入不平等的1/3左右,其余部分的不平等由组内不平等所导致。通过固定效应模型进一步分析国企改革、城镇化和全球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结果发现:城镇化对降低不平等起到了一定作用,国企改革对不平等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全球化对不平等的影响并不明朗。因此,应加快城镇化步伐,降低城镇内部不平等,从而改善整体收入分配状况。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东明  丁海燕  
文章基于城镇入户调查数据(UHS)考察1999年-2009年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变化及其原因,通过不平等分解发现:教育、地区、年龄等人口特征能解释的组间不平等占总收入不平等的1/3左右,其余部分的不平等由组内不平等所导致。通过固定效应模型进一步分析国企改革、城镇化和全球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结果发现:城镇化对降低不平等起到了一定作用,国企改革对不平等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全球化对不平等的影响并不明朗。因此,应加快城镇化步伐,降低城镇内部不平等,从而改善整体收入分配状况。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东明  丁海燕  
文章基于城镇入户调查数据(UHS)考察1999年-2009年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变化及其原因,通过不平等分解发现:教育、地区、年龄等人口特征能解释的组间不平等占总收入不平等的1/3左右,其余部分的不平等由组内不平等所导致。通过固定效应模型进一步分析国企改革、城镇化和全球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结果发现:城镇化对降低不平等起到了一定作用,国企改革对不平等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全球化对不平等的影响并不明朗。因此,应加快城镇化步伐,降低城镇内部不平等,从而改善整体收入分配状况。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薛进军  高文书  
文章利用全国普查性数据描述中国城镇非正规就业的规模和特征,并分析其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2005年,非正规就业已占中国城镇就业的58.85%,正规与非正规就业者之间的小时收入差距达到1.65倍,其中约有1/4是由劳动力市场歧视造成的。与此同时,非正规就业人员的内部收入不平等程度很高,对总体收入不平等的贡献达到51.09%,而正规和非正规就业的组间收入差距,对总体收入不平等的贡献达到13.68%。文章的主要观点是:非正规就业已成为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来源,因此,实现非正规就业的正规化,是缩小中国收入差距的有效政策之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