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54)
- 2023(10302)
- 2022(8688)
- 2021(8100)
- 2020(6870)
- 2019(16204)
- 2018(15559)
- 2017(29367)
- 2016(16141)
- 2015(18725)
- 2014(18753)
- 2013(18740)
- 2012(17509)
- 2011(15885)
- 2010(15808)
- 2009(14726)
- 2008(14849)
- 2007(13324)
- 2006(11437)
- 2005(10380)
- 学科
- 济(76647)
- 经济(76572)
- 管理(42806)
- 业(40510)
- 方法(34057)
- 数学(30971)
- 数学方法(30776)
- 企(30473)
- 企业(30473)
- 中国(23453)
- 农(20178)
- 财(17469)
- 贸(15866)
- 贸易(15854)
- 易(15509)
- 学(13709)
- 地方(13503)
- 农业(13230)
- 业经(12970)
- 制(12742)
- 银(11031)
- 银行(11008)
- 融(10731)
- 金融(10729)
- 行(10589)
- 环境(10373)
- 发(10206)
- 和(10003)
- 务(9682)
- 财务(9663)
- 机构
- 大学(240126)
- 学院(235421)
- 济(108129)
- 经济(106249)
- 管理(88414)
- 研究(87673)
- 理学(75947)
- 理学院(75022)
- 管理学(73903)
- 管理学院(73452)
- 中国(66718)
- 京(51380)
- 科学(51374)
- 财(47912)
- 所(44534)
- 农(41031)
- 研究所(40639)
- 中心(39730)
- 财经(38665)
- 经济学(35601)
- 经(35388)
- 江(34191)
- 业大(33992)
- 北京(33016)
- 农业(32448)
- 经济学院(32330)
- 范(31342)
- 师范(31072)
- 院(31029)
- 财经大学(28776)
- 基金
- 项目(156228)
- 科学(123404)
- 基金(116348)
- 研究(113642)
- 家(102742)
- 国家(101629)
- 科学基金(85554)
- 社会(74888)
- 社会科(71142)
- 社会科学(71120)
- 基金项目(61079)
- 省(57497)
- 自然(53430)
- 自然科(52172)
- 自然科学(52154)
- 教育(51645)
- 自然科学基金(51278)
- 划(49702)
- 资助(48096)
- 编号(43999)
- 部(36769)
- 成果(36393)
- 重点(35820)
- 发(34377)
- 国家社会(32557)
- 创(31649)
- 教育部(31477)
- 中国(31176)
- 课题(30689)
- 科研(30304)
- 期刊
- 济(115529)
- 经济(115529)
- 研究(72734)
- 中国(46224)
- 学报(37246)
- 农(37200)
- 财(36456)
- 科学(34975)
- 管理(30055)
- 大学(27928)
- 学学(26223)
- 农业(25368)
- 教育(22041)
- 融(21061)
- 金融(21061)
- 经济研究(19891)
- 财经(19392)
- 技术(18339)
- 经(16830)
- 业经(16385)
- 问题(16027)
- 业(15107)
- 贸(14882)
- 世界(13770)
- 国际(12944)
- 技术经济(12189)
- 统计(12165)
- 版(11270)
- 资源(10962)
- 理论(10617)
共检索到3526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虞晓芬 徐筱瑜
采用综合指数法和系统聚类法,对我国城镇家庭住房质量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从时间的纵向角度看,我国城镇家庭住房质量明显改善但住房消费两极分化显著;从省际差异对比看,中部地区住房自有率最高,东部、西部相对较低,住房功能环境呈现"东北、西北及华南高"的间隔分布特征;北京和东南沿海省份存在较严重的住房数量贫困现象;从省际住房改善幅度看,海南、江西等地的住房质量改善幅度最大;上海、广州等地的住房质量综合相对排名降幅明显。因此,应重点关注北京及东南沿海省市的住房空间拥挤问题以及西藏、内蒙古和云南、贵州等地的住房设施简陋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区域性的住房保障政策,进一步提升居民住房质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易成栋
根据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分析了中国城镇家庭住房来源与产权的省际差异。住房来源与产权选择省际差异不明显;基本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住房来源中商品房来源与产权选择中租赁商品房比重高。相关分析表明:地区市场化指数与市场型住房正相关,收入和产权关系不明显,国有经济比重与行政型住房正相关,城市化率与购商品房比正相关,价格和住房产权负相关。这说明了制度变迁和地区经济差异对住房选择的影响。
关键词:
住房来源 产权 省际差异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赵奉军
住房消费是居民消费支出和GDP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经验表明,住房消费中自有住房的虚拟租金构成了住房消费的主体。我国传统的核算方法由于低估了城镇居民自有住房的虚拟租金,客观上低估了我国城乡居民的住房消费。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库(CFPS)提供的2010年的数据,采用等价租金法估计了包含自有住房在内的城镇居民的住房消费支出。结果发现,城镇居民的住房消费支出在重估后会有显著提高,但重估后的住房消费并没有显著提高消费占GDP的比重,中国消费率低下的问题不能归结为住房消费的系统性低估。
关键词:
住房消费 自有住房 虚拟租金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曾胜 杨旸
“十四五”期间,厘清住房财富与家庭捐赠的关系是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一环。文章基于CFPS2018数据,实证检验住房财富对中国城镇家庭捐赠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住房财富增多会让有捐赠行为的城镇家庭更加慷慨。第二,住房财富的慷慨效应存在于一套房家庭和中低收入组家庭。第三,住房财富对城镇家庭的慷慨效应弱于家庭收入,但强于金融财富。结论表明,家庭收入是影响家庭捐赠的前提和基础,但住房财富会显著增强普通家庭的捐赠信心。文章建议,国家应继续秉持“住房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理念,抑制住房投机行为和不合理住房消费,保障普通家庭的居住权益,持续激活个人捐赠活力。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杨 符国群 姜海纳
通过分析全国31个省市496个家庭结婚消费数据,本研究呈现了2000年以后中国城镇家庭在结婚消费项目、消费行为以及消费观念方面的变化趋势和区域差异。研究发现,在消费项目和消费观念方面,一类城市更加追求具有纪念意义的消费项目类型,例如蜜月旅行;二类城市更注重酒宴消费,将其视为提升家庭人力资本和彰显社会地位的途径;三类城市则集中在传统的婚戒、床上用品购买等消费类型。在消费行为方面,各种类型的城市均呈现男方家庭承担的费用比例高于女方家庭承担的费用比例的情况,且男方家庭承担的结婚费用比例呈现持续上涨态势。其中,一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万品良
本文基于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构建了一套反映我国城镇家庭住房水平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泰尔系数,得出两次普查住房水平的综合评价得分和区域差异分解情况。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家庭总体住房水平有所提升,区域差异分布不变;东部和东北地区总体住房水平有所提高,中部和西部地区总体住房水平有所降低;东部、中部和西部内部都存在与总体住房水平变化方向不一致的地区。基于住房水平动态变化特征,本文剖析了这种变化的原因,提出政府应该平衡好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供给与高、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需求的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超
城镇居民的住房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利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以各种住房设施的普及率代表住房方便程度,对我国城镇居民住房的现状与差异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研究显示:相比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期,现阶段城镇居民的住房水平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各种住房设施的普及情况均较好。此外,通过对住房方便程度指数的分析,发现各地区住房方便程度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一致性关系,住房方便程度省际差异较明显。
关键词:
住房设施 方便程度 指数分析 省际差异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姜正和 张典
本文将住房负债引入到家庭消费模型,采用中国家庭微观调查数据,以中国城镇家庭为对象,研究了住房负债对家庭异质性消费问题。研究发现:(1)住房负债增加会削弱风险厌恶家庭的消费水平,但是会刺激风险偏好家庭的消费水平;(2)风险偏好家庭的住房负债增强了住房财富效应,而风险厌恶家庭的住房负债减弱了住房财富效应(3)精神消费对住房财富、家庭负债的敏感度大于物质消费,物质消费表现出必需品特征,精神消费表现出奢侈品特征。
关键词:
家庭负债 财富效应 风险态度 异质性消费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姜正和 张典
本文将住房负债引入到家庭消费模型,采用中国家庭微观调查数据,以中国城镇家庭为对象,研究了住房负债对家庭异质性消费问题。研究发现:(1)住房负债增加会削弱风险厌恶家庭的消费水平,但是会刺激风险偏好家庭的消费水平;(2)风险偏好家庭的住房负债增强了住房财富效应,而风险厌恶家庭的住房负债减弱了住房财富效应(3)精神消费对住房财富、家庭负债的敏感度大于物质消费,物质消费表现出必需品特征,精神消费表现出奢侈品特征。
关键词:
家庭负债 财富效应 风险态度 异质性消费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春喜 杨振
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在各地区可能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利用全国30个省市2003-2012年的季度数据,采用面板协整的估计方法,研究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住房资产财富效应的差异。研究发现,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住房资产均存在显著的财富效应,且东部地区的财富效应高于西部地区。
关键词:
住房资产 财富效应 区域差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孔子科 刘晶茹 孙锌
近20年来,中国私人汽车经历了从无到有的阶段,其引起的物质存量的代谢格局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自下而上的代谢分析方法,对中国1997—2016年城镇家庭乘用车消费的材料存量进行了动态分析,量化了家庭乘用车消费引起的材料代谢结构与格局。研究结果表明:家庭乘用车消费的物质存量快速增加,2016年城镇家庭乘用车消费户均物质存量已达466.62 kg,比1997年的2.29 kg增长了200多倍。乘用车物质代谢仍处于存量净增加阶段,2016年户均输入量是输出量的9倍以上。同时,存量的材料组成也在不断变化,普通钢材和铁的比例分别由1997年的46.72%和11.79%下降到2016年的37.96%和6.80%,逐渐被高强钢和铝金属替代。虽然目前材料输出还是以普通钢铁为主,但是随着存量的逐渐报废,高强钢和铝等材料会成为报废资源的重要组成,其资源的回收管理值得关注。由于汽车报废的滞后性,高强钢和铝材料等资源大量输出不可避免,这为汽车报废拆解行业资源管理和回收提供了新的方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严丽 刘晶茹
随着可持续消费理论的深入研究,城镇家庭作为终端消费部门,成为可持续消费的主要研究对象,因此针对城镇家庭开展"细胞尺度"的环境影响评价非常重要且必要。本文基于物质流分析方法,建立了中国城镇家庭物质流核算框架,为物质流分析在家庭层面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以2015年平均一个城镇家庭为研究对象,计算了城镇家庭的平均物质资源交换情况。结果显示:2015年平均一个城镇家庭的直接物质投入为86420.92kg,物质输出量为83457.98kg,物质存量净增加为2 374.08kg;从消费类别上看,居住、食品和交通是主要的物质投入来源。针对中国城镇家庭消费的现状,本文提出对应政策建议,倡导居民改变不可持续的消费理念,向可持续的家庭消费模式转变。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严丽 刘晶茹
随着可持续消费理论的深入研究,城镇家庭作为终端消费部门,成为可持续消费的主要研究对象,因此针对城镇家庭开展"细胞尺度"的环境影响评价非常重要且必要。本文基于物质流分析方法,建立了中国城镇家庭物质流核算框架,为物质流分析在家庭层面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以2015年平均一个城镇家庭为研究对象,计算了城镇家庭的平均物质资源交换情况。结果显示:2015年平均一个城镇家庭的直接物质投入为86420.92kg,物质输出量为83457.98kg,物质存量净增加为2 374.08kg;从消费类别上看,居住、食品和交通是主要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慧 李景国
从房价收入比变动趋势及其所处区间范围的视角对全国1998年~2010年的城镇居民家庭住房支付能力问题进行了研究,结论表明,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住房支付能力逐步上升且趋于合理,这一结论与社会现实中的普通购房者"望楼兴叹"现象似乎构成了一对难以解释的矛盾,原因在于城镇居民家庭间收入差距巨大,导致60%的城镇居民家庭住房支付能力不足、部分热点城市特别是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过高及保障性住房的历史供应不足。
关键词:
城镇居民家庭 住房支付能力 房价收入比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磊 原鹏飞 王康
本文以微观居民家庭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面板门限模型拓展住房财产函数,实证研究了户籍、知识、政治资本等因素对城镇居民家庭住房财产的影响在不同财富阶层的差异。研究认为:我国的户籍制度与政治资本均起到了加大住房财产不平等的作用,但只有具有一定政治地位的少数人群才能在住房财产持有上占优势;近年来市场化力量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上述非市场因素的作用;然而市场化因素对住房财产的影响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如知识(经验、教育水平)对住房财产的影响随社会阶层的变化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且为"上扬曲线"轨迹,这意味着越富裕的人群读书越有用,教育不平等与住房不平等在相互加强;而在较贫穷阶段,经验的重要性远高于教育。
关键词:
城镇居民家庭 住房财产不平等 门限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