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37)
2023(7738)
2022(6695)
2021(6419)
2020(5663)
2019(13448)
2018(13286)
2017(25511)
2016(14025)
2015(16551)
2014(16634)
2013(16779)
2012(15743)
2011(14474)
2010(14327)
2009(13547)
2008(13634)
2007(12312)
2006(10538)
2005(9716)
作者
(41452)
(35090)
(34832)
(33626)
(22339)
(16778)
(16056)
(13800)
(13274)
(12317)
(12097)
(11687)
(11320)
(11143)
(11078)
(11047)
(10727)
(10364)
(10127)
(10045)
(8772)
(8661)
(8491)
(7965)
(7907)
(7905)
(7740)
(7692)
(7248)
(7118)
学科
(64813)
经济(64758)
管理(34078)
(33983)
方法(31033)
数学(28336)
数学方法(28165)
(24962)
企业(24962)
中国(20630)
(18030)
(15083)
贸易(15078)
(14780)
(14738)
(12378)
地方(11786)
(11657)
农业(11564)
业经(11105)
(10005)
银行(9981)
(9611)
(9410)
金融(9408)
(9088)
(9029)
环境(9005)
(8179)
(8047)
机构
大学(211185)
学院(207859)
(95949)
经济(94232)
研究(78303)
管理(76463)
理学(65479)
理学院(64670)
管理学(63714)
管理学院(63312)
中国(60026)
科学(46454)
(45674)
(41402)
(40905)
(38254)
研究所(37377)
中心(35144)
财经(33413)
经济学(31599)
业大(30674)
(30532)
农业(30361)
(30243)
北京(29600)
经济学院(28663)
(27401)
(27374)
师范(27132)
财经大学(24742)
基金
项目(135442)
科学(105853)
基金(99604)
研究(98464)
(87486)
国家(86818)
科学基金(72450)
社会(63692)
社会科(60408)
社会科学(60390)
基金项目(52194)
(49974)
自然(45181)
教育(44820)
自然科(44112)
自然科学(44096)
(43486)
自然科学基金(43355)
资助(42017)
编号(38870)
成果(32392)
(32121)
重点(31067)
(30199)
中国(27662)
国家社会(27379)
(27347)
教育部(27229)
课题(27142)
科研(26344)
期刊
(102847)
经济(102847)
研究(63615)
中国(40193)
(35038)
学报(33773)
(31192)
科学(30966)
管理(25460)
大学(24927)
农业(23788)
学学(23407)
(19126)
金融(19126)
教育(18779)
经济研究(17799)
财经(17041)
技术(16482)
业经(14865)
(14757)
问题(14612)
(14049)
(13783)
世界(12545)
国际(12219)
技术经济(11077)
统计(10648)
(9909)
理论(9476)
资源(9422)
共检索到3108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胡鞍钢  
中国城镇失业状况分析胡鞍钢一个国家或地区宏观经济有三个最主要的指标:一是经济增长率,通常是采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或国民收入增长率指标;二是通货膨胀率,例如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增长率,社会商品零售物价总指数上涨率,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标上涨率;三是失业...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林志伟  
失业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产物,必将对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阐述了目前城镇失业压力和就业困难已成为我国未来一个时期内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并分析了我国城镇失业状况的特征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后果,最终提出了解决我国城镇失业的关键对策。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丁小浩  李莹  
本文利用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调查数据《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与就业情况调查-2004》,从社会分层、待业时间以及就业质量等方面考察了中国城镇的中等职业教育。研究结果表明,中等教育类型对于社会分层的作用并没有人们预计的那么严重;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相比普通高中毕业生经历了较短的从学校到工作的心理调整期,从而待业时间缩短;在就业质量上,中等职业教育的长期优势表现不明显。研究期望从实证的角度特别是从就业的角度回应中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所面临的多种挑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元笃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调整,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已经有不少研究者对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状况和收入消费结构进行了研究。但大多数学者采用的数据资料主要是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而且没有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蒋耒文,庞丽华,张志明  
许多发展中国家城市普遍存在乡城人口迁移和贫民窟扩张现象。尽管我国正快速城市化,城镇贫民窟现象并不普遍。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城镇地区流动和迁移人口的住房状况并不比非流迁人口差;在某些房屋设施方面,流动人口甚至要好于城镇当地居民。本文运用2000年0.095%抽样数据研究中国城镇流动人口的住房状况,试图回答三个问题:(1)流动人口在城镇如何居住?(2)不同类型的流动人口居住方式是否不同?(3)为什么部分流动人口的住房状况优于城镇当地居民?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冯怡琳  
城镇的多维贫困现象虽已得到关注,但对我国城镇地区整体多维贫困现状、人群特征的探讨仍显不足。本文基于全国性的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数据,使用全球多维贫困指数方法构建中国的多维贫困指数体系,测量了2014年和2016年中国城镇地区的多维贫困现状,并使用Logit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2016年中国城镇多维贫困发生率已降至1.1%,但东北地区、城乡结合区多维贫困发生率相对较高。城镇多维贫困人群呈现"低就业、高负担"特点,以老年户为主。Logit模型回归结果表明,提高户主文化程度、家庭成员有养老保险、社区基础设施改善均能显著减少多维贫困发生风险。建议构建城镇多维贫困的统筹治理模式,重点关注老年贫困户和外来户,加大对民生领域的财政资金投入并改进多维贫困的统计监测。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王远伟  朱苏飞  
本研究以对中国11个城市2000多位大、中、小学生家庭的教育投入情况调查数据为基础,计算、分析了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的学校教育投入和学校外教育投入的现状和特点;通过计算负担率、教育支出占消费支出比例和运用判别分析计量方法,揭示出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投入负担过重、教育投入占家庭消费支出比例过高、相当多的个人家庭存在着教育投入过度等特征。最后,提出了采取有区别的策略降低个人家庭教育投入的总体水平,引导个人家庭教育投入进入良性发展轨道,改革教育管理和教育经费管理的制度和方法等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慧  李景国  尚教蔚  
住房市场与城镇居民收入协调状况评价一直是国内学者力求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房价收入比评价法便随着住房制度全面市场化为广大国内学者所青睐。文章在使用房价收入比评价住房市场与城镇居民收入协调性基础上,将协调度模型首次引入并与房价收入比评价法结合对中国住房市场与城镇居民收入协调状况进行评析,力求对当前二者协调状况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并在最后结合两模型分析结果对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控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朱若然  陈贵富  
采用CHNS面板数据和随机效果单位概率模型分析决定我国城镇失业率的主要因素。16-26岁青年失业率决定因素的实证结果显示:年龄的增加会降低失业概率,年龄对失业概率的边际效果较大;从教育水平变量的估计结果来看,和小学和初中毕业的劳动力相比,高中、中专毕业劳动力的失业概率较高,但是大专以上毕业的劳动力的失业概率却没有什么明显变化。全样本实证结果显示:年龄的增加会降低失业概率,但是降低的幅度会越来越小;男性、未婚、教育水平低、西部、调查失业率高、自雇就业比率和工业占产业比高的地区,劳动力的失业概率相对较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胡鞍钢  
中国就业状况分析胡鞍钢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既是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也是人口就业压力最大的国家。如果说解决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的话,那么如何解决占总人口12以上的劳动人口就业问题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二号任务。从1...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郑晓涛  高燕文  
我国经过20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计划经济正迅速地向市场经济转变,由于中国特有的人口包袱、改革前国企所沉淀的大量隐性失业人员、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再加上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结构性失业等,使失业问题变得十分严峻。当失业率超过了一定的限度时,其结果必将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尤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处于经济体制转型的国家来说更是如此。所以,正确认识失业现象是非常有必要的。但由于观念问题,人们对于城镇失业的认识存在以下误区:认为失业是改革带来的;认为机器排挤了工人;认为是外来农民工挤占城镇人口的工作岗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文忻  杜凤莲  
失业扩大了中国城镇人口收入差距,认识失业对收入差距扩大的作用有利于政府采取针对性措施缩小收入差距。失业者在失业期间收入只相当于在业者收入的约1/5,再就业者的收入不足未失业者的60%,其人力资本并没有得到应有回报。Oaxaca分解结果显示,未失业者与再就业者收入差距中的40%来源于失业经历,60%来源于人力资本的差异。这些结论的政策含义是,为了缩小中国城镇人口收入差距,中国政府还需要在继续提高失业救济金覆盖面以及救济额度的同时,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再就业,并提供有效的职业培训以提高失业人口的人力资本水平。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问敏  
一、城镇居民最低收入户概况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1990年样本总平均每人生活费收入1387.27元/人·年,占样本10%的最低收入户人均年生活费收入为761.16元,是样本总平均数的54.9%,是占10%最高收入组的31.1%,高低差3.22倍。1990年基尼系数为0.23,与1988年和1989年持平,说明收入差距变化不大。1990年最低收入户人均年生活费收入比1989年增长9.89%,扣除物价(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1.013%)上涨因素,增长8.48%,增幅较大(见表1),这是自1986—1990年期间增长较大的一年。如果从1986—1990年平均增长速度来看,五年平均递增11.9%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劳动部就业与培训司就业抽样调查项目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