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83)
2023(11944)
2022(9716)
2021(8961)
2020(7273)
2019(16610)
2018(16537)
2017(31517)
2016(17236)
2015(19691)
2014(19809)
2013(19428)
2012(18134)
2011(16248)
2010(16392)
2009(15716)
2008(15717)
2007(14188)
2006(12885)
2005(12133)
作者
(49283)
(41390)
(41304)
(39666)
(26569)
(19616)
(18600)
(16002)
(15923)
(14711)
(14377)
(13950)
(13378)
(13376)
(13303)
(12950)
(12353)
(11973)
(11903)
(11769)
(10569)
(9971)
(9959)
(9376)
(9362)
(9250)
(9197)
(9174)
(8403)
(8225)
学科
(79176)
经济(79066)
管理(51326)
(45483)
(35785)
企业(35785)
方法(29894)
中国(27294)
数学(26293)
数学方法(26027)
(20857)
(20478)
(19427)
业经(16696)
地方(15960)
(15079)
贸易(15068)
(14725)
(14393)
(13950)
(13553)
银行(13532)
农业(13451)
(12970)
(12745)
金融(12742)
环境(12077)
(11759)
体制(11258)
(10983)
机构
大学(255502)
学院(251069)
(113797)
经济(111545)
研究(93331)
管理(90528)
理学(76642)
理学院(75719)
管理学(74465)
管理学院(74001)
中国(72991)
(55744)
(54888)
科学(53065)
(46486)
财经(42532)
研究所(41536)
中心(41383)
(39090)
(38790)
(38197)
经济学(37732)
北京(35550)
经济学院(33876)
(33826)
业大(32981)
(32933)
师范(32649)
财经大学(31521)
农业(30301)
基金
项目(161099)
科学(128459)
基金(120679)
研究(118116)
(105127)
国家(104332)
科学基金(89313)
社会(80068)
社会科(76008)
社会科学(75994)
基金项目(62471)
(58383)
自然(54855)
教育(53649)
自然科(53622)
自然科学(53610)
自然科学基金(52678)
(50295)
资助(49559)
编号(45022)
成果(38295)
(37594)
重点(36656)
国家社会(35100)
(34789)
(34306)
教育部(32745)
(32290)
课题(32229)
中国(32056)
期刊
(130956)
经济(130956)
研究(84383)
中国(55639)
(43247)
学报(37940)
(37641)
科学(36667)
管理(36353)
大学(29955)
学学(28143)
(26223)
金融(26223)
教育(25256)
农业(24929)
财经(22636)
经济研究(21720)
技术(20159)
(19731)
问题(19115)
业经(17870)
(16122)
世界(14644)
国际(14490)
(13424)
技术经济(12251)
现代(11988)
(11850)
统计(11805)
(10639)
共检索到3979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余壮雄  张明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发展战略经历了从"偏向中小城市"到"城市自由竞争"再回归到"偏向中小城市"的振荡调整,有关城市发展战略的效率问题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刻画了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序贯增长的"接力赛"机制,揭示了城市发展优势随着城镇化进程从最大城市不断向规模次之的城市序贯转移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2003—2013年"城市自由竞争"时期的城市数据对城市序贯增长的假说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表明,随着样本的后推,城镇化效率与城市规模的关系从早期左低右高的"U型"结构不断扁平化,并趋于向"倒U型"结构反转;特大城市的城镇化优势正在不断向大城市甚至中大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付荣  伍湘凌  
本文利用熵值法对中国城镇化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综合城镇化水平与消费水平的依存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最终消费率呈指数递减趋势下降,而居民消费支出总量呈指数递增趋势不断上升;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及土地城镇化四个动力因子均对居民消费增长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中土地城镇化的作用最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邓忠奇  陈甬军  
在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的当下,通过城镇化手段刺激内需进而拉动经济增长是必要举措。但中国城镇化模式是否粗放,是否有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却尚未被解答。为此,本文摒弃测算TFP增长率的新古典条件,放松生产函数形式、规模报酬不变和技术进步希克斯中性的要求,给出要素贡献率的非参数测算方法。在方法创新的基础上,本文实证研究显示:1985—2012年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4.15%,占主导地位;劳动贡献率为3.26%,能源贡献率为21.75%,而TFP贡献率仅为10.84%,因此样本期间经济增长方式较为粗放,并且从趋势上看这种粗放性没有显著改善。回归分析表明,相比中国的工业化和服务业化而言,以往的城镇...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朱孔来  李静静  乐菲菲  
以我国1978—2009年城镇化率和人均GDP年度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建立反映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在VAR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了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影响。为了弥补时间序列数据只包含时间和指标两维信息的缺陷,进一步采用2000—2009年我国31个省市的城镇化率和人均GDP的面板数据,利用横截面、时间和指标三维信息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通过运用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和面板数据协整检验,得出我国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面板数据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从弹性角度分析,认为我国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可以维持7.1%的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芳  刘伟  
本研究采用1995-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城镇居民医疗保健支出的增长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该项支出会随着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千人床位数的增加而增加;而老龄负担比和人均实际政府卫生支出的增加,对该项支出在不同时期和地区产生了增减不一的作用;保险设立也增加了我国城镇居民医疗保健支出。研究认为供方诱导是推动医疗支出增长最主要的因素,而老龄化则是未来拉动医疗支出增长的主要因素。因此,提出建议:规范政府支出的流向、改变对供方的激励机制、开放并有序管理医疗市场,提高保险组织者的管理能力来遏制医疗费用的过快上涨,以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军  高彦彦  
该文认为,我国农村人口的半城镇化是与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伴随在一起的。基于此观点,该文对我国农村人口的半城镇化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当外地劳动力流入达到一定规模时,劳动力流入地的经济会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此时农村人口半城镇化的副作用并不明显;当劳动力流入地的经济增长放缓乃至衰退时,半城镇化的农村人口(劳动力)会出现回流,这种人口回流达到一定规模时,会导致该地区经济的急剧下滑。该文对我国1980—2013年农村人口流动相关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工业化是我国农村人口半城镇化的触发条件,服务业的发展是我国农村人口半城镇化趋势不断增强的主要驱动因素。该文进一步分析认为:我国农村人口的半城镇化所造成的...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孟翔飞  刘玉梅  万美君  
随着城市化率的提高,贫困人口的空间转移,必然会导致城市贫困人口数量的增加和空间的集聚。本文以辽宁省为例,通过对城市贫困人口空间转移的原因及其引发的负面效应进行深入分析,得出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一定要把发展质量摆在突出位置,通过提升人力资本,增加就业渠道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深化改革,推进城市贫困综合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云新  
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社会冲突频发并呈现出迅速累积和扩散的趋势。制度模糊性为政府和强势集团对城镇化利益进行策略性分配提供了行为空间,成为城镇化利益分配冲突的制度根源。在城镇化进程中,作为主导力量的地方政府具有强烈的获利机会进行城镇化运动的动机,成为积极谋取城镇化净收益的"第一行动集团"。由于委托代理机制的失灵,中央政府对城镇化发展的目标定位、利益诉求都会落空。在信息高度不对称的情况下,地方政府、资本投资者等利益主体有着采取策略性行为的动机和能力。由于他们在城镇化运动中存在着狭隘的共容利益,他们更容易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形成非正式的利益联盟,来谋取城镇化收益而转嫁成本。因此,社会冲突的有效治理需要加...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段进军  
我国在"九五"和"十五"期间,特别是"十五"期间提出"要不失时机地加快城镇化的发展",使本来已处于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一步地加速,导致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冒进的态势。城镇化的冒进带来以下危害:城市建成区的急剧扩张与耕地减少;引发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土地城镇化大大快于人口城镇化;致使城乡之间发展不够协调。因此,我国城镇化必须根据我国国情,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城镇化的发展必须和产业发展及就业岗位增加相适应;走健康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道路;突破基于经济理性城镇化的局限性;城镇化发展要实现三个统一,即必须注重表征和内涵的统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泉  
实践表明,城市化的顺利推进仍然是构成中国城乡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通过分类研究城市化进程中中心城市(区)带动区域城市化发展的不同具体表现形式和状态,不难发现中国保持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必须基于符合城乡发展实践的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和策略,不断引导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城乡形态进一步合理化,最终通过新型城市形态发展打破旧有城市结构布局,进而促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目标的实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谢冰  王科  
区别于发展经济学理论上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中国形成了特有的三元经济结构。与之对应,社会学界提出包括农民、市民和乡镇企业农民工(城市农民工)在内的新(旧)三元社会结构。在传统城镇化下,三元经济结构得到改善,但三元社会却存续并以新面貌出现,其根源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新型城镇化有望加速三元社会的转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吴志澄  
本文通过1990年以来中国城镇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城乡居民消费性支出和医疗保健费用支出的实证研究,以及在中国城镇化水平预测的基础上,分析未来城乡居民医疗保健需求,并提出改善医疗保健供需的措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海良  徐佳  王普查  
中国快速的城镇化导致资源被集约化使用的同时,耗用量却显著增加。以城镇化进程为视角,探讨中国城镇化率与全国用水总量、水资源利用效率与用水结构之间的关系,并以此基础,预测2020年城镇化率到60%时的水资源利用情况。结果表明:城镇化率是全国用水总量和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格兰杰因;城镇化率每提高1%,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将提高7.68%,而总用水量将提高0.58%;预测2020年城镇化率到60%时,全国用水总量将突破红线控制要求,水资源作为战略性经济资源的制约作用更加凸显。对此,提出从技术节水、结构节水和生活节水三方面挖掘节水潜力,以及从生态增水、国际市场购水以及虚拟水贸易三方面增加水资源供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焦晓云  
"城市病"在进行城镇化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其本质是城市的发展速度和扩张规模超过了城市资源、环境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城市病"的主要类型有:城市经济病、城市社会病、城市生态病以及"非典型城市病"等。"城市病"有其"发病"的制度性根源,预防和治理"城市病"需要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和制度供给。主要包括:建立科学的官员考评机制、改革城市规划管理制度、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破除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妍  薛俭  
文章选取我国1978~2012年城镇化率和人均GDP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在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预测分析对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增长之间两变量的依赖程度,一个内生变量对由误差项所带来的冲击,以及每个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的程度等多方面进行实证分析,结论显示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增长保持着高度的相关性,两者相互冲击时在前期呈现出波动,随后趋于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