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19)
2023(17779)
2022(14924)
2021(14094)
2020(11779)
2019(27238)
2018(27308)
2017(52553)
2016(28657)
2015(32642)
2014(32645)
2013(32341)
2012(29415)
2011(26648)
2010(26873)
2009(24609)
2008(23886)
2007(21088)
2006(18790)
2005(16776)
作者
(82331)
(69118)
(68019)
(65156)
(43652)
(32861)
(30874)
(27212)
(26184)
(24419)
(23449)
(23420)
(21986)
(21793)
(21214)
(21111)
(20291)
(20147)
(19676)
(19512)
(17254)
(17041)
(16712)
(15783)
(15454)
(15356)
(15180)
(15090)
(13885)
(13572)
学科
(120248)
经济(120056)
(79221)
管理(75076)
(56817)
企业(56817)
方法(51970)
(50473)
数学(45940)
数学方法(45223)
中国(34261)
农业(33306)
业经(28559)
(26985)
(25972)
地方(22948)
(22455)
(21915)
贸易(21902)
(21352)
理论(18023)
环境(17701)
(17679)
银行(17638)
(17443)
技术(17229)
(17185)
(16920)
(16300)
金融(16297)
机构
大学(405595)
学院(405550)
(166435)
经济(163004)
管理(158775)
研究(140703)
理学(137417)
理学院(135901)
管理学(133246)
管理学院(132545)
中国(108038)
(87592)
科学(87363)
(80035)
(73730)
(71135)
研究所(64896)
业大(64826)
中心(63991)
农业(61536)
(59635)
财经(58798)
北京(55576)
(53927)
(53744)
师范(53467)
(50635)
经济学(49842)
(47420)
经济学院(44966)
基金
项目(276835)
科学(217833)
研究(202394)
基金(201788)
(176827)
国家(175377)
科学基金(149812)
社会(128020)
社会科(121041)
社会科学(121004)
基金项目(106326)
(106065)
自然(97076)
自然科(94797)
自然科学(94775)
自然科学基金(93038)
教育(92023)
(89949)
资助(83697)
编号(82909)
成果(67381)
重点(62116)
(61835)
(59494)
课题(56800)
(56393)
国家社会(53198)
科研(52771)
创新(52723)
教育部(52503)
期刊
(184964)
经济(184964)
研究(120893)
中国(82800)
(78614)
学报(65572)
科学(61716)
管理(55293)
农业(53419)
(52614)
大学(50226)
学学(47342)
教育(44132)
(36628)
金融(36628)
技术(34852)
业经(33308)
经济研究(28753)
财经(27804)
(27022)
问题(25344)
(23751)
(20258)
图书(20144)
技术经济(19898)
资源(19684)
世界(19584)
科技(19223)
统计(18239)
理论(18190)
共检索到6025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华华  
以"保障被征地农民现有生活水平"为政策基调的"保障式"土地征收模式,在快速推进中国城镇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由于利益分配矛盾凸显而带来相应的社会风险和社会矛盾,进而引发了一些群体性冲突。"保障式"土地征收模式,在制度设计上存在《土地管理法》与《宪法》及《物权法》之间的衔接矛盾以及土地征收政策效果与城镇化目标之间的政策悖论,在运行机制上则体现为政府(开发商)与农民之间只有"自上而下"的单向对话机制以及对土地征收"行政强制"的约束和监管不足。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国家有经济能力对土地征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华华  
以"保障被征地农民现有生活水平"为政策基调的"保障式"土地征收模式,在快速推进中国城镇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由于利益分配矛盾凸显而带来相应的社会风险和社会矛盾,进而引发了一些群体性冲突。"保障式"土地征收模式,在制度设计上存在《土地管理法》与《宪法》及《物权法》之间的衔接矛盾以及土地征收政策效果与城镇化目标之间的政策悖论,在运行机制上则体现为政府(开发商)与农民之间只有"自上而下"的单向对话机制以及对土地征收"行政强制"的约束和监管不足。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国家有经济能力对土地征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华华  
以"保障被征地农民现有生活水平"为政策基调的"保障式"土地征收模式,在快速推进中国城镇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由于利益分配矛盾凸显而带来相应的社会风险和社会矛盾,进而引发了一些群体性冲突。"保障式"土地征收模式,在制度设计上存在《土地管理法》与《宪法》及《物权法》之间的衔接矛盾以及土地征收政策效果与城镇化目标之间的政策悖论,在运行机制上则体现为政府(开发商)与农民之间只有"自上而下"的单向对话机制以及对土地征收"行政强制"的约束和监管不足。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国家有经济能力对土地征收实施更高水平的社会赔偿,土地征收模式应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公正理论指导下向以"保护被征地农民长远发展权益"为目标的"保护式"土地征收模式转型升级。"保护式"土地征收模式的建构,关键在于利益分配的公正和对话机制的公平,需要修订征地补偿政策,构建多元化的土地征收社会赔偿政策体系,并建立和完善"公示—反馈—公告"的民主决策机制以及"农民—政府—开发商"合作的平等协商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樊继达  
土地治理是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问题。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保障好农民土地权益是土地治理中的关键。从土地征收视角出发,应在多个方面采取措施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促进城乡居民实现同步富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具体措施包括:严格界定公共利益界限,规范土地征收体制机制,优化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建立健全失地农民保障制度,完善有助于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财税制度,提高法律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能力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巧玲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也是农民的生产资料和生计源泉。在城镇化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失地农民是由中国城乡二元体制的客观因素造成的。征地制度、户籍制度的缺陷和农村社会保障率低下等因素使失地农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受到极大的挑战。文章认为,增强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重点是要把握好"公共利益"的维度,完善征地补偿机制;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统一发展;完善农村土地"双置换"。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元明  刘远  
以"三集中"和"两置换"方式推动的城镇化过程中,由于农村土地产权的不清晰、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缺位、土地市场化流转机制难于形成等原因,致使农民的土地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一是转变观念,把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文明程度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首要目标;二是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以股权形式将集体土地量化给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组建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三是尊重农民意愿,实行土地的市场化流转;四是建立健全流出土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再就业和创业的社会保障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军力  
新型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应然趋势。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成为社会弱势群体。农民失地后,如何对失地农民合法权益进行保障成为社会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调查发现,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存在征地补偿标准偏低,农民补偿安置方式呈现单一性,土地征用程序不规范等问题,侵害农民土地权益,以农民权益保护为视角,提出构建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法律对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单云慧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随着农村土地被大量征用,很多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保障,也给社会稳定带来了风险隐患。为更好保障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首先,应降低公力救济的诉讼成本,开设法律讲堂,设立征迁行政巡回法庭;其次,应明确私力救济的法律定位,界定其合法边界,将群体性私力救济纳入法治化轨道;最后,应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多措并举做好被征地农民法律援助工作。总之,只有将公力救济、私力救济、社会援助全部纳入法治化轨道,做到并驾齐驱、互为补充,才能更好地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史晓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农地被征用,农民权益受损的情形时有发生,对社会稳定产生了消极影响,而现行土地征用制度不完善是被征地农民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的根本原因。因此,健全现行征地法律制度、明确农村土地产权归属、完善征地补偿费用、规范征地行为等,是确保征地过程中农民权益的前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虹  陆成林  
目前快速推进城镇化过程中,问题突出,农民权益受到侵害。城镇化应该是城镇治理制度建设的过程,实现城乡社会治理方式转换是城镇化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需要改变目前快速城镇化地区的社会治理方式,确保农民权益在城镇化进程中不受侵害。突破路径为:明确城镇居民是中国城镇化治理的主体基础,实现"多元化"的治理模式;建立合理的产权制度,明确基层组织功能;改革人口登记制度,保证农村人口获得公平的社会权利;建立健全城乡社区管理制度,实现城乡社区管理一体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北京财政学会联合课题组  贾康  赵福昌  唐在富  程瑜  陈龙  龙小燕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经历了不断改革完善的过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对于从农村到城市的土地制度改革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与挑战性问题。土地制度改革已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农民市民化、农民权益保障等诸多问题的焦点。本文以首都北京为分析对象,从新型城镇化与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一般情况与相关理论考察入手,对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现状从集体土地征用、农村承包地流转、集体建设用地直接流转、农村宅基地流转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农民土地权益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在借鉴国外和国内其他地区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提出首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保障农民权益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雷兰  于晓燕  
伴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对失地农民权益受到侵害的现状以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以及现实情况,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确保失地农民的权益,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康爱荣  杨淑娥  安雅  张莉莉  
本文主要论述推进城市化进程中保障农民权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河北省唐山市为例分析城市化进程中侵害农民权益的具体表象,探讨城市化进程中保障农民权益的路径选择,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慧  
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的增多,政府征地与农民利益之间的紧张关系日益突出。探求现行农地征收法律制度中产生的问题及其根源,切实地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无疑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北京财政学会联合课题组  贾康  赵福昌  唐在富  程瑜  陈龙  龙小燕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经历了不断改革完善的过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对于从农村到城市的土地制度改革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与挑战性问题。土地制度改革已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农民市民化、农民权益保障等诸多问题的焦点。本文以首都北京为分析对象,从新型城镇化与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一般情况与相关理论考察入手,对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现状从集体土地征用、农村承包地流转、集体建设用地直接流转、农村宅基地流转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农民土地权益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在借鉴国外和国内其他地区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提出首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保障农民权益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