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76)
- 2023(9889)
- 2022(8090)
- 2021(7856)
- 2020(6403)
- 2019(14708)
- 2018(14931)
- 2017(28341)
- 2016(15269)
- 2015(17906)
- 2014(17755)
- 2013(17250)
- 2012(15640)
- 2011(14166)
- 2010(14370)
- 2009(13467)
- 2008(13368)
- 2007(11839)
- 2006(10572)
- 2005(9849)
- 学科
- 济(70781)
- 经济(70711)
- 管理(40115)
- 业(37688)
- 方法(31982)
- 企(29748)
- 企业(29748)
- 数学(28888)
- 数学方法(28300)
- 中国(22645)
- 农(18724)
- 贸(15316)
- 贸易(15305)
- 易(14898)
- 业经(14360)
- 财(13629)
- 学(13055)
- 制(12715)
- 农业(11774)
- 地方(11540)
- 银(10613)
- 银行(10601)
- 理论(10487)
- 发(10238)
- 行(10216)
- 融(9923)
- 金融(9921)
- 体(9302)
- 策(9202)
- 环境(9004)
- 机构
- 大学(224210)
- 学院(221339)
- 济(97551)
- 经济(95779)
- 管理(82217)
- 研究(79982)
- 理学(70477)
- 理学院(69650)
- 管理学(68044)
- 管理学院(67655)
- 中国(62822)
- 京(49244)
- 科学(47566)
- 财(42149)
- 所(40330)
- 研究所(36600)
- 中心(35517)
- 农(34884)
- 财经(33703)
- 江(32137)
- 北京(31714)
- 经济学(31627)
- 经(30913)
- 业大(30497)
- 范(29693)
- 师范(29430)
- 院(28779)
- 经济学院(28351)
- 农业(27128)
- 州(25476)
- 基金
- 项目(144991)
- 科学(115149)
- 基金(107970)
- 研究(104769)
- 家(94978)
- 国家(94305)
- 科学基金(80586)
- 社会(68725)
- 社会科(65261)
- 社会科学(65243)
- 基金项目(55161)
- 省(53067)
- 自然(51306)
- 自然科(50263)
- 自然科学(50254)
- 自然科学基金(49359)
- 教育(48890)
- 资助(46207)
- 划(45931)
- 编号(41034)
- 成果(33968)
- 部(33186)
- 重点(32945)
- 发(30964)
- 国家社会(29904)
- 创(29224)
- 课题(28822)
- 教育部(28666)
- 中国(28516)
- 大学(27633)
- 期刊
- 济(107246)
- 经济(107246)
- 研究(68846)
- 中国(46861)
- 学报(34032)
- 农(33185)
- 科学(33140)
- 管理(32495)
- 财(31253)
- 大学(26705)
- 教育(25198)
- 学学(24873)
- 农业(22670)
- 融(20497)
- 金融(20497)
- 技术(20486)
- 经济研究(18819)
- 财经(17464)
- 业经(15531)
- 经(15254)
- 问题(14430)
- 贸(14192)
- 统计(13409)
- 业(13303)
- 国际(13030)
- 世界(12927)
- 策(11698)
- 技术经济(11607)
- 图书(10712)
- 决策(10644)
共检索到3385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魏后凯
近年来,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特大城市规模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相对萎缩的两极化倾向。论文采用系统数据深刻揭示了这种大城市偏向的两极化倾向,并从传统发展理念、资源配置偏向、市场极化效应、农民迁移意愿和政府调控失效等综合视角考察了其形成机理,探讨了重构城镇化规模格局的科学基础和战略选择。本文认为,当今中国社会正由城乡二元结构转变为由城乡之间、城镇之间、城市内部三重二元结构相互叠加的多元结构:考虑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城镇人口吸纳能力、公共设施容量、农民迁移意愿和设市工作的恢复,未来中国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建制镇吸纳新增城镇人口的比例由目前的36:8:9:47转变为30:18:18:34...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夏保中
根据零点调查最新发布的一项民意测验结果,中心城市居民对于正在日渐拉大的收入差距基本持理性的评价态度,但部分市民对分配不公的抱怨也值得引起注意。 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使我国城乡居民获得切实的经济实惠,一部分人在经济改革中率先富裕起来。根据有关方面提供的资料估测,1991年收入达10万元的个人已超过100万人。1993年上半年,注册资产超过100万元的私营企业估计超过2000户。这一数字尚不包括远远超过此数的挂靠型(假集体)私营企业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云新
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社会冲突频发并呈现出迅速累积和扩散的趋势。制度模糊性为政府和强势集团对城镇化利益进行策略性分配提供了行为空间,成为城镇化利益分配冲突的制度根源。在城镇化进程中,作为主导力量的地方政府具有强烈的获利机会进行城镇化运动的动机,成为积极谋取城镇化净收益的"第一行动集团"。由于委托代理机制的失灵,中央政府对城镇化发展的目标定位、利益诉求都会落空。在信息高度不对称的情况下,地方政府、资本投资者等利益主体有着采取策略性行为的动机和能力。由于他们在城镇化运动中存在着狭隘的共容利益,他们更容易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形成非正式的利益联盟,来谋取城镇化收益而转嫁成本。因此,社会冲突的有效治理需要加...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段进军
我国在"九五"和"十五"期间,特别是"十五"期间提出"要不失时机地加快城镇化的发展",使本来已处于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一步地加速,导致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冒进的态势。城镇化的冒进带来以下危害:城市建成区的急剧扩张与耕地减少;引发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土地城镇化大大快于人口城镇化;致使城乡之间发展不够协调。因此,我国城镇化必须根据我国国情,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城镇化的发展必须和产业发展及就业岗位增加相适应;走健康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道路;突破基于经济理性城镇化的局限性;城镇化发展要实现三个统一,即必须注重表征和内涵的统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关键词:
中国 城镇化进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谢冰 王科
区别于发展经济学理论上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中国形成了特有的三元经济结构。与之对应,社会学界提出包括农民、市民和乡镇企业农民工(城市农民工)在内的新(旧)三元社会结构。在传统城镇化下,三元经济结构得到改善,但三元社会却存续并以新面貌出现,其根源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新型城镇化有望加速三元社会的转型。
关键词:
二元经济结构 三元社会结构 城镇化 转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余壮雄 张明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发展战略经历了从"偏向中小城市"到"城市自由竞争"再回归到"偏向中小城市"的振荡调整,有关城市发展战略的效率问题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刻画了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序贯增长的"接力赛"机制,揭示了城市发展优势随着城镇化进程从最大城市不断向规模次之的城市序贯转移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2003—2013年"城市自由竞争"时期的城市数据对城市序贯增长的假说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表明,随着样本的后推,城镇化效率与城市规模的关系从早期左低右高的"U型"结构不断扁平化,并趋于向"倒U型"结构反转;特大城市的城镇化优势正在不断向大城市甚至中大型...
关键词:
序贯增长 城镇化 城市发展 最优城市规模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吴志澄
本文通过1990年以来中国城镇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城乡居民消费性支出和医疗保健费用支出的实证研究,以及在中国城镇化水平预测的基础上,分析未来城乡居民医疗保健需求,并提出改善医疗保健供需的措施。
关键词:
城镇化 医疗保健 改善供需的措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付荣 伍湘凌
本文利用熵值法对中国城镇化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综合城镇化水平与消费水平的依存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最终消费率呈指数递减趋势下降,而居民消费支出总量呈指数递增趋势不断上升;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及土地城镇化四个动力因子均对居民消费增长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中土地城镇化的作用最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海良 徐佳 王普查
中国快速的城镇化导致资源被集约化使用的同时,耗用量却显著增加。以城镇化进程为视角,探讨中国城镇化率与全国用水总量、水资源利用效率与用水结构之间的关系,并以此基础,预测2020年城镇化率到60%时的水资源利用情况。结果表明:城镇化率是全国用水总量和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格兰杰因;城镇化率每提高1%,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将提高7.68%,而总用水量将提高0.58%;预测2020年城镇化率到60%时,全国用水总量将突破红线控制要求,水资源作为战略性经济资源的制约作用更加凸显。对此,提出从技术节水、结构节水和生活节水三方面挖掘节水潜力,以及从生态增水、国际市场购水以及虚拟水贸易三方面增加水资源供应。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程哲 欧阳如琳 杨振山 蔡建明
基础设施建设是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镇化起着基础性支撑保障作用。通过宽窄两种口径,采用统计分析、变差系数和Moran指数等方法对基础设施投资的时空格局进行模拟分析。研究发现:1总体上,中国基础设施投资一直处于高速增长态势,基础设施已成为城镇化的重要驱动力;2基础设施投资结构中,电力、交通、水利等经济性基础设施是投资的主要领域,但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等社会性基础设施投资比重逐渐增加,体现了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发展特点;3政府在基础设施投资中起主导作用,地方政府财政投入、银行贷款和土地出让金等是基础设施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4基础设施投资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不均衡和多中心格局,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以及川渝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一直高于其他省区,这种差异与城镇化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但差距趋于缩小;5城乡之间的基础设施投资存在分异,但分异程度有待进一步研究。研究结果为下一步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创新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基础设施 投融资 时空格局 城镇化 中国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何瑜 王勇术
城镇化进程要求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不是一方受益而另一方受损,而是遵循帕累托改进原则,保证参与经济主体能够公平竞争。政府要力求构造全新工农关系、深化土地管理改革、全面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这既事关社会公平正义本身,又是城镇化顺利推进和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关键词:
城镇化 公平正义 体制创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敏
2010年上半年中国连续出现大规模工人停工事件。这是因为中国以劳动力集约型为主的产业发展模式在经过30年超速发展后,制度时滞、产业布局滞缓等因素导致劳资冲突进入零存整取新时期。这对国家城镇化进程中的产业布局,公共政策等产生深刻影向。文章提出了以人为本让利于民,梯度转移战略布局和国际合作互动共赢的三方面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 劳资关系 零存整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袁晓玲 李朝鹏 方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引发了较为严重的空气污染,深入探究城镇化与空气污染的互动机理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城镇化与空气污染概念解析的基础上,分别从空气污染时空分布及其驱动因素、城镇化对空气污染的影响、空气污染对城镇化的影响和空气污染治理四个方面对相关成果进行了回顾;并就EKC曲线研判、城镇化对空气污染的作用路径等极具争议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剖析了不同研究出现差异甚至相互矛盾的根源所在;指出应从夯实理论分析框架、构建城市发展系统、加强案例对比分析等方向入手,系统揭示城镇化与空气污染交互胁迫的耦合关系,探寻空气污染约束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最优路径,以促进其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城镇化 空气污染 治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衡 陈志勇
对近年来城镇化加速背景下地方政府性债务扩张的内在逻辑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现行的财政分权制度以及地方政府间竞争加剧是导致地方政府性债务扩张的主因。文章在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后,验证了上述结论,并发现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宽松的货币环境和较低的融资成本也起到了一定作用。有鉴于此,我们从改革当前分权体制,官员考核机制与投融资体系入手,就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防范提出了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 财政分权 地方政府性债务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朝明 马文武
本文采用CHNS数据库,运用经过改进的贫困分解方法和贫困弹性法,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对城镇化进程中的城镇化状况与城市贫困关系进行了研究。静态分解显示,我国城镇化中不存在要素短缺的城市贫困,城市贫困均为要素的分配效应所致,同时城镇化对三种贫困指标的分配效应为:在城市贫困广度上有减贫效应,但减贫作用在减弱;对城市贫困强度和综合状况先具有减贫效应,但减贫作用衰减更快,最终演变成了增贫效应。动态分解表明:城镇化变动对城市贫困广度和贫困强度变化的总效应均为减贫效应,但减贫力度呈现逐渐变大后缓慢变小的"V"型轨迹,对贫困综合指标总效应减贫状况呈现出波浪式的衰减趋势;从总效应内部结构看,总效应的波动变化主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