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51)
2023(16512)
2022(13899)
2021(12828)
2020(10627)
2019(24526)
2018(24233)
2017(47013)
2016(25222)
2015(28541)
2014(28580)
2013(28494)
2012(26218)
2011(23758)
2010(23625)
2009(21969)
2008(21168)
2007(18473)
2006(16604)
2005(15096)
作者
(73182)
(60848)
(60576)
(57870)
(39033)
(29017)
(27373)
(23905)
(23220)
(21741)
(20854)
(20620)
(19381)
(19359)
(18826)
(18760)
(18077)
(17424)
(17413)
(17317)
(15247)
(14963)
(14654)
(13797)
(13691)
(13620)
(13319)
(13042)
(12271)
(11906)
学科
(124840)
经济(124706)
管理(71470)
(67484)
(54022)
企业(54022)
方法(51181)
数学(45027)
数学方法(44673)
中国(32705)
(30246)
地方(26430)
(25998)
业经(25209)
(24115)
(21479)
贸易(21466)
(20767)
农业(20481)
(19887)
环境(17217)
(16812)
(16701)
金融(16699)
(16510)
银行(16465)
理论(16295)
(15780)
地方经济(15480)
(15153)
机构
大学(371698)
学院(367076)
(163142)
经济(160065)
管理(143809)
研究(130370)
理学(124462)
理学院(123051)
管理学(121139)
管理学院(120478)
中国(97442)
(79546)
科学(76777)
(71915)
(65128)
研究所(59197)
财经(58190)
中心(56788)
(56640)
(53108)
(52457)
业大(51659)
经济学(51418)
北京(50787)
(47973)
师范(47589)
(46981)
经济学院(46192)
农业(43948)
财经大学(43311)
基金
项目(247281)
科学(195731)
基金(182513)
研究(181757)
(158622)
国家(157348)
科学基金(135218)
社会(118615)
社会科(112501)
社会科学(112473)
基金项目(96016)
(92658)
自然(85604)
自然科(83626)
自然科学(83608)
自然科学基金(82165)
教育(82096)
(78441)
资助(75628)
编号(72036)
成果(58881)
(55964)
重点(55048)
(53365)
(50452)
国家社会(50101)
课题(49578)
教育部(48516)
创新(47196)
人文(47004)
期刊
(181483)
经济(181483)
研究(115625)
中国(68541)
学报(55878)
管理(53719)
科学(52863)
(52765)
(52148)
大学(42910)
学学(40350)
教育(36199)
农业(35935)
(32601)
金融(32601)
技术(30730)
经济研究(30596)
财经(29670)
业经(26564)
(25516)
问题(23916)
(19802)
技术经济(19473)
(18798)
世界(18574)
图书(17680)
国际(17288)
理论(17266)
统计(16646)
现代(16606)
共检索到5478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朱孔来  李静静  乐菲菲  
以我国1978—2009年城镇化率和人均GDP年度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建立反映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在VAR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了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影响。为了弥补时间序列数据只包含时间和指标两维信息的缺陷,进一步采用2000—2009年我国31个省市的城镇化率和人均GDP的面板数据,利用横截面、时间和指标三维信息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通过运用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和面板数据协整检验,得出我国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面板数据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从弹性角度分析,认为我国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可以维持7.1%的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妍  薛俭  
文章选取我国1978~2012年城镇化率和人均GDP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在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预测分析对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增长之间两变量的依赖程度,一个内生变量对由误差项所带来的冲击,以及每个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的程度等多方面进行实证分析,结论显示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增长保持着高度的相关性,两者相互冲击时在前期呈现出波动,随后趋于稳定。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蒋冠  霍强  
国际经验表明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带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双核。中国城镇化远远落后于工业化,可以作为新时期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战略选择。理论层面,经济增长通过收入效应、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推动城镇化进程;城镇化则通过投资拉动机制、消费刺激机制、产业优化机制、创新激励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实证层面,选取1978~2012年城镇化率和人均GDP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计量分析发现,我国城镇化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稳定长期的均衡关系;选取2008~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测算全国和东、中、西部省份城镇化水平的泰尔指数,结果显示中国城镇化的省际差异总体呈现缩小趋势。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琳  盛秀婷  
本文利用全国统计数据,运用面板门槛模型,对我国城镇化发展不同阶段下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并非简单线性关系,而是存在城镇化发展不同阶段的门槛效应,城镇化发展阶段不同,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不同。因此,在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适时适量增加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教育投入,是保障我国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迅  吴兵  
文章综合考虑经济增长、城镇化与碳排放三者之间的关系,以中国、美国为研究对象作跨国比较研究。选取中国、美国1985~2010年经济增长、城镇化与碳排放的年度数据,使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分别对中国、美国的经济增长、城镇化与碳排放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美国的经济增长、城镇化与碳排放之间存在直接或间接因果关系,但是,两国在因果关系的方向上存在差异。结论启示:在发展改革的背景下,中国可借鉴美国的经验,努力发展低碳经济、推进新型城镇化,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付荣  伍湘凌  
本文利用熵值法对中国城镇化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综合城镇化水平与消费水平的依存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最终消费率呈指数递减趋势下降,而居民消费支出总量呈指数递增趋势不断上升;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及土地城镇化四个动力因子均对居民消费增长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中土地城镇化的作用最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邓忠奇  陈甬军  
在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的当下,通过城镇化手段刺激内需进而拉动经济增长是必要举措。但中国城镇化模式是否粗放,是否有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却尚未被解答。为此,本文摒弃测算TFP增长率的新古典条件,放松生产函数形式、规模报酬不变和技术进步希克斯中性的要求,给出要素贡献率的非参数测算方法。在方法创新的基础上,本文实证研究显示:1985—2012年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4.15%,占主导地位;劳动贡献率为3.26%,能源贡献率为21.75%,而TFP贡献率仅为10.84%,因此样本期间经济增长方式较为粗放,并且从趋势上看这种粗放性没有显著改善。回归分析表明,相比中国的工业化和服务业化而言,以往的城镇...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韩海燕  
文化消费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1993~2010年城镇居民的相关数据在eviews 6.0做了具体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与经济增长成正相关性,但也发现在经济转型期,文化消费在供需方面仍存在很多不足,从而影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城镇居民文化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鞠成江  吕金岗  
城镇化不仅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在四川省的城镇化现状基础上,建立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计量经济模型,从回归估计与脉冲效应等方面对经济增长对城镇化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人均GDP受到正冲击后,城镇化水平的反应在开始比较微弱,而后不断增加,经济增长对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具有长期效应。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苏昕  张淑敏  
本文对山东省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增长进行相关分析。研究发现: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紧密,现阶段山东省经济增长对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有明显的推动作用,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加快全省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不明显。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洪业应  
本研究在对贵州省毕节地区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借用计量经济学中的非平稳时间序列分析法,选用Grange因果关系检验;探讨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对人口城镇化的影响,并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荆松  刘倩楠  
文章建立了城镇化、城乡收入差距、经济增长三变量基于协整关系分析的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因果关系、长短期变化关系。研究表明:城乡收入差距较低、城镇化率较大时会伴随着经济的加权增长;在保持经济的长期增长情况下,要从收入分配机制着手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依靠城镇化的推动是无效的;城镇化的发展能很好的控制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罗能生  李佳佳  罗富政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如何以最小的生态损耗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利用中国1999-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基于超效率DEA,在测度区域生态效率的基础上,通过对IPAT模型扩展建立了面板数据计量模型,研究了我国区域生态效率与城镇化水平的关系。研究表明,城镇化水平与区域生态效率呈非对称U型关系,且东、中、西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效率较高,部分省份已进入U型曲线的上升阶段,中西部还处于U型曲线的下降阶段,即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区域生态效率不断下降,西部地区更为突出。而产业结构、环境政策和技术水平都...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胡日东  苏梽芳  
城镇化战略是“十一五”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对于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我国1978~2004年的年度数据为基础,建立反映城镇化水平和消费增长动态关系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在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了城镇化发展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动态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城镇化发展对居民消费增长有促进作用,特别是城镇化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累积效应大于对城镇居民消费的累积效应,并且正向拉动效应的持续时间更长也更稳定。因此,在采用城镇化战略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增长扩大内需的政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婷  
文章构建以人口及空间城镇化为解释变量,以消费、投资为控制变量的经济增长解释模型,并采用1996~2011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进行估计。结果显示:人口及空间城镇化主要通过投资传导促进经济增长,没有形成对消费的推动。从时间上看,2007年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后,人口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明显提升,尤其是开启对消费的传导,空间城镇化通过投资传导对经济的促进效应也明显提升。从空间上看,东部人口及空间城镇化主要通过投资传导对经济产生促进作用,而在中西部,除中部人口城镇化通过投资传导略拉动经济增长外,其余人口城镇化作用均不显著,另外,空间城镇化虽然也能通过投资传导促进经济增长,但仍不足以抵消通过消费传导产生的抑制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