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31)
- 2023(13609)
- 2022(11488)
- 2021(10905)
- 2020(8999)
- 2019(20972)
- 2018(20866)
- 2017(40144)
- 2016(21776)
- 2015(24781)
- 2014(24784)
- 2013(24489)
- 2012(22270)
- 2011(20176)
- 2010(19856)
- 2009(18114)
- 2008(17520)
- 2007(15145)
- 2006(13245)
- 2005(11874)
- 学科
- 济(92055)
- 经济(91957)
- 管理(59088)
- 业(56654)
- 企(45783)
- 企业(45783)
- 方法(41250)
- 数学(35951)
- 数学方法(35595)
- 中国(27632)
- 农(24918)
- 业经(20198)
- 财(20166)
- 学(18573)
- 贸(18334)
- 贸易(18324)
- 易(17866)
- 地方(17765)
- 农业(16316)
- 制(16039)
- 和(14007)
- 理论(13790)
- 银(13703)
- 银行(13667)
- 环境(13627)
- 融(13103)
- 金融(13101)
- 行(13100)
- 技术(12959)
- 发(12604)
- 机构
- 大学(311085)
- 学院(307055)
- 济(129551)
- 经济(127008)
- 管理(122145)
- 研究(109453)
- 理学(105869)
- 理学院(104692)
- 管理学(102962)
- 管理学院(102415)
- 中国(81614)
- 京(67658)
- 科学(66131)
- 财(55699)
- 所(54709)
- 研究所(50101)
- 农(48403)
- 中心(48097)
- 财经(45426)
- 业大(44649)
- 北京(43409)
- 江(42581)
- 经(41587)
- 范(41019)
- 师范(40686)
- 院(39756)
- 经济学(39439)
- 农业(37788)
- 经济学院(35564)
- 州(34547)
- 基金
- 项目(212340)
- 科学(167529)
- 研究(156177)
- 基金(155891)
- 家(136044)
- 国家(134963)
- 科学基金(115590)
- 社会(99533)
- 社会科(94310)
- 社会科学(94286)
- 基金项目(82535)
- 省(79408)
- 自然(74291)
- 自然科(72599)
- 自然科学(72584)
- 自然科学基金(71280)
- 教育(70633)
- 划(68046)
- 资助(64470)
- 编号(62773)
- 成果(51328)
- 部(47775)
- 重点(47331)
- 发(45357)
- 创(43537)
- 课题(43080)
- 国家社会(41595)
- 教育部(41066)
- 创新(40701)
- 科研(40336)
- 期刊
- 济(139596)
- 经济(139596)
- 研究(94278)
- 中国(57292)
- 学报(47893)
- 科学(45433)
- 管理(45005)
- 农(44994)
- 财(39212)
- 大学(36495)
- 学学(34041)
- 教育(33471)
- 农业(31652)
- 融(25744)
- 金融(25744)
- 技术(25564)
- 经济研究(23381)
- 财经(21817)
- 业经(21289)
- 经(18700)
- 问题(18695)
- 图书(17056)
- 业(16989)
- 贸(15607)
- 世界(15171)
- 理论(15032)
- 技术经济(14965)
- 科技(14584)
- 国际(14101)
- 现代(14070)
共检索到4500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高春亮 魏后凯
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已越过50%的转折点。国际经验表明,城镇化率50%-70%的区间是城镇化减速时期,因此未来中国城镇化将由加速向减速转变,这种转变将对中国城镇化趋势、城镇发展和城镇体系结构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回顾了城镇化速度相关研究成果,简要描述了中国城镇化历史,运用多种方法预测城镇化率。研究结果表明,2011-2050年中国城镇化增速趋缓,按三种预测方法平均计算,年均提高0.793个百分点,2020、2030、2040和2050年城镇化率分别为60.34%、68.38%、75.37%和81.63%。
关键词:
城镇化 “S”型曲线 城乡人口增长比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蔡秀玲
城市化或城镇化(urbanization)是指第二、第三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集中以及由此引起的产业、就业结构的非农化重组,是现代化过程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表现形式。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大致经历了曲折发展、快速发展和科学发展的过程。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发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勇
本文系统回顾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和成就,探讨了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并分析未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将面临的主要问题,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对策。中国城镇化质量不高突出表现在"城中村"、工矿棚户区和小城镇破败等方面,促进中国城镇化健康发展必须切实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
中国城镇化 演变趋势 主要问题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丕荣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敏
2010年上半年中国连续出现大规模工人停工事件。这是因为中国以劳动力集约型为主的产业发展模式在经过30年超速发展后,制度时滞、产业布局滞缓等因素导致劳资冲突进入零存整取新时期。这对国家城镇化进程中的产业布局,公共政策等产生深刻影向。文章提出了以人为本让利于民,梯度转移战略布局和国际合作互动共赢的三方面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 劳资关系 零存整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亚男 冯奎 郑明媚
2012年3月25日,"2012中国城镇化高层国际论坛"在上海市宝山区罗店新镇美兰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次论坛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联合举办,本刊应邀参加此次高层论坛。作为一家以城市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术刊物,本刊愿与国内外城市研究者、城市决策者和各类以城市为研究对象的科研机构合作,共同为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杜修立 张昱昭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为中国城镇化率的决定因素分析和未来趋势预测提供了一套新的方法。该方法在国际比较的视角下,基于跨国数据,首次区分了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的经济动力和改革动力,进而为中国新发展阶段城镇化率趋势预测中同时考察经济因素和改革因素的作用奠定了基础。利用本文提出的分析工具,实证分析表明:典型经济因素和体制改革因素都是中国城镇化率提升的重要动力,改革因素的贡献更为突出。本文预测2021—2035年中国城镇化率能够保持较快增长趋势,大约平均每年提高1.05个百分点,其中经济变量平均每年贡献0.43个百分点,体制改革贡献0.62个百分点,2035年城镇化率大约达到77.29%。本文研究结果无论对于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制定,还是对于“基本实现城镇化”远景目标的路径选择,以及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决策部署,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城镇化 面板数据模型 预测 国际比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孔令刚 程必定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转型视角下社会结构和关系的再调整。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未来一段时间城镇化努力方向。基于中国城镇化的实践与反思,人口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是城镇化的核心内涵,其演化路径显示中国城镇化发展经历了两次转型:一是人口转移型的城镇化,强调的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空间转移,这是城镇化的初级形态;二是结构转换型的城镇化,强调的是区域经济社会结构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这是城镇化的高级形态。中国城镇化已进入发展转型的新阶段,人口转移型的城镇化向结构转换型的城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胡英
本文根据现阶段人口变动的情况,对中国未来人口发展进行了预测。人口预测的模型不仅考虑到城镇、农村在生育、死亡等方面的差异,而且也反映农村人口向城镇的动态迁移。在人口预测的生育模式上采用了总和递进生育率的指标,将妇女按所生孩次的结构分类。本文所作的预测为长期预测,对中国至2050年的总人口、城镇和农村人口发展以及人口的年龄结构作了较为详细的预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宋立
由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海南)举办的以"2014新兴经济体智库经济政策论坛——走向新常态的新兴经济体"为主题的第79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于2014年11月1~2日在海口举行。本刊征得张军扩、王一鸣、吴晓求、宋立、倪红日、曹文炼、刘尚希、王小鲁、汪玉凯、张占斌、郑新立、郭濂、欧阳康、李实、薛澜等专家学者的同意,编发该组演讲论文。文章在"走向新常态的新兴经济体"的背景下,纵论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涵盖中国追赶型增长的阶段转换与增长前景;以创新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水平发展;资本市场发展与中国金融的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城镇化新趋势;中国经济新常态下财税改革的目标、路径以及面临的挑战;经济增长、收入分配...
关键词:
新常态 新兴经济体 经济改革与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臧良震 苏毅清
基于2007—2016年的相关统计数据,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全局空间自相关法和热点分析法研究了我国283个城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变趋势,研究发现:我国新型城镇化水平呈现出东高西低的阶梯型分布态势;新型城镇化水平空间二元分布特征长期存在,新型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山东半岛和成渝地区,较低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整体而言我国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时空变化呈现出稳定的态势,仅有局部地区发生明显的变化。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空间格局 演变趋势 空间分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吉亚辉 张朋
城镇化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采用三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对甘肃省城镇化趋势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了甘肃省城镇化的长期趋势,揭示了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集聚的过程。研究发现在2022年左右甘肃省城镇化水平将达到50%,2030年甘肃省城镇化水平将达到60%左右,这对于甘肃省城镇化的相关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甘肃省 城镇化 预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旭晓
在分析新型城镇化发展动力机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效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和灰色系统理论GM(1,N)模型对1998-2010年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效率发展演化趋势及其驱动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的新型城镇化效率虽然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2000-2009年处于停滞阶段,2010年才突破发展瓶颈;农业现代化和现代服务业是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效率的驱动力量,而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和市场化水平低下是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效率的制约因素。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通屏 程胜 倪琳 钱佳
文章以中国人口普查资料为基础,利用全国各省份城镇化和消费方面的相关数据,分析城镇化对消费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1978~2010年城镇化对最终消费率的提高影响不大。但在考虑城乡收入差距并把城乡收入差距和城镇化水平的乘积作为一个独立变量的情况下,城镇化对最终消费率的提高有一定的正向影响。而且城镇化水平和城乡差距的共同作用对消费率的影响为负。(2)城镇化与消费率反向变动的事实与钱纳里"标准模型"是一致的,在当今世界并非特例。而通过加快城镇化推动消费率提高仅仅是一种特例,只出现在特定阶段。文章认为,实施城镇化新政,必须改变传统的城镇化推进模式,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努力实现城镇化和扩大消费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
城镇化 消费率 区域差异 消费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