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47)
2023(7742)
2022(6328)
2021(5646)
2020(4614)
2019(10765)
2018(10289)
2017(20429)
2016(10640)
2015(12221)
2014(11758)
2013(12164)
2012(11298)
2011(10467)
2010(10008)
2009(8887)
2008(8500)
2007(7143)
2006(6166)
2005(5569)
作者
(29058)
(24436)
(24404)
(23267)
(15712)
(11753)
(11011)
(9500)
(9406)
(8586)
(8448)
(8305)
(7881)
(7808)
(7689)
(7486)
(7268)
(7201)
(7023)
(6668)
(6092)
(5855)
(5845)
(5545)
(5516)
(5506)
(5247)
(4925)
(4859)
(4798)
学科
(58785)
经济(58734)
管理(30955)
方法(30764)
数学(29164)
数学方法(29079)
(27782)
(20474)
企业(20474)
中国(17822)
(13105)
(13067)
贸易(13062)
环境(12947)
(12832)
(12799)
地方(9059)
业经(9008)
农业(8717)
(8592)
金融(8591)
(8513)
(8471)
(8361)
(8046)
银行(8042)
(7976)
(7787)
(7548)
(6809)
机构
大学(161400)
学院(157458)
(83567)
经济(82634)
管理(62429)
研究(56199)
理学(55063)
理学院(54548)
管理学(53997)
管理学院(53708)
中国(44094)
(35744)
(32516)
财经(30084)
经济学(29629)
科学(29248)
(27917)
经济学院(27117)
(26389)
中心(24969)
研究所(24113)
财经大学(22913)
(22223)
北京(20630)
(20281)
业大(19964)
(19917)
商学(18575)
商学院(18405)
经济管理(18014)
基金
项目(110399)
科学(90192)
基金(87491)
研究(79862)
(76169)
国家(75698)
科学基金(65898)
社会(57961)
社会科(55529)
社会科学(55524)
基金项目(45491)
自然(40191)
自然科(39349)
自然科学(39342)
自然科学基金(38712)
(37831)
资助(36610)
教育(35757)
(33094)
编号(27790)
(27586)
国家社会(26896)
重点(24727)
中国(24632)
教育部(24603)
(23982)
人文(23292)
(22711)
大学(21697)
创新(21511)
期刊
(79934)
经济(79934)
研究(49261)
中国(25680)
(24714)
科学(21961)
学报(21928)
管理(21564)
(19406)
大学(17679)
学学(16751)
财经(15787)
经济研究(15710)
(15632)
金融(15632)
(13657)
农业(13520)
(12325)
问题(11481)
技术(10925)
业经(10500)
世界(10480)
国际(10344)
统计(9662)
技术经济(8585)
(8310)
(8196)
教育(8070)
决策(7505)
商业(6981)
共检索到2235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牛鸿蕾  
基于扩展的STIRPAT模型和动态空间面板数据模型,文章根据2002—2016年省域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中国城镇化的碳排放效应。与以往不同,所构建的模型兼具空间相关性与动态性特征,并且除城镇化率以外还新增城市首位度这一变量来更全面反映城镇化发展情况。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域碳排放存在一定空间维度的依赖性和异质性;城镇化率提升对碳排放的增长总体呈现出抑制作用,这是城镇化带来的不同方向影响力相互强化或抵消的结果;必须优化城镇化低碳发展模式,充分协调城镇化相关要素间的矛盾与关系以最终达到节能减排总目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志强  蒲春玲  
20世纪以来,以温室效应为主体的全球气候变化给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带来了巨大影响,给人类生产生活和人类健康带来重大风险。城镇化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降低城镇化过程中的碳排放成为城镇化低碳转型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基于城镇化的内涵从人口、产业、土地3个方面构建了城镇化碳排放核算体系,核算了2002—2017年中国城镇化碳排放量,引入脱钩指数进一步分析中国城镇化碳排放的趋势。结果表明:2002—2017年,中国城镇化碳排放呈现先增后减趋势,2013年中国城镇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产业城镇化碳排放是城镇化的主要排放源;2013年前中国城镇化碳排放与城镇化率呈现挂钩状态,2013年后逐渐实现脱钩,新型城镇化战略及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小斌  邵燕斐  
文章扩展了STIRPAT模型,使用1995-2011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中国城镇化进程在全国以及区域层面上对能源消耗的需求变化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全国层面上,城镇化增加了对能源消费的刚性需求且对二氧化碳排放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城镇化对二氧化碳排放量影响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在东部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增加了二氧化碳排放量,但在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基于以上结论,文章探讨了未来中国城镇发展的相关对策:适当控制土地城镇化发展速度,积极探索低碳城镇化发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蒋南平  朱琛  王向南  
本文在具体分析城镇化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作用机理的基础上,结合1978-2009年的经验数据,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G ranger因果检验,就我国城镇化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动态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进而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以期能为解决我国有效扩大农村消费需求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志胜  
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更大挑战在于如何实现城镇化格局的合理分布并在此过程中完成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方案选择。利用2000~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城市规模分布与地区经济增长以及地区内部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相对于经济增长确实存在某种最优的城市首位程度,培育城市体系内部一定数量的中等城市成长为大城市对于本地区的经济增长是有利的。总体来看,现阶段中国的城镇化格局远没有达到最优的分布形态,但也未造成城市体系内部不同规模城市之间的收入分化,反而有助于抑制城市体系内部的空间不平等程度。上述结论的政策含义是:在当前中国城市规模分布最优形态尚未形成之前,渐进的户籍制度改革是必要的,但政策...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崔万田  何春  
农村贫困问题是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重大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重点关注。而在经济新常态下,城镇化是经济新的增长点,那么城镇化对农村贫困的影响如何?为解决这个问题,本文首先构建理论模型,从理论上阐述城镇化和农村贫困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运用2000—2014年中国25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城镇化与农村贫困呈现出U型关系,在城镇化发展前期,城镇化有利于农村贫困的减少,在城镇化发展后期,城镇化不利于农村贫困的减少;(2)城镇化农村减贫的收入效应要大于转移效应。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延雷  王志刚  郭晨旭  
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问题缺乏不同城镇化方式下的对比讨论。基于2000年~2016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本文构建了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应用差分广义矩估计法探讨了不同城镇化方式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是传统城镇化、就地城镇化均对农民总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弹性分别为0.116和0.032;二是传统城镇化、就地城镇化均拉大了农民非农收入与农业收入的差距,其中传统城镇化表现为提高非农收入且降低农业收入的"叠加效应",而就地城镇化则表现为既提高非农收入又提高农业收入的"冲抵效应";三是随着农民收入分位数水平的提高,两种方式的城镇化对农民总收入的影响逐渐减小;四是传统城镇化显著拉大了东、中部地区农民非农收入与农业收入的差距,但在西部这一作用并不显著,而就地城镇化拉大了东部农民非农收入与农业收入的差距,但又分别缩小了中部和西部农民非农收入与农业收入的差距。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何春  崔万田  
构建了城镇化和贫困关系的理论模型,并运用32个发展中国家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城镇化建设与贫困呈U型关系,而且存在一个城镇化减贫的最优水平;城镇化建设在达到最优水平前,有利于贫困的减少,当城镇化建设超过最优水平时,会产生过度城镇化问题,不利于贫困的减少。据此,从劳动者自身的角度进行了城镇化减贫的机制分析,并提出了减贫的对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何春  崔万田  
构建了城镇化和贫困关系的理论模型,并运用32个发展中国家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城镇化建设与贫困呈U型关系,而且存在一个城镇化减贫的最优水平;城镇化建设在达到最优水平前,有利于贫困的减少,当城镇化建设超过最优水平时,会产生过度城镇化问题,不利于贫困的减少。据此,从劳动者自身的角度进行了城镇化减贫的机制分析,并提出了减贫的对策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磊  张晨  
城镇化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力,主要在释放需求和创造供给方面对中国经济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然而,传统城镇化模式由于面临诸多约束,已经逐渐开始不符合现代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与此同时,随着旅游业发展规模和方式的提升与转型,旅游业引导的城镇化建设模式,不仅可以有效挖掘城镇化建设潜力,并且也成为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型机制。因此,文章首次将旅游业纳入城镇化影响经济增长的研究框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旨在实证检验旅游业发展是否对城镇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具有调节作用。文章采用中国1999—2014年的省际面板平衡数据,通过引入旅游业与城镇化变量的乘积项,运用多种面板数据计量方法实证检验了旅游业发展对城镇化作用中国经济增长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不仅城镇化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且旅游业对城镇化的经济增长效应还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磊  张晨  
城镇化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力,主要在释放需求和创造供给方面对中国经济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然而,传统城镇化模式由于面临诸多约束,已经逐渐开始不符合现代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与此同时,随着旅游业发展规模和方式的提升与转型,旅游业引导的城镇化建设模式,不仅可以有效挖掘城镇化建设潜力,并且也成为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型机制。因此,文章首次将旅游业纳入城镇化影响经济增长的研究框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旨在实证检验旅游业发展是否对城镇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具有调节作用。文章采用中国1999—2014年的省际面板平衡数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凤鸣  张世伟  
依据中国城乡移民调查数据,文章应用微观经济计量方法对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中的年资回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劳动力累积年资回报随年资不断上升,5年、10年和20年的累积年资回报分别为0.07、0.27和1.05,高于同时期西方发达国家水平;不同职业劳动力的年资回报存在明显差异,随着年资的增长,负责人和办事人员的年资回报一直较高,商业服务人员的年资回报一直较低,而专业技术人员的年资回报则表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易行健  张波  杨碧云  
本文选择中国城镇居民1990-2008年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了固定效应—工具变量法(FE-IV)对我国城镇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及其地区差异、时序变化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存在很强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其中西部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最强,中部次之,东部最弱;然后滚动回归的结果表明,全国、东部及中西部城镇居民的相对谨慎系数整体上呈现出先下降然后上升的趋势,且东部和中西部城镇居民间相对谨慎系数的差距逐步变小。本文最后在实证结果基础上提出了缓解我国城镇居民储蓄快速增长的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袁冬梅  信超辉  于斌  
在自身资本和技术水平一定的情况下,FDI的大量流入及外溢效应影响着我国城镇化进程,而金融发展水平是FDI流入和外溢效应产生的重要条件。在不同的金融发展水平下FDI对城镇化的作用是否存在差异?文章以金融发展水平为门槛,利用1985-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门槛模型检验发现,FDI对城镇化存在明显的三门槛效应,在低金融门槛值(1.584)以下和高金融门槛值(2.4878)以上,FDI对城镇化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当金融发展水平处在低门槛值以上、中门槛值(2.457)以下时,FDI对城镇化有显著推动作用;当金融发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袁冬梅  信超辉  于斌  
在自身资本和技术水平一定的情况下,FDI的大量流入及外溢效应影响着我国城镇化进程,而金融发展水平是FDI流入和外溢效应产生的重要条件。在不同的金融发展水平下FDI对城镇化的作用是否存在差异?文章以金融发展水平为门槛,利用1985-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门槛模型检验发现,FDI对城镇化存在明显的三门槛效应,在低金融门槛值(1.584)以下和高金融门槛值(2.4878)以上,FDI对城镇化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当金融发展水平处在低门槛值以上、中门槛值(2.457)以下时,FDI对城镇化有显著推动作用;当金融发展水平处于中门槛值和高门槛值之间时,FDI对城镇化仍然有推动作用,但作用强度下降。随着金融发展水平跨越不同的门槛值,FDI对城镇化的影响整体上呈现卧倒的"S"型路径,东中西各地区位于卧倒"S"的不同区间,因而不同区域应在改善金融环境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引资政策以推动城镇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