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04)
- 2023(7543)
- 2022(5885)
- 2021(5517)
- 2020(4608)
- 2019(10219)
- 2018(10275)
- 2017(19042)
- 2016(10425)
- 2015(12116)
- 2014(12061)
- 2013(11809)
- 2012(10866)
- 2011(9990)
- 2010(9913)
- 2009(9306)
- 2008(9182)
- 2007(8111)
- 2006(7508)
- 2005(7275)
- 学科
- 济(49140)
- 经济(49079)
- 管理(25873)
- 业(24751)
- 中国(19403)
- 方法(18122)
- 企(17772)
- 企业(17772)
- 数学(16308)
- 数学方法(16202)
- 农(14944)
- 贸(11022)
- 贸易(11011)
- 易(10822)
- 制(10596)
- 业经(10560)
- 财(10179)
- 农业(9597)
- 地方(9441)
- 银(8911)
- 银行(8905)
- 发(8688)
- 行(8647)
- 学(8245)
- 融(7835)
- 金融(7834)
- 体(7545)
- 发展(7165)
- 展(7148)
- 环境(6733)
- 机构
- 大学(152097)
- 学院(148469)
- 济(72310)
- 经济(71164)
- 研究(58955)
- 管理(52904)
- 中国(47458)
- 理学(44417)
- 理学院(43896)
- 管理学(43292)
- 管理学院(43012)
- 京(33649)
- 财(32433)
- 科学(32152)
- 所(29214)
- 中心(26546)
- 研究所(26366)
- 财经(25502)
- 经济学(24588)
- 农(24169)
- 经(23440)
- 江(23063)
- 经济学院(22104)
- 北京(21955)
- 院(20945)
- 范(20552)
- 师范(20391)
- 财经大学(18932)
- 农业(18610)
- 业大(18579)
- 基金
- 项目(95057)
- 科学(76296)
- 基金(72228)
- 研究(71206)
- 家(63243)
- 国家(62773)
- 科学基金(53201)
- 社会(49244)
- 社会科(46779)
- 社会科学(46771)
- 基金项目(36651)
- 省(32979)
- 教育(32292)
- 自然(31381)
- 自然科(30719)
- 自然科学(30712)
- 自然科学基金(30205)
- 资助(29893)
- 划(28978)
- 编号(27005)
- 成果(23227)
- 部(23047)
- 国家社会(22361)
- 中国(21940)
- 重点(21873)
- 发(21346)
- 教育部(20084)
- 课题(19448)
- 创(18978)
- 人文(18689)
共检索到2410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佳丽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区域间城镇化的发展差异引人关注。从国外城镇化的历史经验出发,深刻认识到我国现阶段城镇化的差异性特征,提出城镇化的推动应着眼于不同区域的发展条件和动力,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宜区域特征的城镇化推进策略,构建区域化的经济和城镇体系,形成多元多样性的发展格局,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
关键词:
城镇化 差异性 因地制宜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妍 薛俭
选取了中国31个省市1990-2012年的城镇化率、人均GDP、就业人数、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等指标,基于面板数据的扩展生产函数模型,运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Hausman检验等一系列计量方法,对城镇化率与经济增长效应的地区差异性进行了多维度的实证分析。分析显示,中国城镇化水平对经济增长整体上保持了高度正相关性,且区域间存在明显差异性。提出了对解决区域协调性发展问题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模型 区域差异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正率
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是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本文通过对中国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的研究,分析了城镇化发展水平差异情况。随后,本文通过空间计量的莫兰指数对城镇化的空间形态进行了研究,得出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区之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差别及背后的经济原因。本文还从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城市功能演进的规律、动态外部性等方面对城镇化空间形态未来趋势做出了分析,认为形成当前城镇化空间形态差别是区域经济圈的中心城市在产业集聚过程中的集聚能力以及周边地区的扩散能力的结果。基于研究结论,为我国城镇化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华 李武艳 朱从谋
本文以浙江省11个地市和69个县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分析法、GIS空间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了20042014年间不同行政尺度下城镇化水平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市级和县级城镇化在时序上均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整体上市级城镇化高于县级;第二,市级和县级城镇化区域差异性均呈现每年减小趋势,市级区域差异性减少的幅度和速率比县级更快,2007年以前市级城镇化空间差异大于县级,从2007年开始县级城镇化空间差异大于市级;第三,从微观指标上看,市级和县级城镇化的主导指标相同,均为人均财政收入,人均社会消费品
关键词:
城镇化 空间差异 地理探测器 浙江省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范百灵
城镇化对我国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城镇化也是影响我国房地产市场运行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我国31个省市为研究对象,采用2008-2019年的数据实证分析城镇化对房价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全国、东部、西部地区,产业城镇化与房价呈显著的正相关,表明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有效促进了房价上涨;在东部和中部地区,人口城镇化对房价的正向推动力十分明显,反映出近年来东中部地区的人口红利推动房价上涨;在东北地区,城镇化对房价的影响微弱,房价上涨更多依靠内生因素如GDP的拉升。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为我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稳步推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运行以及二者的协调发展提供政策思路。
关键词:
城镇化 房地产市场 房价 区域差异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秀利 祝志勇
以劳动力转移为主要内容的城镇化、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内生变量,文章首次将三者结合起来,将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置于城镇化的分析框架,研究城镇化进程中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的相互关系以及城镇化进程对两者的差异性影响。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建立滞后一期和滞后二期的误差修正模型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后发现:城镇化对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城镇化与政府投资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而与民间投资不存在这种关系,城镇化进程中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挤出效应;从城镇化与政府投资关系的动态演化看,城镇化并没有引起政府投资的变化而是相反,因此我国的城镇化推进采取的是政府主导...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勇 林家彬
目前,我国城镇化仍然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继续加速城镇化步伐是促进统筹城乡发展、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二元结构”和“三农”问题的根本手段和关键措施。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提出了“十一五”时期我国城镇化的战略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的道路选择、面临的困难与对策。
关键词:
“十一五”时期 城镇化战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俊培 艾莹莹 张帆
城镇化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投资对城镇化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主要从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两大主体来分析其对城镇化的影响。政府投资的规模性和垄断性带动了我国城镇化水平的大幅增加,而民间投资对城镇化发展更具直接影响,但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间的相互作用对城镇化的影响并不协同,从分地区的实证结果看出我国整体上是政府主导型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同时,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市场化改革的深化,民间投资对城镇化的影响更为重要。因此,大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以政府投资作为引导,规范政府投资范围,优化投资结构,完善投资环境,是保障我国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朱宇
从迄今国际通行的传统城乡人口划分原则和标准以及当今城乡界限淡化背景下城乡人口划分和统计的演变趋势两个方面,对2011年末中国大陆51.27%的城镇化率数据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现行城镇人口的统计口径基本上符合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城乡划分原则和标准,不应因为城镇化进程中某些问题的存在而否定我国已有半数以上人口聚居于城镇、且拥有国际公认的城镇人口基本特征的事实。文章还认为,我国现行的城镇化数据不仅没有高估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反而存在着未能涵盖大量具有相当城镇特性、但仍未被纳入常规市镇人口统计的"准城镇人口",从而低估实际城镇化进程的广度和深度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进一步改进。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亚男 张爱华
2012年10月18日,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胡序威先生接受了本刊的专访。胡先生在地理学界与规划学界享有崇高的威望,他对中国的城镇化问题一直较为关注,在城镇化的概念引入我国,为规划界所知晓到了解,以及各领域对城镇化问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在1个多小时的访谈中,胡先生回顾了我国城镇化的基本历程,对当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有着深刻的思索,言语间不断流露出对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关注,这种心系于民的学者情怀深深感动着我们……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汪光焘
中国的城镇化既有顺应世界潮流、肩负参与全球竞争的重任,又有促进国内经济增长、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任。为实现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的转化,必须实行城乡一体化共同发展,走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关键词:
城镇化 人口转移 发展战略 思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崔健
2012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68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标准,我国已经处于中高收入国家行列。根据国际经验,在跨入高等收入国家的过程极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通过国别比较和目前国情,在未来的城镇化道路的选择中,应该科学规划城镇体系、慎重土地流转、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构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以避免重蹈拉美国家覆辙。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城镇化 土地流转 城乡统筹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元庆
从国家悖论与掠夺之手、土地集体所有权陷阱、征地补偿基准不能反映土地的相对稀缺、被征地农民保障制度缺失等方面入手,详细分析我国征地冲突困局的成因,并在对策总结中抓住最核心的土地产权问题进行着重阐释,提出实施限定范围的土地私有化改革方案,同时指出土地产权问题并非我国征地困局中惟一问题,而应该以土地产权为重点,结合其他对策实施系统的、配套的改革措施,共同化解我国征地冲突困局。最后提出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土地产权改革能否成功的前提和关键。只有进行同步的政治、经济制度改革才能实现我国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和保护农民权益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丽莉 张明凡
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文章基于动力机制的视角,运用31个省(市、自治区)2008至2012年5个连续年度的横截面数据和Eviews6.0,以市场化程度、产业发展、比较利益、开放水平等四个动力因子的相应指标作为自变量,对因变量——城镇化率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城镇化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城镇化 区域差异 动力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丽文 张毅 李永盛
文章基于1978~2011年全国城镇化率与人均GDP时间序列数据,建立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分析得出城镇化对经济增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经济增长对城镇化发展也有促进作用;采用省域2005~2011年城镇化率和人均GDP的面板数据,建立空间计量模型进一步分析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分析得出全国城镇化每提高一个百分点,人均GDP增长约为0.93个百分点,东中部地区城镇化每提高一个百分点,人均GDP增长约为3.14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城镇化每提高一个百分点,人均GDP增长约为0.32个百分点,贡献度为东中部>全国>西部。提出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在中西部地区积极培育城市圈与城市群,打造城市经济圈,发挥增长极的辐射带动作用,缩小东西部城镇化效率差距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