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06)
- 2023(14394)
- 2022(11738)
- 2021(10892)
- 2020(8864)
- 2019(20288)
- 2018(20158)
- 2017(37981)
- 2016(20612)
- 2015(23452)
- 2014(23419)
- 2013(22938)
- 2012(21307)
- 2011(19722)
- 2010(20008)
- 2009(18247)
- 2008(18073)
- 2007(16027)
- 2006(14594)
- 2005(13638)
- 学科
- 济(99292)
- 经济(99200)
- 管理(50969)
- 业(49499)
- 方法(37801)
- 企(36855)
- 企业(36855)
- 数学(33693)
- 数学方法(33116)
- 中国(32367)
- 农(27319)
- 地方(26076)
- 业经(21459)
- 学(18752)
- 贸(18686)
- 贸易(18669)
- 农业(18304)
- 易(18098)
- 财(16868)
- 制(16433)
- 银(15926)
- 发(15917)
- 银行(15902)
- 融(15823)
- 金融(15820)
- 行(15516)
- 环境(14868)
- 地方经济(14343)
- 理论(13499)
- 技术(13093)
- 机构
- 学院(299406)
- 大学(299233)
- 济(129185)
- 经济(126729)
- 研究(113010)
- 管理(108666)
- 理学(92511)
- 理学院(91312)
- 管理学(89395)
- 管理学院(88847)
- 中国(86928)
- 科学(68572)
- 京(66253)
- 所(58139)
- 财(56330)
- 研究所(52936)
- 农(51116)
- 中心(49677)
- 江(45934)
- 财经(44325)
- 范(42798)
- 北京(42780)
- 师范(42392)
- 业大(42200)
- 经济学(41004)
- 院(40755)
- 经(40365)
- 农业(39717)
- 经济学院(36793)
- 州(36454)
- 基金
- 项目(197010)
- 科学(156114)
- 研究(144052)
- 基金(143234)
- 家(126084)
- 国家(125117)
- 科学基金(106110)
- 社会(93173)
- 社会科(88422)
- 社会科学(88400)
- 省(75745)
- 基金项目(73877)
- 自然(66607)
- 教育(66156)
- 自然科(65131)
- 自然科学(65113)
- 划(64934)
- 自然科学基金(63922)
- 资助(59558)
- 编号(57152)
- 发(48163)
- 成果(47158)
- 重点(45691)
- 部(43867)
- 课题(41432)
- 创(40637)
- 国家社会(39638)
- 发展(38812)
- 创新(38287)
- 展(38192)
- 期刊
- 济(148903)
- 经济(148903)
- 研究(94240)
- 中国(66476)
- 农(48647)
- 学报(46666)
- 科学(45490)
- 管理(42481)
- 财(39924)
- 教育(36704)
- 大学(35711)
- 农业(33562)
- 学学(33364)
- 融(30677)
- 金融(30677)
- 技术(27387)
- 经济研究(25229)
- 业经(24113)
- 财经(22112)
- 问题(19658)
- 经(19286)
- 业(18626)
- 贸(16879)
- 世界(16293)
- 统计(15971)
- 国际(15660)
- 技术经济(15234)
- 资源(14975)
- 策(14356)
- 图书(14314)
共检索到4663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辜胜阻,朱农
区域指一定的地域范围。中国常用的区域划分有三种类型:一是两个地带的划分,即将全国分为沿海和内陆省区。沿海指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上海、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广西、海南12个省、区、市,其它属于内陆。二是三个地带的划分。它将上述内地进一步细分为中部和西部,东南沿海不变。在内地,西部是新疆、宁夏、甘肃、青海、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石忆邵 朱卫锋
根据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具体实践,本文归纳和提炼了6种典型的城镇化地域组织模式,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对推动我国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城镇化 地域组织模式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秋海
发展新型城镇化是提高我国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举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长远历史意义。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差异决定了城镇化的发展模式,设计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要体现区域差异性,走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符合人民愿望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关键词:
区域差异化 新型城镇化 模式设计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青 叶依广
基于对我国省际区域间城镇化发展差异的初步分析,运用锡尔系数对其做了进一步的分解研究,以深入探求城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总体地区差异在逐步缩小,而东、中、西部三大地带①间以及西部地区内部的省际差异近年来则有所反弹,但二者占总体差异的比重逐渐提高。
关键词:
城镇化 发展差异 锡尔系数 差异分解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胡伟 柯新利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逐步演进,如何推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良性互动发展,是我国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与城镇化进程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分析工具,从全国(1952-2012年)、地方(2000-2012年)两个层次对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中的演化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并不存在显著相关的协同发展关系,改革开放之前城镇化与工业化的相关性较小,改革开放之后城镇化与工业化的相关性进一步弱化;各省(市、区)的城镇化、工业化在发展水平上差异较大,极化现象正进一步加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晓鹏 张宗益
本文结合2002—2012年我国279个城市的统计数据对我国城镇化效率的时空特征以及城镇化推进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动态测量中,我国的城镇化效率在整体上处于效率变动的无效状态;从空间分布来看,我国的城镇化尚处于"摊饼式"的粗放增长状态,且区域差异显著;从城镇化推进模式来看,强有效型城市群具有明显的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的特征;弱无效型城市群的城镇化在激进与低效之间徘徊;强无效和高无效两类城市群的城镇化推进模式具有"重增长轻发展"的粗放式特征。
关键词:
城镇化 效率分析 推进模式 区域差异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朱莉芬 黄季焜
本文将中国城乡发展规模按用地特征分为乡村、小城镇和城市三种模式,分析了1989~2000年中国不同地区城乡发展用地扩张的特征。研究表明,乡村模式用地在建设用地总量中约占70%,但城镇模式用地扩张速度快于乡村模式,而且在不同区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经济增长促进了各地区城市模式用地比例的提高和乡村模式用地比例的减少;随时间变化的因素在不同地区对不同模式的影响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别。由于城市人均占用土地面积明显低于乡村人均占用土地面积,经济发展导致的城市模式用地扩张或乡村模式用地缩减对保护耕地还能起到正面作用,因此,不必太担心城镇化进程中的耕地流失。
关键词:
城镇化 用地模式 区域差异 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丽莉 张明凡
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文章基于动力机制的视角,运用31个省(市、自治区)2008至2012年5个连续年度的横截面数据和Eviews6.0,以市场化程度、产业发展、比较利益、开放水平等四个动力因子的相应指标作为自变量,对因变量——城镇化率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城镇化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城镇化 区域差异 动力机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跃胜
运用锡尔指数和基尼系数分析方法对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城镇化水平进行了测度。结果显示:中国城镇化水平总体上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区域间的差距对中国城镇化区域差异的形成贡献最大,区域内的差距的对此的贡献较小;对中国城镇化区域差异影响较大的因素依次为基础设施、居民生活质量、信息服务、科教文卫和社会保障等要素。基于此建议:在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进程中,须注重内涵式发展,通过提升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居民生活水平、社会保障水平等要素,逐步缩小中国城镇化的区域差异,实现东中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城镇化 区域差异 锡尔指数 基尼系数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跃胜
运用锡尔指数和基尼系数分析方法对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城镇化水平进行了测度。结果显示:中国城镇化水平总体上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区域间的差距对中国城镇化区域差异的形成贡献最大,区域内的差距的对此的贡献较小;对中国城镇化区域差异影响较大的因素依次为基础设施、居民生活质量、信息服务、科教文卫和社会保障等要素。基于此建议:在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进程中,须注重内涵式发展,通过提升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居民生活水平、社会保障水平等要素,逐步缩小中国城镇化的区域差异,实现东中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城镇化 区域差异 锡尔指数 基尼系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农
长江上、中、下游三大地带城镇化发展很不平衡 ,这种不平衡性是由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的模式决定的。利用长江地区 9省 1市的统计数据 ,研究了长江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 ,并使用回归分析的方法 ,探讨了长江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揭示了长江地区城镇化和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农村非农化、基础设施、政府投资等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在未来长江地区的发展过程中 ,要以城镇化的发展来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 ,实现城镇化与农业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在非农产业中 ,要大力开发第三产业在吸纳劳动力方面的潜力 ,加快农业劳动力异地转移的步伐。农村工业在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缓解人口向城市的过度集中...
关键词:
长江地区 人口城镇化 区域经济 回归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武廷方 夏刚
中国社会科学院与贵州财经大学于2013年12月21—22日在贵州财经大学联合举办了主题为"中国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科学论坛"。本次论坛是一次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编辑部、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贵州省房地产研究院(贵州财经大学房地产研究院)共同承办。此次会议特邀嘉宾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长洪教授、清华大学刘洪玉教授、亚洲开发银行主任经济学家万广华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符育明教授、韩国西江大学Almas Heshmati教授等,上述专家分别就《城市与产业融合发展需要配套改革》、《住房保障与住房市场》、《关于城市化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奇 李明全
以2003-2008年中国287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城镇与农村人均污染排放差异的计量模型,分别从全国及区域两个层面分析了人口城镇化对环境的影响。全国层面的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城镇人均污染排放高于农村。分区域研究的结果表明,人口城镇化的环境影响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东部地区人口城镇化对环境的影响最小,西部地区影响最大。基于此,根据城镇化的不同空间路径,就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情景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 环境增量影响 区域特征
[期刊] 改革
[作者]
曹钢
从定位于城镇化历史进程中城乡关系变化的视角出发,将城镇化划分为三个阶段和三种模式:"城市瓦解农村模式"(20世纪50年代前)、"城市馈补农村模式"(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农村转变城市模式"(20世纪80年代以后)。这是城镇化发展的"否定之否定",是一个历史性进步。"农村转变城市模式"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城乡一体化最终是要把农村"化"为城或镇,亦表现为第三阶段城镇化模式的路径创新。城镇化的实质在于解决城乡之间诸多方面的对接和均等化问题,即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整体素质"少差别或无差别。
[期刊] 改革
[作者]
唐小平
结合区域发展规划演变及发展阶段,对重庆县域经济进行相应的组团规划,建立1997~2010年面板数据的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城镇化进程对区县"自个"发展的正面影响较小,对组团式发展影响较为突出,表明在城镇化进程中组团发展更能充分利用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重庆要更好地推动科学发展,除通过扩大开放引进经济发展的外生变量,还须把握城镇化进程中区域发展的战略制高点,适时进行组团式发展。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城镇化 重庆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