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44)
- 2023(12410)
- 2022(10179)
- 2021(9309)
- 2020(7892)
- 2019(18259)
- 2018(17845)
- 2017(34269)
- 2016(18573)
- 2015(21470)
- 2014(21405)
- 2013(21454)
- 2012(20008)
- 2011(18090)
- 2010(18046)
- 2009(17018)
- 2008(16863)
- 2007(15061)
- 2006(13015)
- 2005(11935)
- 学科
- 济(88968)
- 经济(88884)
- 管理(49640)
- 业(49276)
- 方法(42364)
- 数学(38512)
- 数学方法(38239)
- 企(37719)
- 企业(37719)
- 中国(26295)
- 农(24492)
- 财(20859)
- 贸(18492)
- 贸易(18484)
- 易(18016)
- 业经(17532)
- 地方(16199)
- 农业(16022)
- 制(15611)
- 学(15604)
- 银(13144)
- 银行(13119)
- 融(12944)
- 金融(12942)
- 行(12543)
- 务(12430)
- 财务(12402)
- 财务管理(12367)
- 企业财务(11768)
- 环境(11755)
- 机构
- 大学(278044)
- 学院(275086)
- 济(123858)
- 经济(121668)
- 管理(103294)
- 研究(97871)
- 理学(89080)
- 理学院(88070)
- 管理学(86678)
- 管理学院(86156)
- 中国(75023)
- 京(58864)
- 科学(57253)
- 财(55110)
- 所(49431)
- 农(46930)
- 研究所(44945)
- 财经(44633)
- 中心(44446)
- 经(40798)
- 经济学(40378)
- 江(40270)
- 业大(39458)
- 北京(37457)
- 农业(36958)
- 经济学院(36722)
- 范(35782)
- 师范(35456)
- 院(34938)
- 财经大学(33234)
- 基金
- 项目(181439)
- 科学(143449)
- 基金(134289)
- 研究(132303)
- 家(117019)
- 国家(116135)
- 科学基金(99059)
- 社会(86902)
- 社会科(82523)
- 社会科学(82502)
- 基金项目(69969)
- 省(67933)
- 自然(61991)
- 教育(60922)
- 自然科(60609)
- 自然科学(60591)
- 自然科学基金(59566)
- 划(58046)
- 资助(55992)
- 编号(52158)
- 成果(42708)
- 部(41996)
- 重点(41271)
- 发(39729)
- 国家社会(37452)
- 创(36829)
- 课题(36395)
- 教育部(36223)
- 科研(35014)
- 大学(34716)
共检索到4074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简新华 黄锟
根据对中国城镇化情况的实证分析和国际比较研究,本文发现,从总体上讲,中国城镇化水平是滞后的,这种滞后不仅仅表现为滞后于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或非农化进程,也表现为滞后于国外同等发展水平国家或同样发展阶段的城市化水平;中国城镇化目前的速度基本合适,不慢也不太快。通过定性分析和运用时间序列预测法,估计中国城镇化还将保持较快发展的趋势,城镇化率仍将以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的速度推进,在2020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将达到60%左右。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姚丽芬 刘爱英 龙如银
本文利用协整理论、误差修整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理论,对我国居民收入和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二者之间是长期均衡关系;城镇化对城镇居民收入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于农村居民。
关键词:
居民收入 城镇化 协整检验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卓贤
如果对我国城镇化水平、质量和潜力的判断缺乏坚实的数据分析基础,极有可能扭曲激励机制,使地方政府继"GDP竞赛"后形成新一轮"城镇化率竞赛"。本文从多个维度分析了中国城镇化的水平,发现我国城镇化落后于经济发展,城区比镇区具备更高集聚能力,就地城镇化成为城镇人口增长的重要源泉。基于1976—2014年城镇化率历史数据,本文运用Logistic模型估算了我国城镇化率发展趋势,指出到2030年我国仍处在城镇化水平上升的较快通道;但考虑农业技术进步对劳动力替代的"能量转化法"估算结果表明,城镇化的质量影响城镇化未来的潜力空间。为防止扭曲地方政府对城镇化速度的盲目追求,有必要采取完善城镇化考核指标、改革城...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文举
本文以1978~2004年的数据为样本空间,运用ADF单位根检验法、Johansen协整检验法、Engle Granger误差修正理论和Granger因果分析法对中国城镇化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城镇化之间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但有别于其短期关系、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以及它们各自的变动均具有惯性等结论。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及其原因的探讨,提出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认识到城镇化和产业结构二者之间的长短期关系,进一步改革户籍制度,有选择地引进、改造和吸收适宜先进技术、加大城镇基础设施投入、优化城镇投资环境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妍 薛俭
文章选取我国1978~2012年城镇化率和人均GDP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在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预测分析对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增长之间两变量的依赖程度,一个内生变量对由误差项所带来的冲击,以及每个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的程度等多方面进行实证分析,结论显示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增长保持着高度的相关性,两者相互冲击时在前期呈现出波动,随后趋于稳定。
关键词:
城镇化 经济增长 VAR模型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阚大学 吕连菊
文章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克服内生性问题,实证发现,职业教育有利于中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其中2001年前中等职业教育对中国城镇化水平的正面影响最大,2001年后高等职业教育对中国城镇化水平的正面影响最大;分区域来看,1992~2011年,东中西部地区的职业教育均有利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其中2001年前东部地区职业教育对城镇化水平的正面影响大于中西部地区,而2001年后则相反。2001年前,相对于高等和初等职业教育,三大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对城镇化水平的正面影响均最大,但较中西部而言,东部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对城镇化水平的正面影响更大;2001年后,东中部高等职业教育对城镇化水平的正面影响大于中等职业教育,西部地区依然是中等职业教育对城镇化水平的正面影响最大,但该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对城镇化水平的促进作用正在逐渐凸显。虽然结果显示,初等职业教育不利于中国及三大区域的城镇化水平提高,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顾文选
2007年11月15日,《城市问题》编委工作会议在北京新闻大厦举行。在此次会议上,与会编委建议发挥《城市问题》作为综合性学术期刊在城市科学领域的优势,以《城市问题》为园地组织学术论坛、笔谈会或小型研讨会,就北京或其他区域城市发展中有争议的问题展开研讨与争鸣,从而反映城市问题研究方方面面的情况,推动理论发展,促进学术交流。新年伊始,本刊邀请编委笔谈,现将部分编委之笔谈刊登于2008年第1期《城市问题》,以推动理论发展,促进学术交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莎莎 张东辉 陈汝影
从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和异质型特征两个角度,分别构建了中介效应和交互效应模型,分析了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实现全要素生产率(TFP)驱动的有效路径。结果显示:城镇化推进过程中通过提高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程度可间接对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Tech)产生显著促进效应,而对技术效率(Effch)影响不显著;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分别结合初级人力资本和中级人力资本水平将对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产生负的交互效应,结合高级人力资本水平将产生正的交互效应;随着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初级人力资本和中级人力资本水平的下降以及高级人力资本水平的上升,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将会显著提高,进而驱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采用平均受教育年限衡量人力资本,亦存在显著中介效应,但其显著低估了人力资本对TFP的促进程度。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聂高辉 邱洋冬
本文通过建立可拓展的随机性环境影响评估模型,对城镇化演进影响环境污染的前景进行了预测。研究发现:中国城镇化水平预计在2020年将达到60.44%,2030年达到70.99%,城镇化水平不断演进,但速度趋缓;技术、经济、产业结构合理性、城镇化水平和人口因素每增加1%时,环境污染将分别增加0.0428%、0.0729%、-0.1453%、0.0608%、0.0601%;环境污染预测结果显示,"十三五"规划时期城镇化演进将导致环境污染指数上升0.0845,"十四五"规划时期城镇化演进将致使环境污染指数上升0.0328,"十五五"规划时期城镇化演进将导致环境污染指数上升0.0199。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聂高辉 邱洋冬
本文通过建立可拓展的随机性环境影响评估模型,对城镇化演进影响环境污染的前景进行了预测。研究发现:中国城镇化水平预计在2020年将达到60.44%,2030年达到70.99%,城镇化水平不断演进,但速度趋缓;技术、经济、产业结构合理性、城镇化水平和人口因素每增加1%时,环境污染将分别增加0.0428%、0.0729%、-0.1453%、0.0608%、0.0601%;环境污染预测结果显示,"十三五"规划时期城镇化演进将导致环境污染指数上升0.0845,"十四五"规划时期城镇化演进将致使环境污染指数上升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倪超军
本文以城镇化与工业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机制为理论基础,根据1998-2011年数据,利用VAR模型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动态计量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化与工业经济发展的互促作用不是很明显,但工业经济发展对于城镇化的促进作用要弱于城镇化对于工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从长期看,工业经济发展对于城镇化发展的贡献率为14.44%,城镇化发展对于工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为20.02%。
关键词:
城镇化 工业经济发展 VAR模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宋飞翔
中国的就业增长与城镇化水平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就业增长的情况牵动着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神经,而城镇化水平的上升也对中国广大的就业市场产生一定的推进作用,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可以通过统计量化进行实证分析,从而找出两者的内在关联,对于正确把握两者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就业增长 城镇化水平 实证研究 趋势分析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叶锋 谢娟 马敬桂
通过计算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采用经济学理论分析城镇化对猪肉价格变化影响机理,建立城镇化水平与猪肉价格二者之间的VAR模型来检验城镇化水平与猪肉价格变化相互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水平与猪肉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城镇化水平正向波动1%,猪肉价格正向波动约0.56%;二者之间只存在单向格兰杰原因,城镇化水平是猪肉价格的格兰杰原因,反之则不成立;城镇化水平对猪肉价格变化具有瞬时性,城镇化水平变化对猪肉价格变化的影响会在8期内衰减为零;从长期来看,城镇化水平对猪肉价格变化的贡献率十分显著,达到均衡时约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妍 薛俭
选取了中国31个省市1990-2012年的城镇化率、人均GDP、就业人数、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等指标,基于面板数据的扩展生产函数模型,运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Hausman检验等一系列计量方法,对城镇化率与经济增长效应的地区差异性进行了多维度的实证分析。分析显示,中国城镇化水平对经济增长整体上保持了高度正相关性,且区域间存在明显差异性。提出了对解决区域协调性发展问题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模型 区域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