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17)
- 2023(16434)
- 2022(13498)
- 2021(12511)
- 2020(10159)
- 2019(23315)
- 2018(22865)
- 2017(43691)
- 2016(23851)
- 2015(27066)
- 2014(27194)
- 2013(26978)
- 2012(25540)
- 2011(23395)
- 2010(23695)
- 2009(22127)
- 2008(22044)
- 2007(20042)
- 2006(18025)
- 2005(16733)
- 学科
- 济(108460)
- 经济(108356)
- 管理(63482)
- 业(62540)
- 企(46962)
- 企业(46962)
- 方法(40200)
- 中国(36086)
- 数学(35361)
- 数学方法(35009)
- 农(33874)
- 地方(27245)
- 财(24648)
- 业经(24401)
- 贸(22443)
- 贸易(22426)
- 农业(22414)
- 易(21792)
- 制(21074)
- 学(20210)
- 银(19126)
- 银行(19094)
- 行(18476)
- 融(18115)
- 金融(18112)
- 发(17043)
- 环境(16285)
- 策(15681)
- 和(15090)
- 技术(14432)
- 机构
- 学院(347237)
- 大学(345577)
- 济(152440)
- 经济(149324)
- 研究(129346)
- 管理(126786)
- 理学(106815)
- 理学院(105516)
- 管理学(103845)
- 管理学院(103167)
- 中国(100295)
- 科学(76073)
- 京(75215)
- 财(70159)
- 所(66510)
- 农(60557)
- 研究所(59871)
- 中心(58398)
- 江(54968)
- 财经(54147)
- 经(49138)
- 北京(48675)
- 业大(48509)
- 范(48116)
- 经济学(47797)
- 师范(47690)
- 农业(47125)
- 院(46260)
- 州(43397)
- 经济学院(43060)
- 基金
- 项目(220007)
- 科学(173033)
- 研究(165282)
- 基金(158095)
- 家(137245)
- 国家(136066)
- 科学基金(115087)
- 社会(105748)
- 社会科(100186)
- 社会科学(100161)
- 省(85216)
- 基金项目(81691)
- 教育(75499)
- 划(72344)
- 自然(70387)
- 自然科(68721)
- 自然科学(68701)
- 编号(67897)
- 自然科学基金(67483)
- 资助(65310)
- 成果(57086)
- 发(53236)
- 重点(50295)
- 部(49457)
- 课题(48498)
- 创(45254)
- 国家社会(44151)
- 发展(43550)
- 展(42851)
- 创新(42436)
- 期刊
- 济(179042)
- 经济(179042)
- 研究(111734)
- 中国(76883)
- 农(58150)
- 财(52676)
- 学报(51672)
- 科学(49054)
- 管理(47724)
- 教育(41851)
- 融(39416)
- 金融(39416)
- 大学(39348)
- 农业(39240)
- 学学(36696)
- 技术(30325)
- 经济研究(29501)
- 业经(29481)
- 财经(27216)
- 问题(24156)
- 经(23595)
- 业(21308)
- 贸(21191)
- 国际(19098)
- 世界(18605)
- 技术经济(17627)
- 图书(16767)
- 版(15876)
- 统计(15822)
- 商业(15804)
共检索到5499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培
文章使用异质面板数据模型对城镇化与CO2排放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发现,无论样本中是否包含中国,收入、人口和能源密度对CO2排放的弹性系数均显著为正,但是在样本中包含中国的情况下,城镇化的弹性系数却由不显著变为显著,这一方面说明就全球范围来看,城镇化对于CO2排放的影响可能存在着相互抵消的因素,其既可以通过工业化增大环境的压力,也可以通过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来减轻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则说明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其城镇化对于环境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城镇化 面板数据 CO2排放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同升
自党的十六大确立城镇化战略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由于城镇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于城镇化的推进进程,在城镇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利于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问题。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一方面要求通过城镇发展转移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另一方面要求城镇公共服务不断向邻近的农村地区延伸。
关键词:
城镇化 工业化 农民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孟繁瑜 李呈
历时三十多年的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历程,一直伴随着"城镇化"与"农村建设"这两大国家发展战略的协调统一问题,而在改革面临深化之时,诸多矛盾再次聚集于此,出路焦点无一例外地落在衔接城乡的土地制度上。本文研究发现国家土地政策长期具有的城镇倾向,是导致我国城乡间土地关系不协调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的进程中,带有城镇倾向的土地政策存在对未来新型城镇化建设所能取得的经济社会发展效果形成抵消作用,因此对其的调整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在梳理我国土地政策城镇倾向的发展过程中,本文揭示了这种带来负外部性的倾向已形成政策路径依赖性,并通过对路径依赖内在机理的分析,找出其规模报酬递增机制和体制性约束因素,进而对破解路径依赖、扭转土地政策的城镇倾向提出了具针对性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 土地政策 路径依赖分析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平 李颖
"新常态"发展阶段国家建设的中心任务已调整为通过产业布局优化调整促进各类要素资源高效集约配置,提高经济发展的整体质量。在这一进程中,城镇化是核心驱动力。针对新型城镇化战略目标,本文通过对中国132个地级以上城市规模分布的对数正态、帕累托、齐普夫分析,比较了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效率的差异,揭示了影响因素,进而指出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关键是改革现有制度安排,促进人口充分流动,实现城市规模的最优分布。
关键词:
城镇化 城市规模 发展效率 制度创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显龙
新型城镇化是集理念更新、发展思路、体制转变于一体的,综合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同步发展,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现代化协同推进的内涵和外延并重的城镇化。要实现城镇化和产业化的互动融合发展,产业发展必须顺应城镇化的新理念并突破现实困境,重点是构建应以本土企业、政府和产学研机构为主体的调控机制,形成网络引致点;强化信任性机制,增加声誉的资本积累,生成稳定网络局势;扩大产业联动的价值链、产业链对接全球,推进网络格局化。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城乡产业联动 发展路径探析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涛 邬志辉
20世纪以来的人类发展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城市文明塑造史,在风起云涌的世界城镇化国家公共档案中探路中国,进而在国家百年变迁中厘清中国城镇化由"规模"到"质量"的战略性转型理路,是进一步思考"城镇化、教育与中国发展"这一宏大理论命题的前提。研究发现:中国城镇化与教育具有深度持续互动关系:一方面,中国城镇化作为结构性因素,对教育起决定性作用。该决定性作用主要体现在中国城镇化"决定了传统教育公共管理体制变革"、"决定了向城性的城乡教育人口流动"、"决定了教育随人口变动的公共布局"、"决定了农村教育动态变迁宏观结构"、"决定了教育中农村群体的消费差异"、"不完整性致生独特弱势教育群体"六个层面上;另一方面,教育作为能动性因素,对城镇化的发展具促进性作用。该促进性作用主要体现在"教育促进农业人口积极向城镇迁移"、"教育通过人口市民化促进城镇稳定""、教育塑造产业增长点促进城镇发展""、教育促进城镇公共生活民主与文明"四个层面上。具体而言,教育在"直接"与"间接"两个维度上促进中国人口向城镇迁移,对新增城镇化率中的"三种人口"展开市民化来促进迁移稳定;教育通过"自身就是促进城镇发展的产业"、"自身提供产业投资的基础环境"、"自身直接加速城市产业孵化与创新"三种方式而推动中国城镇发展;教育推动城镇公共生活民主化、提升城镇品味和文化包容度来推进城市文明。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宁
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建设应该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紧密联系,同步发展。城镇化蕴含着巨大的内需潜力,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城镇化要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不能人为"造城",要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相融合,让农民工逐步融入城镇,真正分享社会经济发展"中国梦"的成果。城镇化是城市群的塑造过程,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奋斗历程,城市群则是城镇化推进演绎的结果。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建志 吴作章
中国城镇化水平与国外西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存在着较大差距,城镇化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这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瓶颈"。从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视角——城镇化演进对社区发展的影响出发,发现在中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以城镇建设政策替代城镇化政策、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缺乏区际城镇化的协调政策等七大问题。结合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方针分析中国城镇化现状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中国城镇化发展问题的政策思路应该规划组团式城镇群为核心的区域城镇体系,加快发展农村城镇经济,建立合理高效的城镇化发展融资机制以及建立市场化的农村城镇化管理体制,以此探索促进中国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城镇化 城镇化发展问题 城镇化政策思路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丁成日 谭善勇
首先论述了中国城镇化动力和基于城镇化与工业化关系的城镇化模式,分析城镇化指标及其局限性,然后总结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特点和问题、城镇化的认识和政策误区,最后探讨城镇化战略对策。城镇发展战略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是突破"条块"思维模式,不能将所有的问题都分解到最低的行政单位来解决,很多问题(诸如环境、社会福利、分配、粮食安全等)都需要在宏观的层面上统筹解决。
关键词:
城镇化 工业化 挑战 政策误区 中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康春鹏
什么是城市化?国内外学者从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地理学、生态学、军事学、政治学和历史学等不同学科领域对其进行了定义。笔者认为城市化就是农业人口逐步向非农人口转移和集中的过程,同时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成为一种以现代工业、信息产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且居民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素质全面改善和提高的过程。在我国一般不直接提城市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倪超军
本文以城镇化与工业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机制为理论基础,根据1998-2011年数据,利用VAR模型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动态计量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化与工业经济发展的互促作用不是很明显,但工业经济发展对于城镇化的促进作用要弱于城镇化对于工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从长期看,工业经济发展对于城镇化发展的贡献率为14.44%,城镇化发展对于工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为20.02%。
关键词:
城镇化 工业经济发展 VAR模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俊林 张贵 丁梅
文章认为,我国目前已进入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期,形成了成都、中山和苏南等小城镇建设的典型模式,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探索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当前,城镇化发展面临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城乡居民支出结构不平衡、农村社会事业的消费不足和户籍制度阻碍了劳动力自由流动等约束瓶颈,如何破解这些难题成为今后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文章从因地制宜、产业体系、核心动力和法律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 工业化 约束瓶颈 协同演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思敬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动力。河南作为我国的传统农业大省和"粮仓",城镇化率较低、发展起点较低、发展任务繁重。文章在分析了河南省城镇化建设理念、政府政策、城镇结构、产业结构、城镇地域发展以及城镇治理方式方法等六大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研究了河南城镇化建设健康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论述了河南城镇化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路径和对策,为河南城镇化建设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参考。
关键词:
河南省 新型城镇化 发展路径 对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胡伟 柯新利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逐步演进,如何推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良性互动发展,是我国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与城镇化进程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分析工具,从全国(1952-2012年)、地方(2000-2012年)两个层次对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中的演化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并不存在显著相关的协同发展关系,改革开放之前城镇化与工业化的相关性较小,改革开放之后城镇化与工业化的相关性进一步弱化;各省(市、区)的城镇化、工业化在发展水平上差异较大,极化现象正进一步加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元 孙新章
改革开放加速了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从1978年至2010年,城镇化率由17.92%迅速提高到49.95%,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一批区域性城市群正在加速形成。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城市群的形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增强国际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城镇化也带来了突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主要表现在:人口过度膨胀,城市病集中爆发,经济增长与宜居性背道而驰;城市面貌千篇一律,野蛮拆迁横行,土地型资本运作难以持续;进城易,定居难,城乡"二元社会"问题正演变为城市内定居群体与流动群体"二元社会"问题;城市间恶性竞争,产业同构,建立分工协作的机制任重道远。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未来10...
关键词:
城镇化 改革开放 反思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