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64)
- 2023(13348)
- 2022(10447)
- 2021(9309)
- 2020(7098)
- 2019(16065)
- 2018(15804)
- 2017(29273)
- 2016(15677)
- 2015(17881)
- 2014(17938)
- 2013(17665)
- 2012(16736)
- 2011(15592)
- 2010(15648)
- 2009(14223)
- 2008(14105)
- 2007(12771)
- 2006(11831)
- 2005(10940)
- 学科
- 济(81356)
- 经济(81284)
- 管理(38010)
- 业(35205)
- 中国(32282)
- 地方(24686)
- 企(23896)
- 企业(23896)
- 农(23797)
- 方法(22752)
- 业经(20910)
- 数学(19806)
- 数学方法(19712)
- 农业(16035)
- 发(15771)
- 贸(15344)
- 贸易(15327)
- 易(14835)
- 银(14251)
- 银行(14238)
- 融(14003)
- 金融(14002)
- 行(13975)
- 制(13664)
- 产业(13257)
- 环境(13142)
- 财(12891)
- 学(12596)
- 地方经济(12309)
- 发展(11757)
- 机构
- 学院(228679)
- 大学(228375)
- 济(103933)
- 经济(101843)
- 研究(91423)
- 管理(80404)
- 中国(71017)
- 理学(66673)
- 理学院(65760)
- 管理学(64831)
- 管理学院(64364)
- 科学(52161)
- 京(52144)
- 财(45547)
- 所(45541)
- 研究所(40954)
- 中心(40477)
- 农(37398)
- 江(35870)
- 财经(35038)
- 北京(34098)
- 经济学(33798)
- 范(33785)
- 师范(33494)
- 院(33477)
- 经(32004)
- 经济学院(30344)
- 业大(29680)
- 州(28927)
- 农业(28643)
- 基金
- 项目(146984)
- 科学(116613)
- 研究(112477)
- 基金(105844)
- 家(92085)
- 国家(91297)
- 科学基金(77475)
- 社会(74568)
- 社会科(70734)
- 社会科学(70721)
- 省(55514)
- 基金项目(54570)
- 教育(49684)
- 划(47295)
- 编号(44933)
- 自然(44851)
- 自然科(43811)
- 自然科学(43803)
- 自然科学基金(43008)
- 资助(42053)
- 发(38802)
- 成果(37573)
- 重点(33743)
- 课题(32836)
- 部(32599)
- 国家社会(32451)
- 发展(32316)
- 展(31785)
- 创(29937)
- 中国(29545)
共检索到3770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仇保兴
中国城镇化正处于向追求质量的城镇化转变的关键时期,这意味着数字城市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数字城市建设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我国城市精细化管理八个重点领域以及数字城市建设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城镇化 转型 数字城市 精细化管理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涛 邬志辉
20世纪以来的人类发展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城市文明塑造史,在风起云涌的世界城镇化国家公共档案中探路中国,进而在国家百年变迁中厘清中国城镇化由"规模"到"质量"的战略性转型理路,是进一步思考"城镇化、教育与中国发展"这一宏大理论命题的前提。研究发现:中国城镇化与教育具有深度持续互动关系:一方面,中国城镇化作为结构性因素,对教育起决定性作用。该决定性作用主要体现在中国城镇化"决定了传统教育公共管理体制变革"、"决定了向城性的城乡教育人口流动"、"决定了教育随人口变动的公共布局"、"决定了农村教育动态变迁宏观结构"、"决定了教育中农村群体的消费差异"、"不完整性致生独特弱势教育群体"六个层面上;另一方面,教育作为能动性因素,对城镇化的发展具促进性作用。该促进性作用主要体现在"教育促进农业人口积极向城镇迁移"、"教育通过人口市民化促进城镇稳定""、教育塑造产业增长点促进城镇发展""、教育促进城镇公共生活民主与文明"四个层面上。具体而言,教育在"直接"与"间接"两个维度上促进中国人口向城镇迁移,对新增城镇化率中的"三种人口"展开市民化来促进迁移稳定;教育通过"自身就是促进城镇发展的产业"、"自身提供产业投资的基础环境"、"自身直接加速城市产业孵化与创新"三种方式而推动中国城镇发展;教育推动城镇公共生活民主化、提升城镇品味和文化包容度来推进城市文明。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钱明辉 胡日东 胡安其
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呈现明显的区域性特点,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需要面对城市如何合理布局的问题。通过2010年中国284个地级市及以上行政区(不包括白银市、拉萨市、中卫市)的截面数据,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中国城镇化水平的空间格局以及中国城镇化水平进行空间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发现:中国城镇化水平呈现高度的空间异质性和空间相关性特征,中国城市群的城镇化发展已迈入多极化发展格局;由于中国城镇化发展存在着较强的空间正溢出效应,进行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建设需要重视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使本地和相邻区域协同发展,发挥城市间城镇化发展的联动作用。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城市群 空间计量经济学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丕荣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宁
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建设应该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紧密联系,同步发展。城镇化蕴含着巨大的内需潜力,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城镇化要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不能人为"造城",要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相融合,让农民工逐步融入城镇,真正分享社会经济发展"中国梦"的成果。城镇化是城市群的塑造过程,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奋斗历程,城市群则是城镇化推进演绎的结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玲玲 冯年华 潘鸿雷
生态型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特征。南京市作为东部地区中心城市,考量其生态城市的建设进展对推动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构建南京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定量研究南京的生态城市建设进展。研究结果表明:(1)南京生态城市建设程度为一般水平;(2)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和水环境质量低下、空气环境质量不佳、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公众对环境满意率低等环境保护问题是阻滞南京生态城市建设进展的主要原因。最后,根据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研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对策,为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政策参考。
关键词:
生态型城镇化 生态城市 南京 进展 对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泉
实践表明,城市化的顺利推进仍然是构成中国城乡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通过分类研究城市化进程中中心城市(区)带动区域城市化发展的不同具体表现形式和状态,不难发现中国保持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必须基于符合城乡发展实践的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和策略,不断引导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城乡形态进一步合理化,最终通过新型城市形态发展打破旧有城市结构布局,进而促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目标的实现。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建志 吴作章
中国城镇化水平与国外西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存在着较大差距,城镇化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这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瓶颈"。从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视角——城镇化演进对社区发展的影响出发,发现在中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以城镇建设政策替代城镇化政策、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缺乏区际城镇化的协调政策等七大问题。结合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方针分析中国城镇化现状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中国城镇化发展问题的政策思路应该规划组团式城镇群为核心的区域城镇体系,加快发展农村城镇经济,建立合理高效的城镇化发展融资机制以及建立市场化的农村城镇化管理体制,以此探索促进中国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城镇化 城镇化发展问题 城镇化政策思路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戴均良 燕翀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善城乡二元结构,必须继续推进城镇化健康协调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进城镇化必须更加重视集约发展,不断提高城镇经济容积率、人口容积率和公共基础设施利用率,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城市规划和完善行政区划结构等手段促进城镇化集约发展。
关键词:
城镇化 集约发展 行政区划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丁成日 谭善勇
首先论述了中国城镇化动力和基于城镇化与工业化关系的城镇化模式,分析城镇化指标及其局限性,然后总结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特点和问题、城镇化的认识和政策误区,最后探讨城镇化战略对策。城镇发展战略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是突破"条块"思维模式,不能将所有的问题都分解到最低的行政单位来解决,很多问题(诸如环境、社会福利、分配、粮食安全等)都需要在宏观的层面上统筹解决。
关键词:
城镇化 工业化 挑战 政策误区 中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蔡秀玲
城市化或城镇化(urbanization)是指第二、第三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集中以及由此引起的产业、就业结构的非农化重组,是现代化过程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表现形式。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大致经历了曲折发展、快速发展和科学发展的过程。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发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勇
本文系统回顾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和成就,探讨了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并分析未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将面临的主要问题,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对策。中国城镇化质量不高突出表现在"城中村"、工矿棚户区和小城镇破败等方面,促进中国城镇化健康发展必须切实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
中国城镇化 演变趋势 主要问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卫 王若丞
中国是当前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高铁作为一项大型的交通基础设施,不仅深刻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更发挥了重塑城市空间和推动城镇化发展的作用。基于MODIS遥感数据考察在2010~2016年中国高速铁路快速发展时期,中国297个地级市的城镇化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变化趋势,并采用空间面板回归的方法探讨高铁站点的开通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速铁路快速发展时期,中国的城镇化发展格局空间集聚特征日益明显,长三角地区是城镇化发展最快的区域;高铁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会根据城市本身的发展水平及高铁站点的位置而产生分化;高铁站点的开通可以显著提高其站点所在城市的城镇化发展速度,而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在中小规模城市中更为明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瑞静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综合性问题。文章从农业发展与城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中论述了农业对城镇化所起的基础性作用,指出加速农业发展才能为城镇化顺利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
城镇化 农业产业化 互动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培
文章使用异质面板数据模型对城镇化与CO2排放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发现,无论样本中是否包含中国,收入、人口和能源密度对CO2排放的弹性系数均显著为正,但是在样本中包含中国的情况下,城镇化的弹性系数却由不显著变为显著,这一方面说明就全球范围来看,城镇化对于CO2排放的影响可能存在着相互抵消的因素,其既可以通过工业化增大环境的压力,也可以通过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来减轻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则说明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其城镇化对于环境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城镇化 面板数据 CO2排放 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