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75)
2023(8462)
2022(6702)
2021(6316)
2020(5163)
2019(11521)
2018(11383)
2017(21093)
2016(11522)
2015(13220)
2014(13138)
2013(12921)
2012(11870)
2011(10916)
2010(10957)
2009(10177)
2008(10072)
2007(8750)
2006(8261)
2005(7851)
作者
(32528)
(27133)
(27110)
(26177)
(17435)
(12918)
(12259)
(10637)
(10505)
(9536)
(9414)
(9135)
(8860)
(8802)
(8660)
(8633)
(8078)
(7960)
(7828)
(7474)
(7021)
(6539)
(6537)
(6247)
(6211)
(6059)
(6036)
(5897)
(5555)
(5468)
学科
(52742)
经济(52678)
管理(28058)
(25810)
中国(20693)
方法(18865)
(18535)
企业(18535)
数学(16940)
数学方法(16747)
(15623)
业经(11241)
(11204)
贸易(11192)
(11139)
地方(11062)
(10932)
(10788)
农业(10046)
(9963)
(9304)
(9211)
银行(9204)
(8955)
(8249)
金融(8247)
(7908)
环境(7682)
发展(7487)
(7466)
机构
大学(166581)
学院(162162)
(75717)
经济(74255)
研究(65570)
管理(56679)
中国(51868)
理学(47455)
理学院(46790)
管理学(45986)
管理学院(45670)
(37745)
科学(36932)
(34128)
(32479)
研究所(29303)
中心(29164)
财经(26716)
(26071)
(25422)
经济学(25407)
北京(24607)
(24511)
(24062)
(23678)
师范(23509)
经济学院(22822)
业大(20716)
农业(20068)
财经大学(19773)
基金
项目(105087)
科学(84397)
基金(79711)
研究(77341)
(70167)
国家(69674)
科学基金(59237)
社会(52831)
社会科(50209)
社会科学(50202)
基金项目(40976)
(36660)
自然(36168)
自然科(35390)
自然科学(35382)
教育(34946)
自然科学基金(34755)
(32895)
资助(32717)
编号(29040)
成果(24760)
(24759)
重点(24058)
国家社会(23797)
(23270)
中国(23165)
教育部(21386)
课题(21134)
(20780)
大学(20005)
期刊
(86855)
经济(86855)
研究(58235)
中国(38645)
(25313)
(25079)
科学(24223)
学报(24195)
管理(22602)
教育(19008)
大学(18906)
(18251)
金融(18251)
学学(17233)
农业(16889)
经济研究(14999)
财经(13931)
技术(12677)
问题(12542)
(12212)
(11778)
业经(11618)
世界(11012)
国际(10751)
(10130)
图书(9532)
资源(8110)
现代(7836)
(7809)
技术经济(7708)
共检索到2654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亚男  张爱华  
2012年10月18日,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胡序威先生接受了本刊的专访。胡先生在地理学界与规划学界享有崇高的威望,他对中国的城镇化问题一直较为关注,在城镇化的概念引入我国,为规划界所知晓到了解,以及各领域对城镇化问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在1个多小时的访谈中,胡先生回顾了我国城镇化的基本历程,对当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有着深刻的思索,言语间不断流露出对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关注,这种心系于民的学者情怀深深感动着我们……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石坚  车冠琼  董继红  
文章在新型城镇化战略部署下,分析我国空间规划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应坚持协调政府与市场关系、体制层面和技术层面并重、自下而上不断完善、重视法律基础四项原则,并通过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明确各类规划职责、建立统一的地理信息平台、完善协调机制四项策略促进空间规划体系改革,发挥其在推进新型城镇化方面的作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石坚  车冠琼  董继红  
文章在新型城镇化战略部署下,分析我国空间规划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应坚持协调政府与市场关系、体制层面和技术层面并重、自下而上不断完善、重视法律基础四项原则,并通过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明确各类规划职责、建立统一的地理信息平台、完善协调机制四项策略促进空间规划体系改革,发挥其在推进新型城镇化方面的作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石坚  车冠琼  董继红  
文章在新型城镇化战略部署下,分析我国空间规划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应坚持协调政府与市场关系、体制层面和技术层面并重、自下而上不断完善、重视法律基础四项原则,并通过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明确各类规划职责、建立统一的地理信息平台、完善协调机制四项策略促进空间规划体系改革,发挥其在推进新型城镇化方面的作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明星  周园  汤青  刘晔  
我国城镇化已经步入中后期发展阶段,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内涵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建构。国土空间规划正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落地的关键。本文提出增进居民福祉是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梳理了居民福祉内涵的国内外相关研究、居民福祉的主客观测度指标体系与方法,归纳了影响居民福祉和幸福感的综合影响因素。借鉴国外空间规划经验,建议把增进城乡居民福祉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之一,并在国土空间规划实践中注重公共服务设施优化配置研究、灾害风险评估与韧性城市建设、三生空间优化、社区生活圈规划与精细化管理和大数据与智能决策系统等。城镇化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编制有助于推动新型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和城乡居民福祉提升,需要关注和加强城市合理等级体系、城市人口流动格局网络、半城镇化与就近城镇化模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配置与均等化、气候变化、城市灾害风险管理以及快速城镇化下人地关系演变等新型城镇化基础研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苏昌贵  
胡序威先生是我国经济地理学家和城市规划学家,长期从事经济地理、区域规划和城市发展研究,其主持完成的主要研究成果曾获多项国家和中科院科技进步奖。2006年获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突出贡献奖,2009年获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地理科学成就奖。《经济地理》1981年创刊之始,胡序威先生就担任副主编,1989—1996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同升  刘长岐  
本文从近期中国城镇化的发展特征入手,剖析了我国城镇化对城镇规划的影响及中国城镇规划自身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高洁  刘畅  
当前我国空间规划改革处于由国土整合阶段向体制变革阶段过渡的时间拐点,首先,对国土整合阶段的核心方法和核心特征进行总结,并反思当前空间规划所面临的核心困境为精细治理目标下的空间管理权界缺位。然后,通过对近30年来我国空间资源配置措施的梳理,认为我国空间规划的价值观由工业文明时代的重发展轻保护转变为生态文明时代的保护与发展相融合。基于此,从价值本源角度分析,提出当前空间规划的问题在于体系与制度的调整滞后于价值观的转变。最后,以发展与保护融合的价值观,对新时期空间规划改革路径进行优化与创新,提出近期以分级分类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杰  
围绕"人、地、财"等新型城镇化三大核心问题,衍生出人口流动的社会、空间、经济属性,构建多源数据融合的人口城镇化概念模型。基于迁移流、位置识别和企业关联网络等方法,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区域层面:受落户门槛、家庭权益、社会保障等限制,人口流动比资本流动更为谨慎,也更遵从行政区经济和城镇等级体系。(2)市域层面:城镇化形式主要表现为城市和乡村的直接联系,重点镇辐射和吸纳作用不强。(3)新经济使后发地区弯道超车成为可能。研究发现此概念模型适用性较好,能够合理识别经济社会联系的主体格局,为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和国土空间格局优化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对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的区域协调研究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赵哲远  
农村城镇化中城镇土地利用规划思考赵哲远一、城镇土地利用效率认识城镇土地利用效率,探讨集约利用城镇存量土地的方法,能缓减城镇增量土地扩张压力。城镇土地利用效率是城镇土地利用水平的度量指标,土地利用效率越高,说明城镇土地配置越合理、使用越充分,土地价值得...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勇  林家彬  
目前,我国城镇化仍然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继续加速城镇化步伐是促进统筹城乡发展、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二元结构”和“三农”问题的根本手段和关键措施。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提出了“十一五”时期我国城镇化的战略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的道路选择、面临的困难与对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佳丽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区域间城镇化的发展差异引人关注。从国外城镇化的历史经验出发,深刻认识到我国现阶段城镇化的差异性特征,提出城镇化的推动应着眼于不同区域的发展条件和动力,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宜区域特征的城镇化推进策略,构建区域化的经济和城镇体系,形成多元多样性的发展格局,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阿琳  
经济是塑造城镇体系秩序的最主要力量。随着经济从区域向全球化发展,各国的城镇体系已经从基于大小规模的等级秩序向网络化转变。但中国的城镇体系依旧体现出行政等级的逻辑。以白沟镇为例,它在"保东次中心"的"战争"中获得胜利,城镇体系的行政等级秩序受到直接颠覆。这主要源于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即由政府主导的固定资产投资与房地产开发,并表现为城市的扩张。在"地盘"逻辑之下,空间规划控制不仅失效,反而助推了地方自下而上的过度开发。对此,借鉴国外城市管治与强调行动、沟通协作的规划理论,指出城市规划应放弃绝对性的自上而下的空间蓝图规划,在规划的角色、工作内容与工作方式上进行调整。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晓玲  赵雲泰  贾克敬  
合理地开发利用国土空间,建设美好家园,是每个国家空间战略与政策的最高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广袤的国土空间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急速变化,在支撑经济总量迈入世界第二的同时,因长期以来国土空间开发缺乏顶层设计而带来的空间矛盾与冲突也日益显现。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的深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靳晓雯  张宇  
当前,学界对空间规划问题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梳理我国的空间规划体系,分析现行空间规划体系的不足,提出改进策略;第二,借助分析"多规合一"问题来阐述空间规划体系的转型与重构。但这些研究一是结论比较宏观,概念性成果居多,可操作性不强;而且对空间规划的认识差异较大,空间规划体系并未理顺。同时当前研究中针对具体层次的空间规划研究尚属空白。基于此,笔者在梳理空间规划体系的基础上,以土地管理为分析视角,讨论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