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40)
- 2023(8616)
- 2022(7353)
- 2021(6989)
- 2020(6093)
- 2019(14543)
- 2018(14242)
- 2017(27603)
- 2016(15100)
- 2015(17619)
- 2014(17678)
- 2013(17986)
- 2012(16859)
- 2011(15382)
- 2010(15327)
- 2009(14460)
- 2008(14455)
- 2007(13099)
- 2006(11324)
- 2005(10449)
- 学科
- 济(71750)
- 经济(71690)
- 业(37394)
- 管理(36983)
- 方法(33848)
- 数学(30655)
- 数学方法(30476)
- 企(27099)
- 企业(27099)
- 中国(22629)
- 农(20907)
- 贸(16438)
- 贸易(16432)
- 易(16053)
- 财(15325)
- 农业(13330)
- 学(13046)
- 地方(12740)
- 业经(12454)
- 制(12434)
- 银(10641)
- 银行(10619)
- 融(10239)
- 金融(10237)
- 行(10227)
- 和(9750)
- 发(9589)
- 环境(9420)
- 出(8687)
- 务(8214)
- 机构
- 大学(226585)
- 学院(222834)
- 济(105653)
- 经济(103825)
- 研究(83785)
- 管理(83093)
- 理学(71264)
- 理学院(70398)
- 管理学(69411)
- 管理学院(68978)
- 中国(64412)
- 京(48733)
- 科学(48337)
- 财(45189)
- 所(43212)
- 研究所(39271)
- 农(39071)
- 中心(37423)
- 财经(36585)
- 经济学(34850)
- 经(33436)
- 江(32571)
- 业大(31900)
- 经济学院(31578)
- 北京(31512)
- 农业(30910)
- 院(29509)
- 范(29083)
- 师范(28849)
- 财经大学(27172)
- 基金
- 项目(144168)
- 科学(113719)
- 基金(107502)
- 研究(104926)
- 家(93925)
- 国家(93242)
- 科学基金(78553)
- 社会(69105)
- 社会科(65611)
- 社会科学(65594)
- 基金项目(56403)
- 省(52550)
- 自然(48879)
- 自然科(47754)
- 自然科学(47736)
- 教育(47574)
- 自然科学基金(46933)
- 划(45689)
- 资助(45078)
- 编号(41180)
- 部(34268)
- 成果(34005)
- 重点(32893)
- 发(31757)
- 国家社会(29981)
- 中国(29376)
- 教育部(29336)
- 创(29061)
- 课题(28322)
- 科研(27918)
- 期刊
- 济(113029)
- 经济(113029)
- 研究(68597)
- 中国(44178)
- 农(35583)
- 学报(34079)
- 财(33493)
- 科学(32293)
- 管理(28403)
- 大学(25658)
- 学学(24091)
- 农业(24089)
- 融(20534)
- 金融(20534)
- 经济研究(19490)
- 教育(18836)
- 财经(18690)
- 技术(17518)
- 经(16248)
- 业经(16029)
- 问题(15943)
- 贸(15329)
- 业(13979)
- 世界(13697)
- 国际(13689)
- 理论(12238)
- 技术经济(12003)
- 统计(11570)
- 实践(10801)
- 践(10801)
共检索到3370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峰
对中国城镇平均劳动力价格以及不同所有制单位、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劳动力价格的结构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构建了劳动力价格相对溢价(折价)指标,分析了不同所有制单位和行业之间劳动力价格的变动趋势,并使用了指数平滑状态空间模型以及三次样条模型对未来劳动力价格进行预测。研究表明:中国劳动力价格快速上涨,但仍处于较低水平;相对于2000年,国有单位劳动力价格处于溢价状态;行业间劳动力价格差距在扩大,而地区间差距在缩小;2015年中国城镇平均劳动力价格预计达到年均6.3万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实 吴珊珊 邢春冰
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共同富裕的不断推进,城镇劳动力工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受到了学术界和管理层的广泛关注。本文使用1988—2018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考察了中国城镇劳动力工资收入差距的长期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988—2018年,中国城镇劳动力工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本文采用三种方法考察中国城镇劳动力工资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因素,其中,采用明瑟(Mincer)工资方程的回归结果表明,城镇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对工资收入的影响持续上升;运用Shorrocks分解方法发现,受教育程度在工资收入分配中起到的作用不断加强,地区差异带来的影响不断弱化;使用反事实方法在将工资收入差距分解为条件分布(价格效应)和特征分布(组成效应)后发现,价格效应在工资收入差距扩大中起主导作用。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理解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演变、工资收入分配变化以及推动共同富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梅 周申 郑妍妍
本文利用中国城镇住户收入调查(CHIP)2002、2007和2013年数据,对我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工资差距进行测度、分解和影响因素分析,同时比较分析了不同时间维度上和不同分位数上,性别工资差距的变化及其来源。本文研究发现,尽管2007—2013年我国性别工资差距有小幅度缩减,但是在整个研究区间内,性别工资差距增长迅速,其中特征变量不可解释部分的性别工资差距增长尤其明显而且占据整体性别工资差距的绝大部分,体现了性别歧视的严重性;对于特征变量可解释部分,传统人力资本因素如教育和工作经验的解释力度在减弱,而就业特征变量行业分割因素的解释力度在不断增强;从分位数分解结果上看,各年份不同分位数上性别工资差异大小主要由系数效应决定而非特征效应决定。据此,政府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促进工资公平分配机制的设计与建设进程,矫正劳动力市场对女性就业的工资歧视行为,创造男女两性就业"同工"和"同酬"并举的宏观大环境。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长茂
人口老化研究,包括全体人口老化研究和劳动力老化研究两个方面。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是否老化以及老化程度,不仅能够直接影响当时劳动力的社会活动效益,而且能够直接影响未来全体人口年龄结构及其老化趋势。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强劳动力老化研究,揭示劳动力老化规律和效应,建立完整的老化理论体系,更好地为实践服务。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兰永
利用统计年鉴数据和人口普查资料,分析山东城镇地区就业现状,认为城乡就业问题集中在城镇地区,城镇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城镇经济活动人口的二元化特征显著。利用弹性法和构成法分别预测了2008-2020年城镇劳动力需求和供给变动趋势。结果表明,在"十三五"中后期山东省劳动力供求矛盾有望缓解。最后提出了解决城镇劳动力供求矛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地区 就业 劳动力供求 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占兵
文章利用统计分析与归纳总结等研究方法,深入探究了中国农业劳动力的历史变迁过程与未来演化趋势。结果表明:以改革开放为分界,中国农业劳动力的变动轨迹存在较大差异。在改革开放前的第一阶段,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处于萎缩状态,中国农业劳动力的流动性不足,农业劳动力的数量和结构变化常常受制于政治、社会等非经济性因素的严重影响,产出结构的变化快于劳动力总体就业结构的变化。在改革开放后的第二阶段,农业劳动力的数量和结构变化呈现出高流动性和强规律性的特征,劳动力总体就业结构的变化快于产出结构的变化。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 历史变迁 演化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苏长权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车伟,吴要武
人口加速老龄化是中国人口快速转变的代价之一,城镇劳动供求形势也将因此出现重要变化。文章运用最新的人口预测结果以及分省的相关数据,分析并预测了城镇劳动供求的趋势。总的来看,劳动供给压力正在逐渐减小,而劳动需求随着经济增长和结构改善正迅速增加,就业的总量供求矛盾正在得到缓解,但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正在变得越来越突出,如何提高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已经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人口转变 劳动供求 就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曹亚
随着劳动力供求市场的深刻变化,劳动者根据内外因素调整就业流向的动力将持续增大,这将对区域经济发展及产业政策目标的实现产生深层影响。本文以江苏省城市务工农村劳动力为例,从城市务工农村劳动力区域分布特征、就业调整动因及演变趋势等角度展开分析,对城市外来劳动力就业行为变动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间的互动机制展开研究,从中寻求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产业调整与劳动力间有机匹配的可能路径。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区域经济发展 就业流动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管晓明 杨金亮
劳动力技能的高低是影响其工资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从劳动力技能角度对劳动力进行分组,推导出决定不同类别劳动力份额的技术和制度方面的因素,并将基尼系数用上述诸因素来表示,便得到基尼系数因素分解模型。运用该模型对中国城镇劳动力收入差距进行因素分析,结论认为不同技能劳动力份额及工资差异与基尼系数正相关,失业救济金等转移支付和人均收入水平与基尼系数负相关。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解垩
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测度了残疾人与非残疾人的就业和工资差异,分析歧视因素在工资差异中的占比及工资歧视使残疾劳动力离开劳动力市场的效应。在纠正选择性偏误以后,回归基础上的分解结果显示:残疾劳动力与非残疾劳动力工资差异中,不可解释部分对非残疾劳动力有利的比例为35%~47%,这也是对残疾劳动力工资歧视的上限值;工资歧视使残疾人就业率下降1.4%,工资歧视的就业效应只占残疾人和非残疾人就业率差异的很小比例。
关键词:
残疾 就业 工资歧视 工资歧视就业效应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封进 胡岩
文章采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分析了2000年以来中国城镇劳动力的提前退休行为。结果表明,失业或下岗可能性越大的个体提前退休的可能性越高;失业可能性增加1个百分点,男性提前退休的概率增加约0.25个百分点,女性提前退休概率增加约0.32个百分点。另外,健康状况是女性提前退休的一个动因,但并不是男性提前退休的原因;对女性而言,子女进入劳动力市场后更有可能选择提前退休。文章指出当前养老保险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失业保险的功能,因此需要改革养老保险待遇的支付政策,同时加强失业保险的保障力度,完善就业保障政策。
关键词:
提前退休 失业风险 养老保险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世伟 周闯
本文应用微观经济计量方法研究了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中女性和男性的劳动参与弹性,结果表明:女性劳动供给工资弹性明显大于男性劳动供给工资弹性;随着家庭平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个体劳动参与的工资弹性和收入弹性均逐渐减小。因此,设计并实施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能够有效地促进低收入群体的劳动参与,有助于城镇贫困的削减和收入差距的缩小。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小瑛 赵忠
我国的城镇劳动力市场分割形式多样。本文利用中国城镇家庭调查数据,基于回归、分解和倾向值匹配等方法展开实证分析,考察在不同雇佣合约下工人收入的影响因素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并进一步区分不同雇佣类型工人的收入差距是市场有效性的反应还是市场分割带来的租金。回归结果表明,雇佣合约期限与收入之间存在正向关系,不同雇佣合约关系下的工人收入决定机制存在差异。进一步的分解发现,在均值和不同分位数上分割效应对收入差距的解释程度始终高于禀赋效应,即不同雇佣合约类型之间存在劳动力市场分割现象。本文还采用分层倾向值匹配去除可观测的样本选择偏差,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不同雇佣合约之间存在劳动力市场分割导致的收入差距这一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