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87)
- 2023(7473)
- 2022(6377)
- 2021(6351)
- 2020(5402)
- 2019(12839)
- 2018(12864)
- 2017(24730)
- 2016(13213)
- 2015(15532)
- 2014(15199)
- 2013(14962)
- 2012(13473)
- 2011(12551)
- 2010(12620)
- 2009(11598)
- 2008(11458)
- 2007(9876)
- 2006(8827)
- 2005(7960)
- 学科
- 济(60924)
- 经济(60861)
- 管理(31619)
- 业(31068)
- 方法(30086)
- 数学(27682)
- 数学方法(27146)
- 企(23162)
- 企业(23162)
- 中国(20143)
- 农(16139)
- 贸(13221)
- 贸易(13213)
- 易(12959)
- 学(11615)
- 财(11155)
- 农业(10632)
- 业经(10420)
- 制(10088)
- 地方(9347)
- 发(8948)
- 银(8690)
- 银行(8669)
- 理论(8621)
- 行(8412)
- 融(8283)
- 金融(8279)
- 环境(8173)
- 和(7706)
- 策(7521)
- 机构
- 大学(195974)
- 学院(192092)
- 济(87322)
- 经济(85940)
- 管理(72528)
- 研究(71297)
- 理学(63102)
- 理学院(62348)
- 管理学(60964)
- 管理学院(60628)
- 中国(54386)
- 京(42377)
- 科学(41887)
- 财(36797)
- 所(36171)
- 研究所(33238)
- 中心(30593)
- 农(30287)
- 财经(30052)
- 经济学(28969)
- 经(27697)
- 北京(27383)
- 业大(26524)
- 江(26383)
- 经济学院(26063)
- 范(25865)
- 师范(25650)
- 院(25110)
- 农业(23717)
- 财经大学(22595)
- 基金
- 项目(129744)
- 科学(103554)
- 基金(98050)
- 研究(92951)
- 家(86674)
- 国家(86098)
- 科学基金(73187)
- 社会(61659)
- 社会科(58599)
- 社会科学(58584)
- 基金项目(50473)
- 自然(46866)
- 省(46426)
- 自然科(45907)
- 自然科学(45894)
- 自然科学基金(45097)
- 教育(43446)
- 资助(41945)
- 划(41083)
- 编号(35506)
- 部(30556)
- 重点(29705)
- 成果(29413)
- 发(27685)
- 国家社会(27076)
- 教育部(26418)
- 创(26358)
- 中国(26307)
- 课题(24948)
- 创新(24916)
共检索到2832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马侠
一 城镇人口迁移的模式 中国城镇人口迁移模式既不同于发达国家也不同于发展中国家。其特点如下: (一)城镇人口迁移进程的被动性 世界上许多国家在正常情况下,一段时期内城镇人口迁移的轨迹曲线是平滑的。然而中国40年以来城镇人口迁移的历程,则是在大起大落、骤升急降的波动中渡过的(见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马侠,王维志
建国以来学术界和某些实际工作部门对于我国的人口迁移状况和特点,进行过一些调查研究和理论探讨,是十分可贵的。但由于缺少完整资料,难以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人们很自然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诸如封闭式的城乡人口定居状况是否会妨碍计划性商品经济的发展,控制城市人口发展规模的政策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影响如何,社会主义制度下人口迁移的本质特点、成因和模式是什么,这些涉及人口发展过程、城市发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马淑鸾
经济改革以来,小城镇人口迅速增长。1985年与1978年相比,我国市镇人口总增长量为2亿,其中,小城镇人口增长量占62.4%;我国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增至1985年的36.6%,提高了18.7个百分点,其中有9.8个百分点是由小城镇人口增长引起的。这两个数字说明,近年来小城镇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城镇化水平得以迅速提高的主要因素,这也是中国人口城镇化的一大特征。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熊郁
一般认为,人口迁移的动因包括三个方面,即原居地的境况;目的地的境况;个人特征。其中,迁移者与地区的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原居地往往要有一定的推力,目的地则必须具备一定的拉力,而这种推拉力量都是客观因素。迁移的关键还在于迁移者本身,只有迁移者才是迁移活动的决定者。特别是在自由迁移的条件下,什么人迁移更为有利,什么样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高嘉陵,冯士雍
“中国1986年74城镇人口迁移抽样调查”(以下简称“迁移调查”)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承担,得到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资助,被列为国家‘七五’期间哲学和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联合十六省(市)人口研究单位共同合作研究“中国城镇人口迁移与城镇化”课题的组成部分。此项“迁移调查”填补了我国城镇人口迁移资料的空白,提供了我国自1949年以来城镇人口迁移的流量、流向、结构、原因和后果的主要数据,它们不仅是人口学、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生态学等学科所需的基本数据资料,也是国家决策部门制定改革政策的参考依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朱宝树
根据中国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求得各省省内城乡与省外城乡之间的各项人口净迁移流向和流量,据此将中国大陆各省的省际城乡人口迁移流态模式划分为若干类型。分析表明,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以由农村向市镇的迁移为主流,其流态模式形态各异、复杂多样;但从地域差异、影响因素和动态变化等方面看,皆显示出一定的规律性特征。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云彦
一、迁移年龄模式 迁移年龄模式是指排除人口年龄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后,反映年龄别迁移强度特征的一类基本指标,它是移民年龄构成的规律性的抽象化,是人口迁移中年龄选择性的直观表现。年龄的选择性是迁移选择性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其规律性相当明显。尽管我国的人口迁移有较强的计划性,但从以往的局部性研究中同样存在年龄的选择性。年龄选择性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善余
(一) 近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国的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在人口变动领域里亦有多方面的表现,其中之一就是省际人口迁移一改建国头30年的传统模式,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这一变化的幅度大,涵盖面广,迄今已持续了10年以上,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辜胜阻,徐进,郑凌云
美国西部开发的历史,也是一个人口不断向西迁移的历史。西部形成了大量的城市,建立了自己的特色产业,人口流动在美国西部开发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美国西部开发中的人口西进运动和城镇化值得中国西部开发借鉴。在中国西部开发中,要调整西部城镇发展的畸形结构,实施以大都市的扩展和县城的提升为核心的二元城镇化发展战略。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路遇
一、4城镇移民迁入前后的一般比较 1986年下半年,山东省社科院人口所对济南市烟台市、威海市和牟平县宁海镇的城镇迁入人口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调查所列迁入人口迁移前后比较指标有6项:经济收入、住房条件、工作与专业、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培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城乡人口迁移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对中国人口迁移的特征进行描述的基础上,本文以推拉模型为理论依据,利用1992—2005年省级人口城乡迁移的面板数据,构建了中国人口城乡迁移的计量模型。实证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与农村人口城乡迁移存在倒U型关系。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城镇就业岗位的增加,农村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以及乡镇企业就业岗位的相对减少都明显促进了城乡人口的迁移,而实际迁移距离和"无形"迁移距离制约着城乡人口的迁移。本文认为,完善当前的农地制度以增加农民进城的启动资金,为迁移人口提供稳定和适宜的居住条件,是政府促进人口城乡迁移健康、有序推...
关键词:
人口城乡迁移 面板数据 推拉模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卢现祥 李小平
交易费用的测量是新制度经济学里面最核心的问题。中国的制度转型及其经济增长为检验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提供了很好的样本。本文力争在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做出如下贡献。第一,我们采用沃利斯和诺思(Wallis,North,1986)的基本思路,首次对中国各省的交易费用进行了测算。第二,我们对制度转型、经济增长和中国的交易费用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制度转型降低了中国的交易费用,证实了好的制度就是节约交易费用;但是经济增长却没有显著地促进交易费用的增加,这与正统的新制度经济理论预期不符;第三,我们证实了交易也存在一定的规模效应,当市场上的交易费用达到一定的程度时,由于规模效应可能会节省每笔交易的交易费...
关键词:
制度转型 经济增长 交易费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戎爱萍 郭卫东
新型城镇化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山西为例,从城镇化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城镇化发展的特征,从而对打造新型城镇化发展体系,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人口迁移 新型城镇化 城乡一体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华磊 何凌云
本文以家庭户为单位,考察了人口迁移、城镇化以及住房市场之间的关系,发现历年城镇基础住房需求等于户均住房套数、总人口、城镇化率与家庭规模倒数的乘积,并测算各因子的贡献。如果其他因素不变,在理论上,城镇基础住房需求的轨迹呈现类似城镇化的S型路径,城镇新增基础住房需求与城镇化速度同步,城镇新增住房需求增长率等于城镇化增长率;房价的运动轨迹呈现出类似城镇化速度"先加速上升,后减速上升,再加速下降,最后减速下降的钟型轨迹"。通过经验教据加以测算显示,从城镇化引致的基础需求,基础需求以及总需求上看,房价分别于2003年,2008年以及2014年左右下降。进一步理论推断和实证结果显示,中国各大区域板块或不同层级城市板块之间的房价可能存在钟型曲线接力式传递的特征。上述这些理论和经验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加深了对城镇化对住房市场影响机制的理解,可能会为进一步制定房地产调控策略,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人口迁移 城镇化 住房市场 钟型曲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