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14)
2023(14217)
2022(12321)
2021(11956)
2020(9958)
2019(22996)
2018(22687)
2017(44165)
2016(23922)
2015(26935)
2014(26833)
2013(26486)
2012(24650)
2011(22303)
2010(22225)
2009(20486)
2008(20040)
2007(17365)
2006(15306)
2005(13802)
作者
(67116)
(55507)
(54824)
(52709)
(35650)
(26400)
(25213)
(21894)
(21221)
(20013)
(18899)
(18868)
(17714)
(17453)
(17448)
(17199)
(16645)
(16267)
(15906)
(15778)
(13734)
(13562)
(13321)
(12623)
(12430)
(12401)
(12272)
(12138)
(11166)
(10892)
学科
(93558)
经济(93449)
管理(68119)
(66168)
(53030)
企业(53030)
方法(43498)
数学(38292)
数学方法(37875)
中国(29661)
(25765)
(25451)
(20090)
贸易(20080)
(19644)
业经(19626)
(19479)
(18687)
(17845)
银行(17813)
地方(17262)
(16952)
农业(16541)
(16029)
(15965)
金融(15964)
财务(15963)
财务管理(15929)
(15357)
企业财务(15150)
机构
大学(336361)
学院(333284)
(140939)
经济(138036)
管理(134360)
理学(115359)
研究(115345)
理学院(114119)
管理学(112399)
管理学院(111789)
中国(92071)
(72206)
科学(68051)
(66990)
(57254)
财经(52873)
中心(52200)
研究所(51955)
(49441)
(48341)
(47477)
北京(46766)
业大(45762)
(43572)
师范(43252)
经济学(42743)
(41833)
财经大学(39533)
经济学院(38544)
农业(38505)
基金
项目(224254)
科学(177155)
研究(167178)
基金(164693)
(142268)
国家(141127)
科学基金(121424)
社会(106265)
社会科(100718)
社会科学(100695)
基金项目(86387)
(83566)
自然(77882)
教育(76051)
自然科(76045)
自然科学(76026)
自然科学基金(74678)
(71490)
资助(69201)
编号(67878)
成果(56135)
(51187)
重点(49576)
(47238)
课题(46437)
(45932)
教育部(44330)
国家社会(43843)
人文(42895)
创新(42888)
期刊
(151902)
经济(151902)
研究(106752)
中国(63980)
(49145)
管理(48754)
学报(48390)
科学(46222)
(44705)
(37299)
金融(37299)
大学(37250)
教育(35868)
学学(34850)
农业(31311)
技术(27376)
财经(25694)
经济研究(24877)
业经(22871)
(21851)
问题(19539)
(17481)
理论(17219)
图书(17125)
(16435)
技术经济(16065)
实践(15567)
(15567)
国际(15425)
世界(15385)
共检索到4997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淼焱  
一、城投债的内涵及发展现状城投债,又称"准市政债",属于地方债券,是指由城投类企业公开发行的企业债和中期票据,其募资投向多为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或公益性项目。所谓城投类企业,是指由地方国资委100%控股,依据当地政府决策进行地方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融资、运营的主体。银行间企业债的发行主体当中,除中央直属企业和铁道部外,其余大多都是各地政府所属的城投类企业。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赵晋文  师龙  
城投债为满足城市建设需要而诞生,金融危机后为扩大投资与促进经济复苏而不断壮大。城投债的出现解决了财政支出瓶颈,但在发行规模日渐增大的同时,也引发了地方隐性债务和债券信用风险等问题。文章基于城投债发展历程、存量情况,就城投债面临的信用风险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防控风险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顾建光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呈现上升、积累和扩大的趋势,庞大的地方政府债务成为影响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因素,引起了各方的关注。本文就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构成特征以及形成的渠道进行了深刻全面地分析,指出了地方政府债务产生的制度性根源。在此基础上,比较全面地提出了消除地方政府债务、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对策建议:(1)在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要素透明化的基础上分别予以处理;(2)采取前瞻性地方政府债务控制;(3)具体明确地方政府债务责任;(4)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与财权;(5)加快地方政府职能转换和机构精简;(6)试行地方政府“举债权”制度。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丁和平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过程中,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国家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针对注册会计师的诉讼案件也越来越多。本文从审计风险的涵义及其特征入手,分析了审计风险的成因,提出了有效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应采取的对策。确立了加强对审计风险的研究,对提高审计质量,规避审计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刘东民  
中国城投债募集的资金基本用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社会效益相当显著。在中国政府大力推动城镇化的背景下,未来中国城投债市场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目前中国城投债市场尚不存在系统性风险。与美国市政债相比,中国城投债无论绝对规模还是相对规模都较小。大多数地方政府具有偿还城投债的财政实力。零违约纪录和收益率错配是城投债的主要潜在风险。某些中西部地区未来有可能出现地方财政难以支付城投债本息的情况,从而发生局部风险。相关政策建议包括:允许城投债出现局部违约、要求城投债发行主体所在省份的投资者持有一定比例的该项债券、把城投债转变为真正的地方政府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齐天翔  葛鹤军  蒙震  
在"四万亿"投资的推动下,中国城投债券的发行规模大幅增加。与此同时,城投公司的整体债务规模也急剧攀升,其债务总量超过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水平,城投公司的整体信用水平不容乐观。因此,城投债券的信用风险需引起足够重视。本文从量化角度研究了影响中国城投债券信用风险的四个因素,结果显示,中国城投债券的信用利差与发债企业的资产规模以及发债企业所在地区的人均GDP水平负相关,与企业债券收益率以及担保正相关。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灿明  鲁元平  
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急剧膨胀,如何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已成为当前中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我国地方债的历史背景与融资平台的发展历程出发,分析了地方债的现状与规模,探讨了推高地方债的体制、债务融资制度以及债务管理方面的原因,并指出了当前存在大量隐性负债、个体风险难以监控以及对土地财政依赖严重等三大风险,最后提出了防范和化解地方债风险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曹炳高  欧阳雷  章萍  郭传辉  
当前,受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财政职能扩展、分税制财政体制不完善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地方政府负债规模不断膨胀。据统计,截至2016年末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5.32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率为80.5%。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日益显性化,会影响地方财政的稳固与平衡,冲击政府的公共信用体系,进而威胁到宏观经济的稳定。2017年5月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丁忠明  
改革开放以来,国债政策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很大作用,但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考虑实施国债政策可能带来的后果。本文从国债规模和国债结构等方面对我国国债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目前我国国债蕴藏着很大的信用风险。并就防范和化解这一风险提出了一些对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辛灵  王大树  
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去产能必然要涉及企业的债务处置,由于去产能的具体操作方式不同,去产能后企业的资产结构、组织结构和债务结构也必然要发生变化,债务风险隐患随之出现。做好去产能企业的债务风险防范要注意区分企业的金融性负债与非金融性负债,从企业的微观层面和政府的宏观层面协同采取措施,实现去产能企业债务风险的有效化解。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牛燕  
政府在积极支持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合理举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内需的不足,拉动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增长。但与此同时,有效地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也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贾康  江旭东  
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 ,几年来实行的扩张性财政政策 ,国债发行规模日趋庞大 ,如何提高偿债能力 ,防范、控制和化解风险 ,便成为国债管理政策无法回避也不应回避的问题。本文就此问题提出了控制和化解国债风险的基本思路 ,加强国债管理的对策 ,完善市场体系 ,健全传导机制 ,并设计出一套宏观监测预警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高路易  
近年来,中国的信贷增长速度极快,而自2012年初以来,影子银行的"非银行"信贷增长尤其迅速。中国政府近期采取了一些措施控制信贷增长,以降低相关的金融风险。中国政府控制信贷增长自然有充分的依据,因为过去18个月信贷增速已经到了无以为继的地步。中国长期以来信贷和贷款数据都相对较高,自2012年初以来信贷增长尤其迅速。某些观察家认为,实际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余阳菲  
<正>城投债一般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交易所及银行间等公开发行的债券。城投债因其发行主体为代表地方政府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的城投公司,具备一定的地方政府背书属性,多年来作为公开市场的标准化投资产品,受到银行、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信托公司等机构投资人的青睐。
关键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蔡晓辉  辛洪波  
2012年,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行的城投债规模呈"井喷式"增长,其潜藏的风险不容忽视。城投债规模急剧扩大,有其阶段性原因,但根本上还是由我国财政和金融领域存在的体制性缺陷造成的。文章指出,要有效地控制和化解城投债规模快速扩大引起的财政风险、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应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寻找应对之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