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299)
- 2023(20519)
- 2022(17625)
- 2021(16855)
- 2020(14147)
- 2019(32965)
- 2018(32658)
- 2017(60582)
- 2016(33427)
- 2015(38508)
- 2014(38502)
- 2013(37330)
- 2012(34590)
- 2011(31321)
- 2010(31541)
- 2009(28823)
- 2008(28560)
- 2007(25046)
- 2006(21705)
- 2005(19329)
- 学科
- 济(130438)
- 经济(130293)
- 管理(93078)
- 业(88898)
- 企(73869)
- 企业(73869)
- 方法(60405)
- 数学(52594)
- 数学方法(51891)
- 中国(42384)
- 农(34875)
- 财(32668)
- 学(29670)
- 业经(28142)
- 地方(25773)
- 贸(25027)
- 贸易(25013)
- 教育(24898)
- 理论(24445)
- 技术(24330)
- 易(24306)
- 制(23317)
- 农业(23102)
- 和(20719)
- 务(20050)
- 财务(19966)
- 财务管理(19919)
- 银(19889)
- 银行(19830)
- 环境(19569)
- 机构
- 大学(473250)
- 学院(467196)
- 济(186024)
- 经济(181889)
- 管理(180190)
- 研究(162097)
- 理学(156001)
- 理学院(154150)
- 管理学(151271)
- 管理学院(150402)
- 中国(117647)
- 京(102498)
- 科学(99981)
- 财(83389)
- 所(81248)
- 研究所(74365)
- 农(73886)
- 中心(72988)
- 范(69188)
- 师范(68601)
- 江(68359)
- 业大(68338)
- 财经(66868)
- 北京(65703)
- 经(60902)
- 院(58704)
- 农业(57911)
- 经济学(56047)
- 师范大学(55879)
- 州(55256)
- 基金
- 项目(316572)
- 科学(249965)
- 研究(234013)
- 基金(228088)
- 家(198782)
- 国家(196928)
- 科学基金(168681)
- 社会(146300)
- 社会科(138382)
- 社会科学(138345)
- 省(123440)
- 基金项目(120429)
- 教育(112499)
- 自然(109115)
- 自然科(106620)
- 自然科学(106590)
- 划(105556)
- 自然科学基金(104684)
- 编号(96231)
- 资助(93883)
- 成果(79848)
- 重点(71703)
- 部(71064)
- 课题(68351)
- 发(67802)
- 创(67261)
- 创新(62396)
- 教育部(61288)
- 科研(60375)
- 大学(60040)
- 期刊
- 济(198386)
- 经济(198386)
- 研究(143087)
- 中国(96861)
- 教育(74673)
- 学报(73681)
- 科学(67758)
- 农(65939)
- 管理(65183)
- 财(63933)
- 大学(56530)
- 学学(51642)
- 农业(45967)
- 技术(44400)
- 融(36730)
- 金融(36730)
- 经济研究(32390)
- 财经(32264)
- 业经(31405)
- 经(27745)
- 问题(26698)
- 图书(26516)
- 业(25687)
- 技术经济(22730)
- 科技(22526)
- 版(21725)
- 贸(21502)
- 理论(21145)
- 统计(20860)
- 坛(20463)
共检索到6956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潘昆峰 袁娟
区域高等教育创新能力是影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高等教育科研水平是高等教育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以2014年高等教育中文核心期刊发表的科研论文为基础数据,利用发表论文数作为高等教育科研创新能力的衡量指标,研究了中国337个地级以上行政区的高等教育科研创新能力的空间结构;从高等教育规模、院校竞争、知识生产方式、知识区域流动、城市比较优势等维度设计了指标,评价了各城市高等教育科研创新能力;利用泊松回归模型,探讨了城市高等教育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北京是我国高等教育科研创新的中心,区域创新集群地区主要在长三角,中西部省会城市的高等教育科研创新能力落后于其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城市内部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2014年全国高等学校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显示,综合性大学、全国重点大学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主力军,具有高等教育学科博士点的高校发文贡献率较高,高等教育学研究者呈现多学科、跨专业的特征;普通高职院校、独立学院发文量仍然比较少,其教育科研亟待加强;我国高等教育科研论文发表显示了院校、区域高度集中且发展不平衡的特点,东部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科研成果数量远远超出西北部边远地区;教育科研论文中作者单独署名和2人合作署名是论文发表的主要方式,涉及较多数据收集分析的文章多为合作署名;作者队伍职称构成主要以高级职称者为主,初级职称比例较少;论文受基金课题资助的比率较高,省部级基金资助所占比例较大;论文研究内...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范笑仙 姜华 殷传波 王洋 高丽丽 徐琪 刘单单 曹弈
2011年全国高等学校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显示,综合性大学、全国重点大学以及高等教育学科博士点依然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具有教育学学科背景的人员在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中起到了领头军的作用;普通高职院校发文量仍然比较少,所占的比例较低;我国高等教育科研论文发表显示了院校、区域高度集中且发展不平衡的特点,教育科研成果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西北部边远地区明显薄弱;教育科研论文中作者单独署名和2人合作署名是两种主要的论文发表方式,文章涉及较多数据收集分析的文章多为合作署名;作者队伍主要以教师和科研人员为主,职称构成中主要以高级职称者为主,初级职称比例较少;论文受基金课题资助的比率较高,省部级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范笑仙 姜华 朱文志 方水凤 李伟燕 尚晓晓
2012年全国高等学校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显示,综合性大学、全国重点大学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主力军,具有高等教育学科博士点的高校、教育学学科背景的人员在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中起到了领头军的作用;普通高职院校、独立学院发文量仍然比较少,其科研亟待加强;我国高等教育科研论文发表显示了院校、区域高度集中且发展不平衡的特点,东部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科研成果数量远远超出西北部边远地区;教育科研论文中作者单独署名和2人合作署名是两种主要的论文发表方式,涉及较多数据收集分析的文章多为合作署名;作者队伍主要由教师和科研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在读研究生构成,作者主要以高级职称者为主,初级职称比例较少;论文受基金课题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范笑仙 姜华 王朋 杜诗韵 李静 胡雯静 王蒙
2013年全国高等学校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显示,综合性大学、全国重点大学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主力军,具有高等教育学科博士点的高校、教育学学科背景的人员在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中起到了领头军的作用;普通高职院校、独立学院发文量仍旧比较少,其教育科研亟待加强。我国高等教育科研论文发表显示出院校、区域高度集中且发展不平衡的特点,东部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科研成果数量远远超出西北部边远地区;教育科研论文中作者单独署名和2人合作署名是两种主要的论文署名发表方式,涉及较多数据收集分析的文章多为合作署名;作者队伍主要由教师与科研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和在读研究生构成,职称构成中主要以高级职称者为主,初级职称比例较少;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小梅 范笑仙 周光礼 周详 崔鹤 王嘉铭 姜尚峰 刘植萌 刘乙江 韩丹旸 黄闪闪 张建良 符策旭 于睿青
2016年全国高校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综合性大学、全国重点大学仍然是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主力军,具有高等教育学科博士点的高校发文贡献率较高但内部差异较大,普通高职高专院校、民办高校发文量呈现弱化和分散的趋势;教育科研论文中作者单独署名和两人合作署名是论文发表的主要形式,3人合著呈现大幅度增长;高教科研作者队伍职称主要以高级、中级职称为主,在读博士生发文增长较大;高等教育研究者呈现多学科、跨领域的特征;论文受基金课题资助的比率适中,省部级及以上基金资助论文所占比例有较大幅度增长;高等教育研究论文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小梅 范笑仙 周光礼 潘昆峰 周详 曲霞 黄露 刘静茹 武建鑫 宋小舟 崔鹤 刘畅 邵力鑫 刘乙江 何章立
2015年全国高校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综合性大学/全国重点大学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主力军,具有高等教育学博士点的高校发文贡献率较高,高等教育研究者呈现多学科、跨领域的特征;普通高职高专院校、民办高校发文量仍然较少,其教育科研能力亟待加强;教育科研论文中作者单独署名和2人合作署名是论文发表的主要形式,涉及较多数据收集分析的团队科研多为合作署名;作者队伍职称构成主要以高级、中级职称为主,其中,在读学生当中以博士发文为主;论文受基金课题资助的比率适中,省部级基金资助论文所占比例较大;论文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中观层面的大学组织与管理,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以结构主义为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2017年全国高校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综合性大学、全国重点大学是高等教育科研持续的主力军。"双一流"建设高校发文贡献率超过50%,但内部差异较大,普通高职高专、民办高校发文量呈现弱化和分散的趋势。高等教育科研论文中作者单独署名和两人合作署名是论文发表的主要形式,3人合著论文数量与2016年相比有一定减少。高等教育科研作者队伍中职称主要以中高级职称为主,博士研究生发文数量与2016年相比有一定减少。高等教育研究者呈现多学科、跨领域的特征。论文受基金课题资助的比率适中,省部级及以上基金资助论文仍然占较大比重。高等教育科研论文选题较为广泛,符合政策和社会热点。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静茹 邵丽鑫
以合著度和合著率为计量指标统计分析2015年18家教育类中文核心期刊所载研究论文,发现目前教育类核心期刊的合著发文现象已十分普遍。合作发文以同一级单位内,相同院系的作者合作为主,合作的主要方式为教师间合作,师生合作以教师作为第一作者署名为主,跨学科合作以及学生之间的合作较少。合作发文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呈现研究成果的必然趋势,应确立合著文章的署名规范,鼓励跨学科、跨单位的合作研究,促进高等教育研究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合作发文 跨单位合作 教师合作 师生合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小梅 周光礼 周详 刘植萌 王者鹤 聂文静 彭安莉 曾晶晶
2018年全国高校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的统计对纳入统计范围的期刊进行了调整。分析表明,高等教育科研发文高校的分布呈现不平衡状况,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代表的全国重点高校占据优势地位,其中"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发文总贡献率、发文5篇以上高校占比都超过60%,活跃作者占比超过80%,高职院校、民办高校的贡献率明显偏低。高等教育科研作者队伍职称以高级职称为主,作者单独署名和两人合作署名是论文发表的主要形式。有超过70%的科研论文受基金资助,其中受国家级和省部级基金资助论文占比较大。从研究涉及领域看,具有关注政策、回应关切并持续追踪等特点,研究热点较为突出,具有中国特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曲霞 周蜜 杨晓彤
在统计分析了17家期刊的发文院校倾向、作者倾向、省域倾向、研究范式倾向和研究领域倾向后,进一步以作者的专业背景和论文的研究范式为指标,对17家核心期刊进行聚类分析,将17家高等教育研究期刊归为四大类:非专业化-实践经验性期刊、多元化-实践理论性期刊、专业化-实践理论性期刊和专业化-学术理论性期刊。四类期刊的并存表明,中国当前的高等教育研究确实存在整合与分化两种张力,但两种张力都不具备单方面的优势,绝大多数期刊表现出统合两种张力的倾向。两种张力的相互依托、相互交融汇成了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主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崔鹤 王丹
科研合作是当今科学研究的重要实现方式,也是知识生产的手段之一。近十年来,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合著现象较为普遍,合著率一直呈上升趋势。两人的合作占主流,其中师生合作的现象较为普遍,但合作的稳定性较低;合著文章主要来自综合类大学教育学院和国内顶尖师范院校的教育学院;城际合作、省域合作的随机性较强,受地理区位的影响较大。为促进合作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构建科学易行的科研合作机制,完善教学、科研评价制度,探索团队评价体制机制,激发合作者的兴趣,建立共同的学术话语体系。
关键词:
科研合作 个体 机构 地域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小梅 周光礼 周详 刘植萌
持续20余年开展的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对建构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以高质量的教育科研支撑高质量的教育发展,提升教育科研意识,培养学术新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23家教育类最具影响力期刊的统计分析发现,公办本科院校是高等教育科研论文产出的绝对主力,“双一流”建设高校发文贡献较大,其他高校教育科研参与程度较低;在区域上,中西部、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差距较大。高等教育科研活动的参与机构多元化、发表论文以合作署名为主,高等教育研究持续呈现开放性。综合词频筛选、分析结果提炼出2023年高等教育研究十大学术热点,对其研究进展、主要观点、研究趋势展开分析研判。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科研论文 统计分析 学术热点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小梅 周光礼 李璐 周详 刘植萌
2022年全国高校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显示,全国高校高等教育科研论文产出在机构间分布不平衡,其中公办本科院校贡献度远远高于其他类型高校及机构,“双一流”建设高校高等教育科研论文产出占公办本科高校论文产出的绝大部分。东部地区高校的高等教育科研参与程度和论文产出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两人合作署名的论文占比超过独立署名,显示出团队合作研究成为主流发展方向。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研究主题呈现出传统议题、政策议题、社会议题并重且相互影响的特点。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科研论文 统计分析 研究主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2017年全国高校高职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基于22家教育类中文核心期刊的发文统计
2015年全国高校高职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基于22家教育类中文核心期刊的发文
2018年全国高校高职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基于20家教育类中文核心期刊的发文统计
2016年全国高校高职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基于22家教育类中文核心期刊的发文情况
创生与建构: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前沿与进展——基于2017年18家教育类中文核心期刊的文献分析
2006~2010年高等教育类14家中文核心期刊发表高职论文统计分析
2019年全国高校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基于14家教育类期刊的发文统计
2021年全国高校高等教育科研论文分析报告——基于14家教育类最具影响力期刊的发文统计
《2014年全国高校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发布
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核心要素、问题与展望——基于中文核心期刊论文的系统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