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51)
2023(5776)
2022(4718)
2021(4630)
2020(3761)
2019(9010)
2018(8705)
2017(15969)
2016(8658)
2015(10189)
2014(9945)
2013(10233)
2012(9418)
2011(8731)
2010(8648)
2009(8196)
2008(8370)
2007(7341)
2006(6720)
2005(6222)
作者
(24125)
(20149)
(19957)
(19181)
(13136)
(9335)
(9101)
(7874)
(7753)
(7046)
(6986)
(6711)
(6530)
(6360)
(6350)
(6223)
(6008)
(5906)
(5684)
(5583)
(5012)
(4781)
(4747)
(4468)
(4423)
(4418)
(4378)
(4312)
(4033)
(3965)
学科
(40239)
经济(40201)
管理(32550)
(24176)
(20438)
企业(20438)
方法(16993)
中国(16684)
数学(14974)
数学方法(14931)
(11143)
(9209)
贸易(9202)
(9039)
(8445)
(7599)
(7276)
银行(7276)
(7040)
财务(7018)
财务管理(7000)
(6899)
(6898)
业经(6869)
地方(6824)
企业财务(6617)
(6576)
环境(6534)
城市(6204)
(6023)
机构
大学(127720)
学院(123800)
(61124)
经济(59886)
管理(49800)
研究(47734)
中国(40692)
理学(40537)
理学院(40001)
管理学(39733)
管理学院(39440)
(29488)
(28191)
科学(25642)
(23197)
财经(21714)
中心(21229)
研究所(20936)
经济学(20317)
(20101)
北京(19376)
经济学院(18206)
(17604)
(17298)
财经大学(16365)
(15625)
师范(15531)
(15135)
科学院(14516)
(14101)
基金
项目(77957)
科学(62770)
基金(60279)
研究(57233)
(52491)
国家(52149)
科学基金(44976)
社会(39737)
社会科(37898)
社会科学(37888)
基金项目(31436)
自然(27572)
自然科(26983)
自然科学(26978)
自然科学基金(26508)
教育(25221)
资助(25135)
(25117)
(22940)
编号(20464)
(19136)
中国(18901)
国家社会(18166)
重点(17454)
成果(16821)
教育部(16780)
(16529)
人文(15552)
(15411)
大学(15072)
期刊
(68802)
经济(68802)
研究(43487)
中国(27533)
(22875)
管理(21926)
科学(17217)
学报(14875)
(13380)
金融(13380)
(12518)
大学(12044)
财经(11686)
经济研究(11496)
学学(11150)
问题(10612)
(10339)
技术(10024)
(9339)
世界(9136)
教育(9042)
国际(8819)
农业(8616)
(7721)
业经(7405)
现代(6928)
资源(6903)
(6731)
城市(6705)
技术经济(6680)
共检索到2021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袁志彬  
介绍了中国分级、分部门管理的城市饮用水水质管理制度 ,并对这一制度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和研究 ,认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管理职能交叉 ,水质检验重复 ,法规条例不协调、不统一等。提出了今后我国改革城市饮用水水质管理制度的建议———建立统一的水质监测机构 ,建立统一的水质标准规范及明确统一的水质管理主体。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蓝楠  刘云浪  
中国现行饮用水源管理依附于"行政管理与流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现行体制在实践中存在着管理机构间、流域与区域管理的协调不力、管理机构的权责权限不足、饮用水源保护区、农村饮用水日常管理缺位方面的问题,对于更好地进行饮用水源管理已经造成较大阻碍。对世界成功的饮用水源管理体制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制定饮用水安全法明确流域管理机构的地位并设立合理的饮用水源中央协调管理机构,达到机构间、流域与区域间的协调。除此之外,中国应确定专门的区域水源管理机构、饮用水源保护区管理机构的同时还应加强农村饮用水自主管理机构的建设。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韦倩  杨天翔  王寿兵  
通过概述我国城市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分析了水源地环境问题的实质,构建未来的研究思路:水源地产权研究,水源地面源污染的经济成因与治理手段研究,水源地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以及水源地面源污染综合控制技术研究。并且基于上述研究思路,提出我国饮用水源地保护重点对策,包括开展饮用水源地环境污染调查与评价,加强水源保护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制定面源污染控制政策,提升面源污染治理与控制技术以及创新环境管理体系建设与机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宋策  谭奇林  
采用数值模拟方式预测和评估水电工程对其影响区内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风险,其目的在于辨析工程对取水水质安全的影响。以汉江上游待建旬阳水电站库区内水源地为例,建立二维水流和水质数学模型,分析了水域水动力学和水质变化特征,选取最不利方案进行水质风险评估,并从水体水动力特征和营养状态判别了富营养化风险程度。研究表明:工程兴建后水源地水域水流变化和取水口临近支流潜在污染源的威胁,水质遭受污染的风险增大,在月河水质超标及特定水库运行条件下许家台取水口水质无法保障。同时,水域富营养化水平相比建库前并没有显著的提高。研究可为水电开发涉及水源地项目的水环境影响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郝萌   闫祯   黄一恒   曹庆一   曹倬优  
水质评价是水污染判断、分析和治理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水环境质量和居民用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确保延安市集中式地表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安全,本研究分别于2019年3、5、7、8、10月对10个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水体进行了监测。基于63项监测指标,运用单因子评价法、加拿大水质指数模型(CCME-WQI)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TLI)对目标水体水质状况和富营养化水平进行评估,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主要影响指标和污染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水源地的水质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除位于最北部的中山川水库外,水源地水质状况呈现“东劣西优”的特点。单因子评价结果中有11项指标超标,仅3个水源地水质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其余均为Ⅲ类标准。WQI评价指数为62.59~93.74,其中水质为良好、中等、较差的水源地数量分别为5个、4个和1个。水库型水源地TLI指数为34.41~49.05,均处于中营养水平。此外,主要污染源为农业面源污染、石油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其中氨氮、总磷、总氮、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是影响水质的主要指标。本研究可为延安市制定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污染防范措施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丽旋  吴健  
饮用水水源地是为公共饮用水供给系统提供原水的区域,其管理效果直接影响供水安全与人民身体健康,是水环境管理的重中之重。饮用水水源地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受益者明确、保护的外部性、多种地域关系等特性,对其管理体制安排提出了特殊要求。文章利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剖析饮用水水源地管理中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利益要求、作用与权力。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水源地管理责任主体安排的合理性、现有水源地管理体制重要的利益相关方的完整性、有效激励与监督机制是否存在三个问题。最终,提出进行饮用水水源地管理体制创新的途径,包括:突破属地管理的局限,让动机和能力匹配的主体承担相应的管理角色;提供途径,将重要利益相关方纳入;将水源地管理更充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谢玲  
城市中心主义立法理念导致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的制度供给严重不足。在城乡分割的二元对峙场景下,走出饮用水安全问题泥淖之根本在于立法理念的突破,即向饮用水安全保障统筹立法的方向转变。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统筹立法与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具有高度契合性;区际公平理论要求矫正饮用水安全保障立法存在的分配非正义、制度非正义和承认非正义;饮用水安全保障统筹立法以权利平等保障为最终依归。在城乡统筹立法理念下,应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的综合管理模式、突出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权利保障、完善和建构适宜的法律制度并确立城乡均衡化的融资保障机制,以实现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一体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如琦  
在深入分析现阶段我国饮用水源安全保障体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后,研究提出了饮用水源安全保障体制改革的方向和遵循的原则。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并借鉴国外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性地提出了饮用水源安全保障体制两种改革模式,一是建立以全部国有资本为主体的、以水源保护、开发和利用为主要责任的水源公司,在特定区域内行使水源安全保障职责,二是在各级政府层面成立饮用水水源安全管理委员会,承担统筹协调、统一监督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的职责。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江龙  田柳  赵酉辰  
饮用水源地管理是全球关注的热点,安全的饮用水源供给依赖于不断完善的管理机制,湖泊流域综合管理(ILBM)可以为水源地管理的完善提供很好的框架。湖泊流域综合管理框架由管理组织、政策、公众参与、信息、科学技术和资金六要素构成。基于该框架,文章对苏州太湖水源地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诊断。研究发现,苏州市太湖水源地管理存在缺乏有效的管理组织协调机制、缺乏经济激励型和教育与公众参与政策、公众参与水平低、信息可信赖度差、科学技术与地方需求结合不紧密、资金投入不稳定等问题。基于ILBM管理框架,提出了水源地管理优化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永泰  郭悦  曾恩钰  陈高  李鹏飞  朱建波  
太湖流域是我国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和人口高度集聚的区域,其饮用水安全的脆弱性和不确定性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太湖饮用水安全既是太湖流域整体性水环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水环境治理水平的表征。太湖流域饮用水安全治理是具有复杂整体性特征的复杂系统管理问题,理论上需要以复杂系统管理范式为基础,采用多学科融合的综合集成方法体系深度揭示饮用水安全情景生成与演化的内在规律。本文基于复杂系统管理思维原则,以太湖流域饮用水安全现实问题为导向,诠释了太湖饮用水安全治理的复杂系统管理范式转移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太湖饮用水安全管理的五类基础性问题;其次,以太湖流域饮用水安全的情景和情景演化为本体,构建并依据大数据驱动的饮用水安全情景分析瀑布模型,对太湖流域饮用水安全风险的源头管控、突发风险应急以及饮用水本质安全等进行了全情景分析并提供了对策建议。本文基于复杂系统管理理论形成的饮用水安全管理范式,为太湖流域整体性水环境治理提供了理论和工具支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曾文革  许恩信  
本文针对我国西部农村的饮用水安全状况,以西部农村饮用水安全法治现状为切入点,揭示西部农村饮用水安全的立法缺陷和执法缺陷,最后提出完善西部农村饮用水安全法律保障的两个方面建议,其一是完善西部农村饮用水安全法律体系,主要措施有:完善国家的饮用水安全法律法规和完善西部地方的饮用水安全法规;其二是提高西部农村饮用水安全执法的有效性,主要措施有:依法行使流域饮用水资源的管理职权、克服执法中的地方保护主义、建立环境执法监督机制、加强农村地区饮用水源的监督管理以及注重村民的守法及环保教育。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谭彦红  
农村饮水安全不仅事关群众生命安全,也是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本文分析了中国农村饮水安全形势与前景,介绍了日本等国农村供水事业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变中国农村饮水事业发展滞后现状的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娜  甘小莉  蔡然  
本文在介绍2012年第七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国际研讨会概况和主要学术交流的基础上,总结我国城市水环境和饮用水现状,城市水污染控制、饮用水安全保障研究的进展和经验,分析当前面临的新挑战,研讨新形势下其未来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的技术方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夏骋翔  李克娟  
本文在对城镇居民自来水消费调研的数据基础上,得出了自来水消费在一定的收入和价格水平下会表现出“吉芬商品”性质的结论,并对其进行了解释。同时,还对水流量短缺进行了初步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