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378)
2023(22158)
2022(18725)
2021(17477)
2020(14573)
2019(33395)
2018(32574)
2017(61906)
2016(33502)
2015(37576)
2014(36987)
2013(36392)
2012(33157)
2011(29876)
2010(29964)
2009(27593)
2008(26156)
2007(22711)
2006(19801)
2005(17286)
作者
(96796)
(80778)
(80017)
(76162)
(51001)
(38645)
(36344)
(31611)
(30721)
(28580)
(27300)
(27276)
(25494)
(25327)
(24997)
(24696)
(23973)
(23913)
(23127)
(23036)
(19982)
(19784)
(19677)
(18232)
(18091)
(17861)
(17764)
(17564)
(16252)
(15866)
学科
(134000)
经济(133856)
管理(92138)
(89021)
(73161)
企业(73161)
方法(61424)
数学(53995)
数学方法(53165)
中国(41547)
(36272)
(33094)
业经(30801)
(29401)
金融(29398)
(28471)
银行(28398)
(28272)
地方(28135)
(27305)
(25914)
(25606)
贸易(25585)
(24924)
农业(24432)
理论(22618)
(21227)
财务(21139)
财务管理(21095)
技术(20917)
机构
学院(468110)
大学(467989)
(188378)
经济(184489)
管理(180795)
研究(160283)
理学(157605)
理学院(155837)
管理学(152615)
管理学院(151809)
中国(123436)
科学(101404)
(99847)
(83230)
(82009)
(80255)
业大(74048)
研究所(73951)
中心(73803)
财经(67787)
(66123)
农业(64720)
北京(62719)
(61880)
(60231)
师范(59504)
(58314)
经济学(57806)
(54162)
经济学院(52281)
基金
项目(328529)
科学(257534)
基金(238572)
研究(233447)
(211114)
国家(209415)
科学基金(178928)
社会(147708)
社会科(140198)
社会科学(140159)
(127965)
基金项目(125620)
自然(118172)
自然科(115535)
自然科学(115502)
自然科学基金(113382)
(108521)
教育(107607)
资助(99111)
编号(93653)
重点(74518)
成果(74507)
(71272)
(70499)
(68596)
课题(64954)
创新(64083)
科研(63239)
国家社会(61644)
教育部(60735)
期刊
(195612)
经济(195612)
研究(132745)
中国(88196)
学报(80655)
(74141)
科学(71935)
管理(65020)
(61996)
大学(60818)
学学(57640)
农业(50747)
教育(49305)
(47524)
金融(47524)
技术(40303)
经济研究(33347)
财经(32421)
业经(32235)
(28020)
(27126)
问题(26323)
科技(23101)
统计(22876)
(22854)
图书(22234)
技术经济(21870)
业大(21204)
(21029)
(20647)
共检索到6761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余敏丽  
金融类特色小镇是在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进行的有益尝试,为金融产业集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目前全国有四十多个城市都在建设金融类特色小镇,但是作为金融产业集聚的新型业态形式,各城市对金融类特色小镇的建设还处于摸索阶段。本文采用2003~2016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运用GMM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城市金融产业集聚的长期影响因素,并结合金融类特色小镇这种新型金融产业集聚形式,对中国城市金融产业集聚的演化路径进行研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正辉  蒋赞  
利用联合面板数据模型,从金融集聚驱动机制角度出发,实证研究表明:信息不对称、规模经济和政府政策对金融集聚都具有显著性影响,其中信息自由流动和规模经济对金融集聚影响效应远高于政府政策效应,从而表明我国金融集聚程度提高转向依靠市场力量来驱动。其中,东部地区对信息不对称的依赖程度较大,中部地区金融集聚程度主要依靠政府政策来驱动,而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落后,受信息不对称影响较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光明  杨航  时岩钧  
本文研究了中国2003-2015年期间的省际金融业效率,采用至强有效前沿的最小距离法,分析了中国省际金融业效率的动态演进和空间相关性,之后基于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建立相关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基于此,对中国金融业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省际金融业效率区域差异性很大,比较结果表明,东部地区金融业效率最高,西部排名第二,中部地区的效率最低;核密度结果则表明,我国金融业效率曲线不仅呈现出"单峰"形态,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表现出向右移动的动态演进过程;空间自相关系数研究说明,各省(区、市)的金融业效率表现出显著的空间聚集特征,大多数省(区、市)的金融业效率对空间具有依赖性,只有几个省(区、市)有空间异质特点;纳入了空间效应因素后,发现除了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不显著外,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政府干预和物价变动水平等对金融业效率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而经济发展规模则对金融业效率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忠杰  
论文运用核密度估计和空间格局变化,分析了中国省际金融产业集聚的动态演进过程,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了1997~2013年中国省际金融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结论如下:(1)省际金融产业集聚空间演进存在差异性,呈现多区域金融中心发展的趋势。(2)省际金融产业集聚存在正的空间相关性,表现为示范效应。(3)本省与临近省域金融发展、经济开放、工业化、区域基础设施等对金融产业集聚存在协同效应,而经济发展、城镇化对金融产业集聚存在空间竞争效应。(4)由于互联网金融发展和金融业对高端人才需求有限,使得人力资本并没有促进金融产业集聚发展。据此,笔者提出促进省际金融产业集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邱立成  曹知修  王自锋  
新能源产业集聚的形成可以促进产业效率提高,增强创新能力,从而推动新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有效替代。本文使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欧盟及相关国家的新能源产业集聚效应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政策系数、能源依赖度和能源价格对新能源产业集聚的影响显著,新能源产业激励政策对新能源产业集聚有重要作用。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池建宇  陈林  池建新  
本文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对中国电视观众的收视行为进行估计,进而说明影响电视节目收视率的各种因素。估计结果表明:对收视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节目的播出时段;节目的成本对收视率有一定影响,但并不是决定收视率的关键因素。另外,过去的收视率对当期的收视率有重要影响:短期来看,过去的收视率对当期收视率存在正向影响;但是长期来看,存在负向影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于斌斌  
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的。本文构建了金融集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个理论框架,并采用2003-2012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统计数据,以地理距离为空间权重矩阵,运用解释力更强的动态空间面板模型检验了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论显示,金融产业集聚对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受产业发展阶段和城市规模的限制:(1)金融集聚对东、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但对西部地区的促进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2)金融集聚能显著促进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和空间溢出效应,但对小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明显的负向影响,且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显著;(3)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和控制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将促进中国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上述发现为优化金融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等宏观决策提供了研究基础。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于斌斌  
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的。本文构建了金融集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个理论框架,并采用2003-2012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统计数据,以地理距离为空间权重矩阵,运用解释力更强的动态空间面板模型检验了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论显示,金融产业集聚对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受产业发展阶段和城市规模的限制:(1)金融集聚对东、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但对西部地区的促进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洪港  邹俊中  董晓红  
本文选取我国2007~2016年31个省份的经济数据,基于金融集聚演进变化的视角,利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进行计量分析我国农村金融发展集聚和影响农村金融发展集聚因素的问题,实证剖析不同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状况与发展特征。结果表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集聚效应明显,金融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农村金融集聚程度呈现波动性上升趋势。东部地区的农村金融的发展水平和集聚程度要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并提出宏观经济发展政策和降低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条件的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金林  冉茂盛  
本文在采用数理方法分析环境规制、行业异质性对产业集聚影响的基础上,选取2000-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GMM估计方法,探讨了环境规制、行业异质性对我国工业企业中17个行业集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东部地区,环境规制对高污染行业与部分中等污染行业的区域产业集聚呈显著的"U"型关系;在中、西部地区,则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环境规制对低污染行业的区域产业集聚的影响不显著;行业异质性对东部地区各行业产业集聚的影响显著为正,对中、西部地区各行业的影响则不显著。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大垒  仲伟周  
世界上许多城市已经实现了金融产业的集聚式发展,并有效提升了城市的竞争力。为在中国范围内推广这种发展模式,以中心-外围模型和社会嵌入理论为理论分析基础,推导出金融产业集聚发展的影响因素,同时考虑中国不同地区的空间差异因素,对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一个城市的金融业产值占GDP比重、职工平均工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工业产出水平、商业销售水平、财政支出水平、教育投入水平和位于东部地区等因素对该城市金融产业集聚发展具有正向影响,而居民储蓄水平则呈负向影响。为此,中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应实施不同类型的金融产业集聚发展模式;应发展多元的金融组织体系,扩大经营规模和范围,获...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大垒  
为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金融产业的集聚式发展,以中心—外围模型和社会嵌入理论为理论分析基础,推导出金融产业集聚发展的影响因素,同时考虑中国不同地区的空间差异因素,对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一个城市金融业占GDP的比重、职工平均工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工业产出水平、商业销售水平、财政支出水平、教育投入水平和位于东部地区等因素对该城市金融产业集聚式发展具有正向影响,而居民储蓄水平则呈现负向影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武魏巍  
提升农民教育素质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在构建面板数据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对农民收入和教育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客观严谨的分析,进而得出提升农民教育素质的具体路径。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舒燕  林龙新  
基于全国省级动态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对服务贸易的就业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服务出口对就业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进口对就业具有负向影响,但是出口就业的促进效应大于进口就业的替代效应。第三产业产出增长能够显著促进就业,而工资、国有企业就业人数占比会显著抑制就业,利率影响不显著。如何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等由此成为促进就业增长的有力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晓钰  李强谊  韩源源  
通过我国30个省份2000~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综合运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人口因素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口规模、家庭小型化是加大我国环境污染程度的主要人口因素;年龄结构、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促进工业废气和工业固废的排放,而对工业废水的排放起到抑制作用;此外,收入水平、研发强度、工业结构和贸易开放也是影响我国环境污染的其他重要因素,只是对于不同的环境污染指标而言,它们对其影响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