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96)
- 2023(12044)
- 2022(10231)
- 2021(9548)
- 2020(8124)
- 2019(19261)
- 2018(19029)
- 2017(36513)
- 2016(19560)
- 2015(22763)
- 2014(22964)
- 2013(23034)
- 2012(21575)
- 2011(19943)
- 2010(20283)
- 2009(19167)
- 2008(18823)
- 2007(16724)
- 2006(14802)
- 2005(13452)
- 学科
- 济(110066)
- 经济(109984)
- 管理(52095)
- 业(47625)
- 方法(46041)
- 数学(41905)
- 数学方法(41314)
- 企(37268)
- 企业(37268)
- 中国(28364)
- 地方(23570)
- 农(22846)
- 学(19681)
- 财(19154)
- 贸(18728)
- 贸易(18718)
- 业经(18444)
- 易(18137)
- 制(15853)
- 农业(15007)
- 环境(14475)
- 地方经济(14428)
- 融(13867)
- 金融(13865)
- 和(13770)
- 银(13610)
- 银行(13587)
- 理论(13105)
- 行(13062)
- 发(12208)
- 机构
- 大学(299621)
- 学院(297903)
- 济(139074)
- 经济(136395)
- 管理(112703)
- 研究(107603)
- 理学(96856)
- 理学院(95718)
- 管理学(93962)
- 管理学院(93408)
- 中国(81790)
- 京(64197)
- 科学(63384)
- 财(58578)
- 所(54744)
- 研究所(49739)
- 中心(47757)
- 财经(47250)
- 农(46556)
- 经济学(44974)
- 江(43105)
- 经(42904)
- 北京(41318)
- 业大(41266)
- 经济学院(40366)
- 院(38150)
- 范(38129)
- 师范(37818)
- 农业(36602)
- 财经大学(34892)
- 基金
- 项目(192864)
- 科学(152495)
- 基金(142519)
- 研究(138681)
- 家(124136)
- 国家(123237)
- 科学基金(105468)
- 社会(90948)
- 社会科(86426)
- 社会科学(86402)
- 基金项目(74333)
- 省(72457)
- 自然(67122)
- 自然科(65634)
- 自然科学(65616)
- 自然科学基金(64412)
- 教育(63581)
- 划(61781)
- 资助(60604)
- 编号(54154)
- 部(43919)
- 成果(43716)
- 重点(43667)
- 发(42418)
- 创(39013)
- 国家社会(38790)
- 教育部(37897)
- 课题(37871)
- 科研(36824)
- 创新(36765)
- 期刊
- 济(154035)
- 经济(154035)
- 研究(92317)
- 中国(55154)
- 财(44089)
- 学报(43053)
- 科学(42026)
- 农(41575)
- 管理(41031)
- 大学(32673)
- 学学(30957)
- 农业(28105)
- 技术(26859)
- 经济研究(26612)
- 融(26446)
- 金融(26446)
- 教育(25222)
- 财经(24352)
- 问题(21656)
- 业经(21567)
- 经(21135)
- 统计(18866)
- 贸(17770)
- 技术经济(17412)
- 世界(16369)
- 策(16366)
- 业(16167)
- 国际(15535)
- 决策(15130)
- 商业(13736)
共检索到4470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永亮
长期以来,城市规模经济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一般都是静态分析。本文从分形模型、分组分析等多种角度对中国城市规模经济进行动态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转轨过程中城市规模经济作用日益明显和突出;城市土地规模经济表现最为突出,资金规模经济相对较弱,因此应该摒弃限制大城市规模的做法,实施大城市化战略。
关键词:
规模经济 聚集经济 城市化 中小企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永亮
文章选择合适的规模经济理论,对中国城市规模经济状况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1)无论小城市、中等城市还是大城市,都存在着明显的规模经济;(2)规模经济的程度随城市规模的扩大而呈下降趋势。据此提出政策建议:长期和整体来说,控制大城市规模的做法是错误的。
关键词:
城市规模 规模经济 回归分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海文
面对21世纪前20年国际社会的重要发展机遇期,面对中国第一次现代化进展的时间约束,面对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中国城市经济规模化的中长期目标追求,客观分析我国城市经济规模化的现实格局、目标价值、历史趋势,以求区域中心城市发现机遇、创造机遇、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扩展规模,努力追求规模效应、集聚效应、辐射效应、联动效应的最大化,从而不断提升我国区域中心城市的国内外竞争能力,实现科学发展,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更为强劲动力。
关键词:
GDP千亿元级城市 历史趋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小鲁
鉴于城市化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国家"十二五"规划对未来城市化进程将要给予的关注,本文尝试探讨我国城市的合理规模和城市化路径。本文回顾了我国过去城市化的一些重要经验教训,认为我国目前一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不是太多,而是仍然太少。市场调节下的大城市合理发展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和资源合理利用,尤其是节约土地资源。但不同规模城市及小城镇之间存在某些共生和互补关系,处在大城市辐射区内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有更好的发展条件,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城市群。本文还通过计量模型分析,证明各国大城市的发展有规律可循,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人口密度、交通条件、地理位置等因素有关。根据这些影响因素,本文预测...
关键词:
城市化 城市规模 聚集效应 城市布局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栾贵勤 田芳 孟仁振
从集聚经济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城市规模的合理性,并利用2006年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的数据检验了城市规模与城市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说明,城市规模的扩大并不能带来相应的城市经济增长速度。从政策操作层面上看,在继续关注大城市发展的同时,应该更多地支持规模相对较小的城市。此外,还可以通过提高发展第三产业来提高城市的人均产出。
关键词:
城市化 城市规模 集聚经济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金相郁
本文利用卡里诺模型和1990-2001年期间的时间序列数据和横截面数据分析全国222个城市的城市聚集经济以及城市规模效率,并分析东中西部地区不同城市规模的城市化经济程度差异。本文发现,目前中国城市规模效率不一样,尤其是传统工业大城市的城市化经济并不明显,而新兴工业城市的城市化经济较明显。本文还发现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城市规模效率并不明显,而大中小城市的城市规模效率较明显。并且, 东部地区小城市的城市规模效率较高,中部地区大城市的城市规模效率较高,西部地区特大城市的城市规模效率较高。
关键词:
城市聚集经济 卡里诺模型 城市规模效率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吕作奎 王铮
对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的帕累托指数进行计算,在选取的27个省区中有4个省区帕累托指数显著大于1。全国各省区帕累托指数的平均值为0.9337,说明中国的城市规模分布比较分散。随后,将全国27个省区按区域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应用逐步回归方法对各个地区分别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不同的地区,与城市规模分布关系显著的因素并不完全相同。
关键词:
城市规模分布 Zipf规则 帕累托指数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于斌斌
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利用2003—2012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统计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城市生产性服务业模式选择的经济增长效应。结果显示,中国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与经济增长都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模式选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受到行业结构、地区差异和城市规模的约束:低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中小城市选择专业化集聚模式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而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更适合选择多样化集聚模式。生产性服务业的多样化集聚模式在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东部、中部、西部)都能够推动经济增长,而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对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邓忠奇 宋顺锋 曹清峰
如何缓解"大城市病",发挥城市集聚的规模经济效应,减少规模不经济的负效应,是长期困扰学术界的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迫切需要一个兼顾城市集聚的经济增长、交通拥挤和环境污染三重效应的综合分析框架,本文在这方面进行探索,讨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三点争论。总的来看,中国城市规模普遍偏小,继续推进城市化进程十分有必要,但测算结果也表明,北京和上海的城市规模已经偏大,因此中国城市规模偏小的结论不适用于超大城市;中国存在城市发展不平衡现象,可能的原因是在过去城市化进程中地方政府热衷于追求经济总量目标而忽视了人均效用水平;出于全社会人均效用最大化的考虑,中小城市应在一定程度上优先发展;从具体的城市政策来看,中小城市应更多地使用产业政策来提升人口承载能力,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应注重对环境质量和交通状况的改善,而户籍政策应当有松有紧、慎重使用。
关键词:
城市规模 城市化进程 城市政策 环境质量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魏守华 周山人 千慧雄
有别于探讨单个城市最优(绝对)规模的研究,本文从城市体系角度,运用Gibrat对数正态分布定律,以2011年为例,检验中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实际规模与理论规模偏差,并划分出偏大、合理和偏小三种类型:偏大城市集中在300万以上人口规模的特大城市,偏小城市集中在人口规模100万左右的中等城市,而通常以绝对规模衡量的人口50万以下的小城市却相对合理。进一步地,构造居民效用最大化目标函数,分析市场机制下的集聚效应和政府引导下的公共服务对城市规模偏差的影响。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偏大城市由显著的集聚效应和优越的公共服务共同引致,其中,集聚效应通过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多样化就业和提升工资水平...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玉华 刘贝贝
近年来,在中央政府有效政策调节下,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平稳发展。但不容忽视的是在经济发展背后却是需求市场畸形增长,即投资和对外贸易增长过快,国内消费增长相对滞后。并且在政府多次调高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之后,整个畸形增长的需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海文
面对21世纪前20年国际社会的重要发展机遇期,面对中国第一次现代化进展的时间约束,面对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中国城市经济规模化的中长期目标追求,客观分析我国城市经济规模化的现实格局、目标价值、历史趋势,以求区域中心城市发现机遇、创造机遇、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扩展规模,努力追求规模效应、集聚效应、辐射效应、联动效应的最大化,从而不断提升我国区域中心城市的国内外竞争能力,实现科学发展,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更为强劲动力。
关键词:
GDP千亿元级城市 现实格局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海文
面对21世纪前20年国际社会的重要发展机遇期,面对中国第一次现代化进展的时间约束,面对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中国城市经济规模化的中长期目标追求,客观分析我国城市经济规模化的现实格局、目标价值、历史趋势,以求区域中心城市发现机遇、创造机遇、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扩展规模,努力追求规模效应、集聚效应、辐射效应、联动效应的最大化,从而不断提升我国区域中心城市的国内外竞争能力,实现科学发展,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更为强劲动力。
关键词:
GDP千亿元级城市 目标价值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琪
考虑心理因素的行为经济学对现实具有较强解释力,将行为经济学效应引入城市规模模型能够更为准确地剖析当前中国城市规模变动的内在本质,为城市规模方针政策提供参考。本文通过构建城市人口非户籍人口的梦想效应指数、户籍人口的禀赋效应指数对城市人均产值的回归模型,利用4个直辖市、24个省会城市的宏观数据和CCGS2015的6825条微观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郭力
在对城市生态系统进行理论梳理、因子分析和绩效评价的基础上,基于Au-Henderson模型,利用2004-2015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生态视阈下我国城市的规模效率特征与最优规模。结果显示:城市规模效率的"倒U型"曲线规律在经济与生态层面均成立,且城市规模的生态最优值为750万人;产业结构升级、市场潜能扩大能够显著改善城市生态系统,但是城市污染治理成效只有在人口高度集聚时才会显著提升;宜居环境建设仍是城镇化的薄弱环节。据此认为,超大城市应控制人口规模,加快改善人居环境;特大城市应降低重化工业比重、节能
关键词:
城市规模 生态系统 城镇化 集聚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