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70)
- 2023(11807)
- 2022(10149)
- 2021(9612)
- 2020(8270)
- 2019(19966)
- 2018(19538)
- 2017(37446)
- 2016(20060)
- 2015(23154)
- 2014(23164)
- 2013(23192)
- 2012(21501)
- 2011(19735)
- 2010(20103)
- 2009(18774)
- 2008(18702)
- 2007(16583)
- 2006(14496)
- 2005(13104)
- 学科
- 济(93778)
- 经济(93695)
- 管理(51961)
- 业(48892)
- 方法(44085)
- 数学(39641)
- 数学方法(38987)
- 企(38785)
- 企业(38785)
- 中国(28023)
- 农(22712)
- 财(19355)
- 贸(18657)
- 贸易(18644)
- 易(18141)
- 学(17811)
- 地方(17534)
- 业经(17043)
- 制(15856)
- 农业(14681)
- 理论(14149)
- 银(13375)
- 银行(13347)
- 和(12957)
- 融(12949)
- 金融(12947)
- 行(12803)
- 环境(12668)
- 发(11158)
- 务(11112)
- 机构
- 大学(297215)
- 学院(293191)
- 济(127858)
- 经济(125227)
- 管理(111588)
- 研究(105523)
- 理学(95914)
- 理学院(94778)
- 管理学(92853)
- 管理学院(92299)
- 中国(80632)
- 京(65082)
- 科学(63367)
- 财(56295)
- 所(53658)
- 研究所(48752)
- 农(47989)
- 中心(47516)
- 财经(44929)
- 江(42682)
- 业大(42096)
- 北京(42005)
- 经(40894)
- 经济学(40503)
- 范(39103)
- 师范(38767)
- 院(37780)
- 农业(37738)
- 经济学院(36520)
- 州(33976)
- 基金
- 项目(192996)
- 科学(152160)
- 基金(141831)
- 研究(139284)
- 家(124202)
- 国家(123301)
- 科学基金(105158)
- 社会(89021)
- 社会科(84529)
- 社会科学(84502)
- 基金项目(74021)
- 省(72527)
- 自然(67852)
- 自然科(66365)
- 自然科学(66346)
- 自然科学基金(65131)
- 教育(64908)
- 划(62711)
- 资助(60141)
- 编号(55463)
- 成果(45456)
- 重点(44052)
- 部(43975)
- 发(41577)
- 创(39367)
- 课题(38819)
- 国家社会(37839)
- 教育部(37728)
- 科研(37135)
- 创新(36950)
- 期刊
- 济(136630)
- 经济(136630)
- 研究(89703)
- 中国(58714)
- 学报(44596)
- 财(42780)
- 农(42457)
- 科学(42431)
- 管理(40427)
- 大学(33859)
- 学学(31522)
- 教育(31258)
- 农业(28687)
- 技术(26947)
- 融(25293)
- 金融(25293)
- 经济研究(23579)
- 财经(22080)
- 业经(19933)
- 问题(19668)
- 经(19143)
- 统计(17673)
- 业(17258)
- 贸(16955)
- 技术经济(15562)
- 策(15448)
- 世界(14779)
- 国际(14671)
- 决策(14159)
- 图书(13987)
共检索到4403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邓忠奇 宋顺锋 曹清峰
如何缓解"大城市病",发挥城市集聚的规模经济效应,减少规模不经济的负效应,是长期困扰学术界的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迫切需要一个兼顾城市集聚的经济增长、交通拥挤和环境污染三重效应的综合分析框架,本文在这方面进行探索,讨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三点争论。总的来看,中国城市规模普遍偏小,继续推进城市化进程十分有必要,但测算结果也表明,北京和上海的城市规模已经偏大,因此中国城市规模偏小的结论不适用于超大城市;中国存在城市发展不平衡现象,可能的原因是在过去城市化进程中地方政府热衷于追求经济总量目标而忽视了人均效用水平;出于全社会人均效用最大化的考虑,中小城市应在一定程度上优先发展;从具体的城市政策来看,中小城市应更多地使用产业政策来提升人口承载能力,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应注重对环境质量和交通状况的改善,而户籍政策应当有松有紧、慎重使用。
关键词:
城市规模 城市化进程 城市政策 环境质量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中华 王治
本文根据西方有关研究以及中国现实的经济体制背景,在一个综合模型框架下分析了内部现金流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并利用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实证检验了这种影响。研究表明,除特殊情形外,根据企业的不同特征(权重γ的大小或自由现金流的高低),无论是投资不足还是过度投资,企业投资对现金流都是敏感的。相对投资不足行为,国有控股企业的投资过度行为更为显著;而非国有控股企业的这两种行为均较为显著。本文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还提出了有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内部现金流 投资不足 投资过度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吉昱华 马松
文章建立了总量生产函数模型,研究集聚效应条件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的区位选择对均衡城市规模的影响。研究表明,市场主导的城市规模低于社会最优水平的城市规模,公共政策的有效发挥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文章还通过特定函数形式对不同政策工具的相对效果进行实证研究,分析表明对资本的补贴往往是最有效的政策工具。
关键词:
集聚效应 城市规模 政策工具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夏春玉 张闯
现代流通产业的发展演变过程是伴随着现代城市的产生与发展过程进行的,现代城市是现代流通产业的载体,而城市则因为流通产业的发展而发展、壮大。因而,流通问题与城市问题是密不可分的。目前城市流通问题的研究集中在商业地理学领域,而传统流通理论则游离于该领域之外,这种游离造成了该领域研究的一些问题。本文在比较全面地回顾和评述了国内外学者对城市流通问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综合性的研究框架,以期为城市流通问题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
城市 流通 城市流通系统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徐映梅 夏伦
利用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分析近20年来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变化,发现中国存在"收入-幸福悖论"现象。构建一个基于人口学、经济、家庭、工作、人际关系和情感等因素的综合框架分析发现,这些因素对主观幸福感均有显著影响,经济、家庭、工作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较大,收入高、信任家庭、对工作满意、人际关系和谐、情感积极的人幸福感较强。这表明,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须大力推进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科学协调好发展经济与满足居民不断提升的多层次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而切实增进居民幸福感。
关键词:
主观幸福感 收入 工作满意度 家庭信任度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林伯强 杜克锐
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能源强度的变化,针对指数分解法(IDA)和生产理论分解法(PDA)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个综合的分解框架。在此基础上,我们对中国各地区2003~2010年能源强度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了经验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技术进步是中国能源强度下降的主要推动力;(2)能源替代劳动、产业结构变化和技术效率恶化阻碍了中国能源强度的下降;(3)从各地区对促进全国能源强度下降的作用来看,贡献最大的三个地区依次为河北、广东和安徽,与此相反,内蒙古对全国能源强度的下降起了抑制作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华臣 焦勇
本文基于制度扭曲的关键性作用,尝试构建城乡收入差距演变机制的系统性解释框架,创新性地将其分解为要素生产力效应、制度扭曲效应和转移再分配效应,进一步结合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分析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演变特征和地区差异,并基于户籍制度改革进程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模拟预测了2020年与2030年的城乡收入差距状况。研究表明,制度扭曲效应逐渐取代要素生产力效应,成为城乡收入差距的最大贡献者,其贡献度高达67.8%,这种影响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更为明显。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呈现显著的"倒U型"特征,但各地区到达"倒U型"曲线波峰的时间存在明显差异,大部分省份的波峰集中在2006年、2007年和2009年三个年份。数值模拟分析发现,若户籍制度改革到位并能实现新型城镇化目标,城乡收入差距会进一步缩小,而此时制度扭曲效应的贡献度不断下降,要素生产力效应的贡献度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能够坚定加强制度供给创新、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信心与决心,也进一步印证了当前实施全面深化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有效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洪源 陈英
判断我国国债规模的风险应更多的从国债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本文构建了一个国债可持续发展的简单动态分析框架,同时运用该分析框架对我国国债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了相关结论及政策启示。
关键词:
国债规模 可持续发展 国债风险 分析框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旭
"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我国当前完善产业结构、应对知识经济时代新型国际间产业竞争的重要举措。然而理论界至今尚无对"现代服务业"内涵的确切定义。文章在梳理、总结国内外有关服务业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现代服务业相关概念的比较和辨析,综合国内现有对现代服务业的普遍认识,提出了"现代服务业"的确切定义和特征,从而使相关领域的研究对象更加清晰具体。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 第三产业 生产性服务业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建勤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是我国政府增加和扩大就业的政策措施之一。外商直接投资是否能够实现我国政府增加和扩大就业的目标,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目前的大多数研究只注意到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就业的积极影响,过分夸大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就业的贡献,而忽视了其负面影响。为了全面了解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的就业效应,有必要从外商直接投资的就业创造效应、就业损失效应、就业挤出效应和就业转移效应四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政策调整。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就业效应 政府选择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周立军 何自力
关于创新或技术创新,大多数学者从范围、类型和特征等来界定其涵义,很少涉及到创新本质的研究。本文认为经济主体的认知模式和累积知识是创新产生的主要动因和本质所在,并提出了一个综合性的分析框架。
关键词:
认知 知识 学习 知识转化 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艳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而农民收入问题又是当前农民问题最主要的表现,因此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收入增长问题,已经成为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在这种背景下,通过运用通径分析法测算农民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简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收入 影响因素 通径分析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孟禹 梁双陆 蔡之兵
不合理的城市规模结构会对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带来挑战。本文基于1995—2013年城市统计和夜间卫星灯光的匹配数据,对中国城市规模两极分化的原因进行研究。结果证实存在"大规模城市扩张快、小规模城市扩张慢"的两极分化现象;进一步分析表明,城市规模两极分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增长竞争对不同层次城市规模的粗放性激励差异。具体来说,城市规模协调战略的协调作用小于经济增长竞争的极化作用;经济增长竞争对城市规模有显著的引致效应,这主要通过粗放性扩张来体现,经济增长竞争对大城市的粗放性扩张激励比小城市强。稳健性分析和工具变量估计结果均支持以上结论。因此,新时代必须将城市规模无序竞争转向中央顶层协调,将城市经济粗放式增长转向集约式增长,将仅对单一层次规模城市进行约束的战略转向对不同层次规模城市进行协调的战略,以缓解城市规模两极分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关键词:
城市规模 两极分化 空间竞争 卫星灯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胜会
学术界对于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的存在性、影响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的因素等问题从来没有形成比较一致的看法,使得规模经济问题成为一个谜。将资本和风险作为两个重要的解释因素,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衡量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的基本框架和理论模型。
关键词:
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之谜 风险 资本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永亮
长期以来,城市规模经济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一般都是静态分析。本文从分形模型、分组分析等多种角度对中国城市规模经济进行动态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转轨过程中城市规模经济作用日益明显和突出;城市土地规模经济表现最为突出,资金规模经济相对较弱,因此应该摒弃限制大城市规模的做法,实施大城市化战略。
关键词:
规模经济 聚集经济 城市化 中小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