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12)
2023(13178)
2022(11478)
2021(10831)
2020(9019)
2019(21321)
2018(20822)
2017(40458)
2016(21777)
2015(24685)
2014(24453)
2013(24551)
2012(22491)
2011(20466)
2010(20112)
2009(18504)
2008(17922)
2007(15188)
2006(13176)
2005(11466)
作者
(62108)
(51422)
(51098)
(48815)
(32964)
(24703)
(23274)
(20382)
(19690)
(18176)
(17704)
(17452)
(16141)
(16086)
(15974)
(15648)
(15226)
(15170)
(14756)
(14545)
(12634)
(12567)
(12270)
(11571)
(11462)
(11367)
(11221)
(11177)
(10325)
(10106)
学科
(95525)
经济(95423)
管理(61195)
(56659)
方法(46988)
(46044)
企业(46044)
数学(42069)
数学方法(41686)
中国(27488)
(22830)
(21216)
地方(18672)
业经(18490)
(18332)
贸易(18324)
(18232)
(17795)
农业(15341)
环境(15214)
(14738)
(14165)
理论(13406)
技术(13244)
(13081)
财务(13019)
财务管理(12992)
(12634)
(12604)
金融(12603)
机构
大学(315605)
学院(310541)
(131884)
经济(129272)
管理(126628)
理学(110776)
理学院(109567)
管理学(107932)
管理学院(107385)
研究(106741)
中国(78964)
(67784)
科学(64772)
(56849)
(52313)
研究所(48106)
财经(47156)
中心(47013)
(46049)
业大(45049)
(43249)
北京(43200)
(41411)
(40777)
经济学(40764)
师范(40480)
(39135)
经济学院(36970)
农业(36166)
财经大学(35440)
基金
项目(219019)
科学(173419)
基金(161604)
研究(159660)
(140422)
国家(139359)
科学基金(120344)
社会(103078)
社会科(97878)
社会科学(97852)
基金项目(85959)
(81962)
自然(77758)
自然科(75984)
自然科学(75966)
自然科学基金(74607)
教育(72362)
(70079)
资助(67328)
编号(63219)
成果(50670)
(49629)
重点(48486)
(46115)
(44735)
课题(43287)
国家社会(43138)
教育部(42866)
创新(41822)
科研(41696)
期刊
(134586)
经济(134586)
研究(93237)
中国(53148)
学报(46628)
科学(44622)
管理(43804)
(40220)
(40101)
大学(35592)
学学(33401)
教育(30616)
农业(28758)
技术(25667)
(23878)
金融(23878)
经济研究(22626)
财经(22575)
业经(19887)
(19237)
问题(19222)
技术经济(15721)
(15656)
图书(15629)
理论(15000)
(14960)
资源(14601)
科技(14575)
统计(14508)
现代(13797)
共检索到4399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国华  闫淑萍  
首先,在评析我国现行节能考评指标局限性的基础上,界定了城市节能评价范围。其次,研究建立了包括工业、建筑业、城市交通、生活消费四个领域、三个层次、27个指标的城市节能评价指标体系,并构建了评价模型。第三,按照一定标准将城市用能水平划分为四个等级,并通过计算工业耗能指数A1和建筑、交通、生活综合耗能指数B,构建了城市耗能级别的判定准则Z=f(A1,B)。最后,以某城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城市2005年实际能耗位于第Ⅲ级,属于先进用能型城市;其中工业节能效果较好,建筑、交通、生活等其他三个领域节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天晴  郑一  王昊  吴晓磊  
为明确城市能源系统状况,需对城市能源体系进行全面而细致的了解,本文在全面分析城市能源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能源系统能源流动图,并对其进行简化建立适合建模的简化模型。进而对城市能源系统进行研究,归纳出城市能源系统的影响指标。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筛选出其中对评价对象辨别能力较强的关键因素,结合相应环境因素,建立了能够全面反映城市能源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首次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引入到能源评价体系权重确定中来,建立了多级城市能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对北京市2000-2007年相关能源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所建评价体系能够根据优化权重结果找出评价对象问题所在,加大评价对象...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芬  王俊豪  
本文从总量水平、生产效率、利润和普遍服务水平四个方面构建了中国城市水务产业民营化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1990-2009年的数据检验了民营化对有关指标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民营化对增加城市水务产业供水总量和利润均有显著影响,但民营化对提高生产效率和普遍服务水平均没有显著影响。从分析结果看,城市水务产业利润增加很可能是由于水价提高造成的,因此政府必须建立有效的价格管制体系。同时,政府在推进民营化的过程中,应出台激励政策引导民营资本进入管网建设领域,以提高普遍服务水平。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家庭  季凯文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土地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对于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但是,总体而言,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效率并不高。本文运用DEA模型方法对中国典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中国典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总体效率低下的原因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金晓雨  郑军  
用DEA-Malmquist方法测算2000年和2010年中国209个地级市市辖区的城市效率,用非参数方法估计了我国城市效率在不同规模城市间的分布,并实证了城市效率变化的机制。研究发现:2000~2010年我国城市最优规模从350万人增加至717万人,增长104.86%,而城市规模均值仅增长50.47%,城市集聚不足的情况加剧,城市效率整体下降;城市效率变化和城市规模呈U型曲线关系,处于544万左右的城市效率降低最快,改善基础设施有利于提高城市效率;半参数估计表明计量设定和回归结果是稳健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柯善咨  何鸣  
本文根据单中心城市模型和中国城市土地市场若干特点建立了城市地价检验模型,并对中国地级以及以上城市地价进行了截面分析。计量估计表明,城市人口和收入是地价的重要决定因素,郊区土地价值和城市交通条件也影响城市地价;估计还表明政府通过控制城市土地供给和选择不同交易方式对城市地价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而特定交易方式的影响犹为显著。分析结果还显示地价上涨最大的推动力是旺盛的需求。Robust回归方程估计表明上述统计检验结果是稳健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中亚  傅利平  陈卫东  
在构建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信息熵法确定指标权重,计算中国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38个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对评价结果展开分析。研究表明,大部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偏低;不同城市群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明显存在空间差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经济发展状况、城市规模呈正相关。最后,为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牛文涛  
基于Logistic模型,并利用相关城市化数据,本文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与饱和水平S、初始水平a和速度指标b的内在关系以及城市化进程"S"型演变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化的饱和水平S确定了城市化进程的上限,城市化的初始水平a和速度指标b的大小则决定了城市化进程的实现周期;(2)城市化进程的"S"型趋势受到政策变革的干扰,并通过影响速度指标b的大小引致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或者停滞过程;(3)城市化本质上可视作一个多维度的系统演变过程,主要包括了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城市化系统本身。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牛文涛  
基于Logistic模型,并利用相关城市化数据,本文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与饱和水平S、初始水平a和速度指标b的内在关系以及城市化进程"S"型演变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化的饱和水平S确定了城市化进程的上限,城市化的初始水平a和速度指标b的大小则决定了城市化进程的实现周期;(2)城市化进程的"S"型趋势受到政策变革的干扰,并通过影响速度指标b的大小引致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或者停滞过程;(3)城市化本质上可视作一个多维度的系统演变过程,主要包括了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城市化系统本身。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谢慧明  沈满洪  李中海  
旅游需求问题是旅游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中国居民旅游需求函数是旅游需求问题研究的基础,旅行成本模型广泛地被用于估计居民旅游需求函数。文章基于停留时间内生的旅行成本模型,在考虑游客动态出游行为的情形下,使用中国39个城市2000~2007年间国内旅游抽样调查数据,采用广义矩估计方法对中国居民旅游需求函数进行了估计。研究表明,旅行成本、时间成本和居民收入是影响居民旅游需求的关键因素;旅游需求收入弹性的绝对值大于旅行成本弹性的绝对值,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居民收入激励政策较之于成本竞争策略更有效;旅游需求的旅行成本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光周  杨家文  
首先在数学上探讨城市规模的分布规律,证明城市规模服从Zipf定律。然后,在理论上阐述城市规模幂律分布的形成机制。实证研究采用2009—2013年全国地级市的人口规模数据和建成区面积数据来分析城市规模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中国地级市的城市规模服从幂律分布,且幂指数均大于1。随着城市发展,人口规模分布的幂指数呈现上升趋势,建成区面积的幂指数呈现下降趋势,表明中国大中小城市之间的人口规模差异程度在减小,但建成区面积之间的差距在增大。同时,比较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城市规模分布的差异,结果显示,东部城市的幂指数最小,而且呈现逐年减小的趋势;东部城市之间的规模差异程度大于中部和西部,而且城市规模之间的差异正在变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娄峰   程远  
合理的水价能够在保障供水效率的同时起到节约水资源与防治水污染的作用,使水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为了研究我国城市水价变动和宏观经济指标之间的数量关系,本文首先建立了一个包含水价供给和需求因素的理论模型,分析宏观经济因素影响水价变动的机制;然后,利用全国直辖市及省会城市的水价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水价和宏观经济因素之间的数量关联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城市水价的重要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人均实际GDP、常住人口、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CPI,各个因素对于水价都有正向的显著影响。除了少数地区外,模型整体适用性较好。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利于深入认识城市水价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各城市供水定调价实践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也为构建公共事业定价的理论框架、指导公共事业服务价格的合理调整以及改革提供了理论借鉴和方法支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闫永涛  冯长春  
选择1994-2004年中国城市规模位于前200位的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分别采用人口和建成区面积来表征城市规模,借助于分形理论进行研究发现,无论是从人口规模还是从用地规模来看,中国城市规模的分布符合"位序—规模"法则;外来人口的增加和2000年之后城市规模的加速增长使城市发展表现出向高位次城市集聚的倾向;但由于中国城市体系规模结构比较成熟,其基本特征并没有因时间、外来人口和城市规模的变化而改变;高位次城市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认为如何更好地识别城市的实际规模,促进城市的理性增长和城市规模结构的健康优化,是中国城市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宋思根  
消费者决策型态是消费者选择商品或服务时的一般心理定位,它支配着消费者的决策行为,是零售商选择目标市场和制定促销策略的重要依据。对上海市居民的研究发现.中国城市消费者具有完美主义型、品牌认知型、新潮时尚型、休闲享乐型、经济实惠型、粗心冲动型、困惑不决型、忠诚习惯型和随机决策型等9种决策型态,人口统计变量与部分决策型态有显著性关系,部分人口统计变量在基于消费者决策型态的细分市场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葵  戴小文  
本研究利用1978-2009年间的统计数据进行协整分析与格兰杰因果检验,考察了中国城市化水平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城市化率与碳排放之间在长期存在驱动关系,城市化率的提高将引起碳排放量的增加,当城市化率每提高1%,碳排放量以1.61%的比率增加;②将高城市化率作为中国现代化标志,从而"大跃进"式地进行城市化运动将造成我国碳排放总量随城市化率的逐年提高而急剧增加,将有悖于建设低碳城市的目标和阻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③碳排放量除受到当期城市化率水平的影响,还受到来自前期城市化率水平的累积影响,即前期城市化率水平体现了城市化进程,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势必引起能源消耗的增加。从目前中国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