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70)
- 2023(16531)
- 2022(14195)
- 2021(13367)
- 2020(11150)
- 2019(25877)
- 2018(25453)
- 2017(48808)
- 2016(26645)
- 2015(29986)
- 2014(30198)
- 2013(29836)
- 2012(27468)
- 2011(24976)
- 2010(24792)
- 2009(22906)
- 2008(22261)
- 2007(19311)
- 2006(16846)
- 2005(14951)
- 学科
- 济(109921)
- 经济(109789)
- 管理(74861)
- 业(68577)
- 企(55896)
- 企业(55896)
- 方法(51907)
- 数学(45703)
- 数学方法(45223)
- 中国(32200)
- 农(27857)
- 财(26623)
- 学(24926)
- 业经(22050)
- 地方(21669)
- 制(20469)
- 贸(20380)
- 贸易(20370)
- 易(19783)
- 农业(18469)
- 环境(17823)
- 理论(17600)
- 银(16911)
- 银行(16859)
- 和(16742)
- 融(16519)
- 金融(16511)
- 务(16354)
- 财务(16272)
- 财务管理(16236)
- 机构
- 大学(384203)
- 学院(379366)
- 济(154307)
- 经济(151006)
- 管理(147649)
- 研究(134263)
- 理学(127964)
- 理学院(126481)
- 管理学(124287)
- 管理学院(123610)
- 中国(99938)
- 科学(84033)
- 京(83580)
- 财(69414)
- 所(68019)
- 农(64201)
- 研究所(62454)
- 中心(59642)
- 业大(58484)
- 财经(56409)
- 江(53799)
- 北京(53164)
- 经(51626)
- 农业(50732)
- 范(50396)
- 师范(49847)
- 院(49287)
- 经济学(47311)
- 州(43754)
- 经济学院(42744)
- 基金
- 项目(264254)
- 科学(207409)
- 基金(192995)
- 研究(189319)
- 家(170089)
- 国家(168776)
- 科学基金(143834)
- 社会(119927)
- 社会科(113711)
- 社会科学(113679)
- 基金项目(101847)
- 省(100676)
- 自然(94399)
- 自然科(92247)
- 自然科学(92218)
- 自然科学基金(90569)
- 教育(86692)
- 划(86328)
- 资助(80557)
- 编号(74918)
- 成果(61161)
- 重点(59255)
- 部(58785)
- 发(55720)
- 创(53981)
- 课题(52506)
- 科研(50580)
- 创新(50514)
- 国家社会(50092)
- 教育部(50056)
- 期刊
- 济(162392)
- 经济(162392)
- 研究(112383)
- 中国(72533)
- 学报(64498)
- 科学(58352)
- 农(56949)
- 管理(53057)
- 财(51162)
- 大学(48231)
- 学学(45388)
- 教育(41066)
- 农业(39712)
- 技术(32311)
- 融(31329)
- 金融(31329)
- 财经(27428)
- 经济研究(27123)
- 业经(24697)
- 经(23521)
- 问题(22599)
- 业(21551)
- 图书(19139)
- 科技(18267)
- 技术经济(18207)
- 版(17780)
- 资源(17666)
- 贸(17492)
- 统计(17451)
- 理论(17439)
共检索到5524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天晴 郑一 王昊 吴晓磊
为明确城市能源系统状况,需对城市能源体系进行全面而细致的了解,本文在全面分析城市能源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能源系统能源流动图,并对其进行简化建立适合建模的简化模型。进而对城市能源系统进行研究,归纳出城市能源系统的影响指标。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筛选出其中对评价对象辨别能力较强的关键因素,结合相应环境因素,建立了能够全面反映城市能源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首次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引入到能源评价体系权重确定中来,建立了多级城市能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对北京市2000-2007年相关能源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所建评价体系能够根据优化权重结果找出评价对象问题所在,加大评价对象...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袁艳文 赵立欣 姚宗路
现代生物能源技术的出现和发展,给人类解决能源问题提供了新的、可持续的绿色途径,但发展生物能源对于粮食安全来说风险与机遇并存,对于如何在发展生物能源的同时,兼顾粮食安全,FAO一直致力于研究推广生物能源与粮食安全方面的评价方法与体系。本文通过对FAO开发的综合粮食能源系统分析框架的研究,介绍了综合粮食能源系统分析框架的内容和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具体的综合粮食能源系统(IFES)进行可持续性和可复制性评价的步骤和方法,以推动中国生物能源产业的发展,促进粮食安全。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董宇 安小米
[目的 /意义]当前,建立评价常态化机制已成为各级政府提高其信息服务水平的一种有效管理策略,但当今社会所呈现出的复杂性、多样性、发展性却不断对现有评价体系的应用效果产生冲击,这就迫切需要人们对评价体系的可持续性展开相关研究。[方法 /过程]创建一种评价体系的可持续性模型(S-PPF模型),该模型在理论层面体现了评价指标集合的差异性、评价目标的关联性以及基于过去、现在、将来划分原则的发展性,并通过提出评价连续体概念以及相关实用性原则实现了在应用层面的可操作性。[结果/结论]研究发现,S-PPF模型能同时解决评价体系的针对性、关联性和时效性等难题,是一种有效的评价体系可持续性解决方案。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朱玲
中国现有社会保障体系的板块分割状况,使整个体系既有失公平,又损失效率。公共部门的就业者特别是公务员"保护过度",非公共部门的就业者特别是农民和农村迁移劳动者"保护不足"。尤其是"碎片化"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但妨碍劳动力流动,而且加大管理成本。新农合、新农保和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政策,有助于促进社保公平。但地区之间的福利竞赛,使地方财政不堪重负,有损社保项目的可持续性。因此,作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避免将社会保险覆盖率的数值作为考核官员政绩的指标。(2)加大中央政府的社会支出责任,增加对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以强化当地社会救助和社会增益产品的供给。(3)采用衔接或组合同一保险项目下不同板块的办法,减轻并逐渐消除社保体系的"碎片化"。
关键词:
社会保护 公平 可持续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延军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普遍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可持续性消费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机制,而人类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大,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环境。因此,只有充分遏制人类的不当消费,走可持续性消费之路,科学且合理地消费,才能够保护环境,逐步消除生态危机。文章阐释了可持续性消费的内涵,确定了评价可持续性消费水平指标体系的原则,从经济、社会、资源、生态环境四个方面,分四个层次65个初级指标建立了评价和监测我国可持续性消费水平的指标体系,进而建立了可持续性消费的综合评价模型。
关键词:
可持续性消费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模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建奇 刘雪燕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全国债务规模及赤字水平显著上升,研究后危机时代我国财政可持续性对未来宏观调控政策的稳健实施具有重大的现实及理论意义,本文对此作专题研究。首先,针对目前判断财政可持续性分析框架的内在缺陷,本文从理论上创新思路,构建随机动态分析框架,研究表明,如果经济是动态无效的,初始财政政策处于可持续水平,那么未来继续实行赤字债务政策不但不会影响财政可持续性,而且可能实现帕累托改进,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在此基础上,运用我国经验数据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当前财政仍然处于可持续水平,没有偏离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关于未来我国财政健康发展的赤字率、债务率参考标准,研究表明,尽管《...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邱化蛟 常欣 程序 朱万斌
在分析农业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研究的不同特点进行了比较。指出国内的研究方法与国际不接轨,尚缺乏严谨的科学方法。总结分析了已有的指标体系在指标的选择、计算等方面的经验教训和对生产实践的启示。最后提出了一种新形势下的农业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相应的计算和评价方法。考虑到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在其中设计了农民发展指数指标;为了反映指标数值变化对可持续性影响的不同重要程度,提出了动态权重的计算方法;同时对指标的综合方法也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农业 可持续性 指标体系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毛珊瑛 史敏 罗建
【目的】投加复合型菌群的生态修复污水处理技术凭借其较好的污染物处理效果,已经成为企业常用的污水处理技术。开展基于生态修复的污水处理技术可持续性评价是推进污水治理技术朝着可持续性方向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本研究试图以生态修复污水处理技术为实证,构建一套基于生态修复的污水处理技术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以期为污水处理领域筛选可持续性技术提供决策支持。【方法】采用文献调研和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构建了涵盖环境、技术、经济和社会因素4个一级指标,非生命生态系统影响、人类健康影响和生态毒性影响等9个二级指标,以及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化等31个三级指标的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赋权。针对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环境因素进行评价,采用多属性效用法对社会因素进行评价,采用综合评价指数方法对污水处理技术的可持续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选择两种常用的生态修复污水处理技术——MBR膜处理技术和A~2/O技术,分别作为评价技术和基准技术,对构建的基于生态修复的污水处理技术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进行实证。通过实地访谈和发放污水处理技术可持续性评价调查问卷获得一手调研数据并进行计算。实证结果显示,MBR膜处理技术相对于A~2/O基准技术,其综合评价指数I=1.355 7,MBR膜处理技术在环境、技术、经济和社会影响4个方面的综合表现优于A~2/O技术,这与企业决策结果保持一致。同时也发现,MBR平板膜技术在环境因素方面还有待改善。【结论】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污水处理技术发展与应用现状,构建了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基于生态修复的污水处理技术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通过两种生态修复污水处理技术验证了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曹柏静 郭茹 李风亭
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日益受到国内外重视,评价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指标体系也必须适应这一新形势的要求。本文将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相结合,构建了面向低碳经济的大型企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29个指标组成,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进行企业可持续性评价。以某跨国集团为例,应用了该指标体系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集团的可持续发展度达到85.26分,可持续性强。最后对我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企业 可持续性发展 指标体系 碳减排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沈镭 刘立涛
本文从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入手,分析了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从能源决策的完整性、能源供给安全、能源消费的可持续性以及能源技术与教育4个方面构建中国能源政策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定量评价,揭示出中国可持续能源政策所处阶段及其薄弱环节。研究认为:①中国能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能源价格快速攀升和环境压力不断加大是能源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三大关键挑战,制订中国可持续能源政策需从能源安全供给、经济竞争力以及环境可持续性3个角度入手,协调好3者之间的关系,促进3者共同发展;②通过构建能源政策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定量评价发现,中国现阶段能源政策处在由非可持续性向可持续性转变的过渡阶段;...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谭德明 何红渠
基于2006、2009、2012年统计数据,通过能值生态足迹的方法,对我国30个省份的能源消费进行了可持续性评价,并对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做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平均人均可再生能源承载力为5.34ha/人,人均能源消费生态足迹为13.58ha/人,生态盈余为-8.24ha/人,全国各省平均可持续发展指数为0.75。2006—2012年,能源生态赤字呈不断扩大趋势。2006—2012年,全国能源能值效率普遍提高,东部沿海城市能源效率较高。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呈现出自东向西递减的趋势,反映出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发展因素的双导向作用。GDP总量与能源消耗能值线性相关。随着人均GDP增加,能源消耗总能值呈现倒"U"形,单位GDP消耗能源能值下降,居民生活能源能值消耗上升。总体上看我国经济发展依赖能源消耗,但随着经济发展,能源消费效率逐步提高,居民生活能源消费所占的比例逐步增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丽英 俞伯阳 梅昊辰 李佩泽
文章在对目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文献总结、梳理的基础之上,剖析出研究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案进行了全生命周期可持续性的系统分析,构建出一套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运用灰色关联法进行算例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锋 彭冲
首先简要论述了城市土壤的功能和城市发展对城市土壤造成的影响,然后提出了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水土流失问题及城市土壤可持续利用评价框架,最后归纳出实现城市土壤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途径。
关键词:
城市土壤 生态城市 可持续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苏飞 张平宇
三角模型作为一种直观的平台能够很好地图解区域可持续综合发展状况及长期趋势。由于具有直观性和简明性,三角模型易于被不同层次的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理解和应用。根据经济发展、资源-能源消耗及环境污染的相互关系,结合生态学表现,利用三角模型工具分析评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状况和长期趋势。本文选择我国最大的石油资源型城市——大庆市作为典型案例。大庆市位于黑龙江省西部,下辖5个区和4个县,2006年全市土地总面积为2.1219万hm2,总人口269.3万。结果表明,大庆市经济系统可持续性状况不容乐观,"八五"、"九五"时期处于不可持续和弱可持续性状态,"十五"中后期才缓慢进入一般可持续性状态;"八五"时期大庆市...
关键词:
经济系统 可持续性 三角模型 大庆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林度 卢雅琪
本文从城市应急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和城市应急系统的地位两方面分析了城市应急系统建设的意义,并分别从保障城市安全、降低城市灾害经济损失和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方面研究了城市应急系统对城市发展的影响。通过对城市应急系统的经济性与可持续性研究,说明建立完善的城市应急系统不仅可以及时有效地预防各种城市灾害,降低突发事故的损失,还可以带来长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政府对于城市应急系统的重视和投入,对于保障城市的安全以及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