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56)
- 2023(17302)
- 2022(14758)
- 2021(13670)
- 2020(11720)
- 2019(26756)
- 2018(26228)
- 2017(49492)
- 2016(27083)
- 2015(30715)
- 2014(30453)
- 2013(30183)
- 2012(27964)
- 2011(25322)
- 2010(24926)
- 2009(23295)
- 2008(23159)
- 2007(20479)
- 2006(17809)
- 2005(15642)
- 学科
- 济(112596)
- 经济(112387)
- 管理(74134)
- 业(71457)
- 企(57442)
- 企业(57442)
- 方法(53708)
- 数学(46905)
- 数学方法(46341)
- 中国(33237)
- 农(30264)
- 财(29110)
- 学(25369)
- 业经(23494)
- 贸(23037)
- 贸易(23030)
- 易(22439)
- 地方(20573)
- 制(20248)
- 农业(20084)
- 务(17590)
- 和(17552)
- 财务(17544)
- 财务管理(17502)
- 理论(17380)
- 环境(16711)
- 银(16683)
- 企业财务(16619)
- 银行(16606)
- 融(16057)
- 机构
- 大学(397723)
- 学院(392709)
- 济(162777)
- 经济(159569)
- 管理(148239)
- 研究(139796)
- 理学(128889)
- 理学院(127297)
- 管理学(124910)
- 管理学院(124187)
- 中国(103351)
- 科学(88697)
- 京(84930)
- 农(75252)
- 所(72286)
- 财(72036)
- 研究所(66407)
- 业大(64263)
- 中心(63409)
- 农业(60005)
- 财经(58498)
- 江(56934)
- 经(53362)
- 北京(53227)
- 范(51169)
- 经济学(50899)
- 师范(50480)
- 院(49994)
- 经济学院(46031)
- 州(44965)
- 基金
- 项目(271709)
- 科学(213267)
- 基金(199978)
- 研究(188240)
- 家(178788)
- 国家(177346)
- 科学基金(150203)
- 社会(121994)
- 社会科(114939)
- 社会科学(114903)
- 基金项目(105557)
- 省(103902)
- 自然(100356)
- 自然科(98129)
- 自然科学(98095)
- 自然科学基金(96381)
- 划(89920)
- 教育(86864)
- 资助(82611)
- 编号(72826)
- 重点(62109)
- 部(60612)
- 成果(58827)
- 发(57780)
- 创(55951)
- 科研(53494)
- 创新(52503)
- 计划(52160)
- 国家社会(51276)
- 教育部(51250)
- 期刊
- 济(168769)
- 经济(168769)
- 研究(111307)
- 中国(73263)
- 学报(72738)
- 农(66847)
- 科学(63981)
- 财(55733)
- 大学(53908)
- 管理(52063)
- 学学(51071)
- 农业(45507)
- 教育(37126)
- 融(31509)
- 金融(31509)
- 技术(31416)
- 财经(29065)
- 经济研究(28578)
- 业经(25725)
- 业(25188)
- 经(25041)
- 问题(23845)
- 版(20900)
- 贸(20240)
- 统计(19416)
- 业大(18828)
- 技术经济(18580)
- 科技(18288)
- 世界(18243)
- 国际(17567)
共检索到5688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文娟 刘瑞平
本文运用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比较分析了城市迁移老年人和非迁移老年人的群体特征差异,并对迁移老年人的社会隔离状况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Logistic模型对两类人群家庭隔离、朋友隔离的影响因素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影响迁移老年人和非迁移老年人家庭隔离的最主要因素分别是居住安排和健在女儿数量,而影响这两个群体朋友隔离的最主要因素分别是生活自理能力和受教育水平。此外,宗教信仰对城市迁移老年人的家庭隔离具有抑制作用,而社区类型对城市非迁移老年人的家庭隔离的影响更大。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周俊山
利用2006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城市数据,通过住房对老年人迁移愿望的研究发现:中国城市老年人,尽管住房面积小、室内设施较差,但大部分不愿意迁移,居住在子女住房,街道年数越长的老人尤甚。面对部分愿意迁移的老年人,应建造专门的住房类型并精心评估其住房选择。
关键词:
住房 老年人 迁移愿望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文娟 刘瑞平
文章运用西方的社会护航模型(SCM)和社会情绪选择理论(SST),并结合中国本土理论对中国老年人的社会网络进行分析,以此揭示老年人社会隔离的相关因素。基于"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将社会隔离分解为家庭和朋友隔离两个维度,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老年人陷入社会隔离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衰老并非仅为老年人的社会网络带来消极变化,增龄伴随着老年人朋友隔离的风险上升,但是其陷入家庭隔离的可能性却出现下降。家庭特征是老年人陷入家庭隔离的主要预测因素,健康状况是导致老年人产生朋友隔离的主要因素;老年人的社会经济地位、社会参与和社会环境也对他们的家庭隔离和朋友隔离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周皓
本文利用1995年北京市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在描述省际迁入或流入北京市的老年人口的人口学特征,并与北京市非迁移老年人口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应用Logistic回归,从家庭户层次对有老年人迁入的家庭户的部分特征对老年人迁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柴彦威 田原裕子 李昌霞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有关老年人居住迁移的地理学研究在理论化、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和研究内容的逻辑关系提出了老年人居住迁移的研究框架,回顾了欧美、日本和中国地理学界对老年人居住迁移研究的成果和进程,以期为未来中国地理学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老年人 居住迁移 地理学研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万思齐 秦波
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加速阶段,老年人口的规模不仅快速扩大,而且异地迁移也逐渐增多。老年人口迁移不仅直接影响个体家庭福祉,而且对迁入迁出地的人口结构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但目前聚焦于这一现象的学术与政策研究尚有不足。论文从老年人口迁移的空间格局、决策机制和影响效应3个方面梳理既有国内外文献,发现:(1)空间格局上,老年人口迁移存在长距离中小城市迁移、长距离大城市迁移、短距离郊区迁移和短距离中心城区迁移4种模式,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特点;(2)决策机制上,老年人口迁移意愿受到经济、健康、舒适和归属等需求因素的驱动,而迁移能力则受到生理、经济与社会基础等因素影响;(3)影响效应上,老年人口迁移对个体身心健康、社会融入以及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均会产生显著影响。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夯实研究的数据和方法基础,并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理论框架,从而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老年友好城乡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平 肖先沛 苏超萍 曹珂瑞 李昕
随着老龄化社会与数字化社会的交融,关于老年人数字生活的研究引发多个国家、多个领域的关注。本文以开放式访谈和扎根理论分别作为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方法,以智能手机为例,对老年人的数字生活展开研究。笔者选取中部某省会城市7个具有代表性的地点展开访谈,并借助扎根理论三级编码的分析方法,对老年人智能手机利用行为以及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揭示出老年人智能手机利用行为现状的同时,发现老年人智能手机利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人资本、人际网络、社会环境和设备性能,同时各个因素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基于以上结论并结合积极老龄化的国家战略,提出改善老年人数字生活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老年人 智能手机 扎根理论 积极老龄化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宋璐 李亮 李树茁
文章利用"安徽省老年人生活福利状况"纵贯调查数据构建个体增长模型,研究样本地区成年子女迁移对老年人心理福利发展轨迹的影响。结果显示,成年子女迁移对其老年父母的心理福利有消极影响,而有子女在本地会起保护作用,这支持了应激一健康后果框架对迁移的主观福利后果的假设。进一步分析还发现,子女迁移对老年人心理福利的影响依赖于年龄和队列效应,老年人心理福利随年龄增长呈非线性发展;在高龄阶段,有子女迁移、特别是全部子女均迁移的老年人比无子女迁移的老年人心理福利水平下降更快,子女迁移状况不同的老年人的心理福利发展轨迹具有明显的年龄分层模式。
关键词:
心理福利 迁移 农村老年人 年龄 队列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魏后凯 白玫
本文系统考察了中国上市公司总部迁移的变化趋势、基本特征和目标区位。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总部迁移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目标区位以东部发达地区为主,目标城市主要是北京,表现为上行流迁移和西—东迁移居多。伴随着这种西—东迁移的是财富向北京等东部发达城市的集中。导致上市公司总部西—东迁移的动力机制是上市公司对资本流动性及融资便利程度的要求较高,上市公司总部对技术、人才和信息的可获得性要求较高,而北京等东部发达城市恰好满足了上市公司对总部区位的要求。
关键词:
上市公司 企业总部 总部迁移 目标区位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谷志莲 柴彦威
就地养老日益受到中国城市老年人的欢迎,其中个体移动性对老年人日常生活尤具重要意义。本文从微观个体的视角出发,运用质性研究方法,选取一对空巢的高龄老年夫妇作为典型案例,对其退休以来的移动性变化与日常生活历程进行叙事分析;以期揭示移动性对老年个体生活的重要意义、移动性的变化特征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联,从而为中国城市老年服务与宜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支持。结果表明,老年个体移动性具有日常活动空间向外拓展、逐渐向社区及周边收缩、局限于家及住所附近3个阶段;随年龄增长而不断下降的身体机能与健康状况,和家庭因素共同促使老年人移动性与日常生活发生阶段性演变;个人、家庭、所在社区的资源分别构成了各阶段的核心影响因素。个体的移动性空间应成为中国城市宜老社区与环境建设以及老年规划与服务的关键命题。
关键词:
城市老年人 移动性 日常生活 叙事分析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谢东虹
基于迁移距离和迁移方式的双重维度,分析了迁移的幸福效用。结果显示:迁移距离越近,流动人口的主观幸福感越高;举家迁移在幸福效用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举家跨县迁移是最有利的迁移模式;迁移的幸福效应存在明显的性别和户籍差异。从效用增长的角度来看,促进就地就近城镇化是一个较为恰当的政策目标。
关键词:
迁移 幸福效用 迁移距离 迁移方式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伟峰 聂清华
文章基于2010年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老年专卷数据,探讨了中国老年人精神虐待的整体状况、内部差异,揭示了老年人精神虐待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中国老年人精神虐待问题较为突出,精神虐待是老年人虐待最常见和普遍的形式,其发生率(5. 1%)是所有老年人虐待类型中比率最高者。中国老年人精神虐待存在显著的社会经济差异。通过逻辑斯蒂回归模型发现,老年人子女多、收入低、身体状况差、认知存在偏见以及子女提供支持帮助少是影响中国老年人遭受精神虐待的主要危险因素。中国老年人精神虐待不仅是个体的社会偏差行为,更与宏观社会文化转型密切关联,应积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治老年人精神虐待。
关键词:
老年人 精神虐待 社会文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一笑
文章以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CLASS)为依托,运用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对老年人是否同意"养儿防老"观点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对"养儿防老"观点持赞同态度的老年人仍占主体。人口特征层面上,相较于城市老年人,农村老年人更同意此观点;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自评健康状况好的老年人更倾向于同意此观点。家庭层面上,家庭规模越大,越倾向于同意此观点。社会经济特征层面上,拥有更多住房、养老保障金及年收入更多的老年人更倾向于同意此观点。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一笑
文章以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CLASS)为依托,运用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对老年人是否同意"养儿防老"观点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对"养儿防老"观点持赞同态度的老年人仍占主体。人口特征层面上,相较于城市老年人,农村老年人更同意此观点;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自评健康状况好的老年人更倾向于同意此观点。家庭层面上,家庭规模越大,越倾向于同意此观点。社会经济特征层面上,拥有更多住房、养老保障金及年收入更多的老年人更倾向于同意此观点。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景晓芬 邢婧
在人口流动和老龄化的背景下,出于非就业原因的迁移也越来越多。本文基于CGSS 2013数据,对50岁以上人群迁移模式进行研究,研究发现:50岁以后的迁移已经成为我国迁移人口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迁移多以短距离迁移为主,且随着年龄增长,迁移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个人收入水平对迁移有着正向显著影响;代际的生命历程比个体生命历程对迁移的影响更大,孙子女是影响其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相对来说,50岁以上城市人口发生迁移的概率比农村人口要高;但现行的医保/社保制度对50岁以上人群的迁移有抑制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