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55)
2023(10023)
2022(8635)
2021(8279)
2020(7070)
2019(16701)
2018(16416)
2017(31147)
2016(17177)
2015(20149)
2014(20429)
2013(20537)
2012(19662)
2011(18023)
2010(18143)
2009(17134)
2008(17297)
2007(15681)
2006(13672)
2005(12439)
作者
(52218)
(43743)
(43717)
(41944)
(28075)
(21104)
(20035)
(17218)
(16709)
(15726)
(15054)
(14798)
(14019)
(13862)
(13804)
(13654)
(13528)
(13024)
(12697)
(12633)
(10983)
(10757)
(10665)
(9908)
(9877)
(9827)
(9762)
(9639)
(9006)
(8942)
学科
(78637)
经济(78554)
管理(45685)
(43418)
方法(36414)
(33683)
企业(33683)
数学(32417)
数学方法(32065)
中国(25209)
(20588)
(17573)
(16416)
贸易(16409)
(16182)
(15979)
地方(15117)
(14402)
业经(13898)
农业(13211)
(11763)
银行(11735)
(11416)
(11230)
环境(11126)
(11045)
金融(11042)
理论(10973)
(10158)
财务(10126)
机构
大学(263307)
学院(258093)
(112136)
经济(109736)
管理(95072)
研究(94699)
理学(81277)
理学院(80222)
管理学(78809)
管理学院(78312)
中国(72548)
(57964)
科学(57545)
(49510)
(48859)
(45527)
研究所(44398)
中心(43363)
财经(39781)
(38726)
业大(38042)
北京(37303)
(36170)
经济学(36055)
农业(36049)
(35746)
师范(35402)
(33430)
经济学院(32602)
(30655)
基金
项目(167726)
科学(131456)
基金(122831)
研究(121066)
(107714)
国家(106842)
科学基金(89981)
社会(77786)
社会科(73622)
社会科学(73599)
基金项目(64503)
(62147)
自然(57166)
教育(56075)
自然科(55881)
自然科学(55860)
自然科学基金(54853)
(54300)
资助(51568)
编号(47803)
成果(40348)
(38949)
重点(38193)
(36214)
课题(33818)
(33755)
教育部(33228)
国家社会(33064)
科研(32212)
大学(32111)
期刊
(121988)
经济(121988)
研究(79911)
中国(52827)
学报(42410)
(40661)
科学(39064)
(38087)
管理(32983)
大学(31689)
学学(29637)
教育(28040)
农业(27255)
(23571)
金融(23571)
技术(21669)
财经(20393)
经济研究(19862)
问题(18245)
(17712)
业经(17010)
(15864)
(15662)
统计(14169)
世界(13943)
国际(13650)
技术经济(13644)
(12893)
图书(12609)
(12181)
共检索到3927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珣  
中国城市老年人的生活能力──对城市老年人日常生活调查中“活动指标”的分析王珣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和日本高龄化综合研究中心合作进行了中国城市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问题的课题研究。就此,中国老龄科研中心于1990年8月在天津、杭州、无锡三个城市的市区组织了问卷...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谷志莲  柴彦威  
就地养老日益受到中国城市老年人的欢迎,其中个体移动性对老年人日常生活尤具重要意义。本文从微观个体的视角出发,运用质性研究方法,选取一对空巢的高龄老年夫妇作为典型案例,对其退休以来的移动性变化与日常生活历程进行叙事分析;以期揭示移动性对老年个体生活的重要意义、移动性的变化特征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联,从而为中国城市老年服务与宜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支持。结果表明,老年个体移动性具有日常活动空间向外拓展、逐渐向社区及周边收缩、局限于家及住所附近3个阶段;随年龄增长而不断下降的身体机能与健康状况,和家庭因素共同促使老年人移动性与日常生活发生阶段性演变;个人、家庭、所在社区的资源分别构成了各阶段的核心影响因素。个体的移动性空间应成为中国城市宜老社区与环境建设以及老年规划与服务的关键命题。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黎  张忆雄  俞平  蔡吉梅  马佳  范良瑛  李小平  
文章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3568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方式,采用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日常生活信息查询行为量表测定其信息查询能力,以了解不同地区或同地区不同城市老年人日常生活信息查询能力行为现状,对比分析其差异性,为提高老年人日常生活信息查询行为能力提供依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小平  张忆雄  马佳  蔡吉梅  宋曦玲  冉文亮  
采用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全国3 568名60岁以上常住老人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表简表(WHOQOL-BREF)评价其生活质量,自行设计的日常生活信息查询行为量表测定其信息查询行为能力,以了解我国老年人日常生活信息查询行为与生活质量现状,理清老年人日常生活信息查询行为与生活质量的关系,为养老工作的开展和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娜  
文章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1—2012年的基线调查数据,运用多层回归模型,通过分析社会照料对农村老年人家庭照料获得的影响,探讨家庭照料与社会照料的关系。回归估计结果显示,个人层次上的年龄、居住状况、失能情况和社区层次上的老龄补贴、经济状况对农村老年人获得家庭照料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代表社会照料的变量在统计上均不显著。回归估计结果说明,社会照料并不能对缺位的家庭照料起到补充作用,更不会起到替代作用,两者呈现一种非此即彼的"无关系"。文章的政策启示是,打破家庭照料与社会照料的壁垒,构建一个"流动"的老年照料体系。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尹德挺  陆杰华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宋新明,齐铱  
本文初步分析了老年人患有慢性病伤对日常生活功能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慢性病伤数目的增加,老年人的自理能力、操持家务能力和躯体活动能力的丧失均呈快速上升趋势;(2)引起老年人群功能障碍的慢性病伤主要为循环系统和运动系统病伤;(3)与自理和操持家务能力相比,躯体活动能力较容易受到慢性病伤的影响,在理论上,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自理和操持家务能力是人和他所处的生活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实践上,提示改善生活环境在维持老年人独立生活能力中的重要性。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强  张震  
文章使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2002~2011年数据,分析老年人独立生活能力在个体和总体层面的不同的变化轨迹,并通过分解分析揭示了死亡选择性在其中的作用。研究发现,独立生活能力较差的老人更易受到死亡选择性的影响而较早地离开队列,留下独立生活能力较强的老人,使得老年人的独立生活能力在总体层面的下降较为缓慢;但是对存活者个体来说,他们独立生活能力的衰退快速得多。个体-总体差异具有明显的队列效应,较年长队列的独立生活能力的总体-个体变化的差异较大,而较年轻队列的差异则较小。老年人独立生活能力在总体层面的缓慢下降对正经历着快速老龄化的中国来说是利好,但在个体层面上的快速衰退对老年人及其家庭而言则是巨大挑战。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周俊山  
利用2006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城市数据,通过住房对老年人迁移愿望的研究发现:中国城市老年人,尽管住房面积小、室内设施较差,但大部分不愿意迁移,居住在子女住房,街道年数越长的老人尤甚。面对部分愿意迁移的老年人,应建造专门的住房类型并精心评估其住房选择。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易成栋  丁志宏  黄友琴  
老年人宜居环境建设成为中国的快速人口老龄化进程中广为关注的热点问题。城市社区物理环境和养老服务的可得性是老年人居住环境的核心部分。基于居住环境的内涵和数据的可得性,利用我国2000年、2006年和201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追踪调查数据,从住房状况、居住安排、邻里关系、社区设施和养老服务方面分析了老年人的居住环境的动态变化及空间差异,发现我国城市老年人的居住环境明显改善,地区间和城市间差异明显。中国城市老年人住房消费数量、住房设施齐全度、住房自有率、老人独居比例呈增加趋势;社区设施可得性提高,养老服务不断完善。并采用聚类方法发现城市老年人宜居环境的梯度差异的空间模式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与收入和地方...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景秋  刘欢  齐英茜  李雪妍  
本文以北京60岁及以上的老年群体为研究对象,使用第六次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数据,通过统计和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北京城市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及生活满意度。研究表明:1北京城市老龄化空间从市中心向外围,呈现出由高向低的波状结构,峰值出现在三环及其周边地区;在北京内城及西北和西南近郊区人口老龄化趋势较为明显;2北京老年样本人群的居住方式以2口之家为主,其次为4口和5口之家,且后者年龄层低于前者,独居和空巢老人样本年龄多集中在70岁以上;现有住户主要通过购买单位房和租用公共房来解决居住问题;3北京城市老年群体对其目前生活状态的满意程度总体呈中上水平,从收入、健康、生活状态和开心度4个方面来看,样本人群的开心度要略高于其他三项,对收入的满意度相对要低;4利用二分Logistic模型,从居住方式、邻里关系、周边配套服务设施、社区环境状况4个维度进行分析,发现大型购物设施、社区文体活动、邻里关系、社区认同感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正向影响度大,而空巢、医疗设施和物业管理水平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产生负向影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易成栋  李玉瑶  任建宇  丁志宏  
老年人宜居环境建设成为中国快速人口老龄化进程中广为关注的热点问题。现有的研究很少从生命历程视角分析老年人居住环境的变化。基于居住环境的内涵和数据的可得性,利用我国2000年、2006年和201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追踪调查数据,建立了老年人居住环境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年龄作为个体老化的标志,从住房状况、居住安排、邻里关系、社区设施和养老服务方面分析了老年人的居住环境的动态变化,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国城市老年人的人均住房面积和人均住房间数波动式变化,大体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倒U型趋势;单独房间比例在高龄阶段减少;年龄越高,住房设施齐全度越低;随着年龄的增加,住房自有率下降;老人独居比例下降;社区设施和养老服务没有明显的年龄差异;年龄越高,居住年数越长,邻里串门比例越低。这反映了老化过程带来的居住环境需求的变化和供给的相互作用,对依据个体老化过程来完善供给和政策支持有重要的启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敏  刘华富  
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参与状况对其身心健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使用2015年北京郊区农村老年人养老调查数据和2012年北京老龄研究调查数据考察北京城乡老年人日常活动参与类型、参与比例和时间分配等状况,尝试建立老年人参与日常活动总和时长指标综合测度和比较城乡老年人日常活动参与时间。研究发现,看电视电影听广播和做家务是城乡老年人参与率高、平均时长较长的两项日常活动;城市老年人健身参与率和平均时长均高于朋友聚会聊天活动,而农村老年人健身参与率和平均时长均低于朋友聚会聊天活动;农村老年人劳动参与率远高于城市老年人工作参与率;城市老年人参与日常活动总和时长高于农村老年人2.1小时;城市地区老年人日常活动类型的丰...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敏  刘华富  
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参与状况对其身心健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使用2015年北京郊区农村老年人养老调查数据和2012年北京老龄研究调查数据考察北京城乡老年人日常活动参与类型、参与比例和时间分配等状况,尝试建立老年人参与日常活动总和时长指标综合测度和比较城乡老年人日常活动参与时间。研究发现,看电视电影听广播和做家务是城乡老年人参与率高、平均时长较长的两项日常活动;城市老年人健身参与率和平均时长均高于朋友聚会聊天活动,而农村老年人健身参与率和平均时长均低于朋友聚会聊天活动;农村老年人劳动参与率远高于城市老年人工作参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