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22)
- 2023(12132)
- 2022(10302)
- 2021(9384)
- 2020(7984)
- 2019(18647)
- 2018(18064)
- 2017(34468)
- 2016(18674)
- 2015(21620)
- 2014(21823)
- 2013(22036)
- 2012(21224)
- 2011(19636)
- 2010(19585)
- 2009(18552)
- 2008(18507)
- 2007(16594)
- 2006(14707)
- 2005(13573)
- 学科
- 济(103420)
- 经济(103328)
- 管理(47735)
- 业(42975)
- 方法(40634)
- 数学(35534)
- 数学方法(35273)
- 企(33477)
- 企业(33477)
- 中国(29484)
- 地方(23441)
- 农(22088)
- 学(20876)
- 财(19055)
- 业经(18288)
- 贸(17675)
- 贸易(17667)
- 易(17100)
- 制(15941)
- 农业(14700)
- 地方经济(14267)
- 环境(14128)
- 和(14030)
- 融(13360)
- 金融(13357)
- 银(13129)
- 银行(13089)
- 行(12634)
- 发(12118)
- 理论(12102)
- 机构
- 大学(292026)
- 学院(287042)
- 济(133043)
- 经济(130408)
- 研究(111572)
- 管理(102641)
- 理学(87295)
- 理学院(86148)
- 管理学(84743)
- 管理学院(84202)
- 中国(83390)
- 科学(66862)
- 京(63892)
- 所(58387)
- 财(57104)
- 研究所(53023)
- 农(51372)
- 中心(48733)
- 财经(45697)
- 经济学(43660)
- 江(42950)
- 业大(42046)
- 经(41517)
- 北京(41182)
- 农业(40826)
- 院(39274)
- 经济学院(39178)
- 范(38243)
- 师范(37830)
- 科学院(34546)
- 基金
- 项目(185100)
- 科学(144978)
- 基金(136233)
- 研究(131271)
- 家(120535)
- 国家(119587)
- 科学基金(100143)
- 社会(86445)
- 社会科(81918)
- 社会科学(81893)
- 基金项目(71070)
- 省(68862)
- 自然(63356)
- 自然科(61883)
- 自然科学(61856)
- 自然科学基金(60768)
- 划(59743)
- 教育(58759)
- 资助(57041)
- 编号(50282)
- 重点(42580)
- 部(42197)
- 成果(41850)
- 发(41830)
- 国家社会(37119)
- 创(36981)
- 课题(35880)
- 教育部(35849)
- 科研(35511)
- 中国(35340)
共检索到4430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沙吉才
人口的文化和文化构成是人口的重要特征和人口社会结构中的基本要素之一。对于老年人口来说,它同样是重要的。根据《中国1987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所提供的数据,城市老年人口文化同经济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易成栋 丁志宏 黄友琴
老年人宜居环境建设成为中国的快速人口老龄化进程中广为关注的热点问题。城市社区物理环境和养老服务的可得性是老年人居住环境的核心部分。基于居住环境的内涵和数据的可得性,利用我国2000年、2006年和201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追踪调查数据,从住房状况、居住安排、邻里关系、社区设施和养老服务方面分析了老年人的居住环境的动态变化及空间差异,发现我国城市老年人的居住环境明显改善,地区间和城市间差异明显。中国城市老年人住房消费数量、住房设施齐全度、住房自有率、老人独居比例呈增加趋势;社区设施可得性提高,养老服务不断完善。并采用聚类方法发现城市老年人宜居环境的梯度差异的空间模式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与收入和地方...
关键词:
居住环境 老年人 中国城市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周俊山
利用2006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城市数据,通过住房对老年人迁移愿望的研究发现:中国城市老年人,尽管住房面积小、室内设施较差,但大部分不愿意迁移,居住在子女住房,街道年数越长的老人尤甚。面对部分愿意迁移的老年人,应建造专门的住房类型并精心评估其住房选择。
关键词:
住房 老年人 迁移愿望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建民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的加快,老年人口负担问题正在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研究老年人口负担问题不能只停留在人口年龄“数学结构”的一般分析上,而应该对这种数学结构背后所代表的具体的社会和经济含义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本文试图运用生命周期的分析方法,对老年人口经济负担问题进行理论上的探讨,并且从老年人口经济负担和生活负担两个方面分析老年人口负担需求的不同类型,以及我国当前老年人口负担需求的分布状况,提出我国老年人口负担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是当前我国老年人口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这个矛盾的解决有赖于我国政府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政策的转变,即从增长转向福利。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树新
一 中国老年人收入状况 由于我国生产力落后,人口和劳动力过多,长期以来被迫实行低工资多就业的政策,60—70年代经历了长达近20年的工资冻结,尽管1979年以来进行过几次调资,但1919年以前出生的老人,即现在70岁以上老人已失去晋升工资的机会,现在70岁以下的低龄老人即使晋升了工资,也受到了文化大革命期间长期工资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易成栋 李玉瑶 任建宇 丁志宏
老年人宜居环境建设成为中国快速人口老龄化进程中广为关注的热点问题。现有的研究很少从生命历程视角分析老年人居住环境的变化。基于居住环境的内涵和数据的可得性,利用我国2000年、2006年和201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追踪调查数据,建立了老年人居住环境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年龄作为个体老化的标志,从住房状况、居住安排、邻里关系、社区设施和养老服务方面分析了老年人的居住环境的动态变化,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国城市老年人的人均住房面积和人均住房间数波动式变化,大体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倒U型趋势;单独房间比例在高龄阶段减少;年龄越高,住房设施齐全度越低;随着年龄的增加,住房自有率下降;老人独居比例下降;社区设施和养老服务没有明显的年龄差异;年龄越高,居住年数越长,邻里串门比例越低。这反映了老化过程带来的居住环境需求的变化和供给的相互作用,对依据个体老化过程来完善供给和政策支持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居住环境 老年人 老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珣
中国城市老年人的生活能力──对城市老年人日常生活调查中“活动指标”的分析王珣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和日本高龄化综合研究中心合作进行了中国城市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问题的课题研究。就此,中国老龄科研中心于1990年8月在天津、杭州、无锡三个城市的市区组织了问卷...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文娟 刘瑞平
本文运用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比较分析了城市迁移老年人和非迁移老年人的群体特征差异,并对迁移老年人的社会隔离状况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Logistic模型对两类人群家庭隔离、朋友隔离的影响因素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影响迁移老年人和非迁移老年人家庭隔离的最主要因素分别是居住安排和健在女儿数量,而影响这两个群体朋友隔离的最主要因素分别是生活自理能力和受教育水平。此外,宗教信仰对城市迁移老年人的家庭隔离具有抑制作用,而社区类型对城市非迁移老年人的家庭隔离的影响更大。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孙鹃娟
根据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开展的"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文章对中国城乡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和代际经济支持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影响老年人收入的因素。研究发现城市老年人平均收入是农村老年人的4.5倍。老年人家庭中的经济资源以"向上"净转移为主体,但城市老年人的"向下"转移比例和程度较高。老年人收入水平不但与先赋条件有重要关系,其生命历程中累积起来的多个社会因素也对晚年的收入产生影响,某些先赋因素与社会累积因素所发挥的作用甚至方向对于城市和农村老年人而言却有很大差别。文章提出提高老年人的经济独立性而非提倡家庭加大对老年人的经济支持力度才是真正保障老年人在经济上老有所养的关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孙鹃娟
根据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开展的"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文章对中国城乡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和代际经济支持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影响老年人收入的因素。研究发现城市老年人平均收入是农村老年人的4.5倍。老年人家庭中的经济资源以"向上"净转移为主体,但城市老年人的"向下"转移比例和程度较高。老年人收入水平不但与先赋条件有重要关系,其生命历程中累积起来的多个社会因素也对晚年的收入产生影响,某些先赋因素与社会累积因素所发挥的作用甚至方向对于城市和农村老年人而言却有很大差别。文章提出提高老年人的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汪斌
文章使用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2020年中国60岁及上老年人口的健康现状,运用队列分析法分年龄、性别及城乡揭示过去十年老年人口健康变动特征,并基于队列要素法预测未来四十年不同健康状况老年人口规模及变动趋势并估计由此产生的社会经济影响。研究结果首先表明,中国老年人口总体健康状况良好,但分性别、城乡、婚姻状况、生活来源、居住方式及省际的老年人口健康状况存在差异。其次,随年龄增长中国老年人健康水平在逐渐下降,进入高龄期后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比例明显提高,并分性别和城乡呈现不同的变动特征。再次,高龄老年人口在本世纪中叶前突破1亿规模,不健康老年人口赡养比快速上升,由疾病扩张与老龄化叠加产生的社会经济负担逐渐增加。最后,老年人口健康变动对社会经济发展机遇主要表现在中国政府不断推进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所产生的健康红利与长寿红利效应,而其挑战重点体现在如何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跃生
2010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在直系家庭生活的比例第一次降至50%以下,表明老年人与已婚子女同居共爨已不占多数,但城乡老年人居住家庭类型存在差异。老年人独居、与已婚子女共同生活是目前两种并存的方式,表现出"传统"和"现代"居制交织的特征。但无论城乡,老年人独居均表现出较强的增长势头。老年人口中,高龄、丧偶和无生活自理能力者与已婚子女同住所占比例相对较高,不过独居也较2000年之前明显提升。老年人居住家庭类型选择与养老保障方式有很大关系,并成为城乡老年人居住家庭类型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人口老龄化水平的提高,城乡老年人在三代及以上直系家庭生活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其中农村老年群体对小家庭的提升作用明显。文章认为,老年人独居增多对社会养老服务建设和保障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老年人与子孙的亲情沟通不能忽视。
关键词:
老年人 家庭类型 人口普查 居住安排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杜鹏,武超
在中国1亿多老年人中,有多少人主要依靠自己的退休金或劳动收入生活,又有多少人不得不依靠子女或其他亲属的经济帮助生活?这是我们研究中国养老情况与制定有关对策时必须要了解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利用我国最新、最大规模的老年人经济来源抽样调查数据对老年人的主要经济来源构成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从中发现,我国老年人晚年生活的经济收入来源仍然是以子女或亲属供养为主,以劳动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的老年人主要是低龄老年人,女性老年人对子女或其他亲属在经济供养上依赖性大大高于男性,老年人的经济来源与居住方式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卫,杜江勤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田雪原
“生命增加年龄,年龄增加又终止生命”——这是1946年世界第一本《老年学杂志》创刊号封面上的副标题。然而40多年来“终止生命”的“年龄增加”却有不断延长的趋势,大街小巷楚楚窜动的人头中多了不少白发老人,使人类在经历人口激增冲击的同时,正面临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