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80)
- 2023(13646)
- 2022(11447)
- 2021(10483)
- 2020(8816)
- 2019(20462)
- 2018(19679)
- 2017(36929)
- 2016(20277)
- 2015(22844)
- 2014(22573)
- 2013(22605)
- 2012(20987)
- 2011(19251)
- 2010(19202)
- 2009(17908)
- 2008(17897)
- 2007(15793)
- 2006(13690)
- 2005(12011)
- 学科
- 济(89649)
- 经济(89546)
- 管理(57587)
- 业(52844)
- 方法(41486)
- 企(41346)
- 企业(41346)
- 数学(37381)
- 数学方法(37118)
- 中国(26776)
- 农(23495)
- 财(21303)
- 学(19591)
- 贸(18941)
- 贸易(18934)
- 易(18450)
- 业经(17605)
- 环境(17430)
- 地方(17045)
- 农业(15738)
- 制(15160)
- 划(13132)
- 和(12984)
- 银(12822)
- 银行(12759)
- 务(12592)
- 财务(12574)
- 财务管理(12545)
- 技术(12359)
- 融(12234)
- 机构
- 大学(303966)
- 学院(300489)
- 济(130081)
- 经济(127651)
- 管理(113274)
- 研究(109636)
- 理学(98996)
- 理学院(97760)
- 管理学(96225)
- 管理学院(95675)
- 中国(80982)
- 科学(69702)
- 京(64832)
- 农(59975)
- 所(56892)
- 财(55424)
- 研究所(52632)
- 业大(50447)
- 中心(48960)
- 农业(47947)
- 财经(45424)
- 江(42530)
- 经(41520)
- 经济学(41328)
- 北京(40575)
- 院(39031)
- 范(38404)
- 师范(37919)
- 经济学院(37622)
- 科学院(34510)
- 基金
- 项目(209216)
- 科学(164613)
- 基金(155223)
- 研究(143563)
- 家(139242)
- 国家(138180)
- 科学基金(116671)
- 社会(94934)
- 社会科(90168)
- 社会科学(90138)
- 基金项目(82734)
- 省(79623)
- 自然(76885)
- 自然科(75112)
- 自然科学(75083)
- 自然科学基金(73786)
- 划(68870)
- 教育(64529)
- 资助(62685)
- 编号(53712)
- 重点(48213)
- 部(46639)
- 发(45441)
- 创(43394)
- 成果(42189)
- 国家社会(40950)
- 科研(40942)
- 创新(40798)
- 计划(40399)
- 教育部(39274)
- 期刊
- 济(134018)
- 经济(134018)
- 研究(84603)
- 学报(55865)
- 中国(54074)
- 农(52570)
- 科学(49550)
- 财(41829)
- 大学(40523)
- 学学(38753)
- 管理(37202)
- 农业(35837)
- 融(23328)
- 金融(23328)
- 经济研究(23098)
- 教育(22869)
- 财经(22336)
- 技术(21484)
- 业(20703)
- 业经(20656)
- 问题(19665)
- 经(19305)
- 贸(16660)
- 版(15632)
- 资源(15263)
- 技术经济(14933)
- 科技(14519)
- 世界(14496)
- 统计(14439)
- 国际(14200)
共检索到4284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晓晖 庄晓惠
文章基于2010—2019年17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Super-SBM模型测算中国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水平,并通过Tobit模型对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发展相对稳定,总体水平有所上升,但仍存在进步空间;各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水平地带性差异显著,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相对较高。从影响因素看,产业结构优化、环境规制、绿色金融和绿色技术进步是促进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人口压力是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水平提高的潜在阻碍因素。
关键词:
城市群 绿色金融 绿色技术 生态福利绩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晓晖 庄晓惠
文章基于2010—2019年17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Super-SBM模型测算中国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水平,并通过Tobit模型对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发展相对稳定,总体水平有所上升,但仍存在进步空间;各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水平地带性差异显著,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相对较高。从影响因素看,产业结构优化、环境规制、绿色金融和绿色技术进步是促进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人口压力是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水平提高的潜在阻碍因素。
关键词:
城市群 绿色金融 绿色技术 生态福利绩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孟雪 狄乾斌 季建文
基于循环经济视角,采用SBM超效率模型测度2003—2015年京津冀城市群13个城市的生态绩效水平及其时空差异特征,并运用面板Tobit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RE)进行生态绩效影响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①沧州市和唐山市在研究期内始终保持在生产前沿面以上,北京市和石家庄市远远低于生产前沿面,城市生态绩效水平提升空间较大。②绝对差异变化和相对差异波动幅度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阶段变化特征明显,近两年差异呈扩大趋势;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绩效水平较高的地区主要贴近沿海地区分布,区域差异较明显。③影响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低碳潜能、空气质量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对生态绩效水平产生正向影响;对外开放水平的估计系数为负且较显著;人口压力是阻碍生态绩效水平提高的潜在性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莎莎 王俊俊
优化城市群产业结构对提高城市群资源配置效率,转变城市群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城市群经济、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运用耦合协调理论,从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和生态化三个方面构建产业结构优化指数,对2005—2017年9大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程度进行测量和时空演变分析,并利用Tobit回归模型对影响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程度的因素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从时间维度上看,中国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程度年均增长率为0.538%,其中城市群产业结构高度化和生态化促进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城市群产业结构合理化是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的瓶颈约束;从空间维度上看,东部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程度均较高,中西部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程度呈现较大的非均衡性;从影响因素上看,区域专业化集聚、区域多样化集聚、工业多样化集聚、服务业专业化集聚、金融资本和消费需求对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起促进作用,工业专业化集聚、服务业多样化集聚、政府干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阻碍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东景 刘卫毅
文章将海洋生态福利绩效分解为海洋生态经济效率和海洋经济社会福利效率,构建全局参比的两阶段超效率网络SBM模型(GSN-SBM),对2006—2019年中国沿海11个省份的海洋生态福利绩效及其分阶段效率进行测度,并应用面板计量模型识别影响海洋生态福利绩效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生态福利绩效水平总体上不断提升,但是各省份之间的分层现象比较明显;海洋生态经济效率的变化特点与海洋生态福利绩效的变化特点相似,海洋经济社会福利效率的省际差别较小;海洋生态福利绩效的极化现象明显,海洋生态经济效率的极化现象有所减弱,而海洋经济社会福利效率的极化现象呈现复杂特征;环境规制、人口素质、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海洋科技进步、市场化程度、政府干预程度等对海洋生态福利绩效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其中,环境规制的“U”型影响效应显著。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言
城市群对各种生产要素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尤其是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降低生产要素价格扭曲,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便成为推动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利用生产函数法,结合2003-2018年三大城市群的相关数据,对要素价格扭曲进行了测度,并从地区差异性和地区收敛性视角分析三大城市群生产要素价格扭曲的特征。研究发现:(1)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劳动力和资本价格扭曲均有所减小,珠三角城市群劳动力价格扭曲有所减少。三大城市群劳动力价格扭曲偏离度主要呈负向偏离,总产出规模越大的城市,劳动力价格扭曲越小,而三大城市群资本价格扭曲偏离度主要呈正向偏离,总产出规模越大的城市,资本价格扭曲越大。(2)地区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三大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在劳动力价格扭曲方面的差异有所缩小,而资本价格扭曲方面的差异则有所扩大。长三角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在生产要素价格扭曲方面的差异较小,珠三角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在生产要素价格扭曲方面的差异则较大。(3)地区收敛性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力价格扭曲的收敛性更加显著,且更具有一般性。长三角城市群内部相邻城市在生产要素价格扭曲方面的收敛性较强,珠三角城市群内部相邻城市在生产要素价格扭曲方面的收敛性较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崔胜楠 徐平 王艳秋 朱志红
文章基于2009—2018年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4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两阶段SuperNSBM模型、MLD指数模型和PECM模型对生态福利绩效进行测算与比较。结果表明:三大城市群总体生态福利绩效水平偏低,生产发展阶段生态福利绩效水平低于服务发展阶段,MLD指数呈“N”型变化且变动差距缩小;京津冀城市群对生态福利绩效差距缩小的贡献率最大,但产业结构优化效果不显著;长三角城市群中等生态福利绩效水平居多,产业结构优化能够显著促进生态福利绩效水平的提高;珠三角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水平差距最明显,技术进步抑制了生态福利绩效水平的提高。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杨传明 卓青青 张莉莉
基于三阶段DEA和Malmquist模型静动态测算新时代长三角城市群生态效率,采用Tobit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2年以来长三角城市群整体生态效率尚未达到技术效率前沿;上海达到有效且在全国排名第一,江苏处于边缘非效率状态,浙江和安徽效率值相对较低;技术进步是影响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原因,且需着力提高技术效率;第三产业占比、R&D经费占比和环境规制强度与长三角城市群生态效率提升呈正相关关系,产业单位产值能耗与水资源消耗量则呈负相关关系.在此研究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群 生态效率 影响因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邱立新 徐海涛
通过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以中国8个城市群中具有代表性的13个城市为样本,对其在三个五年规划期内碳排放影响的时空差异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工业结构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程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十二五"末期小幅反弹;城市化水平对碳排放的影响呈现由正到负,再由负变正的V型变化,这是城市化初期的典型特征。能源强度对碳排放影响的空间分布发生了两次明显位移,充分体现了政策效应的空间差异性。外贸程度对成渝及珠三角等南方城市群碳排放的影响较为显著,外贸程度越高,对碳排放的影响越大。制定碳减排政策应因地制宜,因城而异,经济发达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石天戈 张杰 时卉
基于2004—2018年中国东部沿海9个省份6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对东部沿海城市群生态效率的时空演进和内在联系进行了研究,并使用面板Tobit模型对城市生态效率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整体上,东部沿海四大城市群生态效率前期下降后期波动,综合效率仍有31.2%的提升空间,生产效率区域间差异趋向收敛,环境治理效率出现明显的城市群间分异,综合效率主要受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在生态效率的时间演进上,京津冀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呈“U”型,山东半岛城市群呈倒“U”型,长三角城市群缓慢下降;在空间演进上,标准差椭圆和生态效率的空间演进都存在区域异质性;在影响因素上,经济密度和科技水平会对综合效率、生产效率和环境治理效率产生促进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对综合效率存在负向影响,产业结构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区位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石天戈 张杰 时卉
基于2004—2018年中国东部沿海9个省份6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对东部沿海城市群生态效率的时空演进和内在联系进行了研究,并使用面板Tobit模型对城市生态效率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整体上,东部沿海四大城市群生态效率前期下降后期波动,综合效率仍有31.2%的提升空间,生产效率区域间差异趋向收敛,环境治理效率出现明显的城市群间分异,综合效率主要受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在生态效率的时间演进上,京津冀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呈“U”型,山东半岛城市群呈倒“U”型,长三角城市群缓慢下降;在空间演进上,标准差椭圆和生态效率的空间演进都存在区域异质性;在影响因素上,经济密度和科技水平会对综合效率、生产效率和环境治理效率产生促进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对综合效率存在负向影响,产业结构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区位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佳佳 鲜帛彤
基于2003—2018年中国28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在测度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基础上,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空间集聚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时间分布上我国整体水资源利用效率偏低,但具有波动上升趋势;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东强西弱,珠江流域优于黄河、长江流域,大城市优于中小城市的分布特征。就影响因素而言,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程度与全国水资源利用效率正相关,且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科教水平、用水状况和环境管制与全国水资源利用效率负相关,同时,各因素对不同区域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程度不同。因此,各地区政府应因地制宜,落实水资源管理,合理分配生产要素,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城域协调合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佳佳 鲜帛彤
基于2003—2018年中国28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在测度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基础上,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空间集聚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时间分布上我国整体水资源利用效率偏低,但具有波动上升趋势;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东强西弱,珠江流域优于黄河、长江流域,大城市优于中小城市的分布特征。就影响因素而言,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程度与全国水资源利用效率正相关,且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科教水平、用水状况和环境管制与全国水资源利用效率负相关,同时,各因素对不同区域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程度不同。因此,各地区政府应因地制宜,落实水资源管理,合理分配生产要素,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城域协调合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年素英 赵鸿雁
文章采用基于对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异质性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利用2015年我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横截面数据,测度了我国城市(市辖区)的经济效率,测度结果显示,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经济效率水平普遍较低,超过80%的城市经济效率低于0.5。并对经济效率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显著为负;对外经济开放程度、科技活跃程度、市场化水平和人口规模对城市经济效率则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年素英 赵鸿雁
文章采用基于对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异质性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利用2015年我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横截面数据,测度了我国城市(市辖区)的经济效率,测度结果显示,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经济效率水平普遍较低,超过80%的城市经济效率低于0.5。并对经济效率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显著为负;对外经济开放程度、科技活跃程度、市场化水平和人口规模对城市经济效率则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