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47)
- 2023(9854)
- 2022(8400)
- 2021(7900)
- 2020(6802)
- 2019(16158)
- 2018(15756)
- 2017(30251)
- 2016(16650)
- 2015(19250)
- 2014(19369)
- 2013(19593)
- 2012(18521)
- 2011(17088)
- 2010(17057)
- 2009(15931)
- 2008(16055)
- 2007(14245)
- 2006(12434)
- 2005(11222)
- 学科
- 济(79071)
- 经济(79001)
- 管理(41752)
- 业(40074)
- 方法(37316)
- 数学(33972)
- 数学方法(33722)
- 企(29302)
- 企业(29302)
- 中国(23960)
- 农(20886)
- 贸(17071)
- 贸易(17066)
- 易(16624)
- 财(16177)
- 学(15425)
- 地方(14489)
- 业经(13667)
- 农业(13192)
- 制(12616)
- 环境(11573)
- 银(10943)
- 银行(10903)
- 融(10784)
- 金融(10782)
- 和(10500)
- 行(10492)
- 发(9766)
- 理论(9381)
- 出(9103)
- 机构
- 大学(255043)
- 学院(250096)
- 济(113975)
- 经济(111806)
- 研究(93432)
- 管理(93044)
- 理学(80308)
- 理学院(79278)
- 管理学(78086)
- 管理学院(77600)
- 中国(69716)
- 科学(56205)
- 京(55336)
- 所(48183)
- 财(48151)
- 农(46254)
- 研究所(44134)
- 中心(41402)
- 财经(39395)
- 业大(38618)
- 经济学(37324)
- 农业(36985)
- 江(36039)
- 经(35979)
- 北京(35301)
- 经济学院(33885)
- 范(32992)
- 院(32879)
- 师范(32669)
- 财经大学(29363)
- 基金
- 项目(166673)
- 科学(131186)
- 基金(123673)
- 研究(118465)
- 家(109325)
- 国家(108530)
- 科学基金(91431)
- 社会(77538)
- 社会科(73652)
- 社会科学(73628)
- 基金项目(65128)
- 省(61332)
- 自然(58386)
- 自然科(57104)
- 自然科学(57085)
- 自然科学基金(56118)
- 教育(53843)
- 划(53680)
- 资助(51622)
- 编号(45867)
- 部(38662)
- 重点(38016)
- 成果(37361)
- 发(36571)
- 创(33700)
- 国家社会(33680)
- 教育部(32885)
- 中国(32338)
- 科研(32179)
- 创新(31797)
- 期刊
- 济(118022)
- 经济(118022)
- 研究(75893)
- 中国(45507)
- 学报(41251)
- 农(40602)
- 科学(37940)
- 财(35364)
- 管理(30636)
- 大学(30592)
- 学学(28841)
- 农业(27911)
- 教育(21665)
- 融(20750)
- 金融(20750)
- 经济研究(20398)
- 财经(19686)
- 技术(19443)
- 问题(18103)
- 经(17125)
- 业经(16514)
- 业(16394)
- 贸(15633)
- 世界(14009)
- 国际(13392)
- 技术经济(13203)
- 统计(13025)
- 理论(12944)
- 版(11922)
- 资源(11625)
共检索到3681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言
城市群对各种生产要素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尤其是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降低生产要素价格扭曲,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便成为推动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利用生产函数法,结合2003-2018年三大城市群的相关数据,对要素价格扭曲进行了测度,并从地区差异性和地区收敛性视角分析三大城市群生产要素价格扭曲的特征。研究发现:(1)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劳动力和资本价格扭曲均有所减小,珠三角城市群劳动力价格扭曲有所减少。三大城市群劳动力价格扭曲偏离度主要呈负向偏离,总产出规模越大的城市,劳动力价格扭曲越小,而三大城市群资本价格扭曲偏离度主要呈正向偏离,总产出规模越大的城市,资本价格扭曲越大。(2)地区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三大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在劳动力价格扭曲方面的差异有所缩小,而资本价格扭曲方面的差异则有所扩大。长三角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在生产要素价格扭曲方面的差异较小,珠三角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在生产要素价格扭曲方面的差异则较大。(3)地区收敛性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力价格扭曲的收敛性更加显著,且更具有一般性。长三角城市群内部相邻城市在生产要素价格扭曲方面的收敛性较强,珠三角城市群内部相邻城市在生产要素价格扭曲方面的收敛性较弱。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夏蕾
测算了资本价格和劳动价格的扭曲程度,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PVAR模型,在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资本价格扭曲和劳动价格扭曲对城市化的影响,以及要素价格扭曲与城市化间的互动关系。结果显示:要素价格扭曲与城市化之间具有单向因果关系;资本价格扭曲和劳动价格扭曲均抑制了城市化水平的增长,且资本价格扭曲抑制城市化的作用显著大于劳动价格扭曲阻碍城市化增长的作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主要是通过行政力量扭曲资本价格而实现增长,但实现的仅是土地城市化的大幅扩张;劳动力价格的扭曲使人口城市化增长缓慢,以致出现人口城市化滞后于土地城市化的现象。
关键词:
要素价格扭曲 城市化 PVAR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晓晖 庄晓惠
文章基于2010—2019年17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Super-SBM模型测算中国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水平,并通过Tobit模型对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发展相对稳定,总体水平有所上升,但仍存在进步空间;各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水平地带性差异显著,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相对较高。从影响因素看,产业结构优化、环境规制、绿色金融和绿色技术进步是促进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人口压力是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水平提高的潜在阻碍因素。
关键词:
城市群 绿色金融 绿色技术 生态福利绩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晓晖 庄晓惠
文章基于2010—2019年17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Super-SBM模型测算中国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水平,并通过Tobit模型对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发展相对稳定,总体水平有所上升,但仍存在进步空间;各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水平地带性差异显著,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相对较高。从影响因素看,产业结构优化、环境规制、绿色金融和绿色技术进步是促进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人口压力是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水平提高的潜在阻碍因素。
关键词:
城市群 绿色金融 绿色技术 生态福利绩效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宁 史晋川
以内需不足和过度投资为主要特征的投资消费结构问题,是中国宏观经济中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微观层面的要素价格扭曲通过价格机制影响了投资和消费,是引致投资消费结构变动的深层次原因。本文以修正的Ramsey-CassKoopmans模型为基础,从要素价格扭曲的视角,对转轨时期中国经济长期平稳发展且高投资、低消费并存的经济事实给予了一个解释框架,并通过数据计量来证实要素价格扭曲对中国投资消费结构变动的影响。结论认为:资本和劳动价格的负向扭曲均会刺激投资、减少消费,但是劳动价格扭曲的作用力更大;若劳动比资本的价格扭曲更为严重,将更加不利于投资消费结构的改善。
关键词:
要素价格扭曲 投资 消费 结构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言 黄婷婷
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将劳动力价格和资本价格扭曲纳入DSGE模型,从一般均衡视角分析生产要素价格扭曲对消费、投资、总产出和全要素生产率等变量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其对社会福利损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劳动力价格正向扭曲趋近于0,宏观经济变量的均衡值均逐渐减小,而随着资本价格负向扭曲趋近于0,除了就业之外,其他经济变量的均衡值均逐渐增加,且资本价格负向扭曲对宏观经济变量均衡值的影响幅度更大。(2)劳动力价格正向扭曲趋近于0所形成的冲击对宏观经济变量波动具有负面影响,而资本价格负向扭曲趋近于0所形成的冲击对宏观经济变量波动具有正面影响,且劳动力价格正向扭曲冲击对宏观经济变量波动的影响幅度更大。(3)随着劳动力价格正向扭曲趋近于0,社会福利损失随之增加,而随着资本价格负向扭曲趋近于0,社会福利损失随之减少,且劳动力价格正向扭曲对社会福利损失的影响幅度更大。因而推动我国生产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应减少政府对资本市场的不当干预,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对资本价格的决定作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言
加入WTO之后,中国市场化改革加速推进,但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滞后于商品市场化改革,生产要素价格扭曲依然存在。本文利用2000-2016年省级层面的相关数据,对地区生产要素价格扭曲的变迁进行了多维度分析。研究表明:(1)劳动力与资本价格扭曲虽主要表现为负向扭曲,但呈现改善的态势。(2)相邻省份在生产要素价格扭曲变动上具有较高的同步性,但同步性呈现减弱的态势。(3)东部和西部地区内部省份生产要素价格扭曲与经济总量之间主要呈正比关系,东北和中部地区内部省份劳动力价格扭曲与经济总量之间主要呈反比关系,而资本价格扭曲与经济总量之间主要呈正比关系。(4)增加对外贸易占比或降低国有和集体经济投资占比将有助于减轻劳动力与资本价格扭曲。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言 樊学瑞
研究目标: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力和资本两类生产要素价格扭曲的变动情况。研究方法:利用省级层面1978~2016年的相关数据,结合生产函数法,对地区劳动力和资本价格扭曲进行测算。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切入,综合协调度和PVAR模型,考察了生产要素价格扭曲的演变轨迹。研究发现:第一,多数省份劳动力价格扭曲有所恶化,且时间层面的波动性加剧,多数省份资本价格扭曲有所改善,且时间层面的波动性是先减弱后加剧。第二,劳动力价格扭曲协调度大致呈现改善的趋势,资本价格扭曲协调度则大致呈现先改善后恶化的趋势,劳动力与资本价格扭曲协调度也大致呈现先改善后恶化的趋势。第三,增加生产要素价格扭曲能够推动经济增长,资本价格扭曲的影响更显著且更具有持续性;经济增长能够显著降低资本价格扭曲。研究创新: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省级层面的生产要素价格扭曲进行了测算,并构建了生产要素价格扭曲协调度,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对其演变特征进行分析。从经济增长的视角出发,考察了生产要素价格扭曲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价值:加速推进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是建设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一步,揭示生产要素价格扭曲在改革开放之后的变迁过程,是推进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前提。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翼 王可昕 王艺萌 郑兴无
金融活动的空间集聚通过多种方式影响城市要素配置与生产率,使用随机前沿模型测度了中国283个城市的动态时序全要素生产率,以多模型实证分析了金融集聚与要素价格扭曲对城市生产率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金融集聚有助于提升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并通过缓解要素价格扭曲对生产率起到正向作用。金融集聚影响资本替代和劳动结构优化的拓展分析和系列稳健性检验均支持了相应回归结论。提升金融集聚的专业化能力和增强金融业务的普惠性,有助于优化城市要素配置及提升效率,更好发挥金融活动服务城市发展的功能。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宁 史晋川
要素价格扭曲是指生产要素的价格结构不能准确反映资源的相对丰裕程度。通过测算每种要素边际产出与实际价格的对比,可以直接测度要素价格的扭曲程度。通过对比分析测度中国要素价格扭曲的研究成果,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主要原因,并建立时变弹性生产函数模型测度中国整体经济要素价格的扭曲程度。结果表明:我国要素份额在长期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资本和劳动要素价格均存在负向扭曲,且大多数时期内,资本的扭曲程度比劳动的扭曲程度高。
关键词:
要素价格 扭曲 测度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亚斌 李英杰 金培振
本文以2000-2009年中国29个省会城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尝试将经济增长背后存在的要素市场扭曲因素纳入分析框架,结合空间Durbin模型实证分析要素市场扭曲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要素市场的扭曲会恶化城市空气质量且存在负的空间溢出效应,较高的城市人口密度会恶化城市空气质量,城市绿化率和城市公共交通的提升可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但城市的产业结构、能源效率和政府环境治理度等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不够明显。推动我国要素市场化改革进程、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程
对我国的利率状态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基于资本要素价格扭曲理论,运用两种方法从实证角度测算我国利率的低估程度:一是基于C-D函数从微观层面对资本的租金成本和使用成本进行比较,二是从宏观层面对资本要素的贡献与报酬进行了比较,进而分析我国资本要素市场的扭曲程度,并根据这种扭曲的方向来判断利率水平是否低于均衡水平。政策层面认为资本要素价格扭曲是导致利率低估的主要原因,利率市场化的进行应该与资本要素市场健全同步进行,二者互相作用,才能达到改革的效果。
关键词:
利率失衡 资本要素价格 利率水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新宇 郑国强
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本文通过构建城市层面的劳动力市场扭曲指数,从配置扭曲和价格扭曲双重视角实证考察了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这种抑制作用呈现明显的倒"V"型变化特征。劳动力配置扭曲和劳动力价格扭曲均会显著抑制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并且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技术进步(TP)上。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劳动力市场扭曲会通过人才集聚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抑制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基于制度环境的门槛效应,随着户籍制度和最低工资制度的改善,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将得以缓解。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邵明伟 金钟范 张军伟
文章基于中国19个城市群224个作为"区域空间"的城市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在采用不同方法分样本估算城市固定资本存量基础上,使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城市(群)TFP变化并进行分解。结果表明:中国城市群整体综合效率提升没有弥补技术进步贡献下降,使平均TFP(全要素生产率)下降但存在时空差异。空间上,西部尤其是西北地区城市群"追赶"效应使地区TFP下降较慢但不均衡性大于东部,综合效率改进从东部到西部依次递增,东部仍然具有技术进步与规模效率的明显优势;时间上,中国城市群TFP于2008年持续下降,西北地区的"追赶"效应正在消失,但城市群内部空间差异也在波动中减小,尤其是东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蓝管秀锋 杨喆翔
文章采用两步系统GMM估计方法,在分析中国要素价格总扭曲对要素收入分配失衡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资本、劳动和土地价格扭曲对要素收入分配失衡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中国要素价格总扭曲与要素收入分配失衡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随着要素价格总扭曲程度的上升,国民经济中劳动收入份额的占比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资本、劳动和土地价格扭曲对要素收入分配失衡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性。同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