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58)
2023(6572)
2022(5504)
2021(5298)
2020(4279)
2019(9899)
2018(9565)
2017(17662)
2016(9565)
2015(11099)
2014(10801)
2013(10981)
2012(10412)
2011(9847)
2010(9854)
2009(9180)
2008(9123)
2007(7777)
2006(7159)
2005(6716)
作者
(27585)
(23215)
(23089)
(22296)
(15067)
(11102)
(10417)
(9006)
(8874)
(8167)
(8013)
(7776)
(7538)
(7433)
(7426)
(7334)
(6869)
(6817)
(6589)
(6352)
(5927)
(5663)
(5482)
(5305)
(5279)
(5190)
(5103)
(4955)
(4731)
(4665)
学科
(49040)
经济(48985)
管理(23733)
(21357)
方法(19907)
中国(19603)
数学(18509)
数学方法(18396)
(14083)
企业(14083)
(12335)
(10566)
贸易(10557)
(10340)
地方(9837)
(9028)
(8789)
(8198)
农业(8114)
业经(7931)
环境(7746)
(7699)
银行(7692)
(7505)
(7439)
(6910)
金融(6910)
城市(6523)
(6250)
关系(6214)
机构
大学(146340)
学院(141427)
(71607)
经济(70373)
研究(58220)
管理(51342)
中国(46007)
理学(43458)
理学院(42882)
管理学(42402)
管理学院(42117)
(32899)
科学(31940)
(30567)
(28701)
研究所(26048)
中心(25806)
经济学(24760)
财经(24573)
(22659)
(22507)
经济学院(22293)
北京(21419)
(20887)
(20668)
(19327)
师范(19188)
财经大学(18446)
业大(18033)
科学院(17812)
基金
项目(93452)
科学(75605)
基金(72699)
研究(67630)
(64191)
国家(63747)
科学基金(54323)
社会(48080)
社会科(45826)
社会科学(45818)
基金项目(37114)
自然(33045)
自然科(32384)
自然科学(32377)
自然科学基金(31820)
(30926)
资助(30464)
教育(30101)
(28139)
编号(23971)
(22999)
国家社会(22230)
中国(21800)
重点(21395)
(20665)
教育部(20020)
成果(19844)
人文(18466)
(18396)
大学(17743)
期刊
(76484)
经济(76484)
研究(51024)
中国(29714)
(21319)
科学(21136)
学报(20409)
(20232)
管理(19108)
大学(16124)
(14954)
金融(14954)
学学(14931)
农业(13853)
经济研究(13503)
财经(12889)
教育(12582)
问题(12426)
(11419)
(10862)
技术(10482)
世界(10171)
国际(9443)
业经(8992)
(8486)
技术经济(7501)
统计(7269)
(7076)
资源(7071)
城市(6923)
共检索到2241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肖小龙  姚慧琴  
本文运用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测算了1992-2010年中国12个主要城市群的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中国城市群全要素生产率得到了较大进步,主要来源是技术改进。同时,本文还从区域和规模层面考察了中国城市群TFP的群际差异,发现中国城市群在区域层面上没有出现明显的趋同效应;而在规模层面上,上世纪90年代大部分城市群出现了"追赶效应",在进入21世纪以后这种效应逐渐消失。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恕立  胡宗彪  
本文采用全国两次经济普查后的修订数据,引入"技术不会遗忘"假定,运用序列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测算了1990—2010年中国服务业细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增长率。结果表明,中国服务业总体及细分行业的TFP均处于上升通道,在上世纪90年代,服务业TFP增长的主导因素是技术效率改进,进入21世纪后,则主要是技术进步提高,且技术效率改进已开始由以纯技术效率为主转向以规模效率为主,但服务业发展的粗放型特征仍然明显。同时,中国服务业TFP增长表现出了较大的行业异质性;与工业(制造业)行业对比,服务业TFP增长是滞后的。2010年与1991年相比,T...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任爱清  
土地资源的高效、合理开发利用是发展特色农业产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基础保障。农业产业发展状况和成效主要体现在"农用地生产率"这一最基本、最常用的重要指标上。目前学术界尚未从区域差异性角度对中国农用地生产率进行总体分析和评价,这不利于因地制宜地制定提升全国农用地生产率的战略措施。文章基于相关调查和统计数据,对2017年中国农用地生产率的省级差异性以及基于《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划分的各个土地利用区域的农用地生产率空间差异性格局进行总体分析。结果表明,农用地生产率的区域差异性非常突出,西部地区农用地占了全国的65.78%,但其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不及全国的30%,农用地生产率呈现出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显著递减的特点。省级行政区农用地生产率最大为江苏省,达11.07万元/公顷;最小为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其农用地生产率不及江苏省的1%。从农用地生产率与土地综合生产率的对比(即"农用地生产率差距")来看,总体上亦呈现出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依次递减的特点。省级行政区农用地生产率差距最大为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浙江省和广东省,均达91%以上,最小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其农用地生产率差距仅为1.04%。建议农用地生产率较低、农用地生产率差距较大的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因地制宜地切实强化农业土地资源的特色开发和合理利用,大幅度提升农用地生产率,为巩固脱贫成果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梁红艳  
研究目标:八大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分布动态、区域差异及其收敛性。研究方法:基于2003~2015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核密度估计方法、Dagum基尼系数分析八大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分布动态与区域差异,并利用变异系数与空间面板收敛模型检验其σ收敛、β收敛、俱乐部收敛。研究发现:八大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都呈现两极或多极分化现象,具有鲜明的梯度特征。城市群的总体相对差异呈缓慢上升趋势,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区域内差异的贡献最低。八大城市群中,仅京津冀、长江中游存在σ收敛;除珠三角外,其他城市群均存在绝对β收敛;八大城市群都存在条件β收敛;三个不同功能等级城市群存在俱乐部收敛。空间外溢只是少数区域β收敛的影响因素,多数区域尚未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外溢。提高工业发展水平、降低运输费用、增强知识外溢、优化制度环境对不同城市群区域内差异缩小的作用存在异质性。研究创新:刻画了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分布动态,测度了其区域差异及其来源,揭示了其收敛机制以及空间溢出在收敛进程中的作用。研究价值:为分析中国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格局与区域差异提供了依据,也对促进城市群协调发展具有政策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孟祥海  周海川  杜丽永  沈贵银  
本文运用Super—SBM模型和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基于种养结合视角,考虑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还田和农作物对养分的吸收等因素,选取农地氮盈余强度为非期望产出指标,测算了1997—2016年中国29个省份的农业环境技术效率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情况,并对农业环境技术无效率的来源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在中国农业生产实践中应更加注重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推广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水平,以此推动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提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潘家华  张丽峰  
本文利用聚类分析、泰尔指数、脱钩指数等方法分析了区域碳生产率的差异性及影响因素,提出了减排对策。主要结论是:多数省份碳生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东、中、西部碳生产率呈现递减格局,但增长速度并未与之一致,中部增长最快,西部最慢;总的碳生产率泰尔指数表明碳生产率存在明显区域差异;三大区域泰尔指数表明:东部内部差异在不断缩小,中部内部差异先大后小,而西部内部差异却呈现扩大趋势;碳生产率总体差异主要来自于地区内差异,地区内差异又主要来自于东部地区内差异,但地区间差异贡献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脱钩指数呈现不同的状态,碳生产率也表现不同的变化特征,即使在相同脱钩状态下,东、中、西部碳生产率存...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高宿清  徐宏毅  
利用DEA中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对2007~2015年在我国上市的四家保险集团、四家财险公司以及五家寿险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并且考察其时序变化及类别差异与收敛性;同时,应用BCC模型测量各保险公司的规模效益和差额变数。研究结果表明:保险集团全要素生产率多呈上升趋势,财产保险和人寿保险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则多呈下降趋势,技术进步水平是生产率变化的主要原因;通过差别分析发现,保险集团纯技术效率水平较低,人寿保险公司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上低于保险集团和财产保险公司;从收敛性来看,我国上市保险公司收敛性呈现非连续性;整体上保险行业受市场环境、经济、政策等影响,年际经营效率波动较大,但是多数保险公司达到了有效的资源配置水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言  
城市群对各种生产要素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尤其是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降低生产要素价格扭曲,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便成为推动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利用生产函数法,结合2003-2018年三大城市群的相关数据,对要素价格扭曲进行了测度,并从地区差异性和地区收敛性视角分析三大城市群生产要素价格扭曲的特征。研究发现:(1)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劳动力和资本价格扭曲均有所减小,珠三角城市群劳动力价格扭曲有所减少。三大城市群劳动力价格扭曲偏离度主要呈负向偏离,总产出规模越大的城市,劳动力价格扭曲越小,而三大城市群资本价格扭曲偏离度主要呈正向偏离,总产出规模越大的城市,资本价格扭曲越大。(2)地区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三大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在劳动力价格扭曲方面的差异有所缩小,而资本价格扭曲方面的差异则有所扩大。长三角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在生产要素价格扭曲方面的差异较小,珠三角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在生产要素价格扭曲方面的差异则较大。(3)地区收敛性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力价格扭曲的收敛性更加显著,且更具有一般性。长三角城市群内部相邻城市在生产要素价格扭曲方面的收敛性较强,珠三角城市群内部相邻城市在生产要素价格扭曲方面的收敛性较弱。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丽岗  
本文以1995~2011年的中国城市经济面板数据为基础,用就业密度反应要素集聚水平,空间距离反映集聚溢出形成的技术梯度,考察了两者与中国城市非农生产率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城市非农生产率与就业密度显著正相关;沿距离呈现出"U型"特征,属于典型的"中心—外围"结构;城市间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技术交流的增加正在逐步降低距离的负效应。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健  盘宇章  
基于中国26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差异和各区域城市生产率增长的收敛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城市总体全要素生产率在2000-2013年年均增长率为3.1%,技术效率水平的提升(4.4%)是其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我国三大区域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不尽相同,但其变动趋势与中国的变动趋势高度契合;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低于中国平均水平,而中部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高于中国平均水平;中国城市总体生产率的增长不存在σ-收敛和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姬超  
过度投资导致了资源使用效率下降,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鉴于对全国整体的分析忽略了区域发展不平衡这一结构性问题,本文5个经济特区作为实证对象,从资本密度和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两个方面对投资效率进行分解,并对这两项因素之间的关系加以验证。结果显示:(1)改革开放初期,大量投资短暂降低了投资效率,但由于制度红利释放的增长效应大幅提高了TFP水平,投资效率随之提高;(2)不同发展场景中的投资效率演变特征有所不同,不应全盘否定投资的积极意义;(3)TFP变化与资本密度变化之间的关系在全国层面体现为倒U形曲线,在区域层面却可能体现为正U形曲线;(4)持续的经济增长在根本上依赖于TFP水平提高,为此...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耀宇  陈利根  宋璐怡  
对于人多地少的中国而言,抑制当前城市化发展中出现的城市用地无序扩张现象,是一个重要且急迫的问题,而政策调控的前提条件则是理清城市用地扩张的驱动机制。通过对中国不同规模、不同行政级别城市用地扩张驱动机制的差异性进行分析,本文尝试着构建了一个更为细化的城市用地扩张理论框架,并利用2001-2011年中国24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固定效应模型检验,证明了本文所提出的工作假说。研究结果表明:1人口对城市扩张的作用随城市规模升高而递减。小城市用地受到三产业发展推动,而中等城市、特大城市用地则受到二产业发展的推动,其中特大城市受到二产发展更强的影响。大、特大城市较之中小城市,用地扩张受到政府财政支出更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龙奋杰  向肃一  
市场价商品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构成了目前中国城市住宅市场的供应体系。依据中国30个主要城市的房地产开发统计数据,选择吸纳率作为评价住宅市场供需均衡状态的指标,利用固定影响变截距模型,重点研究了商品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供给结构的城市差异性。研究发现,在城市住宅市场中,经济适用住房市场和商品房市场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作为具有政府资助性质的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存在典型的地域性特征,其政策的设定和实施会对整个住宅市场产生影响,地方政府应在利用比较全面的住宅市场指标体系进行综合分析基础上,制定适合本地的经济适用住房政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邱立成  刘灿雷  
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文章基于价值链上下游的视角,测算了外资企业的国际分工任务在价值链中的相对位置,并考察了其动态变迁趋势。在此基础上,结合生产率增长的分解方法,文章从技术溢出效应和资源配置效率方面考察了外资企业及其任务变迁对内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外资企业对内资企业生产率存在显著的技术溢出效应,而这一溢出效应随着外资企业的任务变迁而逐渐弱化;由于市场化转型时期民营企业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所有制歧视,大量外资企业进入对同行业内资企业存在明显的负面竞争效应,恶化了内资企业间的资源配置效率,而这一负面影响作用随着其任务变迁而逐渐弱化。为此,政府应进一步深化市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应瑞瑶  潘丹  
现有文献报告的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测算结果存在较大分歧。本文采用Meta回归分析方法,对国内外1982年—2011年46项有关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进行定量综述,试图寻找影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不同研究结果的决定性因素。研究发现,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结果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结于原始文献在估计方法、数据选取以及变量处理等方面的不同:相对于索洛余值法,采用代数指数法的研究倾向于得到更低的农业TFP值,采用SFA方法的研究倾向于得到更高的农业TFP值,而使用DEA方法计算出的农业TFP值和索洛余值法无显著差异;若实证研究选择时间序列数据作为样本,会比面板数据得到更低的农业TFP值;原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