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76)
- 2023(12243)
- 2022(10439)
- 2021(9684)
- 2020(8019)
- 2019(18812)
- 2018(18472)
- 2017(34950)
- 2016(19082)
- 2015(22008)
- 2014(22205)
- 2013(22290)
- 2012(21520)
- 2011(19973)
- 2010(20164)
- 2009(18759)
- 2008(18814)
- 2007(16981)
- 2006(15049)
- 2005(13959)
- 学科
- 济(93256)
- 经济(93174)
- 管理(47156)
- 业(46087)
- 方法(35675)
- 企(33272)
- 企业(33272)
- 数学(31779)
- 中国(31776)
- 数学方法(31570)
- 农(25882)
- 地方(25068)
- 贸(19057)
- 贸易(19043)
- 易(18438)
- 业经(18427)
- 财(18252)
- 学(17413)
- 农业(17321)
- 制(16052)
- 银(15182)
- 银行(15150)
- 融(14762)
- 金融(14760)
- 行(14727)
- 环境(14391)
- 发(14388)
- 地方经济(13419)
- 和(12945)
- 技术(11521)
- 机构
- 大学(285318)
- 学院(284703)
- 济(126297)
- 经济(123673)
- 研究(109945)
- 管理(102022)
- 理学(86048)
- 理学院(84887)
- 中国(83615)
- 管理学(83583)
- 管理学院(83025)
- 科学(65974)
- 京(63619)
- 所(57417)
- 财(55428)
- 研究所(51998)
- 农(51716)
- 中心(48888)
- 江(43786)
- 财经(43531)
- 北京(41453)
- 业大(41202)
- 农业(40666)
- 经济学(40243)
- 范(40156)
- 师范(39797)
- 经(39504)
- 院(39202)
- 经济学院(36304)
- 州(35080)
- 基金
- 项目(181910)
- 科学(142258)
- 研究(133693)
- 基金(130719)
- 家(114354)
- 国家(113384)
- 科学基金(95120)
- 社会(85643)
- 社会科(81151)
- 社会科学(81127)
- 省(69868)
- 基金项目(68609)
- 教育(60397)
- 划(59897)
- 自然(58838)
- 自然科(57452)
- 自然科学(57434)
- 自然科学基金(56386)
- 资助(54132)
- 编号(53551)
- 发(45410)
- 成果(44505)
- 重点(41805)
- 部(41145)
- 课题(38531)
- 创(37004)
- 发展(36862)
- 展(36278)
- 国家社会(35933)
- 创新(34820)
- 期刊
- 济(146174)
- 经济(146174)
- 研究(91690)
- 中国(61842)
- 农(48320)
- 学报(44629)
- 科学(41899)
- 财(40900)
- 管理(36752)
- 大学(33069)
- 农业(33050)
- 教育(31800)
- 学学(30938)
- 融(29333)
- 金融(29333)
- 经济研究(24233)
- 技术(23958)
- 业经(23252)
- 财经(21911)
- 问题(21117)
- 经(19023)
- 业(18479)
- 贸(17578)
- 世界(15935)
- 国际(15660)
- 技术经济(14713)
- 资源(13471)
- 图书(13321)
- 统计(13229)
- 商业(13079)
共检索到4469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苗长虹 王海江
伴随着市场经济和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中国城市群正在逐渐形成并快速发展。文章在对城市群概念进行讨论的基础上,选取2002年各项经济指标,从总体经济实力、人均发展水平、中心城市与县域经济发展状况诸方面,对中国各大城市群的发育状况与存在问题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强调国家应采取以城市群为依托的“多极联动”区域发展战略。
关键词:
城市群 中心城市 县域经济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叶裕民 陈丙欣
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城市化空间战略是中国长期探索与实践的结果。按照城市群发育程度,由高到低可以划分为都市连绵区、成熟城市群、潜在城市群三类。当前中国已形成"4+8+12"的城市群级别结构,即4个都市连绵区、8个成熟城市群、12个潜在城市群,在空间分布上构成了中国"准菱形"的城市群架构。对比2010年和2000年的城市群发育状况可发现,城市群地区是中国经济、人口、就业的核心聚集区域,但经济聚集程度有所下降,人口和就业的聚集程度则不断增强。
关键词:
城市群 发育 动态特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曾伟平 朱佩娟 罗鹏 李昕昕
文章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空间分区的方法进行城市群识别,并结合指标法对所识别的城市群进行发育格局判定,以期为城市群识别方法和理论研究提供一些借鉴,为国家准确进行城市群发展规划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研究表明:中国现有城市群数量有18个,形成"5+6+7"的分布格局,包括5个国家级城市群、6个区域级城市群和7个地区级城市群,发育格局呈现出发育程度的等级性、地域分异性和沿主要交通经济轴带分布等特征。
关键词:
城市群 空间分区 指标法 发育格局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曾伟平 朱佩娟 罗鹏 李昕昕
文章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空间分区的方法进行城市群识别,并结合指标法对所识别的城市群进行发育格局判定,以期为城市群识别方法和理论研究提供一些借鉴,为国家准确进行城市群发展规划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研究表明:中国现有城市群数量有18个,形成"5+6+7"的分布格局,包括5个国家级城市群、6个区域级城市群和7个地区级城市群,发育格局呈现出发育程度的等级性、地域分异性和沿主要交通经济轴带分布等特征。
关键词:
城市群 空间分区 指标法 发育格局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曾伟平 朱佩娟 罗鹏 李昕昕
文章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空间分区的方法进行城市群识别,并结合指标法对所识别的城市群进行发育格局判定,以期为城市群识别方法和理论研究提供一些借鉴,为国家准确进行城市群发展规划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研究表明:中国现有城市群数量有18个,形成"5+6+7"的分布格局,包括5个国家级城市群、6个区域级城市群和7个地区级城市群,发育格局呈现出发育程度的等级性、地域分异性和沿主要交通经济轴带分布等特征。
关键词:
城市群 空间分区 指标法 发育格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金川
基于空间相互作用理论,采用合适的场强模型对中心城市辐射作用强度的高值区域识别,是界定城市群空间范围和全国城市群发育格局的重要方法。首先,以区县单元2010年的GDP和人口的几何平均值作为核心城市的结节性指数,采用辐射场能模型计算657个中心城市的辐射场强,得到全国公里栅格单元的辐射场强累加值;然后,用剖面曲率公式计算地理表面场强曲率,识别曲率高值区域即是辐射场强变化的"拐点"区域,研究确定识别城市群的空间曲率的两个关键阈值分别为60和80;最后将这些"拐点"区域所围成的场强高值区域提取出来即是城市群的空间范围。最终识别出:全国2010年共发育有18个城市群,其中都市连绵区、准都市连绵区和联合都市区的个数分别是3个、6个和9个。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苗长虹 王海江
新世纪以来,中国城市群获得快速发展,城市群的培育迅速成为学术界和政府有关部门关注的焦点。在讨论城市群概念及其划分原则的基础上,选取2002年中国城市群的各项经济指标,进行分类汇总,重点分析了我国主要城市群发展的基本状况、态势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城市化 城市群 多极网络 发展态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方创琳 张舰
中国城市群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格局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核心地区,是我国主体功能区划中的重点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也是未来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全国生产力布局格局中起着战略支撑点、增长极点和核心节点的作用。本文针对中国城市群形成发育中呈现出的新特点和存在的新问题,从权力、财力、法力和能力四方面构建了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组织协调保障机制、公共财政保障机制、法律法规保障机制和资源环境保障机制等四大保障机制,提出了加快城市群健康发展的若干对策措施。包括:明确国家归口管理机关,组建国家级城市群协调发展管理委员会和跨城市的行业协调组织;建立城市群公共财政机制和公共财政储备制度;推进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立法工作,...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吴丹洁 詹圣泽 苏俊华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建设推进和城市群的新兴发展,为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目标战略,2015年5月25日我国进一步明确了"三纵五横"大通道实施规划,以促进和助推我国城市群发展和"一带一路"及自贸区国家战略得到更为紧密有效地实施。分析我国"一带一路""三纵五横"及自贸区战略这三大国家时政焦点对我国城市群建设格局的影响,探讨三者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互利互促的辩证关系,指出三者对我国社会经济今后相当时期的发展及其走向将起着历史性的决定作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士林
与我国已有的其他城市群相比,丝绸之路城市群位于我国西部地区,城市源流久远,历史辉煌,并呈现出多区域、多文化、多中心的特点,在中国城市群中独树一帜。研究制定中国丝绸之路城市群发展总体战略规划,明确丝绸之路城市群的空间边界、战略定位、层级体系、任务分工和协作机制,推进城市群合作体系的建立,实现不同城市各安其位、有序稳定发展,成为推进西部大开发的"主体形态"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支持平台。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丝绸之路 城市群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士林
与我国已有的其他城市群相比,丝绸之路城市群位于我国西部地区,城市源流久远,历史辉煌,并呈现出多区域、多文化、多中心的特点,在中国城市群中独树一帜。研究制定中国丝绸之路城市群发展总体战略规划,明确丝绸之路城市群的空间边界、战略定位、层级体系、任务分工和协作机制,推进城市群合作体系的建立,实现不同城市各安其位、有序稳定发展,成为推进西部大开发的"主体形态"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支持平台。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丝绸之路 城市群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袁晓玲 王书蓓 黄涛
基于整体提升和内部协同相结合的评价逻辑,本文利用熵值法对2006—2019年中国十大城市群发展质量进行测度,借助Dagum基尼系数和方差分解方法从空间和结构的双重视角剖析发展质量的差异大小及来源,并运用二次指派程序(QAP)实证考察发展质量差异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中国城市群发展质量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中心—外围”分布格局;空间差异呈现高低波动中缓慢上升的趋势,群间差异是中国城市群发展质量差异的主要空间来源;创新驱动差异、城际协同差异和民生共享差异是中国城市群发展质量差异的主要结构来源,三者贡献率之和超过70%;创新驱动、城际协同、民生共享、经济运行、协调发展、绿色转型对中国城市群发展质量差异的扩大均存在正向影响且影响依次减弱。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华军 贾文星 彭莹 裴延峰
基于19个城市群1992~2013年的DMSP/OLS城市夜间灯光数据,从同步性、差异性、空间集聚性、空间溢出性四个维度刻画城市群发展的空间协同性,以期为城市群协同发展提供准确的定量测量。研究发现:城市群间同步性指数整体差别不大,各城市群内城市间均存在密切的经济联系;各城市群差异性指数存在较大差别,其中,天山北坡城市群差异性指数最高,山东半岛城市群差异性指数最低;只有长三角、海峡西岸、辽中南、长中游、呼包鄂榆5个城市群空间集聚性指数显著为正,其他城市群不存在空间集聚现象;无论是单向溢出指数还是双向溢出指数,兰州-西宁城市群溢出效应最显著,宁夏沿黄城市群溢出效应最弱。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畅 徐映梅
城市风险是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内在共性问题。各种灾害,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由于人类活动所导致的灾害,都是城市和居住在城市中的人们所面临的巨大威胁。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城市风险的基本特征、城市风险管理的主要问题,将城市风险来源分为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资源、科技、信息八个方面,探讨影响各类风险的主要因素,并研究它们的影响机制,从而完善城市风险管理相关的保障机制,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决策机制,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以期实现对城市风险的科学预警和动态控制。
关键词:
城市风险 保障机制 管理体系 预警控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畅 徐映梅
城市风险是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内在共性问题。各种灾害,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由于人类活动所导致的灾害,都是城市和居住在城市中的人们所面临的巨大威胁。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城市风险的基本特征、城市风险管理的主要问题,将城市风险来源分为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资源、科技、信息八个方面,探讨影响各类风险的主要因素,并研究它们的影响机制,从而完善城市风险管理相关的保障机制,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决策机制,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以期实现对城市风险的科学预警和动态控制。
关键词:
城市风险 保障机制 管理体系 预警控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