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90)
2023(14205)
2022(11847)
2021(10787)
2020(9105)
2019(21090)
2018(20277)
2017(38756)
2016(21218)
2015(23620)
2014(23426)
2013(23507)
2012(22009)
2011(20161)
2010(19942)
2009(18628)
2008(18465)
2007(16416)
2006(14183)
2005(12550)
作者
(65347)
(54741)
(54694)
(51728)
(34295)
(26260)
(24730)
(21461)
(20585)
(19136)
(18669)
(18117)
(17320)
(17196)
(17152)
(17024)
(16787)
(16211)
(15700)
(15561)
(13736)
(13365)
(13327)
(12436)
(12211)
(12111)
(11944)
(11852)
(11042)
(10992)
学科
(96873)
经济(96783)
管理(56234)
(55169)
方法(43101)
(43002)
企业(43002)
数学(38746)
数学方法(38367)
中国(28206)
(25371)
(21800)
(19954)
业经(19949)
(19878)
贸易(19873)
地方(19342)
(19342)
(17034)
农业(16726)
环境(14106)
产业(13862)
(13642)
银行(13574)
技术(13448)
(13166)
金融(13164)
(12993)
(12986)
财务(12959)
机构
大学(316582)
学院(314259)
(137812)
经济(135308)
管理(117343)
研究(114937)
理学(102268)
理学院(101026)
管理学(99374)
管理学院(98813)
中国(84334)
科学(72289)
(67257)
(62184)
(59476)
(57967)
研究所(54843)
业大(52015)
中心(50924)
农业(49808)
财经(47568)
(44687)
经济学(44157)
(43429)
北京(42158)
(40876)
经济学院(40128)
(39593)
师范(39061)
科学院(35744)
基金
项目(216915)
科学(170389)
基金(160222)
研究(149057)
(143436)
国家(142343)
科学基金(120200)
社会(98078)
社会科(93305)
社会科学(93275)
基金项目(84885)
(83102)
自然(79036)
自然科(77299)
自然科学(77271)
自然科学基金(75952)
(71598)
教育(67014)
资助(65531)
编号(56124)
重点(49800)
(48240)
(48080)
(45046)
成果(44290)
创新(42366)
科研(42217)
国家社会(42156)
计划(42079)
教育部(40614)
期刊
(143136)
经济(143136)
研究(89618)
学报(57916)
中国(55608)
(55436)
科学(51412)
(43074)
大学(42317)
学学(40510)
管理(40231)
农业(37538)
经济研究(25105)
(24979)
金融(24979)
技术(23998)
财经(23845)
教育(23727)
业经(22471)
问题(21151)
(20953)
(20723)
(17624)
(16182)
技术经济(16146)
统计(15436)
世界(15254)
科技(15151)
国际(15045)
业大(14662)
共检索到4500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莎莎  王俊俊  
优化城市群产业结构对提高城市群资源配置效率,转变城市群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城市群经济、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运用耦合协调理论,从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和生态化三个方面构建产业结构优化指数,对2005—2017年9大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程度进行测量和时空演变分析,并利用Tobit回归模型对影响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程度的因素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从时间维度上看,中国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程度年均增长率为0.538%,其中城市群产业结构高度化和生态化促进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城市群产业结构合理化是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的瓶颈约束;从空间维度上看,东部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程度均较高,中西部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程度呈现较大的非均衡性;从影响因素上看,区域专业化集聚、区域多样化集聚、工业多样化集聚、服务业专业化集聚、金融资本和消费需求对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起促进作用,工业专业化集聚、服务业多样化集聚、政府干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阻碍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丽琴  李赟  王志楠  
文章基于中国城市航空客运量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中国城市群空间联系网络的结构特征及演变趋势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城市群网络趋于紧密,并由"三足鼎立"空间格局向多中心转化,中西部城市群仍处在网络边缘。进一步,基于QAP算法分析了城市群空间联系网络的驱动因素,结果发现:城市群空间距离、经济发展水平、要素集聚与扩散能力、第三产业占比等是影响城市群空间联系网络的重要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江辉  
文章利用1997~2008年影响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有关产业结构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以Eiews6.0统计软件为分析工具,分析了中国产业结构因素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二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有着显著的直接影响,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的推进作用明显,而第一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不显著,并对此提出了相关对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邱立新  徐海涛  
通过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以中国8个城市群中具有代表性的13个城市为样本,对其在三个五年规划期内碳排放影响的时空差异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工业结构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程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十二五"末期小幅反弹;城市化水平对碳排放的影响呈现由正到负,再由负变正的V型变化,这是城市化初期的典型特征。能源强度对碳排放影响的空间分布发生了两次明显位移,充分体现了政策效应的空间差异性。外贸程度对成渝及珠三角等南方城市群碳排放的影响较为显著,外贸程度越高,对碳排放的影响越大。制定碳减排政策应因地制宜,因城而异,经济发达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晓晖  庄晓惠  
文章基于2010—2019年17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Super-SBM模型测算中国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水平,并通过Tobit模型对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发展相对稳定,总体水平有所上升,但仍存在进步空间;各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水平地带性差异显著,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相对较高。从影响因素看,产业结构优化、环境规制、绿色金融和绿色技术进步是促进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人口压力是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水平提高的潜在阻碍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晓晖  庄晓惠  
文章基于2010—2019年17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Super-SBM模型测算中国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水平,并通过Tobit模型对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发展相对稳定,总体水平有所上升,但仍存在进步空间;各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水平地带性差异显著,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相对较高。从影响因素看,产业结构优化、环境规制、绿色金融和绿色技术进步是促进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人口压力是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水平提高的潜在阻碍因素。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赵勇  白永秀  
本文运用空间功能分工指数对中国城市群的功能分工水平进行了测度与比较。结果显示:2003—2010年,中国城市群功能分工水平总体相对较低并呈现出波动中持续下降的趋势,但2008年之后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上升态势;城市群功能分工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城市群高于中西部城市群且差距逐渐拉大。从城市群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的比较来看,中心城市远远高于外围城市且二者差距不断扩大,但中心城市自身则呈现出下降趋势。从城市等级角度比较来看,城市功能分工水平与城市等级高低有关,不同等级的城市呈现出明显的级差特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钟方雷  杨艺丹  张娜  
兰西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本文采用改进的结构相似系数法测度兰西城市群产业结构升级水平,并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不同因素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通过灰色关联分析进一步明确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研究发现,兰西城市群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为6.691,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610,区域内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影响因素中,金融发展水平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效应最显著,其次是城镇化水平、全社会投资规模以及信息化水平,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程度最小。财政支出规模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关系尚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财政支出结构等产业结构升级路径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童玉芬   和明杰  
城市群因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角色而受到持续关注。本文用豪斯道夫分形维数测算了我国19个城市群的人口规模结构,并在理论机制分析的基础上,以实证模型研究了城市群人口规模结构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我国多数城市群人口过度集中于核心城市;影响城市群人口规模结构的直接成因是人口迁移流动,进一步地经济、行政、社会、自然四类因素的集聚力和分散力共同塑造了城市群人口规模结构特征,其中城市群收入差距、行政等级差异、交通发达度、高等教育差异、医疗资源差异、地形起伏度、总人口等会促使城市群人口规模结构集中化,而人均GDP、第三产业占比、环境污染强度等会促使城市群人口规模结构分散化。最后,本文提出了促进城市群人口规模结构合理化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悦灵  吴功亮  林汉川  
文章基于技术进步视角,构建了产业结构升级对城市化影响的理论模型,以理论模型推导结果作为基本假设,再构建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化的实证模型,运用中国城市群数据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就中国城市群而言,技术进步以及产业结构升级对城市化水平提高有着显著促进作用。同时,技术进步视角下,产业结构升级对城市化的影响具有区域差异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磊  陈恩  董捷  
在探讨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集约利用耦合机理的基础上,依据长江中游城市群31个城市2003、2008和2013年的指标数据,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描述了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集约利用协调关系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显示:长江中游城市群各城市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与土地集约利用协调度总体水平较好,协调类型以中度协调为主,且时间序列上表现为逐步提升,空间上形成以中心城市(武汉、长沙、南昌)为核心向外扩散逐渐减弱的演变形态;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集约利用协调作用尚未形成显著的空间集聚或扩散效应,城市之间横向作用和关联较弱。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产业转型升级与土地集约利用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磊  陈恩  董捷  
在探讨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集约利用耦合机理的基础上,依据长江中游城市群31个城市2003、2008和2013年的指标数据,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描述了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集约利用协调关系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显示:长江中游城市群各城市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与土地集约利用协调度总体水平较好,协调类型以中度协调为主,且时间序列上表现为逐步提升,空间上形成以中心城市(武汉、长沙、南昌)为核心向外扩散逐渐减弱的演变形态;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集约利用协调作用尚未形成显著的空间集聚或扩散效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雨枫  曹洪军  
城市群作为新型城镇化战略的主体形态,促进了区域间城镇化建设、经济发展与人口流动。本文运用城市综合发展及多元线性回归等模型,分析中国19个城市群的发展特征。结果表明:东部城市群城镇化差异指数持续下降,中部城市群稳定增长,而西部城市群在波动中上升。城镇化发展热点先升高,后降低,且由聚集状态转变为分离。城镇化综合发展整体上呈现出东部城市群>中部城市群>西部城市群。城市经济发展对全国城镇化发展均有较强的影响力度,人口规模对东部城市群作用力度最大,产业结构对中部城市群作用力度大,地理环境由沿海到内陆递减。研究结果可为中国城市群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前林  段良令  朱文兴  
文章选取2009—2019年会展产业发展相关数据,采用综合指数模型及分步估计方法,对会展产业结构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会展产业结构水平是会展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和效益化共同作用的结果。会展产业结构合理化及效益化并不一定带来会展产业结构水平的提升,而会展产业结构高度化与会展产业结构水平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从东、中、西三大地区来看,会展产业结构水平存在地域空间差异。会展产业结构高度化、会展产业结构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均呈“东、中、西”依次递减规律。(2)在会展产业结构水平影响因素方面,会展产业经济发展水平、会展产业潜在消费市场需求、会展产业发展政策、会展产业应用技术水平、会展产业人力资本等因素对会展产业结构水平提升具有正向影响,但会展产业基础设施则具有负向影响。其中,会展产业发展政策、会展产业应用技术水平、会展产业人力资本和会展产业基础设施等因素对会展产业结构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胡荣才  陈雪琪  黄晓璐  
本文以2001—2012年度长江中游城市群24个城市的数据为基础,分析各城市产业结构变迁过程,通过建立静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供给、需求、政府职能、对外开放和金融危机对城市群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研究发现对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城市而言,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因素和各因素影响程度呈现显著差异,各城市应通过制定不同的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