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07)
2023(18287)
2022(15473)
2021(14608)
2020(12024)
2019(27944)
2018(27335)
2017(52925)
2016(28318)
2015(31761)
2014(31454)
2013(30784)
2012(27940)
2011(25051)
2010(24611)
2009(22405)
2008(21731)
2007(18673)
2006(16365)
2005(14588)
作者
(79269)
(66028)
(65129)
(62538)
(42029)
(31369)
(29964)
(25827)
(25223)
(23167)
(22460)
(22436)
(20761)
(20709)
(20600)
(20208)
(19747)
(19271)
(18965)
(18837)
(16200)
(15976)
(15852)
(14962)
(14731)
(14722)
(14345)
(14260)
(13111)
(12893)
学科
(116007)
经济(115886)
管理(77616)
(73057)
(59871)
企业(59871)
方法(53139)
数学(46693)
数学方法(46121)
中国(34316)
(30276)
(27059)
(26055)
业经(25899)
(24682)
银行(24535)
(23493)
(23194)
地方(22749)
(21735)
贸易(21719)
(21145)
农业(20010)
(19381)
金融(19378)
理论(18039)
环境(17446)
(17193)
(17049)
财务(16966)
机构
大学(396733)
学院(392160)
(162240)
经济(158919)
管理(156312)
理学(135842)
理学院(134320)
研究(133432)
管理学(131852)
管理学院(131152)
中国(104998)
(85045)
科学(81332)
(71830)
(64758)
(61604)
中心(61178)
研究所(59563)
财经(58932)
业大(56966)
(55081)
(53961)
北京(53587)
(51902)
师范(51409)
经济学(50472)
(49034)
农业(48288)
经济学院(45621)
(45273)
基金
项目(274937)
科学(218186)
基金(203055)
研究(199748)
(177043)
国家(175673)
科学基金(152211)
社会(128583)
社会科(122059)
社会科学(122029)
基金项目(107543)
(103832)
自然(98951)
自然科(96766)
自然科学(96746)
自然科学基金(94982)
教育(91326)
(88435)
资助(83526)
编号(79927)
成果(63839)
重点(61396)
(61156)
(58011)
(56685)
课题(54218)
国家社会(54195)
创新(53048)
教育部(52896)
科研(52661)
期刊
(168340)
经济(168340)
研究(117827)
中国(71031)
学报(60782)
科学(57124)
管理(55953)
(54986)
(52752)
大学(46822)
学学(43882)
(42712)
金融(42712)
教育(40091)
农业(37116)
技术(33393)
财经(28634)
经济研究(28353)
业经(26536)
(24552)
问题(23529)
图书(21767)
(19704)
理论(19098)
技术经济(18465)
科技(18119)
(17614)
现代(17556)
统计(17492)
(17418)
共检索到5698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马学广  李鲁奇  
基于当前城市网络和金融地理研究,以全国336个地级以上行政单元(城市)为研究对象,以33家国内外银行的88022个网点各城市间的级别和数量分布为基础数据,运用链锁模型、Zipf法则、社会网络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国市间联系和城市节点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和长江中游等五大城镇密集区之间的联系成为这一网络的主干,东西部网络密度以胡焕庸线为界呈现明显差异;城市联通度的规模分布符合Zipf法则,但呈现明显的双分形特征,各城市的节点度同样以胡焕庸线为界在东西部呈现显著差异;此外,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所分别对应的城市整体联通度和相对联通度在空间分布上也存在明显差别;上述结构特征同各城市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从形成机制上看,朝向集中化和均衡化的一般空间政策和行业空间政策对这一网络格局的形成具有深刻影响。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马学广  李鲁奇  
基于当前城市网络和金融地理研究,以全国336个地级以上行政单元(城市)为研究对象,以33家国内外银行的88022个网点各城市间的级别和数量分布为基础数据,运用链锁模型、Zipf法则、社会网络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国市间联系和城市节点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和长江中游等五大城镇密集区之间的联系成为这一网络的主干,东西部网络密度以胡焕庸线为界呈现明显差异;城市联通度的规模分布符合Zipf法则,但呈现明显的双分形特征,各城市的节点度同样以胡焕庸线为界在东西部呈现显著差异;此外,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学广  唐承辉  
基于高铁客运流数据,综合运用GIS可视化、社会网络分析以及统计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对中国城市网络空间格局、整体与局部联系以及节点属性进行了初步揭示。结果表明:(1)城市联系依托高铁轴带形成了"四纵四横"八条客流带以及多尺度城市网络,但受区位条件影响呈现出东中西地带性递减特征;(2)整体联系中,全国网络密度较低且具有一定核心边缘结构,连接性与集聚性指标具有一定相似性但反映出不同的地域关联模式;(3)局部联系中,网络大致形成了以临近城市为主的八大子群且与城市群空间分布具有一定耦合性;(4)个体网络中,节点度大致服从幂律分布且除了与经济规模、人口规模有较强相关性外,城市行政等级也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明斗  王雅莉  
城市网络化作为城市空间结构的主体形态,对于弱化各类城市的区域不平等和不平衡性以及实现城市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基于此种认识,全面阐述分析了城市网络化发展的内涵特征和动力机制,并从初级、中级、高级三大阶段探讨了城市网络化发展的空间格局演变;在对其中心城市结构、纵线结构和横线结构这一结构体系进行立体式探索的基础之上,从加快推进区域一体化建设水平、优化网络节点城市和城市群建设格局、建立产城人融合发展的新机制、全面提升城市化各要素的利用效率四大层面提出城市网络化发展的推进策略。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柳宗伟  毛蕴诗  
针对商业银行网点选址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讨论了影响网点选址的主要因素及其内容的确定和量化方法 ;在分析现有选址分析方法不足的基础上 ,提出以GIS(地理信息系统 )为可视化分析平台、以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为分析模型的综合选址方法 ;最后 ,以广州某大型商业银行的网点规划为案例 ,对本文提出的选址方法进行了全面的实践 ,并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叶秀玲  张莉  胡国建  王斌  
以企业并购数据构建企业网络,基于企业之间实际经济联系视角,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2009年、2012年、2015年和2018年中国城市网络结构及其演化。结果表明:(1)由跨城市并购数据所构建的中国城市网络复杂程度急剧加深,但仍处于低水平-弱连结的分布态势。(2)城市节点遵从典型的长尾分布和幂律分布,“富人俱乐部”现象显著。城市分布格局经历了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及成渝城市群四区组团的跳跃式分布格局到“大”字型带状分布格局再到“T”字型沿海沿江发展格局的演变,以胡焕庸线为界东西差异显著。此外,并购频次排名前30位的城市大部分为省会城市、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一些经济强市。(3)列入研究范围的城市其表现类型初期往往为主并型或被并型,后期趋向均衡型发展,且网络中城市的表现类型发生不同形式的变化。(4)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城市群地区形成以三角结构为核心的城市网络菱形骨架格局逐渐得到夯实,城市网络由等级联系特征向等级性与空间近邻性并存转变。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叶雅玲  杨博飞  何紫云  曾贝妮  潘峰华  方成  
基于特定行业的企业联系数据研究城市网络具有独特的价值,对理解产业格局和城市功能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中国A股上市医药企业总部和子公司区位信息,研究中国医药行业的城市网络空间结构及其特征。研究发现:(1)中国医药企业总部主要集中在沿海三大经济区,即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2)中国医药企业的城市网络大致呈现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地区及武汉为中心的菱形结构;城市网络之间的联系强度差异显著,主要通过等级扩散和邻近扩散形成,表现在发达城市之间及距离相近者联系较强;(3)发达城市在网络中普遍具有较高的权力和影响力,部分药材资源丰富的中小城市也在网络中发挥重要作用;(4)中国医药行业仍处于国际化的初期阶段,在该行业拥有较强国际联系的城市有杭州、深圳、昆明、天津等;(5)医药产业不同行业城市网络空间格局差异较大,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在各个网络中都发挥重要节点的连通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映雪  甄峰  王波  邹伟  
认知信息空间中城市网络的组织与结构特征,对预测在网络信息技术影响下的区域城市体系动态演化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引入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尝试探究基于微博信息空间的城市网络中不同节点的中心性与对等性,网络整体的一致性以及区域城市组团模式。以51个城市组成的中国主干城市网络为例,研究表明信息空间的城市网络与实体空间中经济网络、交通网络的高密度聚集区地理分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时,信息空间城市网络的整合一致性高、分支少等结构特征,又体现出信息空间的虚实复合性特征。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提供了信息空间城市网络结构的重要甄别途径。与其他分析手段有机结合,以获得更加系统和动态的测度结果将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家栋   欧阳安蛟   曹秀婷  
研究基于SSCA-space(空间的稳定性、系统性、连续性、舒适性)4维度原则,为健康城市规划提供了理论支持与政策指引。文章研究结果 :(1)基于4维度原则,从格局、网络、单元分层次构建网络化健康空间。(2)构建过程对自然环境条件、网络化水平、健康服务设施配套能力3方面进行评价,以保障从宏观、中观、微观层次依次形成城市生态安全的支持性环境、全覆盖的舒适生活环境、健康防护的柔性管理网格。(3)对嘉兴市网络化健康空间进行实证构建,健康城市总体格局与城市生态肌理密切相关,呈“三楔九水+水脉串珠”式(9条主干水系联系3片楔形绿地);次干水脉串联重要生态斑块;健康城市单元呈“服务嵌套”式(路网边界结合社区单元)。研究结论 :结合城市生态网肌理构建网络化健康空间可提升城市治理和健康空间规划的适应性、精准性与有效性。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熊德平  陆智强  李红玉  
本文针对村镇银行网点的重要性和中国各村镇银行网点设置数量的差异,从农村金融供给和主发起行跨区经营相结合的视角,构建解释村镇银行网点数量决定机制的概念框架,并基于概念框架的逻辑推论,形成研究假说,进而利用村镇银行发展定位和经营范围由政策统一确立,网点类型单一的独特样本条件,运用865家村镇银行的数据,对研究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村镇银行网点数量与所在地区农村金融供给水平呈负向关系,与主发起行跨区经营决策及其经营能力呈正向关系。本文据此进一步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熊德平  陆智强  李红玉  
本文针对村镇银行网点的重要性和中国各村镇银行网点设置数量的差异,从农村金融供给和主发起行跨区经营相结合的视角,构建解释村镇银行网点数量决定机制的概念框架,并基于概念框架的逻辑推论,形成研究假说,进而利用村镇银行发展定位和经营范围由政策统一确立,网点类型单一的独特样本条件,运用865家村镇银行的数据,对研究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村镇银行网点数量与所在地区农村金融供给水平呈负向关系,与主发起行跨区经营决策及其经营能力呈正向关系。本文据此进一步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昌宇  马志峰  
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相比,城市商业银行在日趋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按常规路径发展,很难扭转目前不利的竞争局面。而以企业战略联盟和虚拟企业为代表的网络化企业组织,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组织创新和信息技术革命的产物,能有效降低交易成本、组织费用和进出壁垒,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采用网络化企业组织是城市商业银行实现跨越式发展理性的战略选择。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盛科荣  王云靓  樊杰  
利用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500强企业网络数据建立起2005、2010和2015年3个时期的城市网络,研究了生产分割环境下城市网络空间结构的演化特征及其发育机理。研究发现:近10年来中国城市网络的关联程度显著增强,但是网络关系具有明显的空间指向、路径依赖和分层结构特征,导致城市网络空间结构呈现"核心—边缘"模式的演化过程;经济规模、政治权力、知识资本、网络设施对中国城市网络空间结构演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出度扩张效应、入度聚敛效应、出度聚敛效应深刻影响着城市网络度中心性格局的生长发育,互惠链接、2-路径、传递性三方关系、历史上形成的关系格局也是城市网络链接关系演化的重要影响因素;择优链接、网络闭合和网络邻近机制是城市网络复杂性和有序性的基础,路径依赖机制倾向于强化历史上形成的城市网络关联格局。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劳昕  王彦博  沈体雁  
本文综合运用交通网络和经济网络来研究中国城市体系的空间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对二者进行对比分析,为中国城市体系网络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目前已形成以北京、上海、广州、重庆为中心的菱形城市网络基本骨架,城市间的空间联系呈现由中心城市向外依次递减的空间圈层结构;相对而言,交通网络有助于推进区域均衡发展,经济网络则有助于形成经济集聚,将二者结合起来研究,可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提供理论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