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16)
- 2023(14256)
- 2022(11744)
- 2021(10794)
- 2020(8846)
- 2019(20182)
- 2018(19120)
- 2017(36288)
- 2016(19344)
- 2015(21556)
- 2014(20706)
- 2013(20713)
- 2012(19263)
- 2011(17466)
- 2010(17332)
- 2009(16130)
- 2008(15210)
- 2007(13042)
- 2006(11702)
- 2005(10434)
- 学科
- 济(80023)
- 经济(79938)
- 管理(50920)
- 业(48705)
- 企(37672)
- 企业(37672)
- 方法(33533)
- 中国(31490)
- 数学(30472)
- 数学方法(30227)
- 融(27629)
- 金融(27626)
- 银(25122)
- 银行(25071)
- 行(24218)
- 农(21787)
- 财(20776)
- 地方(18627)
- 贸(17645)
- 贸易(17631)
- 易(17222)
- 业经(17001)
- 制(16930)
- 学(16274)
- 农业(15168)
- 环境(14604)
- 务(13072)
- 财务(13054)
- 财务管理(13033)
- 企业财务(12433)
- 机构
- 大学(276484)
- 学院(273672)
- 济(119076)
- 经济(116871)
- 研究(101486)
- 管理(99246)
- 理学(86144)
- 理学院(85043)
- 管理学(83609)
- 管理学院(83119)
- 中国(83078)
- 科学(62431)
- 京(59174)
- 财(53273)
- 农(52612)
- 所(51474)
- 研究所(47504)
- 中心(46933)
- 业大(43423)
- 财经(43355)
- 农业(41912)
- 经(39704)
- 经济学(39173)
- 江(38498)
- 北京(37137)
- 院(36303)
- 经济学院(35634)
- 范(35235)
- 师范(34771)
- 财经大学(32679)
- 基金
- 项目(190558)
- 科学(150162)
- 基金(141822)
- 研究(132805)
- 家(126893)
- 国家(125890)
- 科学基金(106518)
- 社会(88476)
- 社会科(84155)
- 社会科学(84132)
- 基金项目(75354)
- 省(71764)
- 自然(69240)
- 自然科(67694)
- 自然科学(67669)
- 自然科学基金(66466)
- 划(62247)
- 教育(58992)
- 资助(57136)
- 编号(49484)
- 重点(43835)
- 部(42319)
- 发(42096)
- 创(40187)
- 成果(39137)
- 国家社会(38560)
- 创新(37862)
- 科研(36890)
- 教育部(35961)
- 计划(35768)
- 期刊
- 济(122275)
- 经济(122275)
- 研究(82738)
- 中国(51961)
- 学报(49333)
- 农(46854)
- 科学(44734)
- 融(40149)
- 金融(40149)
- 财(39324)
- 大学(36536)
- 学学(34863)
- 管理(33522)
- 农业(31252)
- 财经(21706)
- 经济研究(21609)
- 教育(21091)
- 经(18722)
- 技术(18680)
- 业经(17901)
- 问题(17771)
- 业(17548)
- 贸(15437)
- 国际(14291)
- 世界(13992)
- 版(13852)
- 资源(13293)
- 业大(12529)
- 科技(12250)
- 技术经济(12232)
共检索到4060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向东 周心怡 朱晟君 黄海峰
绿色金融是金融创新的重点,旨在调控资本供给,实现环境向好发展。以绿色债券为例,基于2016—2019年中国142个地级以上城市,使用面板数据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探讨政策激励、金融基础、环境污染对绿色金融的影响。结果显示:(1)中西部地区引入绿色金融的城市数目较多,东部地区是绿色金融规模增长的承载区域。(2)政策激励和金融基础显著提升绿色金融规模,而环境污染起到抑制作用。(3)不同区域的政策措施都能与金融基础协同,促成绿色金融发展。仅在东部地区,政策激励能够缓和环境污染的负面影响。研究表明,绿色金融的发展模式存在区域差异,东部地区是在政策激励和金融基础推动下的顺势转型,中西部地区则需应对环境污染造成的阻力。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绿色债券 环境污染 空间格局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向东 周心怡 朱晟君 黄海峰
绿色金融是金融创新的重点,旨在调控资本供给,实现环境向好发展。以绿色债券为例,基于2016—2019年中国142个地级以上城市,使用面板数据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探讨政策激励、金融基础、环境污染对绿色金融的影响。结果显示:(1)中西部地区引入绿色金融的城市数目较多,东部地区是绿色金融规模增长的承载区域。(2)政策激励和金融基础显著提升绿色金融规模,而环境污染起到抑制作用。(3)不同区域的政策措施都能与金融基础协同,促成绿色金融发展。仅在东部地区,政策激励能够缓和环境污染的负面影响。研究表明,绿色金融的发展模式存在区域差异,东部地区是在政策激励和金融基础推动下的顺势转型,中西部地区则需应对环境污染造成的阻力。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绿色债券 环境污染 空间格局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尤志婷 彭志浩 黎鹏
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是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基于作用机理分析,以绿色信贷、绿色产业投资、绿色债券为例,使用2009—2019年30组省级数据从整体与区域两方面对绿色金融的碳减排效果进行考察。研究发现,整体分析中各绿色金融业务发展都有显著减排效果,但在交互项中绿色信贷与绿色债券组合表现出负调节效应,其余组合为互补效应。区域分析中,西部地区绿色产业投资减排效果较强,绿色信贷偏弱;中部地区绿色债券对区域碳排放未产生显著影响,互补效应也只存在绿色信贷与绿色产业投资间;东部地区单一或交互项与区域碳排放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减排效果最优。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波 董振南
我国绿色证券、绿色信贷与绿色基金年均业务量增长迅猛,但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针对绿色证券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绿色信贷环境信息披露与绿色发展基金市场化等方面的问题,考察国外相关制度构造,从完善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制度、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和促进绿色发展基金市场化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文斌 文泽宙 邝嫦娥
基于2005年~2016年中国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SBM-DEA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评价绿色创新水平及其空间分布格局,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探讨影响绿色创新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绿色创新大致表现出缓慢上升趋势,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逐渐形成了以城市群为区域范围的"多核心"集聚形态;绿色创新具有累积效应,往期绿色创新成果会推动当期绿色创新发展;交通条件、教育水平、环境规制均会促进绿色创新,低层次产业结构则会显著抑制绿色创新,而扩大开放程度不利于本地区绿色创新,但会促进周边城市绿色创新水平的提升。要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加强城市间绿色创新资源的流动、整合与共享,实现中国城市绿色创新协同发展。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杨希雅 石宝峰
本文以银行间及沪深两市交易所发行的170只绿色债券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绿色债券信用利差影响因素模型,分析发行方式、绿色政策支持力度、第三方绿色认证、发债主体的财务状况对绿色债券发行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募绿色债券有利于企业降低融资成本,绿色政策支持是影响企业融资的主要因素,第三方绿色认证的存在对降低绿色债券融资成本没有显著影响,发债主体的财务状况不是影响绿色债券融资成本的显著因素。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雪莹 吴多文 王缘
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下,绿色债券成为国家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工具。但“漂绿”风险的存在,使绿色债券是否能够发挥其积极作用、提升企业绿色创新能力和助力企业绿色转型而存疑,为此以上市公司发行绿色债券为研究契机,深入研究公司发行绿色债券对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发行绿色债券后,其绿色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绿色债券可以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高信息透明度来提升公司的绿色创新能力。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外部舆论关注强度大、委托代理问题较严重的公司中,绿色债券提升绿色创新能力的作用更显著;公司发行绿色债券后,其绿色投资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表现(ESG)都有显著改善。据此建议加快推进绿色债券市场的培育与建设;多渠道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助推企业绿色转型升级;增强国内绿色债券发行主体的信息透明度,提升企业绿色债券信息披露的公信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钱龙
本文利用中国285个地级市2004年至2015年工业层面数据,借鉴生态效率和生产效率概念使用VRS_DEA模型分别测度绿色效率和经济效率,继而运用耦合度公式将绿色效率和经济效率耦合成绿色经济效率,揭示其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第一,中国城市绿色效率与经济效率均较低,其中经济效率大于绿色效率,重"金山银山"轻"绿水青山",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拥有较高的绿色效率与经济效率,大城市相对小城市具有更强的绿色效率与经济效率双重优势;第二,绿色经济效率整体水平较低,但存在改善迹象和提高趋势,大城市以及位于发达地区城市相对小城市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具有较高的绿色经济效率;第三,绿色经济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U型关系,大部分城市位于U型曲线的上升通道,资本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信息化、经济集聚和技术进步有利于提升绿色经济效率,外商直接投资、人力资本尚未发挥积极促进作用,政府干预则阻碍了绿色经济效率改善;第四,基于空间计量分析表明绿色经济效率存在正向空间自相关性,表明需要加强联防联控和区域协同治理统筹解决绿色发展问题。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陈志远 郭凯 闫实
绿色债券是绿色金融的创新性工具,具有吸引绿色资本、扩大绿色投资规模的作用,对推动我国经济转型、低碳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Mann-Whitney非参数秩和检验研究绿色债券和普通债券发行利差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对影响绿色债券发行利差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将绿色债券发行利差作为被解释变量,将是否具有绿色认证、发行主体性质、发行主体所在城市生态排名以及发行规模作为解释变量,将信用评级、发行期限以及债券种类作为控制变量,分析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绿色债券的发行利差,结果发现:通过绿色认证能够降低发行利差但效果不显著,发行主体为国有企业、发行主体所在城市生态排名靠前以及发行规模较大都会显著降低绿色债券的发行利差。根据分析结果,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绿色项目认证标准、支持发行主体为非国有企业的绿色债券、加强对第三方认证机构的监督管理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亚芹
发行绿色金融债券,加大对绿色领域的投放力度,是金融机构开拓绿色融资业务的创新路径,有助于对冲传统业务所面临的下行压力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绿色发展纳入五大发展理念,生态环保等绿色产业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根据环保部预测,"十三五"期间环保投入将增加到每年2万亿元左右,"十三五"期间社会环保总投资有望超过17万亿元。如果考虑到新能源、清洁交通等绿色产业的融资需求,"十三五"期间总的绿色投资需求将会更高。面对如此巨大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汪虹
利用2010—2022年中国上市企业微观数据,实证考察了绿色债券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债券会显著降低企业金融化水平,且影响效应具有产权和行业异质性,非国有企业和非重污染企业的金融化行为更易受到绿色债券影响。机制检验表明,绿色债券发挥作用的主要渠道是资金效应而非监督效应,绿色债券会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来抑制企业金融化。进一步分析发现,第三方认证措施和“双碳”目标政策可以强化绿色债券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小可 张居营
绿色金融在引导资金重新配置、促进绿色企业技术创新中发挥巨大作用,绿色债券是绿色金融重要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为有效识别绿色金融影响绿色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效果和机制,本文以企业发行绿色债券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法和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并将融资约束效应作为影响路径进行机制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绿色债券发行能够显著促进绿色企业技术创新,且主要促进发明型和实用型技术创新。机制检验表明,发行绿色债券有助于企业缓解资金约束和流动性压力,促进企业进行创新。以上结论为绿色金融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政策启示,相关政策应充分发挥绿色债券资源配置功能,提高绿色债券政策支持力度,加强绿色信息鉴别与披露工作。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崔灿
新能源行业和绿色债券结合为绿色低碳项目提供低成本、长期限的资金支持,助力新能源企业的长远发展和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我国绿色债券界定标准逐渐统一,发行和扩容支持力度加大,信用资质良好,与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有很高的契合度。文章以BYD绿色债券发行为例,分析绿色债券的发行情况和融资动因,研究发现,BYD在发行绿色债券后表现出良好的市场效应、财务效应和环境效应,最后从信息披露、投资群体和监督机制三方面给出新能源汽车企业发展绿色债券的保障措施,为新能源汽车企业进行绿色债券融资提供参考,对推动绿色债券市场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绿色信贷 新能源汽车 融资动因 财务效应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陆文钦 王遥
《中国绿色债券支持项目分类目录》体现了重点支持环境效益显著、共识度高、符合产业政策导向的项目的原则2015年12月24日,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公布了《中国绿色债券项目支持目录(2015年版)》。这个目录是构建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将成为绿色债券审批与注册、第三方绿色债券评估、绿色债券评级和有关信息披露的参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遥 曹畅
绿色债券鲜明的概念性将更受责任投资者青睐,许多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投资者在寻求更具有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投资渠道我国需大量资金推动经济的绿色转型,以缓解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绿色债券是近年来绿色金融领域大力发展的融资工具,其兼具"债券"的基本功能,同时又对"绿色效益"提出了要求。近两年全球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也给我国提供了很好的经验。绿色债券兼具"债券"和"绿色"特点绿色债券首先是债券,其具备普通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