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70)
2023(11907)
2022(10051)
2021(9139)
2020(7769)
2019(18128)
2018(17638)
2017(33832)
2016(18228)
2015(20978)
2014(21111)
2013(21343)
2012(20329)
2011(18770)
2010(18858)
2009(17764)
2008(17452)
2007(15602)
2006(13962)
2005(12727)
作者
(55732)
(46840)
(46658)
(44784)
(29792)
(22391)
(21336)
(18297)
(17669)
(16437)
(16316)
(15545)
(14881)
(14795)
(14745)
(14704)
(13878)
(13801)
(13463)
(13359)
(11670)
(11508)
(11342)
(10723)
(10675)
(10466)
(10159)
(10061)
(9499)
(9294)
学科
(103417)
经济(103341)
管理(46899)
(43616)
方法(40509)
数学(36655)
数学方法(36410)
(32411)
企业(32411)
中国(27653)
地方(23214)
(22716)
(19340)
(18897)
(17913)
贸易(17905)
业经(17467)
(17338)
农业(15409)
(15023)
地方经济(14350)
环境(14323)
(13149)
金融(13147)
(12858)
银行(12817)
(12731)
(12349)
(12030)
(11006)
机构
大学(282376)
学院(278928)
(133184)
经济(130703)
研究(105602)
管理(102364)
理学(87729)
理学院(86616)
管理学(85319)
管理学院(84780)
中国(79224)
科学(62216)
(60576)
(56432)
(54222)
研究所(49328)
(48393)
中心(46307)
财经(45419)
经济学(43741)
(41304)
(40941)
业大(40525)
经济学院(39371)
北京(38704)
农业(38203)
(37183)
(36194)
师范(35874)
财经大学(33558)
基金
项目(181251)
科学(143081)
基金(134582)
研究(129447)
(118152)
国家(117273)
科学基金(99308)
社会(86277)
社会科(81961)
社会科学(81935)
基金项目(70799)
(67419)
自然(62399)
自然科(60985)
自然科学(60965)
自然科学基金(59907)
教育(58185)
(57874)
资助(55692)
编号(49435)
(41628)
重点(41320)
(40749)
成果(40446)
国家社会(37399)
(36564)
教育部(35659)
中国(34820)
课题(34649)
科研(34595)
期刊
(148642)
经济(148642)
研究(88995)
中国(52358)
学报(44161)
(43294)
(42747)
科学(41255)
管理(36243)
大学(32964)
学学(31320)
农业(29284)
经济研究(25742)
(25073)
金融(25073)
财经(23794)
技术(22529)
教育(21711)
问题(21430)
(20739)
业经(20116)
(17844)
(16454)
世界(16182)
技术经济(15993)
国际(15590)
统计(15206)
(13035)
资源(12657)
经济问题(12503)
共检索到4237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大鹏  吴育华  朱迎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各区域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效率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非参数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选取22个沿海发达城市及内地副省级工业城市为评价单元,分析1990~2004年间我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技术变化及技术效率变化情况,并提出改善策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现祥  李郇  
Lucas(1 988,2 0 0 2 )一直强调城市具有不同于国家、省区层面上的经济增长特性 ,但为现有的有关文献所忽视。本文采用趋同分析的标准方法 ,就我国 2 1 6个地级及其以上城市展开讨论 ,结果发现 ,与我国省区趋同模式不同 ,我国城市经济增长存在δ趋同和绝对β趋同 ;从趋同机制上看 ,我国城市层面上同时存在新古典增长理论和新增长理论所强调的趋同机制。本文的发现是稳健的 ,且有助于对我国地区差距的进一步理解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广忠,周一星,杨玲  
本文用定量方法讨论了开放条件下影响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发现工业效率仍然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同时,开放政策、利用外资和三资企业等开放要素对城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各种开放要素对不同开放程度、不同规模级的城市所起的作用不同。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谢守红  
选择出口依存度和资本依存度两个指标构建城市经济开放度指数,对我国35个中心城市进行测算和比较,并对经济开放度与经济增长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各主要城市的经济开放度差异很大,可划分为三种类型——高开放度城市、中开放度城市、低开放度城市。在区域分布上,东部地区城市经济开放度远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城市经济开放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对外开放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彦  
文章基于综合指标体系法与DEA-Malmquist指数法,测度37个金融中心城市的金融集聚水平与全要素生产率。在此基础上,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检验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并分析全要素生产率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金融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表现为“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这一结论同样适用于金融子行业中的银行业集聚与保险业集聚,而证券业集聚则能显著促进城市经济增长。在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过程中,全要素生产率能够发挥中介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互联网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增长作用效果较为单一,现阶段仅表现为直接的促进作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金昌  程开明  
为探讨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文章依据1978~2004年的时序数据,利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对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动态计量分析。结果发现,经济增长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格兰杰原因,经济增长对城市化产生较大的正向冲击效应,而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强度不大;城市化水平受人均GDP影响的效应逐步增强,受自身影响的效应不断减弱,而人均GDP受自身波动影响的效应不断上升,受城市化水平影响的强度逐步下降。对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深入认识,有利于各级政府在推动城市化和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采取合理对策,避免走入误区。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吴建新  黄蒙蒙  
忽视能源消耗和"坏"产出会扭曲对企业经济绩效和社会福利变化的估计,有碍于城市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将能源投入变量和SO_2、CO_2两种"坏"产出变量加入环境效率和环境生产率投入产出指标体系中,采用全局参比的SBM方法和Luenberger指数方法测算中国286个城市2002-2011年间能源和环境双重约束下的环境效率和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无效率来源。研究发现:中国城市在这一时期存在清晰的绿色转型轨迹,转折点为2006年;节能减排是中国城市绿色转型的主要推手,但资本无效率恶化减缓了城市绿色转型的步伐;东部地区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李松林  刘修岩  周霄雪  
本文系统地评估了中国摩天大楼数量扩张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摩天大楼数量的扩张对城市增长并不产生显著的短期和长期影响,且仅对其附近1公里左右范围内的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究其原因,在于在中国的制度背景下,摩天大楼的建造可能更多的是地方政府竞争的工具以及政府的"面子工程",其建设往往与城市自身的经济基础相违背,从而会削弱摩天大楼的集聚正外部性。本文的政策启示是:城市摩天大楼的建设要与其经济发展和产业支撑水平相适应,应避免对形象工程以及摩天大楼数量的刻意追求,这才能保证城市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培  
本文在利用Malmquist指数和一系列反映地区差异的统计指标对中国216个地级市1990~2004年经济增长的效率和差异进行描述的基础上,针对2000年以来中国城市经济表现出的新特点,采用因子分析和空间计量方法分析了影响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216个地级市TFP整体呈现增长趋势,城市经济的地区差异明显且呈扩大趋势。2000年以来影响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因子强度依次为:地理位置、产业结构与市场化水平和要素投入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黄志基  贺灿飞  王伟凯  
研究探讨2004年中国土地出让制度变革对中国地级市土地利用变化与城市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影响。通过计算城市经济增长与土地利用变化弹性系数,分析其空间差异性;构建结构方程计量模型,验证土地利用变化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的互为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004~2008年期间,中国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弹性系数绝对值以大于1为主,东部和东南沿海地区的弹性系数总体小于东北和中西部地区。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土地利用变化和城市经济增长之间互为因果关系,以及土地利用变化存在一定的空间自相关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沈华福  王海港  
本文区别于经济增长趋同理论,从水平视角分析区域经济增长问题,主要基于收入分布视角从流动性方法上分析中国城市经济增长在不同年份的变动情况,并探寻影响流动性因素。利用《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的2012年和2015年两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分析城市人均GDP的位置流动、水平流动性及分解,建立多项式Logit模型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我国城市经济增长处于较低的流动性,固化严重,但流动性质量较好;其次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城市流动性更多的是来于净增长,东北绝大部分城市经济出现位置互换,实际净增长很小;最后市场化指数和实际使用外资都增加城市经济增长位置变动的活跃程度,高校数量的作用则相反;中部和东北部比东部更能使城市经济增长向下流动,使城市人均GDP增加值变小。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许宪春  张钟文  常子豪  雷泽坤  
从行业层面考察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演进路径,有利于明确新时代经济增长新旧动能转换的主要方向,从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同质可比的投入产出数据,采用增长核算法测算了行业层面的全要素生产率,然后基于总生产可能性边界法和跨行业直接加总法测算总体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分析中国经济增长动能。研究发现,1985-2015年资本投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也起到重要作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提升的70%来源于行业内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行业间资源配置效率改善的贡献率为3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秦敬云  
本文在小型开放经济框架下重点分析了城市经济增长中资本、劳动力、土地和技术等要素的独特供求机制。认为在小型开放经济框架下,资本盈利率和劳动力期望工资分别是资本和劳动力供求机制的决定性因素,土地要素的供给与需求则受到劳动力和资本高度流动性的间接影响,而技术传播障碍的消除也使得技术在城市经济增长中的获得方式及其贡献都具有独特性。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扬  余壮雄  舒元  
本文利用我国232个地级市1999-2006年的数据,探究我国经济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并试图考察在我国城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Williamson假说是否成立。研究表明,在我国城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该假说成立,即城市经济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速度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经济集聚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增长;而伴随经济增长,经济活动在城市的进一步集中将阻碍城市经济的增长。实证结果表明实际人均GDP水平28283元为我国城市经济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临界值。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陶磊  刘朝明  胡敏杰  
能源既是经济发展的促进因素,同时也是一个制约因素。为了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和健康发展,需要研究经济增长与能源投入之间的关联关系。文章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引入了能源要素对C-D生产函数模型进行了拓展,通过统计实证揭示了经济增长与生产要素投入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能源增长与GDP增长之间的比例关系。揭示这些比例关系,对我们认识经济增长的规律是一个必要的前提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