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99)
- 2023(13331)
- 2022(11261)
- 2021(10196)
- 2020(8486)
- 2019(19632)
- 2018(19125)
- 2017(36898)
- 2016(19523)
- 2015(22272)
- 2014(22140)
- 2013(22382)
- 2012(21394)
- 2011(19608)
- 2010(19837)
- 2009(18934)
- 2008(18510)
- 2007(16381)
- 2006(14945)
- 2005(13936)
- 学科
- 济(111319)
- 经济(111188)
- 管理(59797)
- 业(52441)
- 方法(43832)
- 企(41348)
- 企业(41348)
- 数学(39404)
- 数学方法(39061)
- 中国(29580)
- 财(24633)
- 地方(24317)
- 农(23097)
- 制(21013)
- 业经(19584)
- 学(19005)
- 贸(18267)
- 贸易(18253)
- 易(17672)
- 融(15958)
- 金融(15955)
- 环境(15757)
- 农业(15654)
- 银(15351)
- 银行(15330)
- 体(15204)
- 地方经济(14785)
- 行(14725)
- 务(13561)
- 财务(13534)
- 机构
- 大学(302372)
- 学院(296918)
- 济(144232)
- 经济(141621)
- 管理(112060)
- 研究(110351)
- 理学(95498)
- 理学院(94392)
- 管理学(93065)
- 管理学院(92471)
- 中国(85770)
- 财(67317)
- 京(64558)
- 科学(60622)
- 所(54725)
- 财经(52969)
- 研究所(48893)
- 中心(48608)
- 经(48144)
- 经济学(47705)
- 江(43850)
- 农(42833)
- 经济学院(42748)
- 北京(41582)
- 院(39652)
- 财经大学(39309)
- 业大(37868)
- 范(36908)
- 师范(36648)
- 州(34004)
- 基金
- 项目(191175)
- 科学(153493)
- 基金(145187)
- 研究(139051)
- 家(126060)
- 国家(125159)
- 科学基金(107998)
- 社会(95861)
- 社会科(91284)
- 社会科学(91264)
- 基金项目(75217)
- 省(68639)
- 自然(66892)
- 自然科(65341)
- 自然科学(65325)
- 自然科学基金(64188)
- 教育(62280)
- 资助(60723)
- 划(59133)
- 编号(51755)
- 部(45164)
- 成果(43236)
- 重点(43190)
- 国家社会(42202)
- 发(41549)
- 教育部(39563)
- 制(39462)
- 创(38470)
- 人文(37754)
- 中国(37402)
- 期刊
- 济(163188)
- 经济(163188)
- 研究(100348)
- 中国(59940)
- 财(52005)
- 管理(43769)
- 学报(41687)
- 科学(41110)
- 农(38506)
- 大学(32982)
- 学学(31175)
- 融(31010)
- 金融(31010)
- 财经(28491)
- 经济研究(27958)
- 农业(25482)
- 经(24603)
- 技术(24052)
- 问题(22979)
- 教育(22627)
- 业经(20973)
- 贸(19531)
- 统计(17552)
- 世界(17362)
- 国际(17242)
- 技术经济(16722)
- 策(15241)
- 业(13995)
- 决策(13731)
- 现代(13459)
共检索到4669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孙晓华 曹阳
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地区间不平衡的现象始终存在。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载体,城市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判定是一个具有重要方法论意义的问题。与传统分析方法忽略经济增长的个体差异,通过人为设定区域边界进行收敛性标准判断不同,本文基于非线性时变因子模型,提出了城市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识别方法,并以中国347个行政区为样本对收敛性和趋同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传统的四大经济区内部均不存在经济增长的收敛现象,运用非线性时变因子模型对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收敛性进行重新划分,共得到六大趋同俱乐部;东部沿海城市之间的经济增速趋异,呈点状增长极分布,中西部城市经济增速趋同,条块状发展特征突出,东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有逐步缩小的趋势;机制分析表明,物质资本投资、产业结构和对外开放是促进城市经济增长趋同的重要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伟丽
文章将俱乐部趋同的研究对象细化为中部的83个地市,并以改进的俱乐部趋同随机定义为基础,采用ADF与KPSS检验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1990~2008年间中部地市的经济增长俱乐部趋同。结果发现,中部总体上仅呈现出较弱的随机俱乐部趋同,而由各相邻省份的地市构成的6个区域组内也不存在较强的趋同,因此,各地市间的经济差距不平稳,并没有缩小的趋势。
关键词:
中部地市 俱乐部趋同 改进时间序列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覃成林 张伟丽
本文以1978年、1982年、1985年这3个具有重要改革开放意义的年份为初始时点,采用CART方法,获得了更符合俱乐部趋同定义的最优区域分组,以及俱乐部趋同的待检影响因素信息。据此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进行俱乐部趋同检验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区域经济增长发生了明显的俱乐部趋同。总体上,在中国的沿海地区形成了以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这5个新兴工业化省份为主体、代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达到较高水平的趋同俱乐部。其余省市区则形成了另外一个趋同俱乐部。(2)市场化水平和区域政策是影响俱乐部趋同发生的重要因素。因此,继续推进区域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和调整区域政策是中国可以选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伟丽 覃成林 邓冬林
文章将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俱乐部趋同的研究对象细化到全国345个地区,并以俱乐部趋同的随机定义为基础,采用对较短时间序列单位根检验较为有效的Im-Pesaran-Shin方法,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俱乐部趋同进行检验。结果发现,我国的东部、中部和东北区域内的各地区经济增长存在俱乐部趋同,而西部以及全国的各地区经济增长不存在俱乐部趋同;区域间的经济差距不平稳,并没有缩小的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殷克东 郑义
文章基于1978~2013年我国各省市实际人均GDP数据,运用Ender&Lee(2012)提出的傅里叶单位根检验,考察了我国各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俱乐部趋同问题。结果表明:我国三大区域组存在不同程度的俱乐部趋同现象,其中,区域组Ⅰ和区域组Ⅲ表现出较高程度的俱乐部趋同,而区域组Ⅱ趋同程度最低;傅里叶单位根检验相对于传统的单位根检验方法而言,在俱乐部趋同实证研究方面表现出更高的效力。
关键词:
傅里叶单位根检验 俱乐部趋同 CART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沈坤荣 马俊
本文以经济增长文献中有关收敛性理论为基础 ,对中国自建国以来 ,特别是 1 978年改革开放以来 ,省际间的经济增长差异进行实证分析。本文认为中国地区间的经济增长 ,不仅存在着显著的“俱乐部收敛”(clubconvergence)特征 ,即按东中西划分的区域内部人均产出具有明显的聚集现象 ;而且存在着条件收敛 (conditionalconvergence)的特征 ,即在具有相同的人力资本、市场开放度等结构特征的经济地区间存在着一定的增长收敛趋势。本文实证分析的结果还显示 ,各地区间工业化水平的差异和产业结构的变动对增长收敛性构成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β-收敛 σ-收敛 条件收敛 俱乐部收敛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秦义虎
长江三角洲城市圈、珠江三角洲城市圈、京津冀城市圈、成渝城市圈、武汉城市圈是我国五个重要的城市圈;其中,除武汉城市圈外其他四个城市圈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俱乐部趋同,而且这种趋同和五大城市圈的工业化程度、内部经济结构及创新能力有很大关系。
关键词:
城市圈 俱乐部趋同 投资结构 创新能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陆剑 李菲
文章从一个不同于以前收敛研究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各产业间是否存在俱乐部收敛,为我国的产业划分提供了一个新的科学标准,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同产业在生产技术特征上的共性和不同,以及不同产业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表现和作用。
关键词:
产业划分 收敛 产业间俱乐部收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覃成林 张伟丽
俱乐部趋同是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的一种重要类型。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关于俱乐部趋同的研究逐渐成为国外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研究的热点。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俱乐部趋同的概念探究、俱乐部趋同假说的实证检验以及对俱乐部趋同机制的分析等方面,形成了各有特色的研究思路。同时,在俱乐部趋同的概念界定、区域类型划分、趋同的机制以及有关的理论框架和检验框架等方面,都还存在一些疑问和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趋同 俱乐部趋同 区域经济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郑群峰
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在实现高速增长的同时,省际间的差异也在持续不断的扩大。以收敛性理论为分析基础,从固定资产投资角度对1978-2007年我国省际间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认为我国经济增长不存在绝对β趋同,但是存在俱乐部β趋同,东部和西部趋同比较明显,而中部趋同不明显。通过对固定资产投资主体的细分,论证固定资产投资各主体投资行为差异是否是条件β趋同的因素。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周迪 钟绍军
本文通过理论模型阐述了资本流动对经济增长俱乐部趋同的影响过程,并以长三角城市群66县市1996—2014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首先借助引力模型测算出各城市在城市群中的资本流动程度,随后采用本文构造的条件Markov链模型考察资本流动水平对俱乐部趋同的影响。研究发现:(1)当前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俱乐部趋同特征,即使经过五年时间的积累,高增长水平和低增长水平俱乐部趋同现象依然很明显;(2)在资本流动水平较低时,低增长俱乐部趋同程度加深,而资本流动水平较高时,高增长俱乐部趋同程度加深。考虑到长三角城市群中资本流动高水平城市主要处于经济增长高水平俱乐部,而低水平城市主要处于经济增长低水平俱乐部,从而较好解释了经济增长俱乐部趋同现象。因此长三角城市群应该进一步提高资本流动水平,以实现各俱乐部间的协调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迪 周丰年
论文基于Quah(1997)的分布动态学分析框架,采用扩展的Markov链和空间Markov链模型对我国大陆31省份2003—2015年间总用水、农业用水及工业用水效率的俱乐部趋同现象展开研究。首先对3类用水效率的俱乐部趋同现象进行检验,随后基于构造的俱乐部趋同指数对俱乐部趋同程度进行测算,最后从空间角度对俱乐部趋同现象进行了解释。研究发现:1)3类用水效率都存在着俱乐部趋同的现象,随着时间的积累,这种现象会有所缓解,但依然明显。例如工业用水效率低水平和高水平地区在5 a后仍分别处于低水平和高水平的概率高达0.808和0.918,可见我国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协调力度亟待加强。2)工业用水效率整体的俱乐部趋同程度最高,其次是总用水效率,农业用水效率最小。我国地区间工业用水效率差异的固化程度最严重,部分地区长期维持在低水平,陷入了"低水平陷阱",应引起政府的重视。3)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俱乐部趋同现象受空间因素的影响。一方面,不同用水效率的邻近地区对本地区用水效率的变化存在一定影响,高水平的邻近地区有积极影响,低水平的邻近地区有消极影响;另一方面,高低水平俱乐部的空间分布存在着集聚特征,因此俱乐部内部会产生空间溢出效应。但高水平俱乐部内的正溢出作用远大于低水平俱乐部,这使得高低水平俱乐部之间差异进一步拉大,从而促进了俱乐部趋同现象的发生。这在我国工业用水效率的俱乐部趋同中尤其明显。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现祥 李郇
Lucas(1 988,2 0 0 2 )一直强调城市具有不同于国家、省区层面上的经济增长特性 ,但为现有的有关文献所忽视。本文采用趋同分析的标准方法 ,就我国 2 1 6个地级及其以上城市展开讨论 ,结果发现 ,与我国省区趋同模式不同 ,我国城市经济增长存在δ趋同和绝对β趋同 ;从趋同机制上看 ,我国城市层面上同时存在新古典增长理论和新增长理论所强调的趋同机制。本文的发现是稳健的 ,且有助于对我国地区差距的进一步理解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城市 趋同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伟丽
利用马尔科夫链、空间马尔科夫链及时空加权马尔科夫链等方法,分析了中国所有地级市经济增长的趋同俱乐部空间分布及其演变趋势,认为:(1)中国地级市经济增长存在低水平、中低水平、中高水平及高水平等四个趋同俱乐部。(2)低水平趋同俱乐部主要集中在我国中部的落后地区及西部边远地区,且多为少数民族聚集地。高水平趋同俱乐部主要集中在我国中西部资源型城市及沿海城市。(3)邻居越发达,越有利于趋同俱乐部的演变。(4)从极限分布来看,与低收入邻居相邻未来67.5%的可能仍然属于低收入类型,与高收入邻居相邻未来65.2%的可能属于高收入类型。最后,提出制定有梯度的区域适配型政策、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以企业间的合作...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刘赫宁 王乐
尽管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整体经济发展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但省际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也在随之扩大。经济学家和决策者在共同关注落后省份能否赶上发达省份这一问题,并由此展开了大量对中国经济的收敛性的相关研究。本文中,我们通过运用Hobijin和Fanses(2000)的研究检验中国经济中存在的发散和收敛行为,再次研究了这个重要的问题。我们的发现是引人注目的:首先,不论改革前后,均存在极小的俱乐部的收敛特征。具体地讲,在改革前存在13处渐进完全俱乐部收敛和11处渐进相对俱乐部收敛特征;改革后存在19处渐进完全俱乐部收敛和13处渐进相对俱乐部收敛特征。其次,比较改革前后的收敛特征后,我们的结果表明,改革...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俱乐部收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