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61)
2023(13990)
2022(11428)
2021(10270)
2020(8143)
2019(18405)
2018(18232)
2017(33379)
2016(17816)
2015(20341)
2014(20399)
2013(20284)
2012(19338)
2011(18090)
2010(18199)
2009(16767)
2008(16448)
2007(14422)
2006(13455)
2005(12867)
作者
(53418)
(44649)
(44385)
(42496)
(28801)
(21323)
(20002)
(17302)
(17245)
(15743)
(15645)
(14915)
(14478)
(14476)
(14046)
(13839)
(13163)
(12908)
(12810)
(12360)
(11539)
(10875)
(10851)
(10408)
(10153)
(10140)
(9805)
(9569)
(8976)
(8875)
学科
(101710)
经济(101619)
管理(42564)
(39532)
中国(33999)
方法(29704)
地方(28602)
(27711)
企业(27711)
数学(26111)
数学方法(25979)
(24578)
业经(20748)
(19233)
(17461)
贸易(17445)
(16815)
农业(16773)
地方经济(16472)
(16379)
(16039)
(15733)
金融(15733)
(15471)
(15412)
银行(15394)
(15124)
环境(15101)
产业(12451)
发展(12211)
机构
大学(266026)
学院(264467)
(126025)
经济(123666)
研究(109310)
管理(91838)
中国(84630)
理学(76532)
理学院(75452)
管理学(74355)
管理学院(73836)
科学(62571)
(59680)
(55802)
(54949)
研究所(50291)
中心(47552)
(42981)
财经(42600)
经济学(41308)
(40513)
(39526)
北京(39250)
(38844)
(38102)
师范(37781)
经济学院(36889)
业大(34011)
科学院(33372)
农业(33050)
基金
项目(167919)
科学(133384)
研究(124265)
基金(123206)
(108091)
国家(107248)
科学基金(90369)
社会(83327)
社会科(79091)
社会科学(79075)
基金项目(63960)
(62241)
教育(54720)
自然(54190)
(53922)
自然科(52905)
自然科学(52894)
自然科学基金(51945)
资助(49581)
编号(47680)
(43501)
成果(39615)
重点(39279)
(37811)
国家社会(36379)
发展(35715)
(35169)
课题(35016)
中国(33995)
(33767)
期刊
(153357)
经济(153357)
研究(94543)
中国(61629)
(41046)
科学(39240)
(39202)
学报(39035)
管理(36781)
(30165)
金融(30165)
大学(30118)
教育(28447)
农业(28159)
学学(28049)
经济研究(26247)
财经(22492)
技术(22374)
业经(22274)
问题(21364)
(19771)
(17984)
世界(17378)
国际(17199)
(16071)
技术经济(14157)
资源(13621)
现代(12998)
经济问题(12520)
(12402)
共检索到4384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天健  
历经70年的探索与前行,中国城市经济发展走过了一条波澜壮阔的道路。站在新中国成立70年这一重要历史节点上,总结中国城市经济发展中的成功经验与教训,将关于城市建设的中国经验、中国道路、中国故事提升到理论层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回顾了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从经济总量、城市化、居民生活、就业、城市群以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梳理。由此认为,中国城市经济发展存在以下特征化事实:第一,持续的经济体制改革真正释放了城市经济增长潜力;第二,快速城市化和人力资本增长是发展的必要条件;第三,城市群崛起是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第四,"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城市经济发展一直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
[期刊] 改革  [作者] 文骐  朱志军  许志敏  
一个负责任的中国虽然她今天仍然走在崛起的路上虽然她与美国和欧盟相比依旧算不上强大但是她的脚步坚定而踏实她的目标明确而切实她的前途光明而远大这是我们的国家这是我们期待未来会更加繁荣和富强的那个中国作为关注中国转型和发展的经济学品牌期刊,《改革》隆重推出"足印——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发展轨迹",《改革》从2009年第2期开始刊出,至2009年第7期刊登完毕,敬请留意。
[期刊] 改革  [作者] 文骐  朱志军  许志敏  张晓月  
作为关注中国转型和发展的经济学品牌期刊,《改革》隆重推出"足印——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发展轨迹(1990~1999)",《改革》从2009年第2期开始刊出,至2009年第7期刊登完毕,敬请留意。
[期刊] 改革  [作者] 文骐  朱志军  许志敏  
1970年 1970年/1月 4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将农垦部直属的云南、福建、广西和广东汕头橡胶垦区,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的海南、湛江橡胶垦区及其所属企业单位和华南热带作物学院,分别下放给所在省、自治区革命委
[期刊] 改革  [作者] 文骐  朱志军  许志敏  张晓月  
一个负责任的中国虽然她今天仍然走在崛起的路上虽然她与美国和欧盟相比依旧算不上强大但是她的脚步坚定而踏实她的目标明确而切实她的前途光明而远大这是我们的国家这是我们期待未来会更加繁荣和富强的那个中国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健钧  
大邱庄是我国农村通过改革开放实现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典型。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短短十年时间,它即从一个历史上有名的穷村一跃发展成为富甲天下的“中国第一村”,一举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这由历史性的大跨越。 1991年,大邱庄工农业总产值18亿元,是1978年137.3万元的1310倍,1949年到1978年30年间总和的100倍,全村公共积累达4.8亿元,是1978年的300倍,上缴税金3538万元,是1978年的350倍。对大邱庄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有人以“南有深圳城,北有大邱庄”相
[期刊] 改革  [作者] 温思美  张乐柱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农村经济成就斐然,为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其演进轨迹表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多层面的动态变迁和农村产业结构演进以及持续的农业科技进步,是推动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以农业科技进步推动现代农业,以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农业产业化及农民专业合作、促进金融与财政等制度的相容创新,加之以农民工流动为契机的人力资源开发,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裴长洪  
中国对外开放可分为四个阶段:外贸管理体制实行放开搞活、下放经营权;培育外贸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贸易自由化、建立与国际规则接轨的开放型经济体制;开放型经济体制面临进一步完善与创新。开放型经济建立之初进行的外贸体制改革的主要经验是:成功解决了如何在体制转型中实现贸易自由化,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创造了区域突破的经验,正确选择了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同时,系统总结了中国开放型经济的五方面的基本特征,并前瞻走向。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夏振坤  
一、1949-1956 年的复苏 解放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彻底消灭了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桎梏——半封建半殖民地制度。中华民族,在漫漫的千年长夜之后,第一次看到了工业化的曙光,充满了迈向一个现代文明强国的希望! 人民共和国在建国后,在为恢复国民经济而斗争的同时,便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土地改革运动(在此以前,1947年9月便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在解放区1、2亿人口的地区完成了土地改革)。从 1950年 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1952年底,仅用了两年多一点时间便在全国范围内彻底摧毁了封建制度的根基——地主土地所有制,解放了中国农民这支世界上最大的劳动...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肖兴志  张伟广  
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的CSSCI期刊文献为数据来源,通过限定主题检索得到1998~2018年中国规制经济学研究论文20026篇,运用Bicomb、Ucinet和Net Draw等软件,从不同视角分析学科发展轨迹和特征。研究结果发现,中国规制经济学学科发展以2008年为节点,近十年来发展迅速,不同类型的期刊起着助推作用;学科研究主体多元,国家重点建设高校的优势明显,而作为独立学科发展仍需加强;学科研究主题与中国经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不同阶段的研究重心有所不同,不同高校的研究主题也有明显的偏好和特色差异。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曹忠  
考察经济发展,视角可以是多方面的。人们既可以从总量变动方面,也可以从结构演变方面,或者从不同的发展内容及其动态关联上,对经济发展的规律性进行多方位的把握。笔者认为,长期的经济发展,是建立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之上的;而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讲,技术进步的过程,往往和长期、有效的技术引进过程相联系;经济发展的轨迹,从产业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明浩  李小羽  
回顾了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大城市发展、区域经济、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和住宅经济5个方面的发展历程,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分析了当前问题及未来展望。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仲礼  潘君祥  
上海是一个在近代勃兴起来的对我国经济有着巨大影响的工商城市,也是一个与世界各国有着广泛经济联系的著名海港城市。在隆重纪念上海建城700周年之际,回顾近代上海经济的发展轨迹,分析上海经济近代化的内部动因,对上海今天的经济建设有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夏华  
本文论述了从古代到现阶段人本思想在我国的发展轨迹,曾经对我国人本经济思想的发展做出过贡献的是:管仲、孔子、墨翟、司马迁、陆贽、朱熹、毛泽东、邓小平。这些思想家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经济环境、生产力状况都很不相同,但是他们的以人为本的观念却是人类进步思想的闪现。正是这些思想家在不同条件下、从各个角度出发阐述的人本思想,才形成了当今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渊源。人本思想对当时以至于后来的经济社会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海超  雷明  殷子涵  
文章运用重心模型,计算出1996-2015年期间我国省级GDP重心和第二产业重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计算全国历年的GDP重心、第二产业重心和碳排放重心。通过比较分析发现,我国碳排放重心和GDP重心出现200公里以上的位置偏离,并且碳排放重心在GDP重心的西北方向,这说明我国东南方区域的GDP密度相对更高,而西北方区域的碳排放密度相对更高。在文章的研究时段内,我国碳排放重心和GDP重心都出现明显向西移动的趋势,说明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高碳排放的基础上。对于西部省份来说,在赶超过程中面临着双重压力,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