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17)
- 2023(13152)
- 2022(11025)
- 2021(10229)
- 2020(8679)
- 2019(20098)
- 2018(19308)
- 2017(36321)
- 2016(20116)
- 2015(22615)
- 2014(22358)
- 2013(22428)
- 2012(21087)
- 2011(19343)
- 2010(19235)
- 2009(18054)
- 2008(18156)
- 2007(16019)
- 2006(13861)
- 2005(12266)
- 学科
- 济(88067)
- 经济(87973)
- 管理(52367)
- 业(49760)
- 方法(40632)
- 企(38058)
- 企业(38058)
- 数学(36543)
- 数学方法(36237)
- 中国(26878)
- 农(22771)
- 财(20392)
- 学(20352)
- 贸(19127)
- 贸易(19122)
- 易(18600)
- 地方(16881)
- 业经(16550)
- 农业(15251)
- 制(14897)
- 环境(13763)
- 银(12946)
- 银行(12884)
- 融(12572)
- 金融(12569)
- 和(12386)
- 行(12314)
- 务(11926)
- 财务(11907)
- 财务管理(11878)
- 机构
- 大学(305880)
- 学院(300176)
- 济(128101)
- 经济(125664)
- 研究(112653)
- 管理(109588)
- 理学(95598)
- 理学院(94292)
- 管理学(92542)
- 管理学院(91985)
- 中国(82517)
- 科学(72307)
- 京(65902)
- 农(61164)
- 所(59153)
- 财(54816)
- 研究所(54760)
- 业大(50301)
- 中心(49599)
- 农业(49087)
- 财经(45137)
- 江(42942)
- 北京(41374)
- 经济学(41286)
- 经(41269)
- 院(40218)
- 范(40134)
- 师范(39618)
- 经济学院(37548)
- 科学院(35131)
- 基金
- 项目(207862)
- 科学(163048)
- 基金(154701)
- 研究(140785)
- 家(139673)
- 国家(138622)
- 科学基金(116096)
- 社会(92390)
- 社会科(87679)
- 社会科学(87651)
- 基金项目(82396)
- 省(77799)
- 自然(77474)
- 自然科(75775)
- 自然科学(75741)
- 自然科学基金(74408)
- 划(68582)
- 教育(63659)
- 资助(62927)
- 编号(52448)
- 重点(48021)
- 部(46857)
- 发(44877)
- 创(42504)
- 成果(42092)
- 科研(41033)
- 计划(40901)
- 创新(40076)
- 国家社会(39869)
- 教育部(39126)
- 期刊
- 济(132356)
- 经济(132356)
- 研究(86587)
- 学报(58331)
- 农(53908)
- 中国(52873)
- 科学(51557)
- 大学(41904)
- 财(40561)
- 学学(40013)
- 农业(36494)
- 管理(36163)
- 融(23793)
- 金融(23793)
- 教育(23109)
- 经济研究(23035)
- 财经(22529)
- 技术(21068)
- 业(20791)
- 问题(19704)
- 业经(19489)
- 经(19444)
- 贸(17032)
- 版(16416)
- 世界(15039)
- 国际(14919)
- 业大(14773)
- 资源(14709)
- 技术经济(14670)
- 统计(14422)
共检索到4303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叶浩 濮励杰 张鹏
采用全国县城所在的建制镇与所有设市城市数据,以省区作为基本研究单元,运用最近邻分析与种群分布理论定量分析了2009年城市体系空间分布的省际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2009年我国各省区的城市空间分布格局以均匀分布为主,明显表现出集聚分布的仅有西藏、青海和新疆三省;通过对中国各省区城市分布与自然、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各省区城市的空间分布模式与自然及社会经济因素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从各变量的重要性来看,影响区域城市空间分布形态最主要的因素是路网密度,其次分别是复种指数、人均耕地面积、土地垦殖率与城市化率;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为了获得足够的要素维持自身生长,各城市必定会最大化地攫取要素资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梅林 韩蕾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酒店业发展势头强劲,同时星级酒店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国星级酒店分布特征,然后从旅游业发展的动力系统入手,选取了6大动力活力因子共12个影响因素,构建了星级酒店发展的活力系统模型,最后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研究各影响因子对中国星级酒店空间分布的影响程度。
关键词:
星级酒店 空间分布 活力因子 中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卢芹莉 张翔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新兴的高端时尚消费行业已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文章将城市高端时尚消费供给定义为"城市时尚度",探讨基于"城市时尚度"的中国城市等级序列与空间分布格局,并研究城市时尚度与城市发展各因子的相关关系,判断城市时尚需求是否饱和,为各城市的高端时尚消费行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研究表明:①高端时尚消费品入驻城市具有明显的集聚性,全国(不含港澳台地区)形成五大"时尚圈",辐射范围广,但中心城市对周围城市有较强的阴影作用,挤压周边地区的城市时尚度增长空间;②高端时尚消费品门店的入驻与第三产业的发达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城市的服务业越发达,其时尚度越高;③高端时尚消费行业在中国仍处于新兴阶段,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上,中西部地区将是极具需求的潜力市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丽娟 胡学旭 陆伟 王步军
【目的】分析小麦籽粒品质不同年份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以及影响籽粒品质的因子。【方法】选用种植时间长、范围广的济麦22,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选择最优模型,绘制其2010—2015年6省历年籽粒品质空间分布图,筛选籽粒形成期的温、光、水和经纬度关键因子。【结果】不同年份、麦区间小麦籽粒品质存在差异,变异系数为蛋白质含量>硬度>容重。籽粒硬度6年总趋势呈东北低西南高分布,并逐年下降,不同年份、纬度间呈多态分布,华北北部强筋麦区(Ⅰ)和黄淮北部强筋中筋麦区(Ⅱ)多数年份高于黄淮南部中筋麦区(Ⅲ),硬度与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文锋
利用空间基尼系数、区位熵指数和集中化指数对中国服务业的空间分布及其分布模式进行分类研究表明:中国服务业增加值较高的省市区集中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服务业增加值相对较低;各省区间服务业增加值的差异程度在1995~2017年间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同时形成了较强的空间集中分布格局。从服务业空间分布看,服务业增加值较高的地区集中在山东、江苏、上海和广东等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地区服务业增加值相对较低,尤其是宁夏、甘肃、青海和西藏等省区。在服务业空间分布差异方面,各省级行政区服务业发展规模的差异程度在1995~2017年间整体上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1995~2017年各地区服务业空间分布类型归属变化不大,从服务业绝对规模与相对比较优势组合关系看,广东、上海和北京等属于I型,山东、江苏、河北和河南等属于Ⅱ型,安徽、江西、云南、贵州和新疆等属于Ⅲ型,天津、山西、甘肃、海南和西藏等属于Ⅳ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燕 赵儒楠 任钢 曹福亮 祝遵凌
【目的】中华枸杞在我国大多地区处于野生状态,应用方式较为局限。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预测中华枸杞当前及未来适宜分布区对其种质资源保护、合理引种栽培以及大面积推广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基于ArcGIS与MaxEnt模型,利用124条中华枸杞分布数据和8个气候变量,评估了制约其地理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并探讨了其在当前和未来的潜在分布区。【结果】当前中华枸杞的总适生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6.73%,水平分布区间约为18°~45°N、90°~123°E。其中核心适宜区主要位于秦岭、太行山以及华东地区的浙江、江苏、安徽;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重庆、四川;西北地区的甘肃、宁夏及其各自的邻近区域。影响其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为最冷月最低温度、最湿月降水量、最干月降水量、最暖月最高温度。随着未来气候变暖,中华枸杞总适生区面积与当前相比相差不大,但其主要核心适宜区有向"高海拔地区扩张"、"沿海地区迁移"及"中部聚集"的趋势,具体表现为:在陕西、甘肃等秦岭地区向高海拔地区扩张,东部沿海地区逐渐形成狭条带状核心适宜区,中部湖南、湖北等地区逐渐形成大面积片状核心适宜区。【结论】中华枸杞的适生区主要呈现广域和连续特点,而核心适宜区呈狭域、间断分布。影响其地理分布的气候因子主要为温度和降雨,其中最冷月最低温度是限制其分布的最主要气候因子。未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大别山地区,中部秦岭、大巴山等地区,西南地区的四川、重庆等地及其邻近区域适合进行枸杞的引种、栽培及推广。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翁异静 卓莹莹 黄扬飞
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要地和生态宝库,在践行区域高质量绿色发展方面有着重要战略地位。为掌握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态势,文章以长江经济带7个城市群包含的84个地级市为研究依托,构建了包含绿色增长、绿色财富、绿色福利3个子系统和22个因子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0-2019年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的面板数据,借助熵权TOPSIS模型系统测度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并采用空间自相关方法研究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最后,基于障碍度模型,进一步探究阻碍城市群绿色发展的障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1)从时间上看,长江经济带7个城市群整体绿色发展水平由2010年的0.372提升至2019年的0.394,呈缓步提升态势;研究期内长三角及滇中城市群均高于整体绿色发展水平,其余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提升潜力较大。(2)从空间上看,长江经济带7个城市群的绿色发展存在空间聚集现象,但在2019年聚集程度有所降低;高值聚集区集中于长三角城市群,低值聚集区数量不断减少,但成渝城市群及川滇黔城市群仍存在低值空间锁定现象。(3)整体上看,绿色福利是阻碍绿色发展的主要子系统,科技教育、居民收入、环境治理及经济水平是障碍度排名前四的障碍因子,各城市群绿色发展的具体障碍因子存在差异。因而,为促进长江经济带总体协调绿色发展,应考虑增强科技创新驱动机制,着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实施绿色发展战略。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婧 杜广杰
文章基于2000~2018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绿色专利授权数据,运用Dagum基尼系数、分布动态分析、空间Markov链等方法实证考察中国城市绿色创新水平的空间差异及分布动态。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城市绿色创新水平具有较严重的空间非均衡态势,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绿色创新水平大幅高于其他城市。(2)随着时间推移,区域间差异对于总体空间差异的贡献逐渐上升,超变密度的贡献逐渐降低。区域间差异的拉大主要表现为高水平城市之间差异扩大,而中等水平与低水平城市之间相对差异缩小。(3)空间效应在中国城市绿色创新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显著作用,高水平的空间滞后类型能够显著提高城市绿色创新向更高水平转移的概率,未来中国城市绿色创新的发展存在空间收敛趋向。强化区域间协调、激发协同创新势能成为打破当前中国城市绿色创新严重空间非均衡态势的重要途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莫长炜 闫毓龙 王燕武
本文以城市为对象,基于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σ收敛系数、马尔科夫状态转移概率等方法对城市空间扩张质量的地区差异、分布动态进行了分析,并重点探讨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后的差异变化及其内在逻辑。研究发现:中国城市空间扩张质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城市空间扩张质量的Dagum基尼系数以及σ收敛系数呈下降趋势,城市空间扩张质量差异不断缩小、整体呈现收敛之势;地区间的差异对城市空间扩张质量的差异贡献在不断上升,地区内部差异的贡献率则稳定在32%左右;城市空间扩张质量初始等级更高的城市更容易向更高层级转移;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城市空间扩张质量的提升速度明显下降,城市空间扩张质量的地区差异、分布动态也发生显著改变,特别是西部地区城市空间扩张质量与东部和中部地区差距拉大。本文合理度量了中国城市空间扩张的质量,为进一步提升中国城市空间扩张质量提供了政策制定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国平 李治 龚杰昌
能源效率水平在我国空间分布的显著非均衡性引发了大量相关的研究,但是忽视了能源效率的空间依赖性对其区域分布的影响,同时也缺乏对城市地理单元的考察。文章运用中国1995~2006年210个主要地级市面板数据,首先采用规模报酬不变的DEA模型测算了中国主要地级市全要素能源效率,然后通过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城市能源效率水平空间相关性对我国能源效率地区分布的影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范声浓 李华东 王烁衡 谭梦怡 孟鑫 葛梅红 林电
【目的】为查明海南省火龙果园土壤综合肥力状况,采用调查采样及统计学方法分析预测海南省火龙果园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为火龙果园科学施肥和土壤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海南省主产区火龙果园土壤样品60个,以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铜和有效锌为评价指标,采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法(IDW)分析各指标的空间分布情况,并采取因子分析法结合IDW对调查区火龙果园土壤综合肥力进行评价预测。【结果】调查区果园土壤中性偏酸,50%的土样pH<6.5;有机质含量中等偏低,乐东部分地区与三亚有机质含量低;调查区果园土壤碱解氮较为缺乏,均值为79.17 mg/kg;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都很高,有效磷均值为119.06 mg/kg,远超过其环境风险阈值(60 mg/kg);调查区果园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都较为丰富,IDW预测分布图显示,微量元素呈现东方市和陵水县含量高,乐东县和三亚市含量低的趋势;在综合得分IFI的分析基础上,运用IDW对整个研究区火龙果园综合肥力预测的结果表明,研究区东部和西部果园土壤综合肥力相对较高,中部即乐东县和三亚市果园土壤综合肥力相对偏低。【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乐东县部分地区和三亚市火龙果园仍需加大有机肥料的投入,需增施石灰调节土壤pH,补充中微量元素;调查区果园需加大氮肥投入,控制磷肥施用量。
关键词:
火龙果园 土壤养分 因子分析 反距离权重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华香 李善同
本文通过区位基尼系数、集中率、区位商等指标,分析了中国城市服务业空间分布的特征和演变趋势。得出的主要结论是:(1)中国城市服务业总体的集聚水平较高,明显高于第二产业集聚水平,一半以上的服务业增加值只集中在服务业发达的30个城市。(2)中国城市服务业有明确的集聚方向。行政等级高、经济规模大的城市以及沿海城市是服务业的主要集聚区。(3)服务业呈现出不断上升的集聚趋势,带动了整体经济的集聚。
关键词:
服务业 空间分布 集聚 演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维国 冯云
综合运用典型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法对国内37个代表性城市的人居环境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和比较研究,总结了影响我国城市人居环境综合水平的主要因素。结论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就业、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条件仍是决定我国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城市综合宜居水平仍然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发展水平基础之上的。
关键词:
人居环境 因子分析 综合评价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马远 贾雨龙 王成 杜万光 刘文军
[目的]研究北京海淀区3种道路防护林(油松林、圆柏林、银杏林)的滞尘能力、林内滞尘的空间分布规律、滞尘作用与气象因子和PM10浓度的相关性。[方法]滞尘量的测定用单位叶干质量滞尘量(mg·g-1)表征叶面滞尘能力。于冬、春、夏、秋4季对3种道路防护林内距道路不同距离处的滞尘量进行连续观测,比较3种道路防护林滞尘能力,分析3种道路防护林滞尘的空间分布特征及降雨等气象因子及PM10浓度与滞尘作用的相关性。[结果](1) 3种道路防护林总体单位滞尘量圆柏林(4. 20±0. 19 mg·g-1)>银杏林(1. 98±0. 07 mg·g-1)>油松林(1. 71±0. 07 mg·g-1);油松和圆柏林的单位滞尘量冬季>春季>秋季>夏季,银杏林的单位滞尘量春季和秋季基本无差异,夏季最低; 3种道路防护林的单位滞尘量在各季节均为圆柏林最高,银杏林次之,油松林最低。(2) 3种道路防护林空间分布的总体特征为:油松和圆柏林的滞尘空间分布均表现为"两端高、中间低",银杏林单位滞尘量林分中间位置略高于两侧;不同季节表现为冬季北侧高,春季南侧高,夏、秋季南北侧差异不显著。(3)降水量对3种道路防护林滞尘作用影响最大,是3种道路防护林滞尘的最主要限制因子,极大风速、气温、相对湿度和PM10浓度对3种道路防护林滞尘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正的直接作用。[结论]在相同配置模式(5 m×5 m)及林龄(18年)下,林地尺度滞尘量油松林最大、圆柏林次之、银杏林最低。道路防护林迎风一侧往往具有较高滞尘量,可根据盛行风向强化迎风侧的树木配置。降雨是树木滞尘的主要限制因子,冬季和春季降雨少,树木滞尘量较大,可结合人工冲洗措施使其发挥更大滞尘作用。
关键词:
道路防护林 滞尘 动态变化 空间分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乾 冯长春 甘霖
基于我国城市人口普查数据,采用统计分布检验、马尔可夫转移矩阵等方法,分析了城市规模的分布特征、演进状况及空间分异格局。结果显示:1990-2010年,我国城市规模分布特征由趋于分散转为趋于集中,演进状况由平行增长转变为发散增长;较差的区域环境对城市增长具有负面影响,优越的区域环境有利于低等级城市的规模增长;城市的增长和衰落在地理空间上形成了不同的空间分异模式;人口向东部沿海地区集聚的趋势仍在继续,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城市规模增长缓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