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95)
- 2023(11391)
- 2022(9527)
- 2021(9080)
- 2020(7333)
- 2019(17122)
- 2018(16611)
- 2017(30533)
- 2016(16270)
- 2015(18147)
- 2014(17347)
- 2013(17388)
- 2012(16501)
- 2011(15056)
- 2010(14804)
- 2009(13562)
- 2008(13156)
- 2007(11434)
- 2006(10156)
- 2005(9144)
- 学科
- 济(66796)
- 经济(66722)
- 管理(46309)
- 业(43134)
- 企(34902)
- 企业(34902)
- 方法(25476)
- 中国(24336)
- 数学(22374)
- 数学方法(22220)
- 农(18435)
- 技术(16711)
- 地方(15955)
- 制(14459)
- 业经(14317)
- 财(13865)
- 贸(13146)
- 贸易(13134)
- 学(12970)
- 易(12757)
- 技术管理(12238)
- 农业(12020)
- 环境(11427)
- 银(9915)
- 银行(9887)
- 教育(9826)
- 划(9792)
- 融(9714)
- 金融(9710)
- 行(9568)
- 机构
- 大学(230046)
- 学院(224985)
- 济(97396)
- 经济(95291)
- 研究(87421)
- 管理(84396)
- 理学(72520)
- 理学院(71539)
- 管理学(70511)
- 管理学院(70042)
- 中国(64942)
- 京(51694)
- 科学(51410)
- 所(42582)
- 财(41692)
- 研究所(38854)
- 中心(38753)
- 农(37338)
- 江(33651)
- 财经(33259)
- 北京(33166)
- 院(32610)
- 业大(32286)
- 范(31532)
- 师范(31199)
- 经济学(30791)
- 经(30588)
- 农业(29339)
- 经济学院(27588)
- 州(26884)
- 基金
- 项目(156551)
- 科学(125047)
- 基金(115469)
- 研究(114609)
- 家(102275)
- 国家(101444)
- 科学基金(86779)
- 社会(75586)
- 社会科(71573)
- 社会科学(71555)
- 基金项目(61392)
- 省(58887)
- 自然(55215)
- 自然科(53986)
- 自然科学(53967)
- 自然科学基金(53052)
- 教育(52298)
- 划(51600)
- 资助(45449)
- 编号(43418)
- 创(37862)
- 重点(36090)
- 部(35486)
- 成果(35166)
- 发(34915)
- 创新(34624)
- 国家社会(32465)
- 课题(32096)
- 教育部(30470)
- 中国(29690)
共检索到3480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大维 陈伟东 孔娜娜
社区并非一定是有效的初级治理单元,较大的社区社会空间制约了社区有效的自治;范围相对较小的居民小组、院落、门栋等有形的社区社会空间以及各种志愿文体娱乐组织等无形的社区社会空间更容易使居民形成集体行动,提高治理绩效。以武汉市“院落自治”和“门栋自治”为例进行验证后,得出结论:中国城市社区内部治理单元应该多层次和多元化,实现城市社区治理单元的重构与创生。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三秀 常金奎
鉴于目前各地低保标准计算方法不一,相关部门无所适从的现状,设立了可操作性强、数据易取性强的指标,对几种经典的低保标准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和反思。在综合了几种经典低保标准计算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从相关部门的应用需求出发,重构了低保标准的计算方法,并以武汉市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更科学地计算与确定低保家庭的低保标准。
关键词:
城市低保标准 合理性测算 评价 武汉市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彭惠青 沈玥
伴随着经济发展、家庭模式的转变和传统养老观念的变化,我国城市的独居老人数量日益增多,这些老人因独居的生活方式产生诸多问题,因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为此,以武汉市Q社区的独居老人作为研究对象,从不同角度分析独居老人生活现状、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从社会工作(简称社工,下同)介入的角度提出相关解决对策。
关键词:
城市独居老人 心理问题 社工介入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陈俊 祝凤梧 王相宇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中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下沉到基层。社区是我国重要的基层管理单位,是我国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最基层单元。社区公共财政作为社区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代表着国家行政权力介入基层社会的重要工具,是政府组织与社区自治组织实现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关键力量。近年来,武汉市高度重视基层治理工作,将社区治理作为社会基层治理的前沿阵地,社区治理模式探索走在全国前面。文章对2017年-2018年武汉市级财政支持社区建设资金投入情况进行分析,挖掘和剖析基层治理下财政投入的表象及微观问题和原因,并就如何把握政府与社区之间"指导与服务、协作与监督"的关系,如何建立社区公共财政制度实现对社区建设的有效承接,如何调动居民自觉投入社区治理体系建设的积极性,提出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财政政策建议。
关键词:
转型期 社区公共财政制度 基层治理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大维 郑永君
近年来缘起于西方企业改革的流程再造理论,不仅被运用于政府再造领域,还被引入到社区体制改革的范畴。社区业务流程再造,是社区业务的运作从零碎式流程向集成式流程转变的过程;改革实践中,它是在合理分类社区业务的基础上构建任务集成、人员整合、流程简化、协作共事的综合管理和服务流程的过程。透过武汉市江汉区社区业务流程再造推动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的成功案例,发现加强和创新社区管理的核心是改革社区管理体制,其途径是改变传统的部门垄断制,代之以新型的社区事务分类管理制,其较为科学的方式是推进社区事务流程再造。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熊威
以合理的尺度和科学的体系开展乡村规划建设,是深化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促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本文重点关注武汉市在乡村地区开展的"田园功能单元"规划,从背景、概念内涵、实践经验、成效思考等方面,初步分析了"编制管理结合、规划实施一体"的武汉乡村地区规划建设新模式。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明宝
核心提示因城市发展规模的日益扩大,以往遍布中心城区范围内的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企业相继搬迁或向园区集中,腾退后的土地须按规划重新开发利用。由于历史原因,储备机构已入库或在储的城市重点功能片区中客观存在土地污染,这已成为储备机构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结合武汉
关键词:
污染治理 土地污染 土壤污染 武汉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谢小青 黄晶晶
论文基于PSR(压力—状态—反应)模型构建城市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城市创业环境进行综合评价,以武汉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并进一步预测城市创业环境的发展趋势。研究表明:优化创业环境的政策措施具备有效性、时滞性和积累效应,其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平台期,其正面效果逐步显现,政策红利逐步释放,预计城市创业环境将持续改善。最后指出优化城市创业环境应该从创新引领、聚集人才优势、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行政审批服务机制创新、完善创业教育指导以及突出区域产业特色形成创业型经济方面着手。
关键词:
PSR模型 创业环境 城市创业 评价分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谢小青 黄晶晶
论文基于PSR(压力—状态—反应)模型构建城市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城市创业环境进行综合评价,以武汉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并进一步预测城市创业环境的发展趋势。研究表明:优化创业环境的政策措施具备有效性、时滞性和积累效应,其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平台期,其正面效果逐步显现,政策红利逐步释放,预计城市创业环境将持续改善。最后指出优化城市创业环境应该从创新引领、聚集人才优势、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行政审批服务机制创新、完善创业教育指导以及突出区域产业特色形成创业型经济方面着手。
关键词:
PSR模型 创业环境 城市创业 评价分析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罗萍
[目的/意义]聚焦“附近”视域下城市书房建设实践,结合用户需求,讨论城市书房建设方向,助益城市书房可持续发展。[研究设计/方法]引入人类学家项飙提出的“附近”概念,总结城市文化生活面临的困境,提出城市书房建设需要关注的用户需求,讨论武汉城市书房创新路径。[结论/发现]城市书房建设需要关注用户可知感、生态性、参与感需求,以鲜明特色主题增强书房辨识度,通过构建活动场景,强化沉浸式体验,以集聚趣缘群体的方式提升用户粘性,并吸纳社会力量撬动各类资源投入,从而促进城市书房可持续发展。[创新/价值]将社会学“附近”概念引入图书馆界,从城市书房用户需求视角,以武汉市创新实践为例,为城市书房建设提供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李波 李琴 陈剑宇 徐宇甦
在我国日益严峻的老龄化语境下,对老城区住宅社区适老化改造进行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立足武汉老城区,选取机关大院社区、高校校内社区、高层(历史地段)夹缝社区与老城区基础样本这4种社区代表类型,通过问卷调查,并结合深入访谈等方式,探索这些住宅社区在适老化改造中的差异性,并提出针对性的改造策略。研究发现:不同社区类型间在居室环境、社区环境、医护与商购环境等层面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并导致其适老化改造重点各有不同,具体为:(1)机关大院与高校校内社区:应在整体保留社区前提下,以社区居住环境提升与竖向交通改造为重点,打造适老化改造示范工程;(2)高层(历史地段)夹缝社区:应积极引导房地产企业等社会资金参与适老化改造进程,以功能置换与活化为突破口,通过社区整体改造与打包租赁等模式,尝试居家养老型社区到准养老机构的转换;(3)老城区基础样本:对于基础设施较好的老旧社区,可适当保留维系城市肌理与情感记忆;而对于其他社区,应采取适度适老化改造作为过渡,为后续拆迁还建预留余地与缓冲。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晓艳 甘甜 章芳
城市社区是居民日常生活的核心区。改善社区及周边的居住环境、提供充足的生活资源与生活空间是提升城市宜居性的关键所在。本文在国内外理论和实践背景下,从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的视角出发,利用POI数据和空间分析手段,运用改进CRAI指数评价武汉市主城区社区的资源可获性,并在新城市主义的理论下对武汉市主城区社区宜居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武汉市主城区社区商业资源可获性最高,而文化资源可获性最低,不同资源的可获性差异较大;在空间上所有社区资源均呈现较明显空间非均衡结构特征,尤其是社区的医疗与教育资源,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二元结构;武汉市主城区社区宜居性整体出现"两头高,中间低"的特点,即高宜居性社区和低宜居性社区占比大,而中间层次的占比少。据此揭示出武汉市主城区社区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武汉市主城区社区宜居性的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军旗 乐章 夏屹
湖长制是中国水环境治理进程中的重要制度创新,通过建立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对实现湖泊水资源永续利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使用2007~2017年武汉市环境状况公报和武汉统计年鉴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探讨了湖长制对水环境治理效果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1)湖长制显著改善了试点湖泊的综合水质,降低了污染物超标总值。上述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机制分析表明,环境治理投资和工业废水排放在湖长制与水环境治理效果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即湖长制通过促进环境治理投资和降低工业废水排放改善了水环境治理效果。(3)异质性分析表明,湖长制显著改善了高经济水平辖区和非跨辖区湖泊的水环境治理效果。研究结果为完善湖长制形成常态化和系统化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水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决策参考。
关键词:
湖长制 水环境治理 属地责任 双重差分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冉耀霖 张峥维 杜向
本文以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为例,从经济循环的多个环节辨析城市消费中心发展的问题,探讨了相应空间供给与产业治理的策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渠丽萍 张丽琴 胡伟艳
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是满足城市建设用地供给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包括供给因素、需求因素以及制度与规划因素;然后利用武汉市1993年-2005年的相关数据,应用主成分回归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济产出增长、城市非农化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土地增量供给是影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变化的重要因素。研究结论认为,选择土地产出率较高的工业用地模式,加快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相互促进,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用地增量供给和构建土地集约利用长效机制是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