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72)
- 2023(12905)
- 2022(10708)
- 2021(9738)
- 2020(7761)
- 2019(17662)
- 2018(17026)
- 2017(32680)
- 2016(16918)
- 2015(19192)
- 2014(18960)
- 2013(19040)
- 2012(18271)
- 2011(16964)
- 2010(17376)
- 2009(16425)
- 2008(15386)
- 2007(13591)
- 2006(12690)
- 2005(12198)
- 学科
- 济(98687)
- 经济(98603)
- 管理(42460)
- 业(41772)
- 中国(36240)
- 企(30257)
- 企业(30257)
- 方法(29627)
- 地方(29178)
- 融(27306)
- 金融(27306)
- 数学(26539)
- 数学方法(26433)
- 银(25383)
- 银行(25370)
- 行(24762)
- 农(22665)
- 业经(19375)
- 财(18246)
- 制(17934)
- 贸(17657)
- 贸易(17637)
- 易(17060)
- 地方经济(16341)
- 农业(16128)
- 学(15533)
- 发(14823)
- 环境(14098)
- 体(12363)
- 产业(11736)
- 机构
- 学院(249631)
- 大学(248709)
- 济(125380)
- 经济(123054)
- 研究(99108)
- 管理(87771)
- 中国(82370)
- 理学(73099)
- 理学院(72174)
- 管理学(71338)
- 管理学院(70852)
- 财(55604)
- 京(54693)
- 科学(53525)
- 所(49610)
- 中心(44486)
- 研究所(44366)
- 财经(43328)
- 经济学(42055)
- 经(39448)
- 经济学院(37670)
- 江(37388)
- 农(36714)
- 北京(36097)
- 院(35328)
- 范(33311)
- 师范(33049)
- 财经大学(32089)
- 州(30568)
- 科学院(30037)
- 基金
- 项目(154306)
- 科学(122910)
- 研究(116798)
- 基金(113689)
- 家(97847)
- 国家(97056)
- 科学基金(82808)
- 社会(79811)
- 社会科(76039)
- 社会科学(76025)
- 基金项目(58639)
- 省(57434)
- 教育(51164)
- 划(48413)
- 自然(48066)
- 自然科(46959)
- 自然科学(46950)
- 资助(46795)
- 自然科学基金(46133)
- 编号(44706)
- 发(40433)
- 成果(37057)
- 部(35283)
- 重点(35277)
- 国家社会(34731)
- 发展(34034)
- 展(33520)
- 课题(32613)
- 创(31792)
- 中国(31789)
- 期刊
- 济(149732)
- 经济(149732)
- 研究(90503)
- 中国(56344)
- 融(41075)
- 金融(41075)
- 财(40597)
- 农(35330)
- 管理(35098)
- 科学(32928)
- 学报(31906)
- 经济研究(26031)
- 大学(25310)
- 学学(23897)
- 农业(23677)
- 教育(23664)
- 财经(23203)
- 业经(21153)
- 技术(20734)
- 问题(20715)
- 经(20334)
- 贸(17426)
- 世界(16681)
- 国际(16561)
- 技术经济(13855)
- 业(12833)
- 经济问题(12142)
- 现代(12078)
- 统计(12072)
- 发(11512)
共检索到4150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邓伟 王高望
在国有金融机构所主导的金融体系下,金融机构的分布容易受到政治权力的影响,政治地位较高的城市集中了较多的金融机构和金融资源。本文基于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的数据证明,城市的政治地位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影响,而且政治地位通过对金融发展的影响进而影响了经济增长。这一结果意味着不同城市在政治地位上的差异通过对金融发展影响的渠道导致了它们之间的收入差距。
关键词:
城市 政治地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梅丹 周松
面板数据分析表明,1990—2005年我国城市金融发展与其经济增长间是负相关关系;与城市产业结构升级间是正相关关系。不同区域位置和不同规模城市间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有显著差异。进一步深化金融领域的改革,提高金融体系的中介效率,促使储蓄顺利转化为投资,是城市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和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方向。
关键词:
城市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弓 叶蜀君
新型城镇化在"十二五"中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要求以城市群为单位推进城镇化,最终实现"两横三纵"的城市群架构,通过连笔纵横,实现全国城镇化。与此同时,我国城镇化进程存在诸多失衡与失调,如人口转移与土地扩张不匹配、产业发展与劳动力迁移不同步、大城市与中小城镇发展失衡等。对上述不协调现象的探索,学者们多从空间、人口、产业城镇化进程的内部找原因。本文提供另外一个思路,由于区域的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增长、金融发展在要素层面有千丝万缕的勾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与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所以,探讨三者的协调性有积极意义。据此,本文以中国21个城市群为研究样本,选取相关指标,建立经济增长、金融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耀彬
利用协整关系检验和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格兰杰因果方法,分时段地对中国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不同样本区间内,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并不一致,二者之间有一个由松到紧密的相关联系过程;不同样本区间内,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方向也并不相同,这与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性与外生性密切相关;目前中国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互为推进的,着眼于多要素的综合是协调好其二者关系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武志伟
本文探讨了金融发展与中心城市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研究的结论是 ,金融发展可以通过提供充足的资本积累、推动社会需求、促进技术创新、优化产业布局、缩小城乡经济差异等几个方面的作用为中心城市经济的增长提供动力 ,是实现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中功能与作用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金融发展 中心城市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健 张兰 王乐
本文利用1998~2015年间中国30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将金融发展和实体部门经济之间的增长差异与金融发展的交互项纳入到计量模型中,实证检验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具有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取决于金融发展和实体部门经济之间的增长差异。当金融发展增速超过实体部门经济增速24. 34%时,金融发展会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当增速差异不高于24. 34%时,金融发展会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韩廷春
发育良好的金融体系有利于储蓄的增加、储蓄向投资的有效转化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 ,进而推动经济增长。本文在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有关研究成果以及国际经验进行归纳与总结的基础上 ,建立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联机制的计量模型 ,并运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的有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的主要结论是 :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关键因素 ;金融深化理论与利率政策必须与经济发展过程相适应 ;不能单纯追求金融发展与资本市场的数量扩张 ,应更加重视金融体系的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
经济增长 金融发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武志
在对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中,存在着经济货币化比率异常等一些令人困惑之处,因此需要对此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文章采用戈氏指标对我国金融发展水平进行考察,并通过剔除虚假成分得到我国金融发展的真实水平,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关系进行经验研究。同时,将发展经济学的观点与金融发展、经济增长间的"供给主导"、"需求遵从"理论假说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假说:虽然金融增长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金融发展的内在质却只能由经济增长所引致;最后是简短结论与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发展 金融增长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科 何理 孟蔚洋
对于各国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巨大差异,传统研究主要关注增长的最直接因素,强调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积累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正式制度的作用得到了更多关注,例如根植于文化和历史之中的信任,因而探讨信任对经济增长、金融发展的作用,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通过对中国26个省份2010—2013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信任与经济增长、金融发展的关系。研究表明,信任对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有正向促进作用。同时,对于信任影响经济金融的路径,本文分为个体特征层面和社会层面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家庭收入满意度和对政府信心度可以显著地提高信任水平,同时文革历史事件和南北区域异质性对于信任均有显著影响。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中国未来要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和继续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信任 经济增长 金融发展 政府公信力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廷春 夏金霞
本文通过设计金融发展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等变量,运用中国1981—2002年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在1981—1991年间,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不明显;而当金融体系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这种因果效果才明显地体现出来,即在1992~2002年期间,金融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从不同金融结构、金融效率与经济增长的角度进行考察发现,在1992~2002年间,银行结构变迁与银行效率提升是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银行体系的发展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而经济增长却是非银行结构变迁与非银行效率提升的直接原因,正是我...
关键词:
金融发展 金融结构 金融效率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科 何理 孟蔚洋
对于各国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巨大差异,传统研究主要关注增长的最直接因素,强调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积累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正式制度的作用得到了更多关注,例如根植于文化和历史之中的信任,因而探讨信任对经济增长、金融发展的作用,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通过对中国26个省份2010—2013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信任与经济增长、金融发展的关系。研究表明,信任对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有正向促进作用。同时,对于信任影响经济金融的路径,本文分为个体特征层面和社会层面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家庭收入满意度和对政府
关键词:
信任 经济增长 金融发展 政府公信力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白钦先 张志文
本文采用GMM估计量,把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投资、出口、进口、人力资本、制度质量和通货膨胀)作为条件信息集,对金融发展(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和银行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文章发现:债券市场规模发展、银行对私人信贷扩张和股票市场流动性提高显著地促进经济增长,而股票市场规模发展和波动性扩大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金融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促进投资规模扩张,进而驱动经济增长。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债券市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连刚 王树锋
文章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金融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这就需要对金融政策改革以更好的推动经济增长。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实证研究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周立 雷中豪
选取1997~2017年和2013~2017年两个时间段总体、省际经济面板数据,回归分析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增长关系,以及运用单阈值门限面板回归模型、三阈值门限面板回归模型分析金融超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阈值效应,研究得出,1997~2017年中国金融发展显著地促进了实体经济增长;2013~2017年中国"金融超发展"显著地抑制了实体经济增长;金融膨胀对实体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阈值效应,当金融发展未造成物价水平CPI高于阈值时,会促进实体经济增长,当金融超发展造成物价水平CPI高于阈值时,会抑制实体经济增长;三阈值模型中的中间阈值点是宏观政策转换最佳时点。因此,可以通过门限面板回归求解阈值点办法来考察中国"金融超发展"现象,中国应逐步降低金融部门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让金融部门和金融资产更高质量服务于实体经济增长。
关键词:
金融超发展 经济增长 通货膨胀 门限阈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