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78)
- 2023(12686)
- 2022(10439)
- 2021(9623)
- 2020(7933)
- 2019(18177)
- 2018(17357)
- 2017(32874)
- 2016(17904)
- 2015(19548)
- 2014(19004)
- 2013(19082)
- 2012(17828)
- 2011(16336)
- 2010(16030)
- 2009(14456)
- 2008(14336)
- 2007(12338)
- 2006(10851)
- 2005(9658)
- 学科
- 济(78462)
- 经济(78371)
- 管理(47172)
- 业(43183)
- 方法(34024)
- 企(32924)
- 企业(32924)
- 数学(30854)
- 数学方法(30602)
- 中国(24864)
- 农(18614)
- 财(17957)
- 学(17680)
- 贸(16409)
- 贸易(16402)
- 易(16040)
- 业经(13981)
- 制(13777)
- 农业(12424)
- 地方(12369)
- 银(11917)
- 银行(11858)
- 环境(11802)
- 融(11435)
- 金融(11435)
- 行(11389)
- 务(10456)
- 财务(10446)
- 技术(10445)
- 财务管理(10420)
- 机构
- 大学(262734)
- 学院(256968)
- 济(112466)
- 经济(110489)
- 研究(100734)
- 管理(92811)
- 理学(81101)
- 理学院(80023)
- 管理学(78613)
- 管理学院(78160)
- 中国(74523)
- 科学(64435)
- 京(56805)
- 农(55650)
- 所(52899)
- 研究所(48974)
- 财(48413)
- 业大(44872)
- 农业(44750)
- 中心(43741)
- 财经(39785)
- 经济学(36847)
- 经(36808)
- 院(36152)
- 江(35719)
- 北京(35650)
- 经济学院(33362)
- 范(32080)
- 科学院(31824)
- 师范(31528)
- 基金
- 项目(183020)
- 科学(144685)
- 基金(138714)
- 家(127326)
- 国家(126403)
- 研究(120720)
- 科学基金(105897)
- 社会(81075)
- 社会科(77133)
- 社会科学(77112)
- 基金项目(72961)
- 自然(71683)
- 自然科(70158)
- 自然科学(70134)
- 自然科学基金(68953)
- 省(66913)
- 划(59982)
- 资助(56583)
- 教育(54050)
- 重点(42454)
- 编号(42271)
- 部(41264)
- 发(38969)
- 创(37906)
- 计划(36860)
- 科研(36288)
- 国家社会(36166)
- 创新(35786)
- 教育部(34494)
- 中国(33836)
- 期刊
- 济(112666)
- 经济(112666)
- 研究(75964)
- 学报(54373)
- 中国(49303)
- 农(48767)
- 科学(47128)
- 大学(39379)
- 学学(37794)
- 财(35859)
- 农业(33052)
- 管理(32391)
- 融(22785)
- 金融(22785)
- 经济研究(21165)
- 财经(20483)
- 教育(19021)
- 业(18912)
- 经(17830)
- 问题(16844)
- 技术(16543)
- 业经(15455)
- 贸(14816)
- 业大(14683)
- 版(13987)
- 世界(13587)
- 国际(13335)
- 农业大学(12383)
- 科技(12371)
- 技术经济(11709)
共检索到3743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学良
尽管已经有许多研究试图从需求层面,如货币、利率、人口等角度来解释中国房地产价格的波动现象,但目前从供给层面研究中国房地产市场问题的文献则相对不足。尤其是中国的诸多城市大都享有相似的人口结构轨迹、经济周期、货币和利率等因素,但最终不同城市的房价表现却有着巨大的差异。本文试图利用住房供给弹性来分析这一问题。首先,我们估计了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分别的和加总的住房供给价格弹性,发现中国的总住房供给价格弹性为2.65,明显小于用美国大都会数据估计得到的约7.3,中国城市的住房供给能力明显小于美国市场;其次,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对中国城市的住房供给弹性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为每单位土地经济密集...
关键词:
房价 住房供给弹性 政府管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东 周雯雯
在经济新常态下可以通过供给弹性这个指标来对住房市场进行调控。文章使用简化的结构式模型对35个大中城市的住房供给弹性进行测算,并使用面板的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弹性影响因素的城市差异。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各个城市的弹性水平有较大差别;对于缺乏弹性的城市,供给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利率、人口密度和人均GDP水平,对于一般弹性的城市,主要影响因素是建设成本和基础设施投资;对于富有弹性的城市,主要影响因素是利率、人均GDP和基础设施投资。
关键词:
住房供给弹性 影响因素 城市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东 周雯雯
在经济新常态下可以通过供给弹性这个指标来对住房市场进行调控。文章使用简化的结构式模型对35个大中城市的住房供给弹性进行测算,并使用面板的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弹性影响因素的城市差异。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各个城市的弹性水平有较大差别;对于缺乏弹性的城市,供给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利率、人口密度和人均GDP水平,对于一般弹性的城市,主要影响因素是建设成本和基础设施投资;对于富有弹性的城市,主要影响因素是利率、人均GDP和基础设施投资。
关键词:
住房供给弹性 影响因素 城市差异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严金海 丰雷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供应管制通过住房供给弹性渠道对房价周期波动的影响。研究方法:理论分析,计量检验。研究结果:(1)土地供应管制影响房价波动的渠道是:土地供应管制的宽松和收紧通过供地规模、用地成本以及市场预期影响住房供给弹性,再经由供求关系和投机效应的传导影响房价波动。(2)土地供应管制可以解释45%的城市间住房供给弹性差异;地方政府不同松紧程度的策略性供地行为导致住房供给弹性与城市经济发达程度负相关,中央偏向中西部的土地配额管制政策导致东部城市住房供给弹性低于中西部城市。(3)住房供给弹性决定了房价周期波动,并具有非对称性效应:在市场景气繁荣阶段,供给弹性越小,房价涨幅就越大;在市场不景气阶段,房价跌幅与供给弹性的关系存在方向上的不确定性。研究结论:土地和住房领域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点是改革供地制度和调整供地政策,使土地供应与住房需求在时空维度上相匹配,将有利于熨平房价波动,降低市场风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冀申
近年来,中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及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带动了住房价格的快速上涨。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我们有必要研究住房供给价格弹性及区域差异,为制定差异化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提供依据。本文对1998~2010年各省份房价及相关数据,建立了固定影响变系数和变截距模型,对中国及各省份的住房供给价格弹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住房供给价格弹性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这主要由土地供给、房地产行业竞争环境以及潜在住房需求等因素决定。最后,我们对各区域的房地产调控重点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住房供给 价格弹性 区域差异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修岩 杜聪 李松林
住房供给弹性是决定房价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中国城市的住房供给是否缺乏弹性?影响住房供给弹性大小的关键因素又是什么?为探究上述问题,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自然地理约束、耕地保护约束和容积率规制的单中心城市模型,重点考察了三者对住房供给弹性的影响机理,进而运用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与微观土地交易数据,全面测度了中国城市土地开发中的自然地理约束和容积率规制强度,并基于2005—2013年中国城市层面的统计数据,采用外生冲击引起的需求变动这一识别策略来估计住房供给弹性。研究发现:中国城市的住房供给整体表现为缺乏弹性,而自然地理约束及容积率规制是导致住房供给缺乏弹性的重要原因;人口规模越大的城市,其住房供给弹性越小,且受自然地理约束的制约程度越高。这为中国当前房价整体涨幅明显,尤其是大城市房价居高不下的典型事实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视角。因此,政府应当坚持"因城施政"的思路,适当降低土地开发中的容积率规制强度,逐步增加供给弹性偏低的大城市土地供应,以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卢建新 苗建军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分析了1997-2007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房价动态特征,并考察了城市因素对房价动态参数的影响。所得主要结论有:中国城市房价具有强序列相关和弱均值回归特征;住房使用成本、地区市场化指数、土地交易价格指数及其变化对序列相关系数有显著影响;真实收入及其变化、建造成本、地区市场化指数对均值回归系数有显著影响;各城市的房价动态参数拟合值几乎全部落入震荡收敛区内,东部城市房价的波动振幅普遍高于中西部城市;1999年后35个大中城市的平均房价波动振幅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尤其是2007年的房价波动振幅出现了非正常增长,但波动频率变化幅度不大。
关键词:
城市住房价格 序列相关 均值回归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许光建 魏义方 戴李元 赵宇
近10多年来,我国房地产业高速发展,住房市场价格呈现持续上涨的特征。本文运用聚类分析方法,依据房价波动情况,将全国35个大中城市划分为三类。在此基础上,从全国层面以及不同类别城市的角度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回归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除了地价、居民收入、信贷规模等宏观性的影响因素外,城市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的投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房价的变动以及不同城市房价水平的差别。
关键词:
住房价格 变动趋势 聚类分析 影响因素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胥玲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伴随着土地使用制度和住房制度的改革,房地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中国近30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但随着近几年房价的不断攀升,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安勇 王拉娣
本文以中国35个大中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2005年7月~2015年2月的房屋销售价格数据,通过PhilliPs和sul提出的logt收敛检验及聚类算法,考察房价收敛俱乐部的存在性及其分类结构,并利用排序logit模型分析影响房价收敛俱乐部形成的因素。研究发现,无论是整体层面,还是东、中、西部3大地带,其城市房价均不存在收敛性;35个大中城市中存在4个房价收敛俱乐部和1个发散组,且不同俱乐部的收敛速度存在显著差异;在诸多影响因素中,人均gDP、房屋空置率是促使房价收敛俱乐部形成的主要驱动力。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曾国安 张河水
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到城市,成为城市常住人口,城市居民住房问题已成为社会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中国城市住房目前的供给和未来的需求状况如何,城市未来需要新建多少住房才能满足居民住房需求,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问题。一、城市住房供给存量的初步测算中国城市住房存量究竟有多少,学界观点并不一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治国 李成友 刘志有
文章采用我国284个城市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及东中西部地区数据,构建实证计量模型对理论模型进行有效验证。研究发现,当城市非住房部门获得更多土地配给时,房价、工资和人均产出会增加,人口规模反而下降,城市经济总产出会先增加后减小。研究结果表明,不合理的城市土地供给制度导致的土地供需错配降低了匹配城市发展的人口容量、阻碍了城市经济的持久发展,特别是优先考虑非住房用地使用的城市土地供给政策推升了房价,且发现在2009年之前,东部地区非住房用地比重对房价、工资和人均产出的推动效应较高,中部和西部地区差异不大,而自2009年以来,三个地区非住房用地比重对房价、工资和人均产出推动效应的增幅有所减缓...
关键词:
城市土地供给 住房价格 城市化 土地政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弟海 管文杰 赵占波
本文通过一个具有住房"消费"的内生增长OLG模型的理论研究表明:第一,具有住房"消费"的经济中存在唯一不稳定的鞍点均衡,均衡状态下的房价上涨率由经济增长率、人口增长率和住房供给增长率决定;第二,由于均衡状态不稳定,一旦房价过高使得人均住房消费占人均收入的比重高于均衡状态时,房价将会出现泡沫,经济会陷入长期的萧条并最终导致房价泡沫破灭。本文还运用中国跨省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验证了理论模型预测的结论。
关键词:
住房供给 房价 经济增长 OLG模型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鹏 高波
近年来的房地产价格剧烈波动,除了市场本身原因之外,地方政府土地供给行为对房地产价格有多个渠道的深刻影响。本文运用统计数据进行供给弹性计算,将弹性与房地产价格进行回归,验证二者负相关关系。通过全国35个城市的实证研究发现,土地供给弹性与房地产价格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一线城市土地供给弹性皆为负值,其房地产供给弹性远小于平均值,土地供给弹性和房地产供给弹性之间具有相关关系。研究发现对房地产市场的干预要从土地供给源头入手,加强土地供给弹性管理。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土地供给 房价 弹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晓娜 兰宜生
本文利用我国2004-2012年35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和2SLS估计方法,对35个大中城市的土地供给存量弹性及土地供给流量弹性进行估算,考察土地供给弹性与房价波动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土地供给价格弹性在城市之间表现出巨大差异,东部地区的土地供给存量弹性及土地供给流量弹性均低于中西部地区;土地供给存量弹性对于房价波动没有显著影响,提高土地供给流量弹性可以显著降低房价的波动幅度;在土地供给流量弹性低的城市,预期对房价的推动作用更大。
关键词:
土地供给 价格弹性 预期 房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