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49)
2023(7204)
2022(6062)
2021(5916)
2020(4887)
2019(11947)
2018(11756)
2017(23143)
2016(12037)
2015(13891)
2014(13749)
2013(13704)
2012(12484)
2011(11421)
2010(11530)
2009(10717)
2008(10276)
2007(8598)
2006(7633)
2005(6878)
作者
(33031)
(27632)
(27496)
(26511)
(17774)
(13018)
(12459)
(10779)
(10615)
(9630)
(9590)
(9231)
(8876)
(8745)
(8721)
(8587)
(8208)
(7932)
(7797)
(7476)
(6813)
(6697)
(6524)
(6330)
(6237)
(6205)
(5977)
(5718)
(5520)
(5308)
学科
(63715)
经济(63667)
方法(31033)
数学(29353)
管理(29193)
数学方法(28871)
(26779)
中国(20230)
(19486)
企业(19486)
(13267)
(12850)
贸易(12842)
(12572)
地方(11597)
(10127)
(9672)
业经(9243)
农业(8832)
环境(8662)
(8502)
(8003)
(7940)
银行(7934)
(7702)
金融(7702)
(7666)
理论(7445)
城市(7079)
(6921)
机构
大学(174702)
学院(172698)
(84367)
经济(82993)
管理(67182)
研究(63034)
理学(58302)
理学院(57659)
管理学(56540)
管理学院(56236)
中国(49244)
(38152)
科学(35518)
(34432)
(30421)
经济学(28273)
财经(28268)
研究所(27788)
中心(27548)
(26131)
经济学院(25536)
北京(24635)
(23297)
(23003)
(22628)
业大(22136)
(21558)
师范(21407)
财经大学(21292)
科学院(18929)
基金
项目(117084)
科学(94366)
基金(89471)
研究(83851)
(78173)
国家(77700)
科学基金(67404)
社会(57441)
社会科(54864)
社会科学(54853)
基金项目(46074)
自然(42811)
自然科(41958)
自然科学(41952)
(41338)
自然科学基金(41194)
资助(38588)
教育(38526)
(36215)
编号(31056)
(27648)
重点(26436)
国家社会(25575)
(25201)
中国(24437)
成果(24284)
教育部(24138)
(23612)
人文(22806)
创新(22370)
期刊
(85016)
经济(85016)
研究(55213)
中国(32329)
管理(24875)
(24371)
科学(24069)
学报(22035)
(20024)
大学(17604)
学学(16697)
经济研究(16104)
技术(15476)
财经(14281)
(14256)
金融(14256)
农业(14115)
教育(13923)
问题(13056)
(12513)
统计(12319)
(11256)
业经(11042)
(10642)
世界(10597)
国际(9881)
决策(9818)
技术经济(9730)
(8911)
资源(8379)
共检索到2535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郑新奇  薛春璐  王伟  杜娟  
快速城市化出现的城市建设用地扩张问题,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我国需要测算一个极限区间值进行自上而下的总量控制,以促进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的落实。但是如何测算这个极限规模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本文提出了一个常规方法组合和关键指标相结合的技术思路来尝试解决这个问题。研究首先对城市用地扩展规模的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城市人口数量和GDP分别与建成区面积相关性,确定了城市人口数量对建成区面积影响更大;在此基础上,采用逻辑斯蒂模型,依据我国1950-2010年经济数据,对城市化水平进行预测;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依据1951-2010年全国人口数据对未来人口规模进行预测,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可  徐唐奇  张安录  
城市用地扩张不仅影响经济增长数量,还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生态环境变化和规模经济等路径影响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城市用地扩张,促进市场范围扩大,有利于区域内与区域间开展分工合作,提升城市的集聚经济效益与规模经济水平;但若城市用地扩张使区域突破最优规模经济状态后,因管理与服务成本、交通成本和环境成本等快速增加,城市规模效率会下降,对经济增长质量产生负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全国、中部和西部地区3个空间维度,城市用地扩张与规模效率间存在倒U型关系,而在东部地区此关系并不成立;在4个空间维度,城市用地扩张通过规模经济路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都为负,表明城市用地扩张已使各区域突破最优规模经济状态,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玉波  
揭示土地财政与城市用地规模及人口增长联动关系区域规律,对于制定三者协调发展的差别化调控政策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灰色关联系数方法将我国31省(市、区)土地财政与城市用地规模联动关系紧密程度划分为高度、中度、低度3个区域,即等量土地财政资金推动城市用地规模增长依次减少,呈现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反的区域规律。高度关联区域协议供给工矿仓储用地对于城市用地规模增长的推动作用强于商服住宅用地,工业化起步晚使得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比最高,低度关联区域情况则相反。低度关联区域土地财政和城市用地规模增长总量最大,土地城市化速度相对于人口显著快于高度和中度关联区域。中度关联区域土地与人口城市化速度相对较为协调。从推进工业用地最低限价及招拍挂方式出让、提升土地财政用于非经济性公共品供给占比、土地财政供给低收入群体和进城务工农民保障房建设等方面,提出优化土地财政、城市用地规模与人口增长联动关系的区域差别化政策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效顺  张绍良  汪应宏  
论文以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建设用地增长态势为研究起点,在把握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增长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建设用地增长极限命题;通过构建边际模型,计量建设用地增长的极限时点,进而剖析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1978—2000年间中国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增长具有周期性波动特征,两者波动周期基本一致;②中国建设用地增长极限平均时点为2047年左右,不同省(市)建设用地增长极限特征不论时间纵向还是空间横向比较,都大致沿东南—西北线依次分级;③东部地区较早达到建设用地增长极限,其中上海、江苏和广东等11个省(市)早于全国平均时点,河北、四川和青海等其余19个省(市)晚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地区建设用地增长压力...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柯善咨  何鸣  
研究目的:研究规划和市场两种力量对城市用地规模的决定作用。研究方法:根据城市经济学原理结合中国实际建立城市用地规模实证模型,对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中国城市用地规模的决定因素与土地私有化的美国城市的用地决定因素惊人地相似,城市规划中很少考虑的工资收入、通勤成本和临时人口等都对用地规模有显著影响,并且,经济因素随着市场的完善对用地配置产生日益显著的影响。研究结论:在经济因素作用下城市用地的扩大是有序的,积极地考虑相关经济因素有可能制定出更有效的用地规划。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方行明  杨锦英  郑欢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的相关理论和模型建立起煤炭需求与经济发展的库兹涅茨曲线模型,并将工业化和城市化两个重要因素引入模型中,以对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煤炭库兹涅茨曲线进行研究。回归结果表明,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推动了煤炭需求快速增长,其中工业化对中国煤炭需求的作用远大于城市化,意味着中国工业化水平的加快是引起煤炭消费增长的主要原因,城市化水平则次之。煤炭消费量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先增加后减少,说明我国煤炭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库兹涅茨特征明显,能源库兹涅茨的"倒U型"曲线假说在中国成立。模型显示,煤炭需求下降的理论拐点在2040年左右。考虑到各项制约因素的作用,中国煤炭年需求量和产量实际上已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涛  曹广忠  
本文放弃了Mills-Muth模型"就城市论城市"的视角,从区域的视角考察城市用地的规模决定。通过比较静态分析,考察市场化条件下的用地需求变化、各级政府对土地供给的博弈过程和区位约束对城市用地规模的影响,从城市土地供求关系的角度建立了区域视角下的转型期中国城市用地规模决定的一般化概念模型。基于中国626个城市的实证研究验证了概念模型的有效性,发现城市人口和产业规模的增长显著地提高了对城市土地的需求,第二、三产业的影响程度因城市发展阶段而异;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模式对城市用地规模的影响并不显著。中央政府的建设用地指标分配制度改变了城市的等级结构,却很难对城市用地扩张产生实质性约束;地方政府缺乏土...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红罡  
在经济发展中,国内诸多地区都将旅游业发展作为支柱产业,但对其长期有效性却缺少理论和实证的探讨。一些落后地区虽然靠旅游发展获得第一桶金,走的是资源经济之路,但带动效益有限。本研究运用最新的发展理论,在对典型资源型旅游地作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资源型旅游目的地发展的一般结构模型,并指出导致资源型旅游地发展的内部限制性因素。本研究希望更多的研究人员关注这一问题,从理论和实证上丰富和验证本文提出的理论假设。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任晓红  吴杰  
以中国256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匹配倍差法(PSM-DID)分析高速铁路对城市建设用地的影响,同时运用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法对经济增长在上述关系中的作用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从总体上看,高铁对东部地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则不具显著性。从人口规模的视角看,常住人口大于600万的城市受到高速铁路的影响更大且方向为正,小于600万的城市受到的影响则不具显著性。在高速铁路对城市建设用地产生影响的过程中,经济增长发挥了显著的广义中介效应,且占直接效应的6.37%。其中,东部城市的广义中介效应最为明显,占直接效应的8.64%,而其他城市的影响则不具显著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谭少华  黄缘罡  刘剑锋  
近年来研究城市增长问题,学术界主要从用地增长动力与规划管制两大领域展开,但其实践效果不明显。在我国政策主导的特殊体制下,忽视城市增长与政策实施的互动关系将会使城市增长研究束之高阁。首先从宏观政策分析入手,以政策收益与城市增长周期现象的新视角,论证了改革开放以来开发区为载体的周期政策是我国城市增长的周期动力;然后进一步指出,由于政策投放路径单一,城市蔓延逐渐加重,直接或间接滞后了政策收益周期,使得政策调控能力迟缓,进一步促成蔓延增长;最后,提出亟需以政策与用地周期协调规律为核心,加强政策横向协调,完善公服政策,从而引导蔓延增长向内涵式增长转变,提高政策调控效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可  张炳信  张安录  
经济增长是城市用地扩张的驱动力已成为理论界共识,但较少有文献关注经济增长质量对城市用地扩张的影响。本研究认为经济增长质量水平的提升通过技术效率的改善与技术进步路径能够抑制城市用地的扩张。技术进步通过改变要素间的替代弹性、提高土地的利用强度和改变土地的利用结构对城市用地扩张产生抑制作用,技术效率的改善通过规模经济效应、管理水平的提高、制定合理的土地制度与土地政策等途径抑制城市用地的扩张。研究利用辽宁省14市市辖区数据对经济增长质量抑制城市用地扩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对于辽宁省14市,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每增加1%,有利于减少城市用地规模0.19%,技术进步状况每提升1%,能够抑制城市用地扩张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周慧敏  刘玉  王成新  姚士谋  苗毅  于尚坤  
基于中国30个省域的城市面板数据,采用非期望产出随机前沿距离函数、扩张强度、变异系数和双变量空间自相关等方法,研究分析城市用地效率和用地扩张的关系。结果表明:(1)资本存量和劳动力每增加1%,城市建设用地有效效率分别增长1.469%和2.642%;但能源投入每增加1%,建设用地效率减少7.689%。(2)研究期内,各省份城市用地效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但是总体增长活力不足;空间分布上,高值地区呈现"团状"集聚和"条带状"延伸发展的特征。(3)用地扩张强度的变化趋势表现为先升高后衰减,空间分布上大致以"胡焕庸线"为界。(4)当前城市化阶段下,多数城市用地扩张有利于用地效率的提高,城市空间延展有其合理性。但从发展趋势上看,仍要注重精明增长理论的现实应用,尤其是大中城市发展要及时转变思路,高效使用城市空间,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将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是由要素投入和出口依赖共同维系的。但是,这样的增长思路划定了增长的极限。文章认为,技术创新确实可以形成对要素短缺的超越,但是,关注民生,培育全民创新热情才是冲破增长极限的本质所在。这一点对于当下中国经济的持续性增长是有意义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灵辉  刘晓慧  陈银蓉  
文章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全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规模进行了异方差检验和回归模型分析,最后得到了2004~2006年3年的城市用地规模和城市人口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依据回归分析结果,结合现实实际,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吴次芳  陆张维  杨志荣  郑娟尔  冯科  
研究目的:探讨城市化和建设用地不同阶段相互影响的动态机制。研究方法:经济计量分析方法。研究结果:(1)从长期来看,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与建设用地面积的扩张处于均衡状态,建设用地面积的扩张是城市化步伐推进的必然结果,但在短期内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并不是诱导建设用地面积扩张的直接因素;(2)建设用地的粗放利用不是城市化步伐推进过程中的必然产物,相反在短期内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3)建设用地数量的增加对城市化水平提高的贡献有限;(4)城市化水平的变化在近期对建设用地数量增加的解释力偏低,而在远期基本能对建设用地数量的增加予以解释。研究结论: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就必须充分发挥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