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99)
- 2023(9154)
- 2022(7031)
- 2021(6522)
- 2020(4886)
- 2019(11077)
- 2018(10818)
- 2017(20113)
- 2016(10787)
- 2015(12368)
- 2014(12262)
- 2013(11728)
- 2012(10499)
- 2011(9621)
- 2010(9425)
- 2009(8695)
- 2008(8514)
- 2007(7300)
- 2006(6624)
- 2005(6220)
- 学科
- 济(52395)
- 经济(52347)
- 管理(25707)
- 业(23675)
- 中国(21883)
- 方法(17662)
- 企(16217)
- 企业(16217)
- 数学(15806)
- 数学方法(15728)
- 农(15321)
- 业经(11928)
- 地方(11198)
- 贸(11069)
- 贸易(11061)
- 易(10810)
- 农业(10216)
- 发(9852)
- 制(9390)
- 财(8484)
- 环境(8205)
- 银(8003)
- 银行(7998)
- 学(7856)
- 发展(7816)
- 展(7803)
- 行(7784)
- 城市(7518)
- 融(7509)
- 金融(7508)
- 机构
- 大学(154769)
- 学院(154252)
- 济(73462)
- 经济(72182)
- 研究(60667)
- 管理(54280)
- 中国(46472)
- 理学(46188)
- 理学院(45607)
- 管理学(45007)
- 管理学院(44716)
- 京(34198)
- 科学(33786)
- 财(30770)
- 所(29274)
- 研究所(26730)
- 中心(25804)
- 经济学(25125)
- 财经(24975)
- 经(23084)
- 经济学院(22682)
- 院(22333)
- 农(22275)
- 北京(22081)
- 范(21774)
- 师范(21634)
- 江(21165)
- 业大(18977)
- 财经大学(18653)
- 科学院(18613)
- 基金
- 项目(103735)
- 科学(83694)
- 研究(78825)
- 基金(77661)
- 家(67723)
- 国家(67219)
- 科学基金(57492)
- 社会(54308)
- 社会科(51584)
- 社会科学(51572)
- 基金项目(40222)
- 省(36930)
- 教育(35236)
- 自然(33447)
- 自然科(32737)
- 自然科学(32731)
- 划(32382)
- 自然科学基金(32147)
- 资助(30491)
- 编号(30200)
- 成果(24500)
- 发(24435)
- 国家社会(24369)
- 部(24113)
- 重点(23938)
- 中国(23276)
- 课题(21934)
- 创(21229)
- 教育部(21037)
- 发展(20716)
共检索到2359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鸿雁
中国的城市化虽然没有形成系统而完整的理论与战略模式,但是其发展的过程却表现出了中国本土化的某些特色。总结中国城市化的特点和经验,对于中国现代化的建设来说是不无裨益的。首先,中国"小康社会"的建设为中国城市社会的来临奠定了基础,并提出了区域社会走向现代化的模式和路径。其次,"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创造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平台,促进了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市民社会的发生与发展。第三,中国城市现代化出现了多类型的区域性的差序发展格局,局部地区的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为中国整体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样板。中国正在从整体上进入城市社会和现代化社会,而其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如何从现代化过程转变为具有"现代性"属性的社会...
关键词:
小康社会 城市化 现代化 城市社会来临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邬大光 胡艳婷
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现代化既应具备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共性特征,更应基于国情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高等教育现代化体系。通过梳理“传统与现代”“本土化与国际化”两对概念的关系,提出从本土化的视角重新认识现代化的命题,并分析了本土化的理论内涵和实践逻辑,总结了“早发内生型”国家和“后发外生型”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特征的差异。前者的本土化举措是对自身高等教育系统的优化和升级,后者是基于本国国情对“舶来”的高等教育模式进行的改造和创新。我国作为“后发外生型”国家,为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既需要学习西方高等教育经验,更需要扎根中国大地,通过“本土化”改造推进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本土化 现代化 中国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邵颖萍
中国的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其主要标志是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超过了50%。在这个基础上,中国的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战略必须有新的对策和主张。在明确发展模式和概念的前提下,根据中国特有的国情提出了中国本土化的理论思考:一是必须推行内涵式的发展模式,城市不仅仅是空间和规模的扩张;二是必须创建中国城市化的核心任务,即人的现代化;三是必须在理论和理念上,创造中国整体区域均好型城市化和现代化,这是社会整体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关键词:
城市化 本土化 城市现代化 理论创新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鸿雁
针对中国城市正在表现为城市文化与城市文脉的断裂,城市记忆出现空白,城市形态从物理的、空间的、文化的、心理的层面出现断裂这些现象,全面反思了中国城市形态的各种主要问题,提出了城市形态本土化主张,强调了中国本土化城市形态的人与自然和谐为本的理念,并将之上升为一个民族经济与社会文化发展可持续力的构建和民族自信力的重构问题。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丁任重 吴波
城市是经济活动开展的空间载体,大量的生产要素聚集于城市中以获得规模效应;由于聚集带来的知识溢出,城市成为创新和技术成熟的摇篮。为此,城市被认为是现代化和经济增长的引擎。从城市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当前我国城市在现代化道路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内外经济学理论和实证研究的重要结论,总结了城市现代化的主要特征,对我国城市现代化所应遵循的路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现代化 城市经济 聚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何畏
人力资源管理在中国遇到了现代化和本土化的双重挑战:一方面,根深蒂固的中国传统文化阻碍着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形成与发展,另一方面,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模式因不适应中国国情和社会环境而难免“水土不服”。文章认为,只有正确处理好传统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般性与特殊性、基础管理与管理创新等辩证关系,完成现代化和本土化的双重历史任务,才能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现代化 本土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守英
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现象,道路和模式各一,不同国家处理本土因素和外来因素的方式决定了现代化的速度和路径。为了实现传统乡土中国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地以制度变革和结构转型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从以新民主主义制度促进农业国的转型、社会主义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推进国家工业化、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共产党以非凡的组织和领导特性,基于超大人口规模基本国情,以人民为中心,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实现建设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目标,关键在于解决全面现代化中的重大难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以现代化国家建构实现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贤娇
"中国方案"有两个层面的意蕴:一是中国在一些重大国际事务的处理的层面使用,二是在中国现代化实现路径的层面使用。作为中国现代化实现路径的"中国方案",是指中国在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以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为目标,在应对现代化过程中人类共有问题时所形成的一整套战略、方式、方法和策略的总和。这一
关键词:
辩证统一 西方话语 实现路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捷 黄国宾
结合当前中国的城市化现状,文章从"城镇化"和"城市化"的概念辨析出发,深入地梳理了中国两种主要的城市化路径:优先发展小城镇和直接发展大城市。文章对这两种主要的城市化路径都做出了评论:单纯地发展小城镇或者大城市都不合适。文章提出了发展二三线城市群的政策主张,并进一步指出了在二三线城市群发展高铁等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和土地制度改革这三条具体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
城镇化 城市化 二三线城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建平 徐维祥 刘程军 孙春晓
文章将“宽带中国”试点政策和“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分别作为城市数字化和城市治理智能化转型的外生冲击,基于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及空间双重差分模型探究了政策不确定性下数智化转型对中国产业现代化的作用。结果表明:(1)“宽带中国”试点政策和“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对产业现代化水平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意味着城市数智化转型能够促进产业现代化水平提升。(2)随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及外贸政策不确定性增加,城市数智化转型对产业现代化水平的促进作用增强。(3)通过构建空间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发现城市数智化转型不仅局限于本地区,同时还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结论对于在政策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促进产业升级和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和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杜政清
谈中国城市现代化与国际化杜政清一、中国城市现代化国际化兴起的背景90年代以来,先后有10多个城市正式提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有的为国际性)城市的战略目标,理论界、实际部门纷纷兴起了城市现代化国际化研究、规划设计的热潮。许多城市根据国际上公认的现代化国...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宏辉 刘梦蝶 杨硕
在充分认识我国国有企业独特性的基础上,扎实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企ESG评价体系,彰显国有企业的社会价值和责任担当。ESG:一个并不严谨的时髦舶来品ESG是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三个词的英文首字母缩写,是一种关注企业在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维度的绩效表现,而非仅仅关注企业在传统财务绩效方面表现的投资理念和企业评价体系。2004年,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盛
"金融消费者"作为一个与普通消费者既有共性又有其独特个性的概念,在世界各发达国家早已为人们所熟知。而各国对金融消费者权利的倾斜性特殊保护机制也在不断蓬勃发展,其中ADR(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的专业高效性使其备受各国青睐,而其中的FOS(金融申诉专员制度)更是独具特色。英国率先推出了FOS机制,澳大利亚、日本、美国紧随其后都建立了具有本国特色的FOS机制。我国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期,而对外开放的深入更使得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发展,由此产生的金融纠纷也日益增多,但我国现行的各种调节机制却未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鉴于此,我国有必要尽快引入与建立金融ADR,从"金融消费者"的定义出发,在参照各国金融ADR的立法...
关键词:
金融消费者 ADR FOS 本土化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韩淑举
针对图书馆权利思想移植与本土化过程中的现象关联,提出图书馆权利是图书馆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中国对国外图书馆权利理论与实践的移植应在国家宪法及其相关法律框架内借鉴和取舍。现阶段应注意从理论上全面解析"知识自由"内涵,解决理论起点上的困惑。理清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尤其是中国相关规定,使国外图书馆权利思想与中国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相互交流、互为影响,使中国图书馆服务制度因国际图书馆权利思想的传播在本土化过程中得到提升和完善。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宋华健
商业判断规则本质上是衡平法中公平审查原则在商业决策中的退让与妥协。该制度通过限制法官对商业决策实质评价的介入来鼓励董事冒险决策,体现了对董事善意履职的尊重,蕴含了商业决策中效率优先的价值取向。我国新一轮的《公司法》修订秉持了弘扬企业家精神的基本理念,在部分条款的表达上体现了《公司法》向董事会中心主义转轨的趋势。作为平衡董事权责的重要机制,商业判断规则本土化的讨论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制度层面上,商业判断规则应当被视为一种司法克制要求,法院对商业决策的审查应当仅限于决策程序而非决策内容。商业判断规则本土化应当以新《公司法》第180条的阐述为基础,秉持对管理者决策司法谦抑的基本要求,在厘清争议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司法解释的形式进行成文法化阐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