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68)
- 2023(14206)
- 2022(11833)
- 2021(11250)
- 2020(9521)
- 2019(22272)
- 2018(21717)
- 2017(41405)
- 2016(22056)
- 2015(25132)
- 2014(25044)
- 2013(24776)
- 2012(22888)
- 2011(20570)
- 2010(20277)
- 2009(18977)
- 2008(18751)
- 2007(16340)
- 2006(13830)
- 2005(12305)
- 学科
- 济(95598)
- 经济(95506)
- 管理(63233)
- 业(60758)
- 企(47791)
- 企业(47791)
- 方法(47109)
- 数学(42489)
- 数学方法(42036)
- 中国(29958)
- 财(24376)
- 农(23944)
- 贸(19624)
- 贸易(19617)
- 易(19162)
- 业经(18141)
- 制(17580)
- 学(17523)
- 环境(17306)
- 地方(17191)
- 银(16088)
- 银行(16065)
- 务(15703)
- 财务(15661)
- 财务管理(15624)
- 农业(15534)
- 行(15281)
- 融(14889)
- 金融(14886)
- 企业财务(14833)
- 机构
- 大学(320209)
- 学院(317386)
- 济(138675)
- 经济(136004)
- 管理(125820)
- 理学(108873)
- 理学院(107701)
- 研究(106123)
- 管理学(106004)
- 管理学院(105395)
- 中国(84855)
- 京(67024)
- 科学(62782)
- 财(62690)
- 所(51727)
- 财经(51031)
- 中心(50174)
- 农(48441)
- 研究所(47277)
- 经(46649)
- 业大(44610)
- 江(44524)
- 经济学(44300)
- 北京(42074)
- 经济学院(40191)
- 范(39799)
- 师范(39421)
- 院(38424)
- 财经大学(38315)
- 农业(38299)
- 基金
- 项目(217142)
- 科学(172871)
- 基金(162273)
- 研究(156784)
- 家(141084)
- 国家(140005)
- 科学基金(121378)
- 社会(103360)
- 社会科(98119)
- 社会科学(98094)
- 基金项目(85535)
- 省(81057)
- 自然(78223)
- 自然科(76461)
- 自然科学(76438)
- 自然科学基金(75077)
- 教育(71644)
- 划(69467)
- 资助(66952)
- 编号(61500)
- 部(49565)
- 成果(48754)
- 重点(48721)
- 发(45899)
- 创(44889)
- 国家社会(44431)
- 教育部(42977)
- 科研(42382)
- 创新(42134)
- 课题(41448)
- 期刊
- 济(140849)
- 经济(140849)
- 研究(92931)
- 中国(55651)
- 财(48498)
- 学报(46133)
- 科学(44593)
- 管理(43102)
- 农(42206)
- 大学(35661)
- 学学(33813)
- 融(30839)
- 金融(30839)
- 农业(28754)
- 技术(27045)
- 教育(25512)
- 财经(24945)
- 经济研究(23718)
- 经(21403)
- 业经(20875)
- 问题(20454)
- 贸(17225)
- 统计(16622)
- 业(16261)
- 技术经济(15940)
- 策(14894)
- 理论(14816)
- 世界(14780)
- 资源(14744)
- 国际(14672)
共检索到4562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邓集文 牛慧铭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各种公共设施的兴建,环境邻避运动已成为当前社会治理的重点和难点,环境邻避风险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这就需要对其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基于案例嵌入分析发现,中国城市环境邻避风险的生成逻辑是邻避设施存在的实在风险加剧感知风险,政府回应力和公信力不足激化矛盾,公民意识的增强提升风险感知程度,网络媒体介入进一步加剧社会风险。需要基于生成逻辑寻求中国城市环境邻避风险治理逻辑的恰当表达。这是中国城市环境邻避风险生成逻辑考察的意义所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石明
<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各种公共设施的兴建,环境邻避风险已成为当前城市治理的重点和难点。中国城市环境邻避风险治理正处于不断探索和发展阶段,并取得了较大成就。但这一治理的现有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影响治理的效果。为此,必须进一步探索城市环境邻避风险治理的新路向。方兴未艾的包容性治理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行的思路。目前有些学者对邻避冲突、邻避现象的包容性治理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然而,城市环境邻避风险包容性治理的研究还显得薄弱,还远远不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石明
<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各种公共设施的兴建,环境邻避风险已成为当前城市治理的重点和难点。中国城市环境邻避风险治理正处于不断探索和发展阶段,并取得了较大成就。但这一治理的现有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影响治理的效果。为此,必须进一步探索城市环境邻避风险治理的新路向。方兴未艾的包容性治理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行的思路。目前有些学者对邻避冲突、邻避现象的包容性治理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然而,城市环境邻避风险包容性治理的研究还显得薄弱,还远远不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邓集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各种公共设施的兴建,环境邻避风险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包容性环境邻避风险治理能够有效弥补现有模式存在的不足,应当成为我国环境邻避风险治理的路向选择。从我国社会权能的变化来看,包容性环境邻避风险治理具备实现条件。公众环境意识逐渐成长、公众环境参与能力逐渐提高、环保社会组织参与能力逐渐增强分别为我国包容性环境邻避风险治理的实现提供内在动力、有利条件、有力支撑。社会权能的渐强为我国包容性环境邻避风险治理的实现提供了社会条件,使我国包容性环境邻避风险治理成为可能。但将可能变为现实,还需多措并举,需要包容多元风险治理主体,建构包容性风险治理程序,坚持风险治理成果平等共享,健全风险治理多元监督机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邓集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各种公共设施的兴建,环境邻避风险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包容性环境邻避风险治理能够有效弥补现有模式存在的不足,应当成为我国环境邻避风险治理的路向选择。从我国社会权能的变化来看,包容性环境邻避风险治理具备实现条件。公众环境意识逐渐成长、公众环境参与能力逐渐提高、环保社会组织参与能力逐渐增强分别为我国包容性环境邻避风险治理的实现提供内在动力、有利条件、有力支撑。社会权能的渐强为我国包容性环境邻避风险治理的实现提供了社会条件,使我国包容性环境邻避风险治理成为可能。但将可能变为现实,还需多措并举,需要包容多元风险治理主体,建构包容性风险治理程序,坚持风险治理成果平等共享,健全风险治理多元监督机制。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涛
当前,地方人大预算监督权运行状态欠佳,刚性不足。地方立法是弥补预算监督刚性不足的可能存在:地方立法具有法定权威性,是地方人民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保障,地方立法权的扩容使其覆盖面具有普遍性,并且属于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发挥主导作用的权力。预算监督和地方立法具有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一方面,地方立法需要借助预算监督拓展立法空间;另一方面,预算监督有待地方立法予以保障。两者融合点在于通过地方立法加强地方政府给付行政。实现两者融合发展,地方立法应当注重选择给付性立法项目、推动"预算类条款"落实、强化"预算类条款"立法评估、充分体现多元主体的利益表达。此外,监察机关应当加强对政府给付行政的监察治理,提高地方立法"预算类条款"的合理性。
关键词:
预算监督 地方立法 公共服务 给付行政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沈凯俊 王雪辉 彭希哲 卢敏
城市嵌入式养老和乡村互助养老并非割裂,准嵌入性组织是在乡土困境下适宜提供嵌入式养老服务的载体。本文首先对比了浙江省N市B区三个街道的养老模式,将乡村嵌入式养老整合为三个阶段:第一,人口密度较低时通过公共组织提供互助养老是乡村嵌入的初级阶段;第二,人口密度较低时通过准嵌入性组织提供专业服务是乡村嵌入的中级阶段,这一阶段的政府购买服务是基于政府和组织的模糊关系及组织的孱弱;第三,人口密度较高时通过非公共组织提供多元服务是乡村嵌入借鉴城市经验的终极阶段,这一阶段的政府购买服务是基于政府和组织的相对独立性及组织的专业性。其次基于关系合同理论,认为准嵌入性组织的相对优势在于嵌入了多元制度关系,从而为乡村多方合作提供正当性。政治制度逻辑源于组织的公益使命高度契合政府兜底职能,减少了组织乡村行动的争议。商业制度逻辑源于组织能够围绕最初的公益使命,灵活切换公益方式和商业工具,相应的价值回报成为乡贤治村的长效机制。社会制度逻辑源于乡贤和准嵌入性组织联动,填补了中国乡村治理模式“身-群”薄弱的环节,形成了“身-家-群-国”贯通的乡村老龄社会治理逻辑。综合上述结论,本文力图介绍地方经验,即政府引导乡贤创办准嵌入性组织,通过购买服务和合理引导民间面子竞争开展微慈善的方式支持组织发展,实现地方经验转化为中国智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沈凯俊 王雪辉 彭希哲 卢敏
城市嵌入式养老和乡村互助养老并非割裂,准嵌入性组织是在乡土困境下适宜提供嵌入式养老服务的载体。本文首先对比了浙江省N市B区三个街道的养老模式,将乡村嵌入式养老整合为三个阶段:第一,人口密度较低时通过公共组织提供互助养老是乡村嵌入的初级阶段;第二,人口密度较低时通过准嵌入性组织提供专业服务是乡村嵌入的中级阶段,这一阶段的政府购买服务是基于政府和组织的模糊关系及组织的孱弱;第三,人口密度较高时通过非公共组织提供多元服务是乡村嵌入借鉴城市经验的终极阶段,这一阶段的政府购买服务是基于政府和组织的相对独立性及组织的专业性。其次基于关系合同理论,认为准嵌入性组织的相对优势在于嵌入了多元制度关系,从而为乡村多方合作提供正当性。政治制度逻辑源于组织的公益使命高度契合政府兜底职能,减少了组织乡村行动的争议。商业制度逻辑源于组织能够围绕最初的公益使命,灵活切换公益方式和商业工具,相应的价值回报成为乡贤治村的长效机制。社会制度逻辑源于乡贤和准嵌入性组织联动,填补了中国乡村治理模式“身-群”薄弱的环节,形成了“身-家-群-国”贯通的乡村老龄社会治理逻辑。综合上述结论,本文力图介绍地方经验,即政府引导乡贤创办准嵌入性组织,通过购买服务和合理引导民间面子竞争开展微慈善的方式支持组织发展,实现地方经验转化为中国智慧。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嘉蕾 高传胜
文章从行动主义路径出发,构建“动因-资源”分析框架,基于N市案例探究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的发展与实践。研究发现,地方政府既面对社会、政治、横向比较三种压力,也拥有政治、公共价值追求两种动力,并重点以试点、示范、表彰等途径向上获取配置性资源和权威性资源;养老服务机构拥有政策鼓励和转型生存双重动因,主要以参与政府购买的方式获得配置性资源并增强实用、规范和认知合法性。二者互动中的动因契合与资源赋能构成了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的发展逻辑。然而,这一模式在实践中还存在主体参与协调薄弱、原生动力不足导致的公共性目标偏离以及资源依赖的隐忧,应当从搭建共识、协同参与和资源拓展等方面改进。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中国移动江苏公司内审部课题组
开展风险导向内部控制审计对于发挥内部审计确认与咨询职能,提升组织整体的风险防范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相关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构建基于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嵌入性审计分析框架,探讨风险导向嵌入性内部控制审计在中国移动江苏公司的应用。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杜晚晴
伴随我国城市化的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引起的邻避运动层出不穷,邻避困境的化解成为政府首先要解决的治理难题。文章对北京西郊六里屯垃圾焚烧事件等5起典型案例进行了纵览与横剖,研究发现:公众参与缺失、合理表达渠道梗阻以及公众行为情绪化是邻避运动的一般特征,公共价值失灵、风险感知差异化、空间剥夺感与空间保护行为是城市化过程中邻避运动的生成逻辑。为走出邻避困境,应从政府镶嵌走向政民互动,从有限参与走向有效参与,从环境难民走向环境公民。
关键词:
城市化 邻避运动 生成逻辑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凤 廖鑫 周贤永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是完善政府体制机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然而区域营商环境影响要素和条件组合有待进一步挖掘与分析。基于西南某省9个地市的田野调查,提出优化营商环境的“制度—资源—能力”整合性分析框架,以我国103个城市为研究对象,结合必要条件分析(NCA)和定性比较分析(QCA)方法,探究优化营商环境的生成逻辑和实现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单一制度、资源或能力要素不构成营商环境优化的必要条件。从条件组合看,制度、资源和能力要素相互依赖,4种组态形成高水平营商环境,分别为资源支持下的政策和政企联动型、制度和资源双向引领下的数字政府驱动型、制度和能力双重协同下的财政资源推动型、能力主导下的资源驱动型。分析还表明,8种组态会产生非高水平营商环境,从而解释部分城市营商环境未达到高水平的主要原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明忠 陈江华
通过对农民合作社形成逻辑的文献进行梳理,发现伴随农业生产现代化与规模化发展,农民合作社形成具有必然性,但合作收益共赢只是农民合作社生成的前提条件,并不必然促使农民合作社的产生。现实中,小农基于风险规避与技术扩散的考虑,具有加入合作组织的需求与倾向,但其在资源禀赋的约束下,难以自发地内生出农民合作社,而大农或农村精英才是农民合作社生成的逻辑起点,是农民合作社生成的关键。不同类型的农业面临的风险及其技术特性不同,决定其风险规避和技术扩散的方式不一,合作社的股权结构、组织治理及其运作模式必然不同,需要在未来的研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风险规避 技术扩散 农村精英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崔占峰 吴浩宇
"摊"是古老的经济形态,历史上"贩"的出现引起了"摊"的兴起。"摊"与"贩"紧密结合在历史更迭中成为包容性最强的社会群体。"摊"不仅承载着底层民众的"糊口"功能,而且许多小摊贩在改革开放后正是依赖一"摊"实现了个体向民营经济的蜕变和社会流动。"摊"治理构成了城市空间治理的一部分,其本质是"摊"空间与城市空间的协调与平衡,关乎城市秩序还具有积极的民生意义。新中国成立70年来,城市"摊"治理思维表现为由干预、放任、明令取缔再到当前多元协商的演变过程。"嵌入性"弹性治理逻辑是对"共治共享"这一新中国70年所形成的伟大认识飞跃的积极回应。通过将"摊"嵌入社会组织,应用"微治理"的技术机制和柔性治理方式,可以促进社会多元参与、交叉互动的治理生态的形成。
关键词:
“摊”经济 社会组织 “嵌入性”弹性治理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宋梅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为了集中管理、分配各种社会资源,采取了"单位制"的社会组织模式,"单位制"社区的形成一方面满足了职工的诸多生活功能,另一方面密切了地域范围内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的社会结构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而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的"社区"概念也因行政辖区的划分而获得了与西方"社区"完全不同的内涵,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冷漠和全球化后"脱域"机制的影响,如何使"社区"的概念再嵌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我们迫切需要回答的时代命题。
关键词:
城市 社区 再嵌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