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25)
- 2023(5092)
- 2022(4268)
- 2021(4243)
- 2020(3359)
- 2019(8078)
- 2018(7746)
- 2017(14797)
- 2016(7897)
- 2015(9330)
- 2014(9160)
- 2013(9408)
- 2012(8939)
- 2011(8337)
- 2010(8414)
- 2009(7868)
- 2008(7954)
- 2007(6813)
- 2006(6328)
- 2005(5999)
- 学科
- 济(41145)
- 经济(41095)
- 管理(20094)
- 中国(17916)
- 业(17013)
- 方法(15501)
- 数学(14358)
- 数学方法(14222)
- 企(11683)
- 企业(11683)
- 贸(10174)
- 贸易(10168)
- 易(9970)
- 农(9850)
- 制(8165)
- 财(8142)
- 地方(7876)
- 银(6905)
- 银行(6905)
- 环境(6739)
- 行(6689)
- 发(6597)
- 业经(6334)
- 城市(6319)
- 农业(6140)
- 学(6078)
- 融(6074)
- 金融(6074)
- 关系(5812)
- 出(5629)
- 机构
- 大学(122320)
- 学院(118853)
- 济(61467)
- 经济(60365)
- 研究(49460)
- 管理(42651)
- 中国(40164)
- 理学(35574)
- 理学院(35088)
- 管理学(34694)
- 管理学院(34458)
- 京(27868)
- 财(27002)
- 科学(26248)
- 所(24652)
- 研究所(22019)
- 财经(21406)
- 中心(21340)
- 经济学(21113)
- 经(19694)
- 经济学院(18955)
- 北京(18877)
- 院(17635)
- 范(16459)
- 师范(16403)
- 江(16297)
- 财经大学(15941)
- 农(15586)
- 科学院(15302)
- 研究中心(14185)
- 基金
- 项目(74045)
- 科学(59942)
- 基金(57304)
- 研究(55361)
- 家(49781)
- 国家(49445)
- 科学基金(42135)
- 社会(39008)
- 社会科(37108)
- 社会科学(37100)
- 基金项目(29504)
- 自然(24912)
- 自然科(24390)
- 自然科学(24385)
- 教育(24350)
- 资助(24183)
- 自然科学基金(23948)
- 省(23791)
- 划(21913)
- 编号(19841)
- 中国(18705)
- 部(18457)
- 国家社会(17779)
- 成果(17136)
- 重点(16900)
- 发(16593)
- 教育部(16250)
- 人文(14950)
- 社科(14649)
- 课题(14505)
共检索到1928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柳玉芝,蔡文媚
中国提倡“一对夫妇生一个孩子”的实践已积累了十七年的经验教训,把独生子女问题放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已具备一定条件。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探讨中国城市独生子女问题的视野会比较开阔,从时间序列、空间序列、价值序列等多角度入手,理论联系实际地分析,给出我们的见解和观点。独生子女群体对城市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产生明显影响,对城市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起到推波助澜作用;城市家庭规模、结构变化,核心家庭堆积现象促使家庭生活方式改变;家庭轴心向子代转移,传统的“反哺模式”受到挑战,社会化养老有待于逐步开展以弥补家庭养老的困难,多渠道、多形式的劳务保障将会在需求的催促下发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宋健
近几十年来 ,中国的“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户”成为与计划生育政策有关的一代特殊人口与一类特别家庭。对二者界定的不同标准造成了对其规模估计的分歧和深入研究的困难。根据 2 0 0 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估算出我国现有独生子女数量约为 90 0 0万 ,其中城市独生子女的数量远远高于农村。独生子女之间彼此婚配 ,有可能会形成广受关注的“四二一”家庭。研究显示 ,大城市中独生子女间的婚配概率似乎更高一些 ,但对于全国并不具有普遍意义。由于严格意义的“四二一”家庭的出现取决于多种因素 ,其大规模出现的可能性并不大。对“独生子女”以及“独生子女户”的关注 ,主要来源于对“独生子女”养老能力的质疑和对“独生子女户”养老需求获取满足的前景的担忧。国家目前正在通过“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等措施帮助“独生子女户”逐步消除后顾之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一、人格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一)人格研究的理论1.对人格的限定在研究心理学多种人格定义和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在本研究中,人格指与社会性联系最为密切的心理特质的总和。具体说,独生子女的人格特征表现在他们的个人偏好、自我接纳程度以及学习...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黄小寒
中年独生子女问题谈黄小寒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口决定论"是错误的,但人口因素却对社会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遗憾的是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期内,并没有引起充分重视。特别是在人口繁衍问题上,把人口不断迅速增长等同于社会主义的人口规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风笑天
依据对全国12个城市1 786名在职青年的抽样调查资料,从工作、恋爱婚姻、人际关系、独立生活、自我认知等方面考察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状况,结果表明:除了未婚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独立生活方面存在一定差别外,两类青年在社会适应的各个方面都不存在明显差别。认为独生子女不适应社会的看法没有获得证实, 总的研究结论不支持独生子女社会适应不好的负面偏见。
关键词:
独生子女 社会适应 城市青年 独立生活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丁士贤
在本世纪末的20年里,我国为控制人口增长而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将在城市产生出一代以亿万计的独生子女。近40年内,他们都是城市学校教育的主要对象,而其教育影响将波及下一世纪的前50年。独生子女教育问题已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西方国家的一些学者,曾对独生子女发展过程作过长期的个案观察研究,并引出独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宋健 黄菲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经进入了青年时期,他们的父母也渐入老境。利用2009年全国城市抽样调查数据,通过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比较研究,本文从子女视角出发,以独生子女属性和生命历程状态为研究重点,探讨开始逐渐步入自己人生轨迹的青年子女与其父母之间的代际互动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可能与父母同住,并得到父母较多的经济帮助;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给予父母经济支持和情感联络方面并无显著差异。就业、结婚和生育等生命事件,对代际互动有重要影响。在业、在婚、已育子女更可能与父母分开居住,更少接受父母的帮助,更少与父母情感联络,但会给予父母更多的经济支持。论文据此对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前景进行了讨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伍海霞
文章利用2015年五省市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状况专项调查数据,分析了城市第一代老年独生子女父母的家庭养老和入住养老院养老意愿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目前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家庭养老支持水平较低,多数老年独生子女父母处于"自立"养老状态,尚未面临严重的精神生活与日常照料风险;受教育水平越高、收入越多的独生子女给予父母的经济支持越多;约40%的独生子女父母未来有入住养老院的打算,亲子同住在提高老年父母家务支持的同时,也降低了有入住养老院意愿的风险;家庭养老支持对入住机构养老具有一定的替代性,但社区养老服务对机构养老的替代性尚不明显。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穆光宗
自70年代初中国大力推行“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以来,数以千万计的独生子女来到了这个世界上,最早的一代独生子女甚至已进入成熟的青春期并开始走向社会,而且独生子女人口群体正日趋庞大。伴随“独生子女新生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赵雅
“独生子女两全保险及其父母养老金保险”(以下简称“双保”),是国家整体利益与群众自身利益相结合以及用利益调解手段建立利益导向机制的产物。将保险与计划生育相结合乃是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引导分流消费基金、建立和发展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老年保障体系方面,均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周军
中国独生子女社会群体的消费研究(提纲)周军一.引言我选择这个题目是因为我有着一段特殊的经历,他人难有这种深人的切身的感受──失去爱子.80年出生的15岁的独子(见新华社1996.1.15通稿)。我研究中国独生子女社会群体的消费是从个体的经验入手,上升...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宋健
文章利用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0.95‰原始数据,以“乡村人口”和“农业人口”口径、“活产子女”和“存活子女”口径对中国农村独生子女的数量与分布进行了估算,并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按照“农业人口”口径计算的农村独生子女数量,比按照“乡村人口”口径计算的结果多近900万人。农村独生子女在各省的分布并不均匀,省际间差异很大。
关键词:
独生子女 中国农村 统计口径 省际差异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跃生
文章基于2015年5省市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调查数据,揭示了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亲子代居住方式、影响因素和变动特征。研究发现,独生子女未婚者中,亲子组成核心家户是主导;已婚者中,亲子独居和合爨并存。已婚子女的性别、婚配组合类型、亲代所拥有的住房数量和亲子受教育程度对亲子居住方式影响显著。这是传统惯习和现代观念、居住意愿和物质条件、个人偏好和家庭功能履行相互制约的结果。而亲子在初婚、初育和抚幼阶段家户类型的时期差异更表明不同代际成员居住方式并非遵循单向或单一模式演变,表现出较强的时代特征。相对于多子女家庭,独生子女与父母所组成的生活单位边界相对模糊,分中有合、合中有分特征明显。
关键词:
独生子女 家庭 亲代 子代 居住方式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董佳 谭顶良 张岩
目的:考察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希望和城市适应之间关系,以及是否独生子女在其中的调节效应。方法:选取464名流动儿童,运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儿童希望量表和少年儿童社会适应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流动儿童社会支持和城市适应得分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具有显著性差异,独生子女流动儿童社会支持得分和城市适应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流动儿童的得分;流动儿童社会支持、希望与城市适应均呈两两正相关(P<0.001),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流动儿童希望在社会支持和城市适应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是否独生子女在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希望和城市适应关系中起到调节效应,独生子女家庭中,社会支持和希望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预测作用更大。结论:流动儿童的希望在社会支持和城市适应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是否独生子女在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希望和城市适应关系中起到调节效应。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桂世勋,王秀银,李兰永,穆光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